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十三條,或一些關于緬因州的有趣事實
關燈
小
中
大
。
艾力森先生說,考慮到馬裡亞諾·多納泰羅去世的那一年(我出生在2003年,也就是說,他去世時是2003年或者2002年),他可能沒多少時間建立“網絡存在”。
“網絡存在”就是“互聯網上關于一個人的全部事實和謊言”。
我的“網絡存在”非常凄慘,假如你在谷歌搜索我的名字“露比·揚”和“艾力森泉”,找到的最顯眼的東西就是一個“假冒的”Instagram賬号,叫作“露比·揚是個廢物精神病”,那是我讀六年級時别人建的,我媽媽想找到Instagram的工作人員封鎖這個賬号,但是沒成功。
第二天,艾力森先生發給我一個族譜網站的地址,他說要是我想摸清“家族譜系”,可以試試這家網站。
想要開始查詢,首先要用信用卡向網站支付49.95美元,那件糟糕的事就出在這個節骨眼兒上。
我下樓問媽媽能不能用一下美國運通卡,不過跟業務沒什麼關系,她說“好的”,還向我揮了揮手。
她當時正在打電話,我不确定她聽清了我說的話沒有。
其實我也不希望她聽清,因為我猜她很有可能會說“不行”。
可我還是用了那張信用卡! 這聽起來也許很扯,可我擔心得要命,最後甚至還吐了。
我對自己說:“露比,别像個精神病一樣。
”學校裡的孩子都這麼叫我,不過你可能早就發現了。
“廢物精神病露比”或者“精神病露比”或者有時隻叫我“精神病”。
“精神病”的意思就是“很多東西都讓我害怕,有時還會被吓得情緒失控”。
這可不是什麼好話。
我想說,我會把錢還給她的。
我有錢。
我是個很誠實的人。
我盡量不說謊,一想到要向媽媽撒謊,我就感到非常内疚。
順便說一句,那個族譜網站上一點兒跟馬裡亞諾·多納泰羅有關的信息也沒有。
你的筆友 騙子露比 7 緻:“法蒂瑪”[email protected]
來自:“露比”[email protected]
日期:10月15日
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你的美國筆友,“朋友遍天下”筆友項目
親愛的法蒂瑪:
很抱歉這麼長時間沒有給你寫信。
我有個壞消息。
恐怕我媽媽不能跟你視頻電話了。
真的很抱歉…… :( :( :( 再次謝謝你的建議。
我照你說的辦了一個PayPal賬戶,從自己的銀行賬戶轉了49.95美元給我媽媽。
我向她解釋了整件事,她說這不是什麼大事,但我不該養成這樣的習慣,用信用卡為“課外活動”買單。
我想她可能把“課外”這個詞用錯了,但我明白她的意思。
“課外活動”的意思就是“發生在上學之外的活動,比如運動、報紙、欺負同學和法語俱樂部”。
我猜,按理說我媽媽本該更生氣的,不過我告訴她的那天下午恰好是公開辯論的前一天,她正忙着梳妝打扮——其實鎮上的每個人都知道她長什麼樣。
她做活動策劃人時總是穿一件黑色無袖連衣裙。
不過既然要參與政治,就必須穿得鮮豔些。
所以我媽媽買了很多新衣服,并且修了頭發。
辯論的地點在艾力森泉的市政廳,離我媽媽工作的地方隻有幾個街區的距離。
正常情況下我們會走過去,可是摩根夫人認為,我們應該坐着她的豪華林肯轎車出場。
這樣做實在沒必要,我們坐車過去花的時間反倒是走路的兩倍。
市政廳裡的味道像圖書館,隻是沒那麼重的黴味。
裡面聞起來像舊東西、紙、暖氣和蠟,不過我還挺喜歡那種味道的。
摩根夫人跟我媽媽去了後台,我就在觀衆席上找了個位置。
觀衆還沒來,于是我決定坐在第二排。
我不想坐在第一排是因為我不想分散媽媽的注意力。
我一邊等,一邊讀語文課要看的書。
那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她的父親是律師,為一名遭到誣告的非裔美國人做辯護。
