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了黨的組織,做了點工作,在文藝思想上從藝術之宮走到街頭來了;在人生觀上,從個人主義的王國一步一步往集體主義靠攏。
誰知道,這樣一來,她開始嫌我哲學氣味太濃,叫她受不了。
最後,她碰上一個她自己說的像渥倫斯基渥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卡列尼娜的情人。
那樣風流潇灑的公子,兩人一見傾心,終于結了婚。
我的文章就這樣沒有再寫下去,成了廢品,扔進字紙簍去了。
” “她是學什麼的?” “聲樂。
女高音獨唱,音色很美。
” “以後呢?” “以後,我們分道揚镳,各走各的路。
解放後我回到桂林聽人說,她最終被那位騎士甩掉了,境遇很不好。
如果她不走那樣的道路,也堅決地走進革命的行列,今天可能是個出色的歌唱家。
” “你自己呢?難道你——” “我自己沒有什麼了,就這個樣嘛。
參加革命以後,原來那些舊社會帶來的個人自由散漫生活被緊張的革命鬥争慢慢地代替了。
當然,當時受了那一點精神上的挫折也曾感到痛苦,可是,并沒有頹唐。
因為那時我已找到了黨,有了黨的組織就覺得有了依靠。
因而曾經立了個志願,說是失掉這點東西一定要到社會主義的燈光下再尋找。
” 全昭沒有作聲。
會場上傳來一陣“八音”的音樂。
“正是因為這樣,有的男同志說我是矯情;女同志則說我在這個問題上,是一個想從泥土中尋找金子的人,理想太高,脫離實際。
” “這是他們說的嘛,你自己看呢?” “我自己覺得,倒不是一定要從泥土中去找金子,重要的是互相了解。
與其找到外面閃亮的鎏金,還不如老老實實地揀起泥土,它到底可以做磚瓦或陶瓷。
” 杜為人講到這,沒有再說下去了,全昭也不作聲。
田裡的青蛙如同小孩亂擂着鼓一樣地歡唱。
“你聽,有幾個聲音在叫?”全昭突然問。
“先别去管青蛙吧,我已經講了一大篇,該你說你的了。
” “我,”全昭看了看杜為人的臉,“還沒有想好第一句怎麼開頭呢。
”說完,帶着笑,俏皮地盯了對方一眼。
“在這個問題上,女同志未免過于敏感了。
”杜為人淡淡地說。
忽然,楊眉跑了來,說是銀英要拉她上台去唱歌,她一個人上不去,一定要全昭一塊上去唱一唱。
“去吧,不管唱好唱不好,也表示我們工作隊和大家一塊慶祝同樂嘛!” “對,對,上去唱一唱吧!”杜為人說。
“唱什麼呀?” “唱《東方紅》怎樣?要不,唱《鐵樹開花》。
” “好吧!”全昭說一聲,馬上同楊眉往會場走去,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熱切地瞟了杜為人一眼,說道:“你也準備去唱一支呵。
” 杜為人對她笑了笑,看着她的背影在人群裡消失了,才移了移腳步。
“你聽,有幾個聲音叫?”全昭的聲音在他的耳邊響着。
田裡的青蛙仍然在大合唱。
一會,“東方紅,太陽升”的歌聲在夜空飄蕩開來。
…… “也是差不多的音色呵!”杜為人想起已被遺忘的熟悉的聲音來了。
“曆史是不會循環的,生活也不會再重複它的腳印!”他一邊想,一邊往農會走回來。
他擔心徐圖和丁牧給準備做總結用的材料,趕回來看他們弄好了沒有。
當他走到油榨房旁邊的魚塘附近,看見廷忠跟蘇嫂兩人在前面,一前一後地走着,輕輕地說着話。
他立即把腳步放慢,悄悄跟在他們後面。
“你怎麼還能記住那兩句東西呀?”蘇嫂問。
“難道你就忘了‘燒火不叫火花飛’那幾句了嗎?”廷忠反問一句。
兩人又沒有話說了。
塘邊不知是一隻青蛙還是蛤蟆,撲通一聲跳進水裡,風輕輕撫摸着竹梢,發出飒飒的聲音,附近誰家屋檐下的蛤蚧嗝咯嗝咯地鳴叫。
“什麼樣的蟲子總是要蛀什麼樣的菜根的,豺狼要吃肉,果子狸就是要吃山蕉,變不了。
”廷忠說。
“老丁還在你家吧?”蘇嫂問,把聲音放得特别低。
“他搬回隊部去了。
” “我去,”蘇嫂回頭瞟了廷忠一眼,廷忠一時有點惶惑,蘇嫂馬上接着說,“福生的衣服要洗了,我去拿一件衣服給他。
” 杜為人輕輕地拐過彎,向農會的小道走了。
農會裡很熱鬧,杜為人以為有哪些人在裡面談話,他推門進去,見就是丁牧和徐圖兩人興奮地高談闊論。
