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啤酒不留任何污漬,燒酒也不留,但葡萄酒!”
派佩神甫不停地咒罵。
他穿着短褲襯衫站在洗衣石旁邊,用狗牙根制作的大刷子和一大塊肥皂搓着他的白色祭披。
“而且,恰好在十字架上!假如我洗不幹淨這污漬,一些蠢蛋或者虔誠的女教徒會把它看成什麼象征!象征已經讓好多人垮掉了,我們就這麼交往,用不着添油加醋!” 我看着他幹活,沒有說一句話。
我坐在他廚房的一個角落裡,椅子上的草墊破破爛爛。
一股熱氣籠罩着廚房,熱氣裡混雜着髒杯盤、凝固肥油、劣酒的臭味。
幾百個空酒瓶散亂地到處擺放,神甫在其中十來個酒瓶的細瓶頸上插上了蠟燭,蠟燭細弱的火苗朝樓闆轉動。
派佩停止搓洗,氣惱地把衣服扔進石盆裡,然後轉過身來。
他吃驚地看看我,仿佛已經忘記了我的存在,仿佛他剛剛發現我在他這裡。
“布羅岱克,布羅岱克……來杯酒?” 我搖頭表示拒絕。
“你目前還不需要酒。
算你走運……” 他尋找着還有剩酒的酒瓶,搬動了好多瓶子,都是空的,空瓶發出不連貫的叮當樂音,最後總算找到了一隻。
他抓住瓶頸,仿佛他是否能活下去完全取決于這個酒瓶,然後給自己斟了一杯。
他用雙手捧住酒杯,把酒杯舉到齊臉的高度,微微一笑,然後用自我奚落的低沉聲音說道: “這就是我的血液,你們瞧瞧,大家都來喝點吧!” 他一飲而盡,将酒杯底部往桌上咔啦一放,然後爆發出一陣大笑。
我是去了鎮政府之後來看他的,奧施威爾要求我去那裡介紹我的報告目前的狀況。
那天,夜幕一下子降臨小鎮,有如斧頭砍在砧闆上。
随着日間的流逝,大片的雲團從西邊聚集到我們的背斜谷,而且在那裡被大山擋住不動了,猶如掉進了陷阱。
雲團開始發瘋一般自我旋轉,約莫下午三點鐘,一股冰冷的勁風從北邊刮過來,将雲團刮開,分成了兩部分。
于是,密密麻麻的大雪便從分開的雲團中間落了下來,不可勝數而又頑固的雪片,互相擁擠着,有如一支大軍裡下定決心的士兵,雪片到處攀附,房頂上、牆壁上、街面上、樹木上。
那天是十二月三日。
在那一天的大雪之前,所有下過的雪都隻不過是配角。
我們都明白這一點。
而這場雪,這天開始落下的大雪卻已經不是開玩笑了。
這是第一場大雪。
接下去還會有許多場大雪,從此以後我們不得不與大雪相伴過日子,直到春天。
在鎮政府大門前,“凍舌頭”已經把點燃的兩個燈籠挂在大門的兩邊。
他正拿一個大鐵鍬在地上鏟雪,鏟出一條小路之後,便把雪堆成兩堆。
他衣服上蓋了一層白色,沾在上面的雪片酷似羽毛。
他自己也就成了一隻大鳥。
“你好,‘凍舌頭’!” “你……你好,布羅……布羅岱克!你……你……你……瞧見……下……下……的啥呀!” “我來看鎮長。
” “我……我知道。
他在……在……上面等你。
” “凍舌頭”比我小幾歲。
他老愛微笑,但他并非頭腦簡單。
而且,他的微笑,隻要認真看一看,可以說完全像是做鬼臉。
那是因為很久以前,他的面孔有一天凍得僵住了,他的臉,他的微笑,他的舌頭,全凍僵了。
那時他才七八歲。
也是一個嚴寒的冬天。
鎮上所有的孩子,很小的和稍大一點的,我們全都聚集在施陶比河的一個拐彎處,那年,施陶比河完全封凍了。
我們在那裡滑冰。
大家笑着,互相推來推去。