達沃先生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書,但我并不怎麼喜歡它。
書裡的女孩處事特别幼稚,而且事事都圍着她爸爸轉。
我不喜歡這本書可能是因為我對它沒有“切身體會”。
舉個例子,假如我寫一本關于自己童年的書,我對馬裡亞諾·多納泰羅就沒什麼好說的。
我正在琢磨這件事,忽然有人叫我的名字。
是弗蘭妮·韋斯特——韋斯·韋斯特的妻子。
“你好,露比,”她說,“我很喜歡你的新眼鏡。
” “我已經戴了六個月了。
”我說。
“我好像很久沒見到你了。
”她說。
我很喜歡弗蘭妮,但我不确定我應不應該和她說話,她丈夫畢竟是我們的“競争對手”。
“怎麼了?”她說。
“沒事。
”我說。
她在我身邊坐下來。
我八成是不由自主地變得拘謹起來,因為她說:“别擔心,辯論開始前我會換個位置的。
” “你最近怎麼樣?”她說,“在學校怎麼樣?” “我交了一個筆友。
”我說。
“我很喜歡筆友,”她說,“你的筆友是哪裡人?” 我們圍繞着你聊了一陣。
說的都是好話,所以你不必擔心。
觀衆陸續走進大廳,我希望弗蘭妮能換個位置,可是她沒動。
我說:“你最近怎麼樣,弗蘭妮?” 她說:“哦,選舉真是太鼓舞人心了!我最近一直在跑前跑後。
” “我也是!”我說。
她說:“我很想你媽媽。
我很懷念與她閑聊的感覺。
我知道我們算不上是朋友……替我告訴她我很想她,行嗎?” “行。
”我說。
“說實話,露比,我今年過得不太好,”她說着往四周看了看,想看有沒有人注意到我們的談話,“早些時候我懷孕了,”她說,“但現在沒有了。
”弗蘭妮的眼睛裡湧出了淚水,那樣子像一條悶悶不樂的金魚。
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媽媽說,要是你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可以說“我真不知該說什麼”,或者說“我很抱歉”,或者幹脆一句話也不說,而是做個“安慰性的舉動”。
我把手放在了她的手上。
“謝謝你,沒有說‘都怪老天不公平’或者‘你還可以再試一次’之類的話。
”弗蘭妮說。
“我不會那麼說的。
”我說。
“我根本不确定自己想不想要孩子,為什麼還是會這麼傷心呢?”弗蘭妮說。
“我也不知道,”話剛出口,我忽然知道了,“因為我們缺少的東西比擁有的東西更讓人遺憾。
因為我們缺少的東西隻存在于想象中,它們是完美的。
”我明白這一點是因為我對馬裡亞諾·多納泰羅就是這種感覺。
“對,”她說,“我覺得就是這樣,露比,你真有見地。
” “謝謝。
”我說。
“你怎麼這麼聰明?” “讀書,”我說,“而且我經常跟我媽媽在一起。
” “不要把我們的談話告訴你媽媽。
”她說。
“好的,”我說,“哪部分?” “存在于我想象中的那部分,”她說,“不是我不想讓她知道,我隻是希望能親自告訴她。
” “我一個字也不會說的。
” “算了,”她說,“你想告訴她就告訴吧。
我不在乎。
” “韋斯特太太,”有人大聲喊,“韋斯找你。
” “再見,露比。
”她說。
“我會替你向媽媽問好的。
”我說。
我繼續看書。
隻看了大約五頁,辯論就開始了。
辯論起初非常無聊,我在想,假如我繼續看書會不會顯得太沒禮貌。
那些問題我事先就聽過,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她還沒開口我就知道她會說什麼。
臨近結尾時,辯論變得稍微精彩了一些,因為韋斯·韋斯特準備得明顯不如我媽媽充分。
他說話結結巴巴,而且答辯結束也沒人給他鼓掌,有時甚至還有人喝倒彩,他尴尬極了。
我發現他變得氣急敗壞起來,因為有一次他說:“我真擔心這個鎮要完蛋了!”接着我看見他低聲說了句話。
