第五章 抉擇
關燈
小
中
大
“但她辦事很有一套,”第二個女人說,“還有,小點聲。
哈達薩·雪莉的耳朵靈着呢。
” “她今天沒來,”第一個女人說。
“我發現了,”第二個女人說,“可憐的埃博·格羅斯曼。
” “你覺得埃博知道多少?”第二個女人說。
埃博是你的祖父。
這些女人不是你的親戚,那她們一定是他的好友。
不過她們也可能隻是多管閑事的教會成員而已。
“他腦子已經糊塗了,”第一個女人說,“大家沒把那件事告訴他。
事情鬧得太大了。
” “的确很大,”第一個女人應和道,“要是被他知道,保準要了他的命。
” 你意識到她們的話題轉移到了你身上。
你對于談話的走向不再有絲毫好奇。
你走出隔間,來到她們兩人之間。
“能借我用一下嗎?”你說着,拿起香水噴在身上,你看了看瓶子,“是祖·瑪珑,”你告訴她們,“葡萄柚味。
” “哦,我們還在納悶呢,”第一個女人說,“真好聞。
” “你還好嗎,阿維娃?”第二個說。
“好極了。
”你說。
你向她們微笑。
你笑得過頭了。
又過了一個學期,你大學畢業了。
你在相關領域申請工作——大部分是政治領域的工作,偶爾有些公共關系和非營利組織的工作。
你最有說服力的工作經驗是議員那一份,但他的團隊裡沒人肯給你寫推薦信,原因不言而喻。
盡管如此,你依然滿懷希望。
你二十一歲。
你重新潤色了簡曆,看起來并不差。
你說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你是優秀畢業生!你為一座大城市的衆議員工作了兩年,後來甚至成了領工資的員工,并且有自己的頭銜——線上項目及專項調查。
你曾寫過一個點擊率過百萬的博客,但你不能把它現于人前。
住在紐約、洛杉矶、波士頓、奧斯汀、納什維爾、西雅圖、芝加哥的人不可能全都聽說過阿維娃·格羅斯曼。
這則新聞不可能傳得那麼廣。
這隻是一則本地消息而已,就像你小時候,格洛麗亞·埃斯特凡和她的樂隊“邁阿密之音”的巡演大巴出了車禍。
這件事每天都出現在南佛羅裡達的新聞中。
這則新聞的确也曾在全國播出,但格洛麗亞·埃斯特凡的康複過程隻是區域性地受人關注。
你遞上去的工作申請幾乎全部石沉大海。
終于有人給你打來了電話!是一個幫助世界兒童享受醫療保健機構的初級職位。
他們的總部在費城,與墨西哥的交流很多,他們非常看重你會說西班牙語這一點。
你與他們約定了電話面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你将飛到費城與這個團隊面談。
你幻想着在費城的新生活。
你上網浏覽冬季大衣。
佛羅裡達的商店有這些商品。
住在一個有冬天的地方多好啊。
住在一個沒人聽說過你的名字、沒人知道你二十歲時犯下的錯誤(實事求是地說,是一連串錯誤)的地方,多好啊! 時值六月。
你讓媽媽離開了家,你端坐在卧室,等着電話鈴在9:30響起。
正值夏季,媽媽的學校放假了,她整天圍着你轉,就像蒼蠅圍着生肉打轉。
電話鈴沒有響。
等到9:34,你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錯過了電話,或是記錯了時間。
你重新查看郵件,核對細節。
沒錯,是9:30。
假如你繼續等待電話鈴聲響起,翻到第141頁。
假如你給他們打電話(面試官說過她會給你打來電話——但你才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表現得“太過主動”呢!),翻到第143頁。
——143—— 電話接通的第一聲,面試官就接起了電話。
“哦,阿維娃,”她說,“我正想給你打電話呢。
” 你聽得出她說的不是面試的事。
“我們還是另作了決定。
”她說。
通常情況下你不會追問細節。
但你已經受夠了被人冷落,于是你說:“您能不能和我說實話?究竟出了什麼事?我對這次面試的預感不錯。
” 面試官停頓了一下:“是這樣,阿維娃,我們在網上搜了一下你的名字,然後就看到了你和那位國會衆議員的事情。
我本人并不介意,但我的上司認為,既然我們是個非營利性組織,就格外需要清白的人。
這是他說的,不是我。
但事實就是,我們的存亡全靠捐款,而有些人在性行為這方面超級古闆、守舊。
我為你争取過機會,我真的争取過。
你很優秀,我相信你會找到其他合适的崗位的。
” “謝謝您的坦誠。
”你說完,挂斷了電話。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給你打電話的人都沒有。
在費城、底特律、聖地亞哥,即便那裡沒人聽說過阿維娃·格羅斯曼的醜聞,隻要他們一搜你的名字,就能把關于那件事的每個醜惡細節都找出來。
你早該知道的,網上搜索是你的強項。
