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們把家安置在帕希旁的S街,是瑪瑟琳的一個哥哥幫我們找的。
上次來巴黎時看過,比父親留給我的那套大多了。
瑪瑟琳有些擔心開銷,這裡房租高,住在這兒花費也會跟着水漲船高。
面對她的擔憂,我隻好竭力假裝已經厭倦了居無定所的生活,到最後我甚至勸服了自己,并故意誇大這厭倦感。
沒錯,安置新家的花費一定會超過今年的收入,但我們今年财政狀況不錯,以後收入還會更多。
我把課時費、書稿稿酬都算了進來——我還把農場新增的收入也一并算入,多麼愚蠢啊!這樣我也不想花大錢了,每項支出都等于為自己的遊蕩加了道羁絆,這感覺簡直讓我害怕。
起初,我們每天都出去購物,瑪瑟琳的哥哥也熱心幫忙,沒過多久,瑪瑟琳就感到疲憊不堪。
她需要休息,但家剛剛安頓好,客人不斷上門,她疲于應付。
再加上之前我們一直在外遊玩,這次一安頓好,訪客就蜂擁而至。
瑪瑟琳不善社交,既不懂如何謝絕來客,也不知道怎麼才能斷了他們想來探訪的念頭。
我每天晚上一回家,就發現她已經累得不行了。
對于她的倦怠我不是很擔心——這是正常的——但我至少得想法讓她少受點累,我便幫着她接待些客人,有時也出門替她回訪。
可我覺得這麼做無聊透頂,對于回訪更是深惡痛絕。
我向來不擅長家長裡短的談話,也不喜歡沙龍裡和人裝出膚淺的輕松姿态,進行什麼機智對答。
以前的我也經常在一些沙龍出入,現在想來,那段日子已經離我很遠了。
跟别人在一起時,我常感到無聊、陰郁和不合群,而且會立馬覺得不自在,别人見我這樣也覺得不自在……那時我隻把你們當成唯一的真心朋友,可偏偏你們都不在巴黎,還要等好長時間才能回來。
若換做你們,我會變得健談起來嗎?你們對我的理解也許比我自己要多吧?但這在我體内生長的東西,也就是如今我對你們講的這些話,當時的我又了解多少?未來在我看來似乎十分穩妥,我對一切的掌控力從未有當時那麼強過。
即便我當時判斷力再強些,可是在休伯特、迪迪埃和莫裡斯——這些和我看法相同的人們身上,我又能學到什麼?我怕我很快就會意識到,希望他們能理解我是多麼不現實的想法。
我隻同他們交流過幾次,就不得不扮成僞君子,被迫演出那副他們認為我依然保持的樣子,以顯得不那麼虛假。
為了讓相處容易,我還得假裝成擁有他們傳播給我的思想與品位的樣子。
一個人不可能在坦率的同時,也表現得很坦率。
我倒有點想見一見我的同事們——都是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不過和他們一談,就發現還不如去翻譯本曆史字典好點。
一開始我對認識的那幾個小說家和詩人還抱着希望,認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會更直接一些,但交往後發現,他們即便有這個理解力,也不會表現出來。
我對他們的印象是:他們似乎不在腳踏實地地生活,做個樣子就滿足了,差一點就把生活當做寫作的絆腳石。
不過我也不能責怪他們,也不意味着錯誤都在我……再說,我說的生活又是什麼呢?我正盼着有人能告訴我答案。
大家都擅長談論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卻沒人正眼看那些事情的起因。
至于那幾個哲學家——根據這個頭銜的定義,傳授我一些智慧似乎應該是他們的工作,我早就知道不要奢望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多少東西。
數學家也好,新康德主義者也罷,他們都盡量避開現世的煩惱,對現世毫無興趣,就像幾何學家無視他們計算的物品一樣。
回家後我來到瑪瑟琳身邊,絲毫不掩飾這些拜訪帶給我的煩惱。
“他們都一樣,”我告訴她,“彼此之間沒多大區别。
我跟他們中一個人說話,就好像在和許多人講話。
” “可是我的愛人,您總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與衆不同。
”瑪瑟琳這樣說道。
“他們之間越像,就和我越不一樣。
”我悲哀地說,“他們誰也沒生病。
他們苟延殘喘,做出在生活的樣子,卻不知道自己還活着。
想到這點,想到我也與他們為伍,就覺得自己已經沒有生活了。
比如今天,我做了什麼?早上9點鐘不得不離開您,出門之前,隻有翻看幾頁書的時間,這是一天裡唯一的好事情。
我和您的哥哥在律師那兒見面,告别了律師,他又不依不饒拉我去了地毯商店。
之後又去了木匠店,一直到走到加斯頓才和他分開,我覺得他很讨厭。
接着,我和菲力浦在那條街的餐館吃了午飯,又去咖啡館,和路易見面,和他一起聽了泰奧多爾的荒謬講座,講座結束後我還恭維了一番泰奧多爾,為了謝絕他星期天對我的邀請,又陪他去了趟亞瑟家。
于是我又和亞瑟一起去看了場水彩畫展。