我離得太遠,聽不清他說了什麼,不過他的口型我很熟悉,是一個三音節的詞。
第一個音節:嘴巴張開。
第二個音節:嘴唇收緊,牙齒咬在嘴唇上。
第三個音節:嘴巴張開,跟第一個一樣。
我媽媽低聲說“弗蘭妮”,我也是通過她的口型判斷的。
盡管扯得有點遠,但是“弗蘭妮”說得通,因為弗蘭妮是韋斯·韋斯特的妻子。
坐車回家的時候,我問媽媽,韋斯·韋斯特在台上對她說了什麼。
她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 于是我說:“就是你回答‘弗蘭妮’的時候。
” 她說:“我不記得了。
我好像問了他弗蘭妮有沒有來看辯論。
” 我不明白,為什麼她一定要在辯論過程中、在台上問呢? 我上床以後,模仿着韋斯的口型嘀咕,想猜出他到底說了什麼。
呃——哔——呃。
咦——哔——嗒。
哦——嘀——哦。
呃——啤——呃。
那個詞好像就挂在我嘴邊。
我睡不着,便轉去想我媽媽說“弗蘭妮”的那件事。
我想起了媽媽和我陪弗蘭妮去紐約買婚紗的那一次。
我想起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我想起了在那裡發生的一件怪事。
有一對老夫婦走到我媽媽跟前,說:“你長得很像那個女孩,阿維娃·格羅斯曼。
” 我一直記得這個名字,因為“格羅斯曼”這個姓很可笑。
我還記得我很慶幸自己不姓這個,因為我在學校的經曆已經夠糟糕了。
就這樣,我猜出韋斯說的是“呃——喂——哇”。
我馬上起床,在谷歌搜索了“阿維娃·格羅斯曼”。
有關“阿維娃·格羅斯曼”,你應該知道的事情有: 她是個蠢丫頭,跟一位已婚的國會衆議員搞婚外戀。
她寫了一個“博客”,後來成了佛羅裡達的大笑柄。
“阿維娃·格羅斯曼”比我媽媽更胖、更年輕,而且她的頭發比我媽媽的更卷。
但是說實話,她長得和我媽媽一模一樣。
“阿維娃·格羅斯曼”就是“我媽媽”。
我走進廁所,吐了。
“媽媽”來敲門,我讓她走開。
我說:“我好像染上了流感。
你别進來,你現在不可以生病。
” 她說:“你考慮得真周到,露比,但我甯願冒這個險。
”她把手放在門上,于是我把門鎖上了。
我說:“說真的,你千萬不能生病!我沒事。
我已經吐完了,洗把臉就睡覺了。
” 第二天,我告訴她我得留在家,不能去上學了,她同意了,因為除了選舉,她最近對什麼事都心不在焉。
辯論結束後,摩根夫人告訴媽媽,她很可能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選舉已經過去五天了,我一直對她避而不見。
想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因為她一直很忙,忙着對大家撒謊。
這就是我不想讓她向你的同學作演講的原因。
她不是個好榜樣,她是個大騙子,而且很丢人。
你的筆友 露比 又及:看來我真的姓“格羅斯曼”。
8 緻:“法蒂瑪”[email protected]
來自:“露比”[email protected]
日期:10月18日
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回複:你的美國筆友,“朋友遍天下”筆友項目
親愛的法蒂瑪:
謝謝你對視頻電話這件事的諒解。
你說想“重新安排時間”,真的很感謝,但考慮到我媽媽是這種人,我不明白你為什麼還想這樣做。
我還沒去找我媽媽對質。
我想提前把一切跟“阿維娃·格羅斯曼”有關的東西都讀完,我不想讓她有機會再向我撒謊。
“格羅斯曼”這個姓很适合她,因為她的行為很“惡心【16】”。
她和那個衆議員做了很“惡心”的事情,那個人非常老,差不多有四十歲,而她把這些事全都寫在了博客裡。
那個博客叫“隻是個普通國會實習生的博客”。
