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

關燈
叢、利希瑪爾的林中空地、施羅斯客棧的大堂。

     令人感到着實奇怪的是,大家認出了那些面孔和那些地方,然而,大家并不能因此而說那些素描畫得很像。

    那些素描仿佛把來到我們腦海裡的熟悉的回音、印象、共鳴全部突顯出來,以補充我們欣賞這些寫意肖像感到的不足。

     所有的人巡視一番之後,正經的事立即開始。

    大家連忙轉身背對着素描,好像它們從沒有存在過,迫不及待地朝擺滿食品的桌子蜂擁過去。

    瞧那架勢誰都會認為他們沒吃沒喝已經好長時間了。

    真是些野人。

    轉瞬間,準備的東西一掃而空,然而,施羅斯一定早就接到過命令,必須保持酒瓶和盤子滿滿的,因為冷餐似乎一直沒有斷過供給。

    大夥兒面頰發紅了,額頭開始出汗了,說話的聲音變大了,咒罵也開始響徹四壁。

    許多人顯然已經忘記了為什麼來到這裡,已經沒有人再看一眼牆上的畫框。

    隻有能讓他們填肚子的東西最為要緊。

    至于“另外那個人”,他早已消失了。

    是迪奧代姆提醒我注意到這件事。

     “他一講完話就上樓回他房間了。

    你怎麼想?” “想什麼?” “想這一切……” 迪奧代姆用手指了指牆上的畫展。

    我相信我當時聳了聳肩。

     “挺有意思,你的畫像,不太像你,可又完全是你,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你來看看……” 我不想讓迪奧代姆感到不愉快,因此我跟着他走了過去。

    我們在一群人接一群人的身子間穿行,在他們的氣息,他們的氣味,他們的汗味,他們嘴裡呼出的濃重的葡萄酒和啤酒味之間穿行。

    說話的聲音開始激動起來,大夥兒的頭腦也在發熱,許多人大聲嚷嚷。

    奧施威爾已經從他的腦袋上摘下鼹鼠皮無邊軟帽。

    克諾普夫先生在輕輕吹着口哨。

    “凍舌頭”平時隻喝水,今天卻被人家硬塞給他的酒灌醉了,他開始跳舞。

    三個男人正笑着擋住盧拉·卡爾帕克,一個靠打短工生活的黃頭發蕪菁臉色的人,他一旦醉了,就一定要打破誰的頭。

     “你好好看看……”迪奧代姆對我說。

    我們總算來到了素描近旁。

    我照他說的做了。

    看了很久。

    一開始,我并沒有太把注意力固定在“另外那個人”混雜在一起的各樣線條上,後來,逐漸逐漸,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我怎麼就越來越進入了畫中。

     幾分鐘之前,我第一次看見這幅畫時,什麼也沒有看出來。

    下面有我的名字,也許我當時還為自己被這樣畫出來而感到有點不舒服,因此我立即轉過頭去,趕緊看下邊的作品。

    然而,這一次,再看它時,我卻在它面前停了下來,端詳一番,仿佛它正在吸引我,仿佛它已經獲得了生命。

    我看見的已經不是一些線條,一些曲線,一些點,一些小斑點,而是我一生各個部分的全面寫照。

    “另外那個人”畫的肖像可以說非常生動。

    那就是我的一生。

    那幅肖像畫給我自己見證了我自己,見證了我的痛苦、我的困惑慌亂、我的恐懼、我的想望。

    我在其中看見了我晦暗的童年,我在集中營裡漫長的日子。

    我也看到了我回家的情景,也看到了沉默的艾梅莉亞。

    我在其中看見了一切。

    那是一個不透明的鏡子,它向我迎面抛過來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

    又是迪奧代姆再一次讓我回到了現實。

     “怎麼樣……?” “挺有意思,”我對他說。

     “如果你認真看了,如果你真正看了,所有的畫都如此: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準确,但非常真實。

    ” 也許出于他對寫小說的偏愛,迪奧代姆總喜歡看文字的另一面,他的想象力總跑得比他自己快十倍。

    然而這一次,他對我說的卻一點不傻。

    我把“另外那個人”挂在客棧牆上的素描又從頭到尾慢慢玩味了一遍。

    我先前認為很平常的風景畫開始充滿了生機,而那些肖像也似乎在述說着秘密、痛苦、醜惡、錯誤、糊塗、卑劣。

    我沒有沾過葡萄酒,也沒有喝啤酒,但我卻感到頭暈,走路也踉踉跄跄。

    比如,戈布勒的肖像,作者在畫時就玩了點妙招,以至看畫的人稍稍偏左,便可以看到一個微笑的男人,眼光深邃,表情甯靜;但稍稍偏右,同樣的線條卻着意刻畫了嘴唇、眼神和額頭的表情:毒辣的咧嘴強笑,一種令人憎惡的傲慢和殘酷的怪相。

    奧施威爾的肖像描寫的是卑怯、妥協、懦弱、肮髒。

    多爾夏的肖像突出的是粗暴、血腥的行為、無法挽回的舉動。

    富爾滕豪的肖像表現的是心胸狹隘、愚蠢、嫉妒心和狂熱。

    派佩神甫的肖像暗示着自暴自棄、羞愧和軟弱。

    所有的臉部表情都如此。

    “另外那個人”為他們畫的肖像有如絕妙的顯影劑,把人物内心深處的真相揭露得淋漓盡緻。

    那簡直就是一個去皮的人體模型畫廊。

     此外,還有風景畫呢!風景畫,表面看上去沒有什麼了不起。

    也引不起什麼興趣。

    充其量讓我們又看見了我們周邊的環境,不會更多。

    然而,這裡,被“另外那個人”一畫,那些風景就變得能說話了。

    它們述說着自己的故事。

    它們承載着它們所見所聞留下的痕迹。

    它們見證着這裡發生過的一切場景。

    在教堂前的廣場上,地上有一個黑點,正好在執行死刑的地方,讓我們想起了阿洛伊斯·卡托爾被砍頭時從他身上流出的所有的鮮血。

    也在這同一幅畫上,人們環顧廣場周邊的房舍,所有住宅的大門都緊閉着。

    隻有一扇大門是開着的,非常顯眼,那就是奧托·米申鮑姆谷倉的門……我什麼也沒有編造,我發誓!比如,在重現巴普蒂斯特爾布呂克河的那幅畫上,隻要低一低頭,就可以從側面發現那幾叢柳樹的樹根勾畫出了三個面龐的形狀,三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