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牧和徐圖齊聲說。
說罷徐圖把桌上一個卷宗送到杜為人面前。
“你們沒有出去看看,談什麼,那麼熱鬧?”杜為人接過卷宗問。
“我們又讀了毛主席這篇著作,”徐圖拿起《人民日報》給杜為人,上面是才發表的《矛盾論》,“這著作太偉大了。
把問題分析得那樣精辟透徹!杜隊長,你在延安親自聽過這個報告吧?” 杜為人說,他是抗戰後期才到的延安。
一九四二年毛主席的《改造我們的學習》倒是親自聽到了。
“反正你們是馬列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難怪他對處理任何複雜問題都是迎刃而解。
我們學校的黨委書記也是一樣,他分析一個問題,處理一件事情,總是叫你不得不服他。
” “我看黃懷白那樣的就不一定服吧?” “那,”徐圖擡起頭來笑了笑,“那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 “我從桂林到重慶時,本來也是要去延安的,皖南事變一來,國民黨對延安封鎖更嚴,去不成了!”丁牧表示遺憾,同時也表白了自己一番。
“我說,老丁,你這回,詩的靈感該來了吧?”徐圖表現挺活躍。
“我正醞釀,想寫一寫,題目就是叫‘春天’。
”丁牧認真地說。
“好呀!我們等待讀你的大作!”杜為人放下卷宗插上來說。
“你應該今晚上就寫一首,拿到會上去朗誦好了!” “詩也是同荔枝一樣,不到熟的時候,硬摘下來是吃不得的。
”丁牧說。
第二天,全昭驚疑不定地跑來對杜為人說,蘇嫂昨晚沒有回去睡,伯娘問她,她支吾過去了。
“到底廷忠他們同你正式提過了沒有?”全昭問。
“提是提過,我答應了他們。
不過,沒有說是哪一天。
” “昨晚我看見他們一塊離開會場,往回走,夜裡沒見她回,就猜:準是有八九成到他家去了。
”全昭松了口氣。
杜為人默默地看全昭,同她的眼光碰在一起,意思是:“這事情怎麼辦?” “旁的都沒有什麼問題,就是老伯娘有點疙瘩。
”全昭稍為躊躇起來。
“你去做做工作!”杜為人說,“我今天要趕寫總結,你幫我給他們恭喜。
” “我看看去。
”全昭輕快地走了。
走到門外頭,全昭見廷忠擔着水桶出來,全昭眼明嘴快地喊:“廷忠同志,恭喜你,杜隊長也叫我代他給你們恭喜。
”廷忠的臉一下子全都羞紅了。
全昭不等他說什麼,就直奔他的屋裡去。
“亞昭,”蘇嫂反而先叫了她,“你看多不好意思——” “得了吧!我看了你兩人一塊出來的。
杜隊長叫我來給你們道個喜!” “老杜也知道啦?媽媽怎樣,問了沒有?”蘇嫂擔心地問。
“我就為這來跟你商量呢,她一早就問了,我支吾兩句,說是老杜叫她去嶺尾查一件事情。
她也沒有說什麼。
” “這事情多不好,傷了老人家的心就不好啦。
”蘇嫂懊悔地歎息着。
“這樣吧,你暫在這裡,讓我回去慢慢開導開導她。
我看她挺喜歡你的,不會怎樣;以後兩家合在一起過好了。
要不,你就兩邊跑吧。
”全昭說。
“你這個小姑娘可是挺會來呢!”蘇嫂感激地注視着全昭的眼睛。
全昭回來吃飯時,拐彎抹角地講了半天,然後,先不敢說蘇嫂已經和廷忠怎麼樣的了,隻是說她有這個意思,别個也贊成。
她也認為都在一個村子裡,兩人又都是幹部了,早晚在一起方便一些,兩家合在一起過,如果廷忠不願過來,蘇嫂就兩邊跑。
“蘇嫂的人品怎樣,那麼多年還摸不到嗎,她不會丢掉你老人家不管的。
”全昭最後說道。
伯娘聽全昭這樣一說,開始愣了半天,揩了揩眼淚,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玉英對我和她的小孩是沒有說的啰!本來是,塘裡沒水就養不了魚。
她守了那麼多年已經難為她了!廷忠是個老實人,倒是好了。
我就盼亞新回來,也找個人給他成個家,死也閉眼了。
” 晚上,蘇嫂回到家來,撲到伯娘懷裡哭了,伯娘也淚痕滿面的,盡抹着鼻涕。
亞珍抱着福生在旁邊也暗自掉淚。
“好了!我不會怪你!廷忠也挺好,你算沒找錯。
”過了好一會,伯娘說,摸摸蘇嫂的頭發。
“媽,我不走,我還在這裡陪着你過。
” 蘇嫂說完,用衣袖抹了抹眼淚,随即接過福生來,叫亞珍把燈點起來,端洗臉水給亞婆。
伯娘說:“我洗過了,你吃了飯沒有?今晚亞昭和亞珍煮了四季豆,還給你留着呢。