想知道基西米河不為人知的過去嗎?想知道哪位地方議會的議員仇視同性戀嗎?想知道那個佛羅裡達的蠢丫頭與有家室的國會衆議員肛交——因為他不肯插入她的陰道——的事情嗎? 隻要鼠标一點,你的恥辱便大白于天下。
每個人的恥辱都是如此,但這對你并無益處。
你高中時讀過《紅字》,你意識到這正是互聯網的作用。
故事伊始曾有一幕,海絲特·白蘭站在鎮中心的廣場上示衆了一個下午。
或許隻有三四個小時,但無論時間長短,對她而言都難以承受。
你将永遠站在那個市鎮廣場上。
你至死都将佩戴着那個“A”。
你思考自己能做什麼。
你沒有任何選擇。
翻到下一頁。
——145—— 你患了抑郁症。
你把每一本《哈利·波特》讀了又讀。
你泡在父母的遊泳池裡。
你讀遍了兒時書架上的書籍。
你讀了一套名叫《驚險岔路口》的書,你小時候很喜歡這套書。
盡管你早已過了目标讀者的年紀,但那個夏天你讀得如癡如醉。
這些書的結構就是,讀到一章結尾,你作出選擇,翻到相應的那一頁。
你不禁想到這些書和生活很像。
唯一不同的是,在《驚險岔路口》中,你可以走回頭路,假如你不喜歡故事的發展,或者隻是想知道其他可能的結局,你還可以重新選擇。
你也想這樣做,但是你做不到。
生活的腳步一刻不停。
你要麼翻到下一頁,要麼停止閱讀。
假如你停止閱讀,故事将就此結束。
即使是在小時候,你也很清楚《驚險岔路口》的故事都是為了塑造良好的品格。
打個比方,你最喜歡的故事之一《田徑明星!》當中,一位田徑運動員為了是否服用興奮劑而猶豫不決。
假如你選擇服藥,你将在一段時間裡接連獲勝,但後來就會發生糟糕的事情。
你終将為自己糟糕的選擇自食苦果。
你想到倘若你的生活也是一則《驚險岔路口》故事——暫且叫它《實習生!》——眼下就該是“全文完”的時候。
你作出了許多糊塗的選擇,足以讓故事落得個糟糕的結局。
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回到故事的開頭,重新開始。
在你這裡行不通,因為你是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驚險岔路口》中的角色。
《驚險岔路口》的棘手之處就在于,如果你不作出任何錯誤的決定,故事就會十分乏味。
假如一切順利,你又總是作出正确的選擇,故事很快就會結束。
你很好奇議員有沒有讀過《驚險岔路口》。
或許他年紀太大了,但你相信他會讀得津津有味,他會讀懂那些故事其實是對生活的暗喻。
假如你給他打電話,翻到第147頁。
假如你不給他打電話,翻到第162頁。
——147——
盡管你知道自己不應該和他聯系,但你還是決定給他打個電話。
實際上,你已經接到明确的指示,不要聯系他。
自車禍那晚以後,你從未和他獨處過,甚至連一句話也沒和他說過。
他不接電話,于是你留了一則留言。
你喋喋不休地談到《驚險岔路口》,一邊說一邊逐漸意識到,看似深刻的想法放在電話裡一說,聽起來簡直膚淺得難以置信。
過了幾天,喬治·羅德裡格斯來到你家。
他是議員手下的要人。
你不确定他如今的頭銜是什麼,但他主管籌款事宜。
你和他談過幾次話,但從來沒有過多交流。
他很有魅力,一表人才。
他長得和議員有幾分相似,隻是更矮些,古巴人,也更加年輕。
他約摸隻比你年長五歲。
他與你母親相識,因為她在學校為議員辦過一場活動。
“格羅斯曼家的兩位美女,”喬治說,“很高興見到你,瑞秋。
你還好嗎?博卡拉頓猶太學校怎麼樣了?” “我被炒了。
”你母親對他說,她的語氣生硬、話裡帶刺,幾乎像是要與他對質。
“真抱歉,”喬治說,“好吧,阿維娃,我這次來其實是為了見你。
” 你們來到屋後的露台,你坐在一簇葉子花下,母親為你們端來了冰茶。
喬治等她離開,然後和善地對你說:“你不能再聯系他了,阿維娃。
你得往前看,這樣對每個人都好。
” “這樣對他好。
”你說。
“這樣對每個人都好。
”他堅持道。
“假如我還有路可走,我自然會往前看,”你說,“我這一輩子都毀了,”你說,“沒有人想雇用我。
沒有人想和我上床。
” “看上去也許是這樣,”喬治說,“但其實沒那麼糟。
” “我無意冒犯,”你說,“但是你他媽怎麼知道?” 喬治也答不上來。
“你懂政治,懂公關,換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 “我會回到學校。
讀法學,或者公共政策的碩士學位。
” “好,”你說,“暫且假設我找得到一位老師為我寫推薦信,暫且假設我真的被某所學校錄取,我要額外背上大約十萬美元的學生貸款,然後再申請工作。
那又有什麼區别?你去搜索我的名字,那些東西還是在那兒,跟事發那年一樣新鮮。
” 喬治喝了一口冰茶。
“要是你不回去讀書,你可以做志願者。
重新樹立自己的名聲——” “試過了,”你說,“他們也不想要我。
