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兒又待了幾日。
在那不勒斯我至少不會覺得煩悶。
這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與過去割斷了聯系。
我與瑪瑟琳寸步不離。
她一到晚上精神就不行,很早就睡覺了。
我看着她漸漸睡着,會先跟着躺下,但一聽她呼吸均勻,猜她已經睡熟了,就蹑手蹑腳地爬起來,摸黑換好衣服,像賊一樣溜到屋外。
一到外面,我就高興得想跳舞。
我要做什麼?我也不知道。
遮蔽了天空一整日的雲朵終于散去,幾近盈滿的月亮明亮皎潔。
我漫無目的地閑逛着,沒有欲望,也沒有束縛。
我以全新的目光看着這一切,專心地聽,一切聲音都被我盡收耳内。
我呼吸着夜間潮濕的空氣,撫摸着一切。
就這樣閑逛着。
那不勒斯的最後一夜,我将這種放縱一直延續到黎明。
回去後,發現瑪瑟琳正在流淚。
她告訴我她剛醒來,卻發現我不見了。
我讓她鎮定下來,竭力向她解釋我出去的原因,并保證再也不擅自離開她。
但在到達巴勒莫的當晚,我抵擋不了誘惑,又出去了……第一批橙花剛剛開放,一縷微風就能送來陣陣花香…… 我們隻在巴勒莫住了五天,又繞了一大圈來到陶爾米納,我們倆都想再看看那裡。
我說過那座村莊坐落在高高的山坡上了吧?火車站靠在海邊,我不得不先坐着馬車去了旅館,再折回車站取行李。
我站在車上和車夫聊天。
車夫是個從卡塔尼亞來的西西裡孩子,他像忒奧克裡托斯的詩句一樣美麗,又像一枚果實,絢麗、芬芳和誘人。
“太太多美呀(1) !”他望着遠去的瑪瑟琳,說話的聲音十分悅耳。
“你也很美啊,我的孩子。
”我答道。
我和他站得很近,很快按捺不住,把他拉過來親了一下。
他“咯咯”直笑。
“法國人都是情人,(2) ”他說。
“意大利人也不是個個都可愛。
(3) ”我也笑着答道。
後來幾天我一直在找他,但再也找不到了。
我們離開陶爾米納,出發前往錫拉庫紮。
我們正重走上一次的行程,回到愛情開始的地方。
我們第一次旅行時,我的身體一周一周地複原起來,但這次我們越往南走,瑪瑟琳的身體就一周周地越發惡化。
我是出了什麼毛病,隻知道固執己見、盲目自大,居然讓自己相信瑪瑟琳想要痊愈,就需要更多的陽光和溫暖!我為什麼要提起我在比斯克拉複原的事?……其實現在的氣候已經轉暖,巴勒莫海灣的氣候很舒服,瑪瑟琳也喜歡那兒,要是就在那住下去,她也許就……可我能為自己的意願做決定嗎?我該有什麼欲望是我能決定得了的嗎? 我們在錫拉庫紮待了八天,海上風浪太大,發船的時間也不定。
我隻要不和瑪瑟琳在一起,就會去下面的老港。
哦,錫拉庫紮的小港口!那酸酒的氣味,滿是污泥的小道,臭氣熏天的集市,碼頭工人、流浪漢和醉醺醺的船員頻繁光顧的地方。
我發現這幫地位不高的人成了我最愛的夥伴。
我不用懂他們的語言,我能用我的整個身體的感官讀懂!我誤将他們的肆意妄為當成是健康活力。
我告訴自己,他們的悲慘生活不會像吸引他們一樣吸引着我,但這樣也沒用……哦,我真想和他們一起喝個痛快,爛醉着滾到桌子底下,直到令人痛苦的黎明來臨才醒。
在他們的陪伴下,我更加厭惡奢侈安适的生活,厭惡即使我身體強壯後還像以往一樣受到的照顧,厭惡那一切為把人與具有風險的生活隔離開而采取的預防手段。
