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不知道“另外那個人”是否有道理。
我不知道有些東西是否有藥可治。
其實,講述恐怕未必是一劑多麼可靠的良藥。
也許恰恰相反,講述隻有助于我們保持傷口,猶如我們保持文火的火炭,以便我們興之所至,可以随心所欲地讓它燃得更旺。
我燒掉了迪奧代姆的信。
我燒掉它是理所當然。
寫信絲毫沒有治愈他,他的心靈。
而發現他在最後一頁信紙背後寫下的“鎮裡人”的名單也不會對我有任何好處。
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并沒有複仇思想。
我在某些方面仍然是“狗布羅岱克”,一個甯可認輸不願挨咬的主兒。
也許這樣更好。
那天晚上,我沒有直接回家。
我繞了一個大圈。
夜,靜谧而柔和。
在流雲逐漸淡去的天空,星星微弱的銀光在黑夜裡閃閃爍爍。
在大地上,有一些時辰,一切都美麗得令人窒息,這種美麗,看上去那麼廣袤,那麼柔和,仿佛就為了反襯出我們生存狀态的醜陋。
我步行一直走到在巴普蒂斯特爾布呂克河上遊的施陶比河河岸,走到一片頂部修剪成盆形的柳樹叢旁邊,每年一月,貝倫施博爾格都要折磨那些柳樹,把它們所有的枝桠剪掉。
三個年輕姑娘的遺體就埋葬在那裡。
我知道。
是迪奧代姆告訴我的。
他把準确的地點指給我看了。
沒有墳墓。
沒有十字架。
什麼也沒有。
然而,我知道在草叢下面躺着三個年輕的姑娘:瑪麗紮、特爾娜、尤迪特。
名字很重要。
那是她們的名字。
是我給她們取的名字。
因為那些“鎮裡人”不僅殺害了她們,而且消滅了她們的一切痕迹,以至于沒有人知道她們姓甚名誰,她們來自何方,她們究竟是誰。
施陶比河在這一段非常美麗。
清粼粼的河水在灰色鵝卵石河床上緩緩流過。
它喃喃細語着,汩汩低吟着。
聽起來好像人在歌唱。
那是施陶比奉獻給一些坐在草地上聚精會神聽它吟唱的人的柔美音樂。
“另外那個人”常常來到這個地方,他也坐在草地上,在小本子上記下一些東西,畫一些素描。
我想,某些看見過他坐在那裡,準确地坐在那裡的人,一定會認為他并非無緣無故待在那個地方,因為那裡緊靠着姑娘們沉默的墳墓。
顯然,正是在他常常停留于此的過程中,他已不知不覺開始被判死刑,那些“鎮裡人”已經在逐漸決定将他處死。
不應該挖掘往日的可怕暴行,哪怕并非有意挖掘,哪怕從不希望如此行事,否則,那些暴行定會死而複生,并且擴散開去。
那些暴行會像螺旋鑽一樣鑽人的腦袋,不斷放大,催生出新的暴行。
迪奧代姆也是在離那裡不遠的地方找到了死神。
仔細想來,“找到了死神”這樣的說法有點怪,然而,在我看來,對迪奧代姆而言,這樣的說法十分恰當:要想找到什麼東西,必須去找。
我堅信迪奧代姆曾經找過死神。
我已經不再相信我原來認為的:是别人殺了他,跟他們殺了“另外那個人”一樣,尤其在我讀了他的信之後。
不是那樣。
我現在已經意識到,事情的真相不在那裡。
我知道迪奧代姆走出了自己的家門。
我知道他已走出了小鎮。
我知道他在施陶比河岸上行走,他逆水流而行,也就是在追溯他的一生。
他在回想我們倆長時間的散步,他在回顧我們在一起說過的話,他在回憶我們之間的友誼。
他剛寫完那封信,他一邊逆着波濤往前走,一邊追憶着那一切。
他經過那叢頂部修剪成盆形的柳樹,他想到了那幾個姑娘,他走着,他繼續走着,他試圖趕走鬼魂,他試圖最後一次與我談話,我可以肯定,是的,我肯定他曾叫過我的名字。
他在陡峭的蒂岑塔爾懸崖攀緣而上,那短短的登山活動使他倍感舒适,因為他越往上攀登,越感到輕松。
到達頂峰後,他看了看小鎮鱗次栉比的屋頂,看了看河水漣漪裡映照的月光,他最後一次回望了自己的一生,他感到夜晚的風吹拂着他的胡須、他的頭發。
他閉上眼睛,跳了下去。
他的墜落一直延續着。
也許在他今天安息的地方,他還在繼續往下墜落。
“發生過的事”那天晚上,迪奧代姆沒有去客棧。
他離開小鎮,與郵遞員阿爾弗雷德·武茨維勒和他的兔唇一道去了S城,是奧施威爾派他去送一些重要的文件。
我想,鎮長是有意支開了他。
三天之後他回到鎮上時,我想把一切告訴他,但他立即打斷我的話說: “我什麼也不願聽,布羅岱克,把那一切留在你心裡吧,再說,你什麼也無法肯定,也許他沒有向任何人打招呼就走了,也許他摘下帽子,敬了禮,然後像他來時那樣離開了。
你啥也沒看見,你是在自說自話!你的‘另外那個人’是否存在過,你搞得清楚嗎?” 我驚得喘不過氣來。
“可是,不管怎麼說,迪奧代姆,你總不該……” “住嘴,布羅岱克,别告訴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讓我安靜!這鎮子裡倒黴事夠多的了!” 他随即飛快地走掉了,把我一個人留在西爾克街的街角。
我想,迪奧代姆一定是在那個晚上開始給我寫信的。