” “或許你需要的是證人保護制度,”他說,“新的名字,新的住所,新的工作。
” “可能吧。
”你說。
“我真的不知道你該怎麼辦,”喬治說,“但我清楚一點……” “什麼?” “你說沒人想和你上床。
這不是真的。
你是個漂亮的姑娘。
” 你不是個漂亮姑娘,即便是,你也知道那和性行為無關。
許多醜人都有人同眠,許多相貌普通的人也有人同眠,而許多美貌的人卻要孤身度過漫漫長夜。
你不是個美人。
你的相貌别具風情,而你的大胸總是在向男人暗示你身姿性感、生性風流,而且頭腦簡單。
你很清楚自己的形象,醜聞爆發後接踵而來的事情讓你非常清楚旁人對你的看法。
無論别人如何對你評頭論足,你都不會感到驚訝了。
你不可能在父母的遊泳池裡泡了一個夏天就突然變成了美女。
話說回來,隻要你肯降低标準,總是有人願意和你上床的。
你真正想說的是:我想與之上床的人都不想和我上床。
這就說明,你知道喬治這是在與你調情。
假如你決定與喬治上床,翻到第151頁。
假如你請他離開,翻到第168頁。
——151——
你走到他坐的地方,吻了他。
你對他的渴望并不比其他任何人多出一分。
你帶他上樓,你決定和他在客房上床,而非你兒時的卧室,身邊堆滿高中紀念冊和裝裱起來的戲劇俱樂部票根。
你走進客房,鎖上了門。
你感覺得到他很有經驗,這樣正好。
雖然你身為性醜聞的主角,卻對此毫無經驗。
他觸摸你時,你由于歡愉而渾身顫抖。
你覺得自己就像一片草葉,而他是夏日裡的煦風。
“如此香豔。
”喬治說。
翻到下一頁。
——152—— 你錯過了一次例假,但你甚至沒有察覺。
翻到下一頁。
——153—— 你又錯過了一次例假。
又過了幾天,你發現自己正伏在馬桶旁邊。
“阿維娃,”母親高聲說,“你生病了嗎?” “我在矯正進食障礙。
”你答道。
“這麼說話太難聽了。
”你母親說。
“不好意思,”你說,“我想我是真的病了。
” 母親給你端來了熱湯,你用被子蒙住了頭。
你看過電影,你讀過小說,你有種強烈的預感,知道事态将怎樣發展。
你在吃避孕藥,或許是你太懶散,沒有按時服藥。
有什麼要緊的?反正也沒人和你上床。
你做了妊娠測試。
藍色的線,但是有些模糊。
你又測了一次,隻是為了确保你的測試方式沒有錯。
藍色的線。
你在考慮去做人流。
你當然得作這樣的考慮。
你知道自己沒有任何理由把一個孩子牽扯進你這一團糟的生活。
你沒有工作,沒有前途,沒有伴侶。
你感到深深的孤獨。
你知道這都不足以成為讓你生下孩子的理由。
你相信女性享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你絕不會為一個不支持女性選擇權的人投票。
假如你确定做人流,翻到第155頁。
假如你決定繼續懷着它,翻到第158頁。
——158—— 大學裡的最後一個學期,你選了一門高級政治學的研讨課,叫作《性别與政治》。
授課人是一位年近五十的銀發女子,她最近剛生了孩子。
她上課時會用嬰兒背囊把孩子——是個男孩——背在背上。
課堂讨論時常吵得不可開交,盡管那個嬰兒是研讨課上唯一的男性,他卻從來不哭,相反,這些讨論讓他昏昏欲睡。
你不禁嫉妒那個嬰兒。
你希望自己也處在人生的開端,是個男性,被一位政治學家裝在背囊裡,背在背上。
然而那門課卻平淡無奇。
或許原因不在于課程,而在于你當時的情緒。
醜聞漸息,而你仍然滿腔忿郁。
期中時,教授在課後把你留下。
“不要放棄我們這些女權主義者。
”教授說。
“我沒有。
”你說。
“我的處境很為難。
你的論文——《為什麼我絕對不會成為女權主義者:對公共政策進行不分性别的研究》——這個題目或許另有含義?”她用柔和而歡快的目光看着你。
“這是斯威夫特的寫作方式,”你說,“諷刺。
” “是嗎?”她問。
“我為什麼要做個女權主義者?出事的時候,你們沒有一個人趕來支援我。
”你說。
“沒有,”她說,“也許我們本該站出來的。
你和萊文之間的權力差距太過懸殊。
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不為你辯護對公衆更有益處。
他是個好議員。
他對女性權益也很熱心。
這件事無法做到完美。
” “《邁阿密先驅報》說我讓女權主義運動成果倒退了50年。
我有這麼大的本事?” “你沒有。
” “她站在他身邊。
她難道沒讓女權主義倒退得更多?跟你出軌的丈夫一刀兩斷難道不是更符合女權主義的做法嗎?說實話,我在這個課堂上坐了整整五個星期——更不用說我一輩子都身為女人——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女權主義者,”你說,“到底什麼才是他媽的女權主義者?” “作為一位政治學教授,在我來看,女權主義就是堅信法律面前性别平等。