我想深入他們,跟着他們,了解他們醉醺醺的生活……不知怎麼的,突然瑪瑟琳的形象出現在我眼前。
她會在做什麼?忍受痛苦,也許正在受苦吧……我趕忙跳起來,飛奔回旅館。
旅館門上似乎高挂着一塊标志:禁止窮人入内。
瑪瑟琳歡迎我的樣子每回都差不多——一句責備或是懷疑的話都沒有,不管發生了什麼,她臉上都竭力挂着一副笑容。
我們倆在房裡用餐,我給她要了這中等旅館能提供的最好食品。
我們一邊吃我一邊想:一塊面包,一些奶酪、一點茴香就夠他們吃了——我也夠了。
也許就在離我不遠的地方,還有人在挨餓……餐桌上吃的東西多得很,夠他們吃上三天!我真想推倒牆壁,讓他們進來吃飯……我知道有人在挨餓,心裡就越發地難過。
後來我又去了老港,随意散發口袋裡的硬币。
人窮就要被人奴役,要吃飯就得去幹厭惡的工作。
我想,一切沒有樂趣的工作都是不應該的。
我付錢讓人休息,我對他們說:“别工作了,你讨厭這工作。
”我想讓所有人都享受閑适的生活。
否則,堕落沒了,創造力也沒了,就不會有新的東西出現。
瑪瑟琳知道我的真實想法。
每次我從老港回去,也不向她隐瞞自己在那兒遇見了多麼低下的人。
人的身體包藏一切,瑪瑟琳也隐約看出,我正不遺餘力地想要發現些什麼。
我常責備她總是相信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美德,她便說:“可您每回隻在他們暴露出堕落行為時,才會開心。
當我們把目光集中在人身上某個特質時,就會将其放大,這樣我們就把他變成了我們希望看到的樣子,您還不明白嗎?” 我甯願相信她這話說錯了,但又不得不承認,我認為人最低劣的本能才是最真誠的。
可話說回來,我的“真誠”又是什麼? 我們最終離開了錫拉庫紮,南方留給我的記憶和想回到那裡的念頭一直萦繞着我。
到了海上,瑪瑟琳感覺好了點……即便到了現在,我還是能看見當時大海的顔色。
海面極為平靜,船行駛蕩開的波紋似乎會永恒存在。
我聽見水滴下的聲音——有人在沖洗甲闆,水手光着腳,踩得木闆啪啪作響。
我又見到馬耳他白色的輪廓,突尼斯快到了……我前後經曆了多大的變化啊!天氣不錯,氣候很溫暖,一切看起來都極美妙。
我真希望能把收獲的全部愉悅在此凝成一句句的精華……可我的生活本就缺乏條理,現在要強迫我的故事具有條理也是徒勞。
我一直在考慮該怎麼把我的轉變告訴你們。
噢,要是我能把自己的大腦從這種難以忍受的邏輯中清理出來就好!……我覺得我渾身上下毫無崇高可言。
突尼斯。
這裡陽光充足而不刺眼,陰影處的光線也很亮。
空氣就像被點亮的液體,将萬物浸泡,人也暢遊其中。
這塊土地充滿愉悅,能滿足人的欲望,卻無法一勞永逸地讓欲望平息。
我的欲望也再次被激發出來。
這是一塊蘊含着無盡藝術品的土地。
我鄙夷那些隻會欣賞已被描述、诠釋出來的美的人。
阿拉伯民族一定極為美妙——他們與藝術共生,歌唱藝術,卻又将其一天天毀滅。
他們不保存藝術,不把它化為僵硬的作品遺傳下去,他們也缺少偉大藝術家。
因與果便在這裡……我始終認為偉大的藝術家應當這樣:他們應該大膽描繪極其自然的事物,并以之為美。
欣賞者看了這些作品,便會由衷地說:“當時我怎麼就沒注意到這樣的美麗?” 我從未遊曆過凱萬,到了此地,我就一個人去看了,也沒帶上瑪瑟琳。