盡管她沒有提到他或者她自己的真實姓名,但人們肯定猜得出來。
就連六年級的小孩都知道! 比方說,我不會指名道姓,但我心裡一清二楚是誰創建了“露比·揚是個廢物精神病”的賬号。
我之所以沒有舉報她,是因為隻要她還擔心被人發現,她就會有所顧忌。
對于那些欺負我的人,我發現了一個對策,那就是要讓他們始終有個關注點,而那個愚蠢的賬号正合适。
與其讓他們往
艾力森先生說,考慮到馬裡亞諾·多納泰羅去世的那一年(我出生在2003年,也就是說,他去世時是2003年或者2002年),他可能沒多少時間建立“網絡存在”。
“網絡存在”就是“互聯網上關于一個人的全部事實和謊言”。
我的“網絡存在”非常凄慘,假如你在谷歌搜索我的名字“露比·揚”和“艾力森泉”,找到的最顯眼的東西就是一個“假冒的”Instagram賬号,叫作“露比·揚是個廢物精神病”,那是我讀六年級時别人建的,我媽媽想找到Instagram的工作人員封鎖這個賬号,但是沒成功。
第二天,艾力森先生發給我一個族譜網站的地址,他說要是我想摸清“家族譜系”,可以試試這家網站。
想要開始查詢,首先要用信用卡向網站支付49.95美元,那件糟糕的事就出在這個節骨眼兒上。
我下樓問媽媽能不能用一下美國運通卡,不過跟業務沒什麼關系,她說“好的”,還向我揮了揮手。
她當時正在打電話,我不确定她聽清了我說的話沒有。
其實我也不希望她聽清,因為我猜她很有可能會說“不行”。
可我還是用了那張信用卡! 這聽起來也許很扯,可我擔心得要命,最後甚至還吐了。
我對自己說:“露比,别像個精神病一樣。
”學校裡的孩子都這麼叫我,不過你可能早就發現了。
“廢物精神病露比”或者“精神病露比”或者有時隻叫我“精神病”。
“精神病”的意思就是“很多東西都讓我害怕,有時還會被吓得情緒失控”。
這可不是什麼好話。
我想說,我會把錢還給她的。
我有錢。
我是個很誠實的人。
我盡量不說謊,一想到要向媽媽撒謊,我就感到非常内疚。
順便說一句,那個族譜網站上一點兒跟馬裡亞諾·多納泰羅有關的信息也沒有。
你的筆友 騙子露比 7 緻:“法蒂瑪”
我有個壞消息。
恐怕我媽媽不能跟你視頻電話了。
真的很抱歉…… :( :( :( 再次謝謝你的建議。
我照你說的辦了一個PayPal賬戶,從自己的銀行賬戶轉了49.95美元給我媽媽。
我向她解釋了整件事,她說這不是什麼大事,但我不該養成這樣的習慣,用信用卡為“課外活動”買單。
我想她可能把“課外”這個詞用錯了,但我明白她的意思。
“課外活動”的意思就是“發生在上學之外的活動,比如運動、報紙、欺負同學和法語俱樂部”。
我猜,按理說我媽媽本該更生氣的,不過我告訴她的那天下午恰好是公開辯論的前一天,她正忙着梳妝打扮——其實鎮上的每個人都知道她長什麼樣。
她做活動策劃人時總是穿一件黑色無袖連衣裙。
不過既然要參與政治,就必須穿得鮮豔些。
所以我媽媽買了很多新衣服,并且修了頭發。
辯論的地點在艾力森泉的市政廳,離我媽媽工作的地方隻有幾個街區的距離。
正常情況下我們會走過去,可是摩根夫人認為,我們應該坐着她的豪華林肯轎車出場。
這樣做實在沒必要,我們坐車過去花的時間反倒是走路的兩倍。
市政廳裡的味道像圖書館,隻是沒那麼重的黴味。
裡面聞起來像舊東西、紙、暖氣和蠟,不過我還挺喜歡那種味道的。
摩根夫人跟我媽媽去了後台,我就在觀衆席上找了個位置。
觀衆還沒來,于是我決定坐在第二排。
我不想坐在第一排是因為我不想分散媽媽的注意力。
我一邊等,一邊讀語文課要看的書。
那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她的父親是律師,為一名遭到誣告的非裔美國人做辯護。
達沃先生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書,但我并不怎麼喜歡它。