“材料搞起來了吧?”杜為人問。
“搞好了。
”丁
誰知道,這樣一來,她開始嫌我哲學氣味太濃,叫她受不了。
最後,她碰上一個她自己說的像渥倫斯基渥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卡列尼娜的情人。
那樣風流潇灑的公子,兩人一見傾心,終于結了婚。
我的文章就這樣沒有再寫下去,成了廢品,扔進字紙簍去了。
” “她是學什麼的?” “聲樂。
女高音獨唱,音色很美。
” “以後呢?” “以後,我們分道揚镳,各走各的路。
解放後我回到桂林聽人說,她最終被那位騎士甩掉了,境遇很不好。
如果她不走那樣的道路,也堅決地走進革命的行列,今天可能是個出色的歌唱家。
” “你自己呢?難道你——” “我自己沒有什麼了,就這個樣嘛。
參加革命以後,原來那些舊社會帶來的個人自由散漫生活被緊張的革命鬥争慢慢地代替了。
當然,當時受了那一點精神上的挫折也曾感到痛苦,可是,并沒有頹唐。
因為那時我已找到了黨,有了黨的組織就覺得有了依靠。
因而曾經立了個志願,說是失掉這點東西一定要到社會主義的燈光下再尋找。
” 全昭沒有作聲。
會場上傳來一陣“八音”的音樂。
“正是因為這樣,有的男同志說我是矯情;女同志則說我在這個問題上,是一個想從泥土中尋找金子的人,理想太高,脫離實際。
” “這是他們說的嘛,你自己看呢?” “我自己覺得,倒不是一定要從泥土中去找金子,重要的是互相了解。
與其找到外面閃亮的鎏金,還不如老老實實地揀起泥土,它到底可以做磚瓦或陶瓷。
” 杜為人講到這,沒有再說下去了,全昭也不作聲。
田裡的青蛙如同小孩亂擂着鼓一樣地歡唱。
“你聽,有幾個聲音在叫?”全昭突然問。
“先别去管青蛙吧,我已經講了一大篇,該你說你的了。
” “我,”全昭看了看杜為人的臉,“還沒有想好第一句怎麼開頭呢。
”說完,帶着笑,俏皮地盯了對方一眼。
“在這個問題上,女同志未免過于敏感了。
”杜為人淡淡地說。
忽然,楊眉跑了來,說是銀英要拉她上台去唱歌,她一個人上不去,一定要全昭一塊上去唱一唱。
“去吧,不管唱好唱不好,也表示我們工作隊和大家一塊慶祝同樂嘛!” “對,對,上去唱一唱吧!”杜為人說。
“唱什麼呀?” “唱《東方紅》怎樣?要不,唱《鐵樹開花》。
” “好吧!”全昭說一聲,馬上同楊眉往會場走去,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熱切地瞟了杜為人一眼,說道:“你也準備去唱一支呵。
” 杜為人對她笑了笑,看着她的背影在人群裡消失了,才移了移腳步。
“你聽,有幾個聲音叫?”全昭的聲音在他的耳邊響着。
田裡的青蛙仍然在大合唱。
一會,“東方紅,太陽升”的歌聲在夜空飄蕩開來。
…… “也是差不多的音色呵!”杜為人想起已被遺忘的熟悉的聲音來了。
“曆史是不會循環的,生活也不會再重複它的腳印!”他一邊想,一邊往農會走回來。
他擔心徐圖和丁牧給準備做總結用的材料,趕回來看他們弄好了沒有。
當他走到油榨房旁邊的魚塘附近,看見廷忠跟蘇嫂兩人在前面,一前一後地走着,輕輕地說着話。
他立即把腳步放慢,悄悄跟在他們後面。
“你怎麼還能記住那兩句東西呀?”蘇嫂問。
“難道你就忘了‘燒火不叫火花飛’那幾句了嗎?”廷忠反問一句。
兩人又沒有話說了。
塘邊不知是一隻青蛙還是蛤蟆,撲通一聲跳進水裡,風輕輕撫摸着竹梢,發出飒飒的聲音,附近誰家屋檐下的蛤蚧嗝咯嗝咯地鳴叫。
“什麼樣的蟲子總是要蛀什麼樣的菜根的,豺狼要吃肉,果子狸就是要吃山蕉,變不了。
”廷忠說。
“老丁還在你家吧?”蘇嫂問,把聲音放得特别低。
“他搬回隊部去了。
” “我去,”蘇嫂回頭瞟了廷忠一眼,廷忠一時有點惶惑,蘇嫂馬上接着說,“福生的衣服要洗了,我去拿一件衣服給他。
” 杜為人輕輕地拐過彎,向農會的小道走了。
農會裡很熱鬧,杜為人以為有哪些人在裡面談話,他推門進去,見就是丁牧和徐圖兩人興奮地高談闊論。
“材料搞起來了吧?”杜為人問。
“搞好了。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