” “這我當然知道,”你說,“所以我的論文到底哪裡不對?” “問題在于,性别是客觀存在的,”她說,“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法律必須承認這一點,否則法律就不公平。
” “好吧,”你說,“你課後把我留下,有什麼事嗎?” “你還沒有進一步問我,”她說,“作為一名女性、一個人,在我看來什麼才是女權主義。
” 誰他媽在乎這個?你心想。
“那就是每個女性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旁人不必認同你的選擇,阿維娃,但你有作出選擇的權利。
艾伯絲·萊文也有選擇的權利。
别指望旁人為你奔走呼喊。
” 你竭力控制自己不翻白眼。
“我希望你能重新思考一下你的論文。
”她說。
過了一個星期,你選擇了退出這門研讨課。
你想留下這個孩子,即便這樣做有違常理。
你沒指望旁人為你奔走呼喊。
你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
時間緊迫。
你還有七個月的時間改變自己的生活。
你需要一份工作,但你在網上早已臭名遠揚。
無論你搬到哪裡都不夠遠。
你可以留在家裡,讓父母養活你和孩子。
但這個孩子将是“阿維娃·格羅斯曼的女兒”,誰忍心讓一個孩子從一出生就背負壞名聲呢? 你可以重返校園,但那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就像你對喬治說的那樣,到最後你依然是“阿維娃·格羅斯曼”。
問題在于你的名字。
假如你留在家裡,翻到第162頁。
假如你改名,翻到第164頁。
——164—— 網上什麼都有。
人們能搜到與你有關的事,但你能搜到任何事物,這樣也算不失公平。
你在谷歌搜索“合法改名,佛羅裡達”,不到五分鐘,你就查到了你需要的一切信息:辦理時長,你要去什麼地方,費用是多少,需要哪些文件。
你付錢作了一份背景調查,證明你沒有犯罪記錄。
順便說一句,你的确沒有犯罪。
你到警察局去錄了指紋,又簽名作了公證。
你向法院提交了改名申請表。
工作人員把你的文件通讀了一遍,她說:“看來都符合要求。
” “沒了?”你說。
“沒了。
”她說。
隊排得很長,她并不在乎你是誰、做過什麼事。
她隻在乎你的表格填得對不對——填得都對。
你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對體制、對政府的感激之情。
盡管如此,你依然半是擔心有人會阻止你。
你擔心媒體會出現。
并沒有人出現,或許已經沒人在乎你了。
你畢竟不是湯姆·克魯斯。
你不是聲名遠播,而是臭名遠揚,也許一旦臭名遠揚的人不再做臭名遠揚的事情,人們就會對他們喪失興趣。
工作人員為你安排了聽證會時間。
沒有人反對你的申請,于是聽證會取消了。
你改了名字。
你叫簡·揚。
翻到下一頁。
你找外婆要錢。
你知道她一定會給你,但這種做法依舊讓你厭惡自己。
她又瘦又小,比你母親更加瘦小。
她比一個孩子大不了多少。
你擁抱她的時候,感覺自己幾乎要将她壓碎。
她穿的褲子系着細腰帶,平底鞋包了跟。
她的打扮一向如此。
一條愛馬仕圍巾,一隻香奈兒菱形格紋手袋。
她用的東西做工上乘,選購時也花過一番心思。
一旦選中,就會悉心打理。
麂皮鞋子用刷子清理,項鍊包裹在紙巾裡以免打結,手袋有專門的收納袋,不用的時候則塞滿衛生紙保持外形。
你想起曾在外婆的衣帽間裡度過的那些愉快的下午。
“當你身無長物時,我的阿維娃,就要學會打理物件。
等你生活富足時,就要做好準備,某天你可能會再次一無所有,”她常說,“打理好,就是愛。
” 但凡她外出,必定會戴上耳環。
今天的耳環是寶石做的——玉石、綠寶石。
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對,是她父親為她做的,也是她從德國帶來的為數不多的幾件東西之一。
她擁有的全部德國物品就是她帶來的那些,因為她此生不肯再買德國貨。
她曾許諾,将在某一天把這對耳環留給你。
但你非常不願想到那個“某一天”,因為某一天她可能會死去。
她離開後,還有誰會叫你“我的阿維娃”呢? 你告訴她你要離開,重新開始。
你說你對于發生的一切都非常抱歉,為你給她、給梅米姨婆和整個格羅斯曼家族帶來的恥辱感到抱歉。
她拿出支票簿,戴上鑲有精細鍊條的老花鏡,拿出了她專門簽支票用的波點鋼筆。
她問你要多少。
你要了一萬美金。
如今的你不再像從前那樣傻。
你知道一萬美金抵不了多長時間,但總夠你重整旗鼓。
她寫了一張兩萬美金的支票,然後把你拉到她身邊。
她散發着康乃馨、蘋果、爽身粉和香奈兒5号的味道。
“我愛你,我的阿維娃。
”她說。
她的德國口音裡裹挾着你名字的音節,你聽見的那一刻,幾乎要落下淚來。