書裡的女孩處事特别幼稚,而且事事都圍着她爸爸轉。
我不喜歡這本書可能是因為我對它沒有“切身體會”。
舉個例子,假如我寫一本關于自己童年的書,我對馬裡亞諾·多納泰羅就沒什麼好說的。
我正在琢磨這件事,忽然有人叫我的名字。
是弗蘭妮·韋斯特——韋斯·韋斯特的妻子。
“你好,露比,”她說,“我很喜歡你的新眼鏡。
” “我已經戴了六個月了。
”我說。
“我好像很久沒見到你了。
”她說。
我很喜歡弗蘭妮,但我不确定我應不應該和她說話,她丈夫畢竟是我們的“競争對手”。
“怎麼了?”她說。
“沒事。
”我說。
她在我身邊坐下來。
我八成是不由自主地變得拘謹起來,因為她說:“别擔心,辯論開始前我會換個位置的。
” “你最近怎麼樣?”她說,“在學校怎麼樣?” “我交了一個筆友。
”我說。
“我很喜歡筆友,”她說,“你的筆友是哪裡人?” 我們圍繞着你聊了一陣。
說的都是好話,所以你不必擔心。
觀衆陸續走進大廳,我希望弗蘭妮能換個位置,可是她沒動。
我說:“你最近怎麼樣,弗蘭妮?” 她說:“哦,選舉真是太鼓舞人心了!我最近一直在跑前跑後。
” “我也是!”我說。
她說:“我很想你媽媽。
我很懷念與她閑聊的感覺。
我知道我們算不上是朋友……替我告訴她我很想她,行嗎?” “行。
”我說。
“說實話,露比,我今年過得不太好,”她說着往四周看了看,想看有沒有人注意到我們的談話,“早些時候我懷孕了,”她說,“但現在沒有了。
”弗蘭妮的眼睛裡湧出了淚水,那樣子像一條悶悶不樂的金魚。
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媽媽說,要是你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可以說“我真不知該說什麼”,或者說“我很抱歉”,或者幹脆一句話也不說,而是做個“安慰性的舉動”。
我把手放在了她的手上。
“謝謝你,沒有說‘都怪老天不公平’或者‘你還可以再試一次’之類的話。
”弗蘭妮說。
“我不會那麼說的。
”我說。
“我根本不确定自己想不想要孩子,為什麼還是會這麼傷心呢?”弗蘭妮說。
“我也不知道,”話剛出口,我忽然知道了,“因為我們缺少的東西比擁有的東西更讓人遺憾。
因為我們缺少的東西隻存在于想象中,它們是完美的。
”我明白這一點是因為我對馬裡亞諾·多納泰羅就是這種感覺。
“對,”她說,“我覺得就是這樣,露比,你真有見地。
” “謝謝。
”我說。
“你怎麼這麼聰明?” “讀書,”我說,“而且我經常跟我媽媽在一起。
” “不要把我們的談話告訴你媽媽。
”她說。
“好的,”我說,“哪部分?” “存在于我想象中的那部分,”她說,“不是我不想讓她知道,我隻是希望能親自告訴她。
” “我一個字也不會說的。
” “算了,”她說,“你想告訴她就告訴吧。
我不在乎。
” “韋斯特太太,”有人大聲喊,“韋斯找你。
” “再見,露比。
”她說。
“我會替你向媽媽問好的。
”我說。
我繼續看書。
隻看了大約五頁,辯論就開始了。
辯論起初非常無聊,我在想,假如我繼續看書會不會顯得太沒禮貌。
那些問題我事先就聽過,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她還沒開口我就知道她會說什麼。
臨近結尾時,辯論變得稍微精彩了一些,因為韋斯·韋斯特準備得明顯不如我媽媽充分。
他說話結結巴巴,而且答辯結束也沒人給他鼓掌,有時甚至還有人喝倒彩,他尴尬極了。
我發現他變得氣急敗壞起來,因為有一次他說:“我真擔心這個鎮要完蛋了!”接着我看見他低聲說了句話。
我離得太遠,聽不清他說了什麼,不過他的口型我很熟悉,是一個三音節的詞。
第一個音節:嘴巴張開。
第二個音節:嘴唇收緊,牙齒咬在嘴唇上。