這裡的夜色美極了,我正要返回旅館休息,忽然想起剛看到一幫阿拉伯人,正睡在一家小咖啡館
在那不勒斯我至少不會覺得煩悶。
這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與過去割斷了聯系。
我與瑪瑟琳寸步不離。
她一到晚上精神就不行,很早就睡覺了。
我看着她漸漸睡着,會先跟着躺下,但一聽她呼吸均勻,猜她已經睡熟了,就蹑手蹑腳地爬起來,摸黑換好衣服,像賊一樣溜到屋外。
一到外面,我就高興得想跳舞。
我要做什麼?我也不知道。
遮蔽了天空一整日的雲朵終于散去,幾近盈滿的月亮明亮皎潔。
我漫無目的地閑逛着,沒有欲望,也沒有束縛。
我以全新的目光看着這一切,專心地聽,一切聲音都被我盡收耳内。
我呼吸着夜間潮濕的空氣,撫摸着一切。
就這樣閑逛着。
那不勒斯的最後一夜,我将這種放縱一直延續到黎明。
回去後,發現瑪瑟琳正在流淚。
她告訴我她剛醒來,卻發現我不見了。
我讓她鎮定下來,竭力向她解釋我出去的原因,并保證再也不擅自離開她。
但在到達巴勒莫的當晚,我抵擋不了誘惑,又出去了……第一批橙花剛剛開放,一縷微風就能送來陣陣花香…… 我們隻在巴勒莫住了五天,又繞了一大圈來到陶爾米納,我們倆都想再看看那裡。
我說過那座村莊坐落在高高的山坡上了吧?火車站靠在海邊,我不得不先坐着馬車去了旅館,再折回車站取行李。
我站在車上和車夫聊天。
車夫是個從卡塔尼亞來的西西裡孩子,他像忒奧克裡托斯的詩句一樣美麗,又像一枚果實,絢麗、芬芳和誘人。
“太太多美呀
“你也很美啊,我的孩子。
”我答道。
我和他站得很近,很快按捺不住,把他拉過來親了一下。
他“咯咯”直笑。
“法國人都是情人,
“意大利人也不是個個都可愛。
後來幾天我一直在找他,但再也找不到了。
我們離開陶爾米納,出發前往錫拉庫紮。
我們正重走上一次的行程,回到愛情開始的地方。
我們第一次旅行時,我的身體一周一周地複原起來,但這次我們越往南走,瑪瑟琳的身體就一周周地越發惡化。
我是出了什麼毛病,隻知道固執己見、盲目自大,居然讓自己相信瑪瑟琳想要痊愈,就需要更多的陽光和溫暖!我為什麼要提起我在比斯克拉複原的事?……其實現在的氣候已經轉暖,巴勒莫海灣的氣候很舒服,瑪瑟琳也喜歡那兒,要是就在那住下去,她也許就……可我能為自己的意願做決定嗎?我該有什麼欲望是我能決定得了的嗎? 我們在錫拉庫紮待了八天,海上風浪太大,發船的時間也不定。
我隻要不和瑪瑟琳在一起,就會去下面的老港。
哦,錫拉庫紮的小港口!那酸酒的氣味,滿是污泥的小道,臭氣熏天的集市,碼頭工人、流浪漢和醉醺醺的船員頻繁光顧的地方。
我發現這幫地位不高的人成了我最愛的夥伴。
我不用懂他們的語言,我能用我的整個身體的感官讀懂!我誤将他們的肆意妄為當成是健康活力。
我告訴自己,他們的悲慘生活不會像吸引他們一樣吸引着我,但這樣也沒用……哦,我真想和他們一起喝個痛快,爛醉着滾到桌子底下,直到令人痛苦的黎明來臨才醒。
在他們的陪伴下,我更加厭惡奢侈安适的生活,厭惡即使我身體強壯後還像以往一樣受到的照顧,厭惡那一切為把人與具有風險的生活隔離開而采取的預防手段。
我想深入他們,跟着他們,了解他們醉醺醺的生活……不知怎麼的,突然瑪瑟琳的形象出現在我眼前。
她會在做什麼?忍受痛苦,也許正在受苦吧……我趕忙跳起來,飛奔回旅館。