“那個男人不是好東西,”她說,“要是你外公還在世,非閹了他不可。
” 你給母親留了一張字條,說你要離開這座城市,等你安頓好就會給她打電話。
你買了一張去緬因州波特蘭市的大巴票,到達波特蘭以後,你買了一輛便宜的汽車。
你開車來到了艾力森泉,父母曾經帶你到這裡度過假。
哈達薩·雪莉的耳朵靈着呢。
” “她今天沒來,”第一個女人說。
“我發現了,”第二個女人說,“可憐的埃博·格羅斯曼。
” “你覺得埃博知道多少?”第二個女人說。
埃博是你的祖父。
這些女人不是你的親戚,那她們一定是他的好友。
不過她們也可能隻是多管閑事的教會成員而已。
“他腦子已經糊塗了,”第一個女人說,“大家沒把那件事告訴他。
事情鬧得太大了。
” “的确很大,”第一個女人應和道,“要是被他知道,保準要了他的命。
” 你意識到她們的話題轉移到了你身上。
你對于談話的走向不再有絲毫好奇。
你走出隔間,來到她們兩人之間。
“能借我用一下嗎?”你說着,拿起香水噴在身上,你看了看瓶子,“是祖·瑪珑,”你告訴她們,“葡萄柚味。
” “哦,我們還在納悶呢,”第一個女人說,“真好聞。
” “你還好嗎,阿維娃?”第二個說。
“好極了。
”你說。
你向她們微笑。
你笑得過頭了。
又過了一個學期,你大學畢業了。
你在相關領域申請工作——大部分是政治領域的工作,偶爾有些公共關系和非營利組織的工作。
你最有說服力的工作經驗是議員那一份,但他的團隊裡沒人肯給你寫推薦信,原因不言而喻。
盡管如此,你依然滿懷希望。
你二十一歲。
你重新潤色了簡曆,看起來并不差。
你說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你是優秀畢業生!你為一座大城市的衆議員工作了兩年,後來甚至成了領工資的員工,并且有自己的頭銜——線上項目及專項調查。
你曾寫過一個點擊率過百萬的博客,但你不能把它現于人前。
住在紐約、洛杉矶、波士頓、奧斯汀、納什維爾、西雅圖、芝加哥的人不可能全都聽說過阿維娃·格羅斯曼。
這則新聞不可能傳得那麼廣。
這隻是一則本地消息而已,就像你小時候,格洛麗亞·埃斯特凡和她的樂隊“邁阿密之音”的巡演大巴出了車禍。
這件事每天都出現在南佛羅裡達的新聞中。
這則新聞的确也曾在全國播出,但格洛麗亞·埃斯特凡的康複過程隻是區域性地受人關注。
你遞上去的工作申請幾乎全部石沉大海。
終于有人給你打來了電話!是一個幫助世界兒童享受醫療保健機構的初級職位。
他們的總部在費城,與墨西哥的交流很多,他們非常看重你會說西班牙語這一點。
你與他們約定了電話面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你将飛到費城與這個團隊面談。
你幻想着在費城的新生活。
你上網浏覽冬季大衣。
佛羅裡達的商店有這些商品。
住在一個有冬天的地方多好啊。
住在一個沒人聽說過你的名字、沒人知道你二十歲時犯下的錯誤(實事求是地說,是一連串錯誤)的地方,多好啊! 時值六月。
你讓媽媽離開了家,你端坐在卧室,等着電話鈴在9:30響起。
正值夏季,媽媽的學校放假了,她整天圍着你轉,就像蒼蠅圍着生肉打轉。
電話鈴沒有響。
等到9:34,你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錯過了電話,或是記錯了時間。
你重新查看郵件,核對細節。
沒錯,是9:30。
——143—— 電話接通的第一聲,面試官就接起了電話。
“哦,阿維娃,”她說,“我正想給你打電話呢。
” 你聽得出她說的不是面試的事。
“我們還是另作了決定。
”她說。
通常情況下你不會追問細節。
但你已經受夠了被人冷落,于是你說:“您能不能和我說實話?究竟出了什麼事?我對這次面試的預感不錯。
” 面試官停頓了一下:“是這樣,阿維娃,我們在網上搜了一下你的名字,然後就看到了你和那位國會衆議員的事情。
我本人并不介意,但我的上司認為,既然我們是個非營利性組織,就格外需要清白的人。
這是他說的,不是我。
但事實就是,我們的存亡全靠捐款,而有些人在性行為這方面超級古闆、守舊。
我為你争取過機會,我真的争取過。
你很優秀,我相信你會找到其他合适的崗位的。
” “謝謝您的坦誠。
”你說完,挂斷了電話。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給你打電話的人都沒有。
在費城、底特律、聖地亞哥,即便那裡沒人聽說過阿維娃·格羅斯曼的醜聞,隻要他們一搜你的名字,就能把關于那件事的每個醜惡細節都找出來。
你早該知道的,網上搜索是你的強項。
想知道基西米河不為人知的過去嗎?想知道哪位地方議會的議員仇視同性戀嗎?想知道那個佛羅裡達的蠢丫頭與有家室的國會衆議員肛交——因為他不肯插入她的陰道——的事情嗎? 隻要鼠标一點,你的恥辱便大白于天下。