“另外那個人”之死攪動了太多的東西,
我不知道有些東西是否有藥可治。
其實,講述恐怕未必是一劑多麼可靠的良藥。
也許恰恰相反,講述隻有助于我們保持傷口,猶如我們保持文火的火炭,以便我們興之所至,可以随心所欲地讓它燃得更旺。
我燒掉了迪奧代姆的信。
我燒掉它是理所當然。
寫信絲毫沒有治愈他,他的心靈。
而發現他在最後一頁信紙背後寫下的“鎮裡人”的名單也不會對我有任何好處。
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并沒有複仇思想。
我在某些方面仍然是“狗布羅岱克”,一個甯可認輸不願挨咬的主兒。
也許這樣更好。
那天晚上,我沒有直接回家。
我繞了一個大圈。
夜,靜谧而柔和。
在流雲逐漸淡去的天空,星星微弱的銀光在黑夜裡閃閃爍爍。
在大地上,有一些時辰,一切都美麗得令人窒息,這種美麗,看上去那麼廣袤,那麼柔和,仿佛就為了反襯出我們生存狀态的醜陋。
我步行一直走到在巴普蒂斯特爾布呂克河上遊的施陶比河河岸,走到一片頂部修剪成盆形的柳樹叢旁邊,每年一月,貝倫施博爾格都要折磨那些柳樹,把它們所有的枝桠剪掉。
三個年輕姑娘的遺體就埋葬在那裡。
我知道。
是迪奧代姆告訴我的。
他把準确的地點指給我看了。
沒有墳墓。
沒有十字架。
什麼也沒有。
然而,我知道在草叢下面躺着三個年輕的姑娘:瑪麗紮、特爾娜、尤迪特。
名字很重要。
那是她們的名字。
是我給她們取的名字。
因為那些“鎮裡人”不僅殺害了她們,而且消滅了她們的一切痕迹,以至于沒有人知道她們姓甚名誰,她們來自何方,她們究竟是誰。
施陶比河在這一段非常美麗。
清粼粼的河水在灰色鵝卵石河床上緩緩流過。
它喃喃細語着,汩汩低吟着。
聽起來好像人在歌唱。
那是施陶比奉獻給一些坐在草地上聚精會神聽它吟唱的人的柔美音樂。
“另外那個人”常常來到這個地方,他也坐在草地上,在小本子上記下一些東西,畫一些素描。
我想,某些看見過他坐在那裡,準确地坐在那裡的人,一定會認為他并非無緣無故待在那個地方,因為那裡緊靠着姑娘們沉默的墳墓。
顯然,正是在他常常停留于此的過程中,他已不知不覺開始被判死刑,那些“鎮裡人”已經在逐漸決定将他處死。
不應該挖掘往日的可怕暴行,哪怕并非有意挖掘,哪怕從不希望如此行事,否則,那些暴行定會死而複生,并且擴散開去。
那些暴行會像螺旋鑽一樣鑽人的腦袋,不斷放大,催生出新的暴行。
迪奧代姆也是在離那裡不遠的地方找到了死神。
仔細想來,“找到了死神”這樣的說法有點怪,然而,在我看來,對迪奧代姆而言,這樣的說法十分恰當:要想找到什麼東西,必須去找。
我堅信迪奧代姆曾經找過死神。
我已經不再相信我原來認為的:是别人殺了他,跟他們殺了“另外那個人”一樣,尤其在我讀了他的信之後。
不是那樣。
我現在已經意識到,事情的真相不在那裡。
我知道迪奧代姆走出了自己的家門。
我知道他已走出了小鎮。
我知道他在施陶比河岸上行走,他逆水流而行,也就是在追溯他的一生。
他在回想我們倆長時間的散步,他在回顧我們在一起說過的話,他在回憶我們之間的友誼。
他剛寫完那封信,他一邊逆着波濤往前走,一邊追憶着那一切。
他經過那叢頂部修剪成盆形的柳樹,他想到了那幾個姑娘,他走着,他繼續走着,他試圖趕走鬼魂,他試圖最後一次與我談話,我可以肯定,是的,我肯定他曾叫過我的名字。
他在陡峭的蒂岑塔爾懸崖攀緣而上,那短短的登山活動使他倍感舒适,因為他越往上攀登,越感到輕松。
到達頂峰後,他看了看小鎮鱗次栉比的屋頂,看了看河水漣漪裡映照的月光,他最後一次回望了自己的一生,他感到夜晚的風吹拂着他的胡須、他的頭發。
他閉上眼睛,跳了下去。
他的墜落一直延續着。
也許在他今天安息的地方,他還在繼續往下墜落。
“發生過的事”那天晚上,迪奧代姆沒有去客棧。
他離開小鎮,與郵遞員阿爾弗雷德·武茨維勒和他的兔唇一道去了S城,是奧施威爾派他去送一些重要的文件。
我想,鎮長是有意支開了他。
三天之後他回到鎮上時,我想把一切告訴他,但他立即打斷我的話說: “我什麼也不願聽,布羅岱克,把那一切留在你心裡吧,再說,你什麼也無法肯定,也許他沒有向任何人打招呼就走了,也許他摘下帽子,敬了禮,然後像他來時那樣離開了。
你啥也沒看見,你是在自說自話!你的‘另外那個人’是否存在過,你搞得清楚嗎?” 我驚得喘不過氣來。
“可是,不管怎麼說,迪奧代姆,你總不該……” “住嘴,布羅岱克,别告訴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讓我安靜!這鎮子裡倒黴事夠多的了!” 他随即飛快地走掉了,把我一個人留在西爾克街的街角。
我想,迪奧代姆一定是在那個晚上開始給我寫信的。
“另外那個人”之死攪動了太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