後來,在某一刻,有人,大家始終不知道是誰,把“凍舌頭”的下午點心—一大塊夾了一片肥肉的面包—扔了出去,扔得很遠,扔到了離對岸一兩米的冰上。
孩子看見自己的點心抛得越來越遠,便哭起來,無言的眼淚大滴大滴地流下來,圓得像槲寄生的漿果。
我們在場的人全都笑了。
接着,有個人叫道:“别哭了,去把點心找回來呀!”大家都靜下來。
所有的人都知道,點心停止滾動的地方,冰層一定很薄,但沒有人說話。
大家在等。
那孩子猶豫片刻,也許為了挑戰,為了表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氣,或者幹脆就因為自己太餓了,便走到冰上,走得很慢,匍匐着前進,人人都屏住了呼吸。
大家都坐在岸上,一個緊挨着一個,瞧着他。
他往前走着,像個小動物,很小心,我們猜想他在嘗試讓自己變得越輕越好,盡管他本人并不重。
他越接近點心,我們這幫孩子也就從驚愕中醒了過來,于是,大家都開始鼓勵他,有節奏地喊加油,而且節奏愈來愈快。
在他伸手取面包和肥肉那一刻,一切都垮了。
他身下的冰層像飛快取掉桌上的桌布一樣一下子消退了,他沒來得及叫一聲便
他穿着短褲襯衫站在洗衣石旁邊,用狗牙根制作的大刷子和一大塊肥皂搓着他的白色祭披。
“而且,恰好在十字架上!假如我洗不幹淨這污漬,一些蠢蛋或者虔誠的女教徒會把它看成什麼象征!象征已經讓好多人垮掉了,我們就這麼交往,用不着添油加醋!” 我看着他幹活,沒有說一句話。
我坐在他廚房的一個角落裡,椅子上的草墊破破爛爛。
一股熱氣籠罩着廚房,熱氣裡混雜着髒杯盤、凝固肥油、劣酒的臭味。
幾百個空酒瓶散亂地到處擺放,神甫在其中十來個酒瓶的細瓶頸上插上了蠟燭,蠟燭細弱的火苗朝樓闆轉動。
派佩停止搓洗,氣惱地把衣服扔進石盆裡,然後轉過身來。
他吃驚地看看我,仿佛已經忘記了我的存在,仿佛他剛剛發現我在他這裡。
“布羅岱克,布羅岱克……來杯酒?” 我搖頭表示拒絕。
“你目前還不需要酒。
算你走運……” 他尋找着還有剩酒的酒瓶,搬動了好多瓶子,都是空的,空瓶發出不連貫的叮當樂音,最後總算找到了一隻。
他抓住瓶頸,仿佛他是否能活下去完全取決于這個酒瓶,然後給自己斟了一杯。
他用雙手捧住酒杯,把酒杯舉到齊臉的高度,微微一笑,然後用自我奚落的低沉聲音說道: “這就是我的血液,你們瞧瞧,大家都來喝點吧!” 他一飲而盡,将酒杯底部往桌上咔啦一放,然後爆發出一陣大笑。
我是去了鎮政府之後來看他的,奧施威爾要求我去那裡介紹我的報告目前的狀況。
那天,夜幕一下子降臨小鎮,有如斧頭砍在砧闆上。
随着日間的流逝,大片的雲團從西邊聚集到我們的背斜谷,而且在那裡被大山擋住不動了,猶如掉進了陷阱。
雲團開始發瘋一般自我旋轉,約莫下午三點鐘,一股冰冷的勁風從北邊刮過來,将雲團刮開,分成了兩部分。
于是,密密麻麻的大雪便從分開的雲團中間落了下來,不可勝數而又頑固的雪片,互相擁擠着,有如一支大軍裡下定決心的士兵,雪片到處攀附,房頂上、牆壁上、街面上、樹木上。
那天是十二月三日。
在那一天的大雪之前,所有下過的雪都隻不過是配角。
我們都明白這一點。
而這場雪,這天開始落下的大雪卻已經不是開玩笑了。
這是第一場大雪。
接下去還會有許多場大雪,從此以後我們不得不與大雪相伴過日子,直到春天。
在鎮政府大門前,“凍舌頭”已經把點燃的兩個燈籠挂在大門的兩邊。
他正拿一個大鐵鍬在地上