每個人的恥辱都是如此,但這對你并無益處。
你高中時讀過《紅字》,你意識到這正是互聯網的作用。
故事伊始曾有一幕,海絲特·白蘭站在鎮中心的廣場上示衆了一個下午。
或許隻有三四個小時,但無論時間長短,對她而言都難以承受。
你将永遠站在那個市鎮廣場上。
你至死都将佩戴着那個“A”。
你思考自己能做什麼。
你沒有任何選擇。
翻到下一頁。
——145—— 你患了抑郁症。
你把每一本《哈利·波特》讀了又讀。
你泡在父母的遊泳池裡。
你讀遍了兒時書架上的書籍。
你讀了一套名叫《驚險岔路口》的書,你小時候很喜歡這套書。
盡管你早已過了目标讀者的年紀,但那個夏天你讀得如癡如醉。
這些書的結構就是,讀到一章結尾,你作出選擇,翻到相應的那一頁。
你不禁想到這些書和生活很像。
唯一不同的是,在《驚險岔路口》中,你可以走回頭路,假如你不喜歡故事的發展,或者隻是想知道其他可能的結局,你還可以重新選擇。
你也想這樣做,但是你做不到。
生活的腳步一刻不停。
你要麼翻到下一頁,要麼停止閱讀。
假如你停止閱讀,故事将就此結束。
即使是在小時候,你也很清楚《驚險岔路口》的故事都是為了塑造良好的品格。
打個比方,你最喜歡的故事之一《田徑明星!》當中,一位田徑運動員為了是否服用興奮劑而猶豫不決。
假如你選擇服藥,你将在一段時間裡接連獲勝,但後來就會發生糟糕的事情。
你終将為自己糟糕的選擇自食苦果。
你想到倘若你的生活也是一則《驚險岔路口》故事——暫且叫它《實習生!》——眼下就該是“全文完”的時候。
你作出了許多糊塗的選擇,足以讓故事落得個糟糕的結局。
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回到故事的開頭,重新開始。
在你這裡行不通,因為你是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驚險岔路口》中的角色。
《驚險岔路口》的棘手之處就在于,如果你不作出任何錯誤的決定,故事就會十分乏味。
假如一切順利,你又總是作出正确的選擇,故事很快就會結束。
你很好奇議員有沒有讀過《驚險岔路口》。
或許他年紀太大了,但你相信他會讀得津津有味,他會讀懂那些故事其實是對生活的暗喻。
假如你給他打電話,翻到第147頁。
實際上,你已經接到明确的指示,不要聯系他。
自車禍那晚以後,你從未和他獨處過,甚至連一句話也沒和他說過。
他不接電話,于是你留了一則留言。
你喋喋不休地談到《驚險岔路口》,一邊說一邊逐漸意識到,看似深刻的想法放在電話裡一說,聽起來簡直膚淺得難以置信。
過了幾天,喬治·羅德裡格斯來到你家。
他是議員手下的要人。
你不确定他如今的頭銜是什麼,但他主管籌款事宜。
你和他談過幾次話,但從來沒有過多交流。
他很有魅力,一表人才。
他長得和議員有幾分相似,隻是更矮些,古巴人,也更加年輕。
他約摸隻比你年長五歲。
他與你母親相識,因為她在學校為議員辦過一場活動。
“格羅斯曼家的兩位美女,”喬治說,“很高興見到你,瑞秋。
你還好嗎?博卡拉頓猶太學校怎麼樣了?” “我被炒了。
”你母親對他說,她的語氣生硬、話裡帶刺,幾乎像是要與他對質。
“真抱歉,”喬治說,“好吧,阿維娃,我這次來其實是為了見你。
” 你們來到屋後的露台,你坐在一簇葉子花下,母親為你們端來了冰茶。
喬治等她離開,然後和善地對你說:“你不能再聯系他了,阿維娃。
你得往前看,這樣對每個人都好。
” “這樣對他好。
”你說。
“這樣對每個人都好。
”他堅持道。
“假如我還有路可走,我自然會往前看,”你說,“我這一輩子都毀了,”你說,“沒有人想雇用我。
沒有人想和我上床。
” “看上去也許是這樣,”喬治說,“但其實沒那麼糟。
” “我無意冒犯,”你說,“但是你他媽怎麼知道?” 喬治也答不上來。
“你懂政治,懂公關,換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 “我會回到學校。
讀法學,或者公共政策的碩士學位。
” “好,”你說,“暫且假設我找得到一位老師為我寫推薦信,暫且假設我真的被某所學校錄取,我要額外背上大約十萬美元的學生貸款,然後再申請工作。
那又有什麼區别?你去搜索我的名字,那些東西還是在那兒,跟事發那年一樣新鮮。
” 喬治喝了一口冰茶。
“要是你不回去讀書,你可以做志願者。
重新樹立自己的名聲——” “試過了,”你說,“他們也不想要我。
” “或許你需要的是證人保護制度,”他說,“新的名字,新的住所,新的工作。
” “可能吧。
”你說。
“我真的不知道你該怎麼辦,”喬治說,“但我清楚一點……” “什麼?” “你說沒人想和你上床。