”
說罷徐圖把桌上一個卷宗送到杜為人面前。
“你們沒有出去看看,談什麼,那麼熱鬧?”杜為人接過卷宗問。
“我們又讀了毛主席這篇著作,”徐圖拿起《人民日報》給杜為人,上面是才發表的《矛盾論》,“這著作太偉大了。
把問題分析得那樣精辟透徹!杜隊長,你在延安親自聽過這個報告吧?” 杜為人說,他是抗戰後期才到的延安。
一九四二年毛主席的《改造我們的學習》倒是親自聽到了。
“反正你們是馬列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難怪他對處理任何複雜問題都是迎刃而解。
我們學校的黨委書記也是一樣,他分析一個問題,處理一件事情,總是叫你不得不服他。
” “我看黃懷白那樣的就不一定服吧?” “那,”徐圖擡起頭來笑了笑,“那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 “我從桂林到重慶時,本來也是要去延安的,皖南事變一來,國民黨對延安封鎖更嚴,去不成了!”丁牧表示遺憾,同時也表白了自己一番。
“我說,老丁,你這回,詩的靈感該來了吧?”徐圖表現挺活躍。
“我正醞釀,想寫一寫,題目就是叫‘春天’。
”丁牧認真地說。
“好呀!我們等待讀你的大作!”杜為人放下卷宗插上來說。
“你應該今晚上就寫一首,拿到會上去朗誦好了!” “詩也是同荔枝一樣,不到熟的時候,硬摘下來是吃不得的。
”丁牧說。
第二天,全昭驚疑不定地跑來對杜為人說,蘇嫂昨晚沒有回去睡,伯娘問她,她支吾過去了。
“到底廷忠他們同你正式提過了沒有?”全昭問。
“提是提過,我答應了他們。
不過,沒有說是哪一天。
” “昨晚我看見他們一塊離開會場,往回走,夜裡沒見她回,就猜:準是有八九成到他家去了。
”全昭松了口氣。
杜為人默默地看全昭,同她的眼光碰在一起,意思是:“這事情怎麼辦?” “旁的都沒有什麼問題,就是老伯娘有點疙瘩。
”全昭稍為躊躇起來。
“你去做做工作!”杜為人說,“我今天要趕寫總結,你幫我給他們恭喜。
” “我看看去。
”全昭輕快地走了。
走到門外頭,全昭見廷忠擔着水桶出來,全昭眼明嘴快地喊:“廷忠同志,恭喜你,杜隊長也叫我代他給你們恭喜。
”廷忠的臉一下子全都羞紅了。
全昭不等他說什麼,就直奔他的屋裡去。
“亞昭,”蘇嫂反而先叫了她,“你看多不好意思——” “得了吧!我看了你兩人一塊出來的。
杜隊長叫我來給你們道個喜!” “老杜也知道啦?媽媽怎樣,問了沒有?”蘇嫂擔心地問。
“我就為這來跟你商量呢,她一早就問了,我支吾兩句,說是老杜叫她去嶺尾查一件事情。
她也沒有說什麼。
” “這事情多不好,傷了老人家的心就不好啦。
”蘇嫂懊悔地歎息着。
“這樣吧,你暫在這裡,讓我回去慢慢開導開導她。
我看她挺喜歡你的,不會怎樣;以後兩家合在一起過好了。
要不,你就兩邊跑吧。
”全昭說。
“你這個小姑娘可是挺會來呢!”蘇嫂感激地注視着全昭的眼睛。
全昭回來吃飯時,拐彎抹角地講了半天,然後,先不敢說蘇嫂已經和廷忠怎麼樣的了,隻是說她有這個意思,别個也贊成。
她也認為都在一個村子裡,兩人又都是幹部了,早晚在一起方便一些,兩家合在一起過,如果廷忠不願過來,蘇嫂就兩邊跑。
“蘇嫂的人品怎樣,那麼多年還摸不到嗎,她不會丢掉你老人家不管的。
”全昭最後說道。
伯娘聽全昭這樣一說,開始愣了半天,揩了揩眼淚,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玉英對我和她的小孩是沒有說的啰!本來是,塘裡沒水就養不了魚。
她守了那麼多年已經難為她了!廷忠是個老實人,倒是好了。
我就盼亞新回來,也找個人給他成個家,死也閉眼了。
” 晚上,蘇嫂回到家來,撲到伯娘懷裡哭了,伯娘也淚痕滿面的,盡抹着鼻涕。
亞珍抱着福生在旁邊也暗自掉淚。
“好了!我不會怪你!廷忠也挺好,你算沒找錯。
”過了好一會,伯娘說,摸摸蘇嫂的頭發。
“媽,我不走,我還在這裡陪着你過。
” 蘇嫂說完,用衣袖抹了抹眼淚,随即接過福生來,叫亞珍把燈點起來,端洗臉水給亞婆。
伯娘說:“我洗過了,你吃了飯沒有?今晚亞昭和亞珍煮了四季豆,還給你留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