完了再到阿貝爾蒂娜家和朱莉家送了幾張卡片……我累得不行,回來一瞧:您在家接待了阿德莉娜、瑪爾特、讓娜和索菲,累的程度和我不相上下……現在,我把白天的所作所為回顧了一番,覺得一天光陰就這麼毫無意義地打發掉了,真想讓時間倒流,重新活一遍,這麼想我都快哭了。
” 可我卻說不出我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我喜歡空氣新鮮、地大天廣的生活,喜歡少受拘謹,希望能少為滿足别人要求而忙碌,我品嘗過這種生活的滋味,但這就是讓我騷動不安的簡單原因嗎?在我看來,真正的原因比之前經曆的這些事情要更加神秘,我想,也許正是因為我曾在鬼門關走過一遭吧。
在普通人之間,我成了陌生人,仿佛剛從墓地爬回來。
一開始我感到不安和疑惑,但過了不久,我又産生一種全新的感覺。
我之前說過,在我的研究成果廣受贊譽的時候,我未感到一絲驕傲。
現在看來,那種情緒莫非就是驕傲心理在作祟?也許吧,不過至少沒有摻雜虛榮的成分。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價值,那把我同世人分開、加以區别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我任何人也無法言說——隻有我一人能說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不久我就開始授課。
受講題影響,我在第一講中灌注了我全部的激情。
談起發展到末期的拉丁文明時,我說這種文化從人民内部出現,就好像一種逐漸增多的分泌物,開頭分泌的過多,健康得過剩,之後便凝結、僵化,阻礙了思想與自然的直接接觸,創造出一種表面的硬膜,掩蓋了内部生命力的衰竭,就好像一個禁锢住靈魂的套子,套子内部的思想快速萎縮、凋零,最終死亡。
這些想法堆加在一起,我自然地引導出結論,堅稱這種文化源自于生活,又被生活扼殺。
曆史學家指責我的說法太過籠統,其他人則批判我的方法有誤。
而那些恭維我的人,就是最不理解我的人。
講完課後,我看到了梅納爾克。
我從來就不了解他,在我結婚前不久,他就遠遊做研究去了,此類研究往往會占據他一年多的時間。
以前我從來都沒喜歡過他——他看起來像是個自大之人,也沒表露出要了解我的興趣。
今天他居然會來聽我的第一講,讓我十分意外。
他那傲慢的态度曾讓我敬而遠之,現在卻吸引了我。
他正沖我微笑,看起來十分具有魅力,要知道他是個不苟言笑的人
上次來巴黎時看過,比父親留給我的那套大多了。
瑪瑟琳有些擔心開銷,這裡房租高,住在這兒花費也會跟着水漲船高。
面對她的擔憂,我隻好竭力假裝已經厭倦了居無定所的生活,到最後我甚至勸服了自己,并故意誇大這厭倦感。
沒錯,安置新家的花費一定會超過今年的收入,但我們今年财政狀況不錯,以後收入還會更多。
我把課時費、書稿稿酬都算了進來——我還把農場新增的收入也一并算入,多麼愚蠢啊!這樣我也不想花大錢了,每項支出都等于為自己的遊蕩加了道羁絆,這感覺簡直讓我害怕。
起初,我們每天都出去購物,瑪瑟琳的哥哥也熱心幫忙,沒過多久,瑪瑟琳就感到疲憊不堪。
她需要休息,但家剛剛安頓好,客人不斷上門,她疲于應付。
再加上之前我們一直在外遊玩,這次一安頓好,訪客就蜂擁而至。
瑪瑟琳不善社交,既不懂如何謝絕來客,也不知道怎麼才能斷了他們想來探訪的念頭。
我每天晚上一回家,就發現她已經累得不行了。
對于她的倦怠我不是很擔心——這是正常的——但我至少得想法讓她少受點累,我便幫着她接待些客人,有時也出門替她回訪。
可我覺得這麼做無聊透頂,對于回訪更是深惡痛絕。
我向來不擅長家長裡短的談話,也不喜歡沙龍裡和人裝出膚淺的輕松姿态,進行什麼機智對答。
以前的我也經常在一些沙龍出入,現在想來,那段日子已經離我很遠了。
跟别人在一起時,我常感到無聊、陰郁和不合群,而且會立馬覺得不自在,别人見我這樣也覺得不自在……那時我隻把你們當成唯一的真心朋友,可偏偏你們都不在巴黎,還要等好長時間才能回來。
若換做你們,我會變得健談起來嗎?你們對我的理解也許比我自己要多吧?但這在我體内生長的東西,也就是如今我對你們講的這些話,當時的我又了解多少?未來在我看來似乎十分穩妥,我對一切的掌控力從未有當時那麼強過。
即便我當時判斷力再強些,可是在休伯特、迪迪埃和莫裡斯——這些和我看法相同的人們身上,我又能學到什麼?我怕我很快就會意識到,希望他們能理解我是多麼不現實的想法。
我隻同他們交流過幾次,就不得不扮成僞君子,被迫演出那副他們認為我依然保持的樣子,以顯得不那麼虛假。
為了讓相處容易,我還得假裝成擁有他們傳播給我的思想與品位的樣子。
一個人不可能在坦率的同時,也表現得很坦率。
我倒有點想見一見我的同事們——都是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不過和他們一談,就發現還不如去翻譯本曆史字典好點。