這不是真的。
你是個漂亮的姑娘。
” 你不是個漂亮姑娘,即便是,你也知道那和性行為無關。
許多醜人都有人同眠,許多相貌普通的人也有人同眠,而許多美貌的人卻要孤身度過漫漫長夜。
你不是個美人。
你的相貌别具風情,而你的大胸總是在向男人暗示你身姿性感、生性風流,而且頭腦簡單。
你很清楚自己的形象,醜聞爆發後接踵而來的事情讓你非常清楚旁人對你的看法。
無論别人如何對你評頭論足,你都不會感到驚訝了。
你不可能在父母的遊泳池裡泡了一個夏天就突然變成了美女。
話說回來,隻要你肯降低标準,總是有人願意和你上床的。
你真正想說的是:我想與之上床的人都不想和我上床。
這就說明,你知道喬治這是在與你調情。
假如你決定與喬治上床,翻到第151頁。
你對他的渴望并不比其他任何人多出一分。
你帶他上樓,你決定和他在客房上床,而非你兒時的卧室,身邊堆滿高中紀念冊和裝裱起來的戲劇俱樂部票根。
你走進客房,鎖上了門。
你感覺得到他很有經驗,這樣正好。
雖然你身為性醜聞的主角,卻對此毫無經驗。
他觸摸你時,你由于歡愉而渾身顫抖。
你覺得自己就像一片草葉,而他是夏日裡的煦風。
“如此香豔。
”喬治說。
翻到下一頁。
——152—— 你錯過了一次例假,但你甚至沒有察覺。
翻到下一頁。
——153—— 你又錯過了一次例假。
又過了幾天,你發現自己正伏在馬桶旁邊。
“阿維娃,”母親高聲說,“你生病了嗎?” “我在矯正進食障礙。
”你答道。
“這麼說話太難聽了。
”你母親說。
“不好意思,”你說,“我想我是真的病了。
” 母親給你端來了熱湯,你用被子蒙住了頭。
你看過電影,你讀過小說,你有種強烈的預感,知道事态将怎樣發展。
你在吃避孕藥,或許是你太懶散,沒有按時服藥。
有什麼要緊的?反正也沒人和你上床。
你做了妊娠測試。
藍色的線,但是有些模糊。
你又測了一次,隻是為了确保你的測試方式沒有錯。
藍色的線。
你在考慮去做人流。
你當然得作這樣的考慮。
你知道自己沒有任何理由把一個孩子牽扯進你這一團糟的生活。
你沒有工作,沒有前途,沒有伴侶。
你感到深深的孤獨。
你知道這都不足以成為讓你生下孩子的理由。
你相信女性享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你絕不會為一個不支持女性選擇權的人投票。
——158—— 大學裡的最後一個學期,你選了一門高級政治學的研讨課,叫作《性别與政治》。
授課人是一位年近五十的銀發女子,她最近剛生了孩子。
她上課時會用嬰兒背囊把孩子——是個男孩——背在背上。
課堂讨論時常吵得不可開交,盡管那個嬰兒是研讨課上唯一的男性,他卻從來不哭,相反,這些讨論讓他昏昏欲睡。
你不禁嫉妒那個嬰兒。
你希望自己也處在人生的開端,是個男性,被一位政治學家裝在背囊裡,背在背上。
然而那門課卻平淡無奇。
或許原因不在于課程,而在于你當時的情緒。
醜聞漸息,而你仍然滿腔忿郁。
期中時,教授在課後把你留下。
“不要放棄我們這些女權主義者。
”教授說。
“我沒有。
”你說。
“我的處境很為難。
你的論文——《為什麼我絕對不會成為女權主義者:對公共政策進行不分性别的研究》——這個題目或許另有含義?”她用柔和而歡快的目光看着你。
“這是斯威夫特的寫作方式,”你說,“諷刺。
” “是嗎?”她問。
“我為什麼要做個女權主義者?出事的時候,你們沒有一個人趕來支援我。
”你說。
“沒有,”她說,“也許我們本該站出來的。
你和萊文之間的權力差距太過懸殊。
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不為你辯護對公衆更有益處。
他是個好議員。
他對女性權益也很熱心。
這件事無法做到完美。
” “《邁阿密先驅報》說我讓女權主義運動成果倒退了50年。
我有這麼大的本事?” “你沒有。
” “她站在他身邊。
她難道沒讓女權主義倒退得更多?跟你出軌的丈夫一刀兩斷難道不是更符合女權主義的做法嗎?說實話,我在這個課堂上坐了整整五個星期——更不用說我一輩子都身為女人——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女權主義者,”你說,“到底什麼才是他媽的女權主義者?” “作為一位政治學教授,在我來看,女權主義就是堅信法律面前性别平等。
” “這我當然知道,”你說,“所以我的論文到底哪裡不對?” “問題在于,性别是客觀存在的,”她說,“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法律必須承認這一點,否則法律就不公平。
” “好吧,”你說,“你課後把我留下,有什麼事嗎?” “你還沒有進一步問我,”她說,“作為一名女性、一個人,在我看來什麼才是女權主義。