第三個音節:嘴巴張開,跟第一個一樣。
我媽媽低聲說“弗蘭妮”,我也是通過她的口型判斷的。
盡管扯得有點遠,但是“弗蘭妮”說得通,因為弗蘭妮是韋斯·韋斯特的妻子。
坐車回家的時候,我問媽媽,韋斯·韋斯特在台上對她說了什麼。
她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 于是我說:“就是你回答‘弗蘭妮’的時候。
” 她說:“我不記得了。
我好像問了他弗蘭妮有沒有來看辯論。
” 我不明白,為什麼她一定要在辯論過程中、在台上問呢? 我上床以後,模仿着韋斯的口型嘀咕,想猜出他到底說了什麼。
呃——哔——呃。
咦——哔——嗒。
哦——嘀——哦。
呃——啤——呃。
那個詞好像就挂在我嘴邊。
我睡不着,便轉去想我媽媽說“弗蘭妮”的那件事。
我想起了媽媽和我陪弗蘭妮去紐約買婚紗的那一次。
我想起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我想起了在那裡發生的一件怪事。
有一對老夫婦走到我媽媽跟前,說:“你長得很像那個女孩,阿維娃·格羅斯曼。
” 我一直記得這個名字,因為“格羅斯曼”這個姓很可笑。
我還記得我很慶幸自己不姓這個,因為我在學校的經曆已經夠糟糕了。
就這樣,我猜出韋斯說的是“呃——喂——哇”。
我馬上起床,在谷歌搜索了“阿維娃·格羅斯曼”。
有關“阿維娃·格羅斯曼”,你應該知道的事情有: 她是個蠢丫頭,跟一位已婚的國會衆議員搞婚外戀。
她寫了一個“博客”,後來成了佛羅裡達的大笑柄。
“阿維娃·格羅斯曼”比我媽媽更胖、更年輕,而且她的頭發比我媽媽的更卷。
但是說實話,她長得和我媽媽一模一樣。
“阿維娃·格羅斯曼”就是“我媽媽”。
我走進廁所,吐了。
“媽媽”來敲門,我讓她走開。
我說:“我好像染上了流感。
你别進來,你現在不可以生病。
” 她說:“你考慮得真周到,露比,但我甯願冒這個險。
”她把手放在門上,于是我把門鎖上了。
我說:“說真的,你千萬不能生病!我沒事。
我已經吐完了,洗把臉就睡覺了。
” 第二天,我告訴她我得留在家,不能去上學了,她同意了,因為除了選舉,她最近對什麼事都心不在焉。
辯論結束後,摩根夫人告訴媽媽,她很可能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選舉已經過去五天了,我一直對她避而不見。
想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因為她一直很忙,忙着對大家撒謊。
這就是我不想讓她向你的同學作演講的原因。
她不是個好榜樣,她是個大騙子,而且很丢人。
你的筆友 露比 又及:看來我真的姓“格羅斯曼”。
8 緻:“法蒂瑪”
你說想“重新安排時間”,真的很感謝,但考慮到我媽媽是這種人,我不明白你為什麼還想這樣做。
我還沒去找我媽媽對質。
我想提前把一切跟“阿維娃·格羅斯曼”有關的東西都讀完,我不想讓她有機會再向我撒謊。
“格羅斯曼”這個姓很适合她,因為她的行為很“惡心
她和那個衆議員做了很“惡心”的事情,那個人非常老,差不多有四十歲,而她把這些事全都寫在了博客裡。
那個博客叫“隻是個普通國會實習生的博客”。
盡管她沒有提到他或者她自己的真實姓名,但人們肯定猜得出來。
就連六年級的小孩都知道! 比方說,我不會指名道姓,但我心裡一清二楚是誰創建了“露比·揚是個廢物精神病”的賬号。
我之所以沒有舉報她,是因為隻要她還擔心被人發現,她就會有所顧忌。
對于那些欺負我的人,我發現了一個對策,那就是要讓他們始終有個關注點,而那個愚蠢的賬号正合适。
與其讓他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