一開始我對認識的那幾個小說家和詩人還抱着希望,認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會更直接一些,但交往後發現,他們即便有這個理解力,也不會表現出來。
我對他們的印象是:他們似乎不在腳踏實地地生活,做個樣子就滿足了,差一點就把生活當做寫作的絆腳石。
不過我也不能責怪他們,也不意味着錯誤都在我……再說,我說的生活又是什麼呢?我正盼着有人能告訴我答案。
大家都擅長談論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卻沒人正眼看那些事情的起因。
至于那幾個哲學家——根據這個頭銜的定義,傳授我一些智慧似乎應該是他們的工作,我早就知道不要奢望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多少東西。
數學家也好,新康德主義者也罷,他們都盡量避開現世的煩惱,對現世毫無興趣,就像幾何學家無視他們計算的物品一樣。
回家後我來到瑪瑟琳身邊,絲毫不掩飾這些拜訪帶給我的煩惱。
“他們都一樣,”我告訴她,“彼此之間沒多大區别。
我跟他們中一個人說話,就好像在和許多人講話。
” “可是我的愛人,您總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與衆不同。
”瑪瑟琳這樣說道。
“他們之間越像,就和我越不一樣。
”我悲哀地說,“他們誰也沒生病。
他們苟延殘喘,做出在生活的樣子,卻不知道自己還活着。
想到這點,想到我也與他們為伍,就覺得自己已經沒有生活了。
比如今天,我做了什麼?早上9點鐘不得不離開您,出門之前,隻有翻看幾頁書的時間,這是一天裡唯一的好事情。
我和您的哥哥在律師那兒見面,告别了律師,他又不依不饒拉我去了地毯商店。
之後又去了木匠店,一直到走到加斯頓才和他分開,我覺得他很讨厭。
接着,我和菲力浦在那條街的餐館吃了午飯,又去咖啡館,和路易見面,和他一起聽了泰奧多爾的荒謬講座,講座結束後我還恭維了一番泰奧多爾,為了謝絕他星期天對我的邀請,又陪他去了趟亞瑟家。
于是我又和亞瑟一起去看了場水彩畫展。
完了再到阿貝爾蒂娜家和朱莉家送了幾張卡片……我累得不行,回來一瞧:您在家接待了阿德莉娜、瑪爾特、讓娜和索菲,累的程度和我不相上下……現在,我把白天的所作所為回顧了一番,覺得一天光陰就這麼毫無意義地打發掉了,真想讓時間倒流,重新活一遍,這麼想我都快哭了。
” 可我卻說不出我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我喜歡空氣新鮮、地大天廣的生活,喜歡少受拘謹,希望能少為滿足别人要求而忙碌,我品嘗過這種生活的滋味,但這就是讓我騷動不安的簡單原因嗎?在我看來,真正的原因比之前經曆的這些事情要更加神秘,我想,也許正是因為我曾在鬼門關走過一遭吧。
在普通人之間,我成了陌生人,仿佛剛從墓地爬回來。
一開始我感到不安和疑惑,但過了不久,我又産生一種全新的感覺。
我之前說過,在我的研究成果廣受贊譽的時候,我未感到一絲驕傲。
現在看來,那種情緒莫非就是驕傲心理在作祟?也許吧,不過至少沒有摻雜虛榮的成分。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價值,那把我同世人分開、加以區别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我任何人也無法言說——隻有我一人能說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不久我就開始授課。
受講題影響,我在第一講中灌注了我全部的激情。
談起發展到末期的拉丁文明時,我說這種文化從人民内部出現,就好像一種逐漸增多的分泌物,開頭分泌的過多,健康得過剩,之後便凝結、僵化,阻礙了思想與自然的直接接觸,創造出一種表面的硬膜,掩蓋了内部生命力的衰竭,就好像一個禁锢住靈魂的套子,套子内部的思想快速萎縮、凋零,最終死亡。
這些想法堆加在一起,我自然地引導出結論,堅稱這種文化源自于生活,又被生活扼殺。
曆史學家指責我的說法太過籠統,其他人則批判我的方法有誤。
而那些恭維我的人,就是最不理解我的人。
講完課後,我看到了梅納爾克。
我從來就不了解他,在我結婚前不久,他就遠遊做研究去了,此類研究往往會占據他一年多的時間。
以前我從來都沒喜歡過他——他看起來像是個自大之人,也沒表露出要了解我的興趣。
今天他居然會來聽我的第一講,讓我十分意外。
他那傲慢的态度曾讓我敬而遠之,現在卻吸引了我。
他正沖我微笑,看起來十分具有魅力,要知道他是個不苟言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