旅館門上似乎高挂着一塊标志:禁止窮人入内。
瑪瑟琳歡迎我的樣子每回都差不多——一句責備或是懷疑的話都沒有,不管發生了什麼,她臉上都竭力挂着一副笑容。
我們倆在房裡用餐,我給她要了這中等旅館能提供的最好食品。
我們一邊吃我一邊想:一塊面包,一些奶酪、一點茴香就夠他們吃了——我也夠了。
也許就在離我不遠的地方,還有人在挨餓……餐桌上吃的東西多得很,夠他們吃上三天!我真想推倒牆壁,讓他們進來吃飯……我知道有人在挨餓,心裡就越發地難過。
後來我又去了老港,随意散發口袋裡的硬币。
人窮就要被人奴役,要吃飯就得去幹厭惡的工作。
我想,一切沒有樂趣的工作都是不應該的。
我付錢讓人休息,我對他們說:“别工作了,你讨厭這工作。
”我想讓所有人都享受閑适的生活。
否則,堕落沒了,創造力也沒了,就不會有新的東西出現。
瑪瑟琳知道我的真實想法。
每次我從老港回去,也不向她隐瞞自己在那兒遇見了多麼低下的人。
人的身體包藏一切,瑪瑟琳也隐約看出,我正不遺餘力地想要發現些什麼。
我常責備她總是相信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美德,她便說:“可您每回隻在他們暴露出堕落行為時,才會開心。
當我們把目光集中在人身上某個特質時,就會将其放大,這樣我們就把他變成了我們希望看到的樣子,您還不明白嗎?” 我甯願相信她這話說錯了,但又不得不承認,我認為人最低劣的本能才是最真誠的。
可話說回來,我的“真誠”又是什麼? 我們最終離開了錫拉庫紮,南方留給我的記憶和想回到那裡的念頭一直萦繞着我。
到了海上,瑪瑟琳感覺好了點……即便到了現在,我還是能看見當時大海的顔色。
海面極為平靜,船行駛蕩開的波紋似乎會永恒存在。
我聽見水滴下的聲音——有人在沖洗甲闆,水手光着腳,踩得木闆啪啪作響。
我又見到馬耳他白色的輪廓,突尼斯快到了……我前後經曆了多大的變化啊!天氣不錯,氣候很溫暖,一切看起來都極美妙。
我真希望能把收獲的全部愉悅在此凝成一句句的精華……可我的生活本就缺乏條理,現在要強迫我的故事具有條理也是徒勞。
我一直在考慮該怎麼把我的轉變告訴你們。
噢,要是我能把自己的大腦從這種難以忍受的邏輯中清理出來就好!……我覺得我渾身上下毫無崇高可言。
突尼斯。
這裡陽光充足而不刺眼,陰影處的光線也很亮。
空氣就像被點亮的液體,将萬物浸泡,人也暢遊其中。
這塊土地充滿愉悅,能滿足人的欲望,卻無法一勞永逸地讓欲望平息。
我的欲望也再次被激發出來。
這是一塊蘊含着無盡藝術品的土地。
我鄙夷那些隻會欣賞已被描述、诠釋出來的美的人。
阿拉伯民族一定極為美妙——他們與藝術共生,歌唱藝術,卻又将其一天天毀滅。
他們不保存藝術,不把它化為僵硬的作品遺傳下去,他們也缺少偉大藝術家。
因與果便在這裡……我始終認為偉大的藝術家應當這樣:他們應該大膽描繪極其自然的事物,并以之為美。
欣賞者看了這些作品,便會由衷地說:“當時我怎麼就沒注意到這樣的美麗?” 我從未遊曆過凱萬,到了此地,我就一個人去看了,也沒帶上瑪瑟琳。
這裡的夜色美極了,我正要返回旅館休息,忽然想起剛看到一幫阿拉伯人,正睡在一家小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