” 誰他媽在乎這個?你心想。
“那就是每個女性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旁人不必認同你的選擇,阿維娃,但你有作出選擇的權利。
艾伯絲·萊文也有選擇的權利。
别指望旁人為你奔走呼喊。
” 你竭力控制自己不翻白眼。
“我希望你能重新思考一下你的論文。
”她說。
過了一個星期,你選擇了退出這門研讨課。
你想留下這個孩子,即便這樣做有違常理。
你沒指望旁人為你奔走呼喊。
你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
時間緊迫。
你還有七個月的時間改變自己的生活。
你需要一份工作,但你在網上早已臭名遠揚。
無論你搬到哪裡都不夠遠。
你可以留在家裡,讓父母養活你和孩子。
但這個孩子将是“阿維娃·格羅斯曼的女兒”,誰忍心讓一個孩子從一出生就背負壞名聲呢? 你可以重返校園,但那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就像你對喬治說的那樣,到最後你依然是“阿維娃·格羅斯曼”。
問題在于你的名字。
——164—— 網上什麼都有。
人們能搜到與你有關的事,但你能搜到任何事物,這樣也算不失公平。
你在谷歌搜索“合法改名,佛羅裡達”,不到五分鐘,你就查到了你需要的一切信息:辦理時長,你要去什麼地方,費用是多少,需要哪些文件。
你付錢作了一份背景調查,證明你沒有犯罪記錄。
順便說一句,你的确沒有犯罪。
你到警察局去錄了指紋,又簽名作了公證。
你向法院提交了改名申請表。
工作人員把你的文件通讀了一遍,她說:“看來都符合要求。
” “沒了?”你說。
“沒了。
”她說。
隊排得很長,她并不在乎你是誰、做過什麼事。
她隻在乎你的表格填得對不對——填得都對。
你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對體制、對政府的感激之情。
盡管如此,你依然半是擔心有人會阻止你。
你擔心媒體會出現。
并沒有人出現,或許已經沒人在乎你了。
你畢竟不是湯姆·克魯斯。
你不是聲名遠播,而是臭名遠揚,也許一旦臭名遠揚的人不再做臭名遠揚的事情,人們就會對他們喪失興趣。
工作人員為你安排了聽證會時間。
沒有人反對你的申請,于是聽證會取消了。
你改了名字。
你叫簡·揚。
翻到下一頁。
你找外婆要錢。
你知道她一定會給你,但這種做法依舊讓你厭惡自己。
她又瘦又小,比你母親更加瘦小。
她比一個孩子大不了多少。
你擁抱她的時候,感覺自己幾乎要将她壓碎。
她穿的褲子系着細腰帶,平底鞋包了跟。
她的打扮一向如此。
一條愛馬仕圍巾,一隻香奈兒菱形格紋手袋。
她用的東西做工上乘,選購時也花過一番心思。
一旦選中,就會悉心打理。
麂皮鞋子用刷子清理,項鍊包裹在紙巾裡以免打結,手袋有專門的收納袋,不用的時候則塞滿衛生紙保持外形。
你想起曾在外婆的衣帽間裡度過的那些愉快的下午。
“當你身無長物時,我的阿維娃,就要學會打理物件。
等你生活富足時,就要做好準備,某天你可能會再次一無所有,”她常說,“打理好,就是愛。
” 但凡她外出,必定會戴上耳環。
今天的耳環是寶石做的——玉石、綠寶石。
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對,是她父親為她做的,也是她從德國帶來的為數不多的幾件東西之一。
她擁有的全部德國物品就是她帶來的那些,因為她此生不肯再買德國貨。
她曾許諾,将在某一天把這對耳環留給你。
但你非常不願想到那個“某一天”,因為某一天她可能會死去。
她離開後,還有誰會叫你“我的阿維娃”呢? 你告訴她你要離開,重新開始。
你說你對于發生的一切都非常抱歉,為你給她、給梅米姨婆和整個格羅斯曼家族帶來的恥辱感到抱歉。
她拿出支票簿,戴上鑲有精細鍊條的老花鏡,拿出了她專門簽支票用的波點鋼筆。
她問你要多少。
你要了一萬美金。
如今的你不再像從前那樣傻。
你知道一萬美金抵不了多長時間,但總夠你重整旗鼓。
她寫了一張兩萬美金的支票,然後把你拉到她身邊。
她散發着康乃馨、蘋果、爽身粉和香奈兒5号的味道。
“我愛你,我的阿維娃。
”她說。
她的德國口音裡裹挾着你名字的音節,你聽見的那一刻,幾乎要落下淚來。
“那個男人不是好東西,”她說,“要是你外公還在世,非閹了他不可。
” 你給母親留了一張字條,說你要離開這座城市,等你安頓好就會給她打電話。
你買了一張去緬因州波特蘭市的大巴票,到達波特蘭以後,你買了一輛便宜的汽車。
你開車來到了艾力森泉,父母曾經帶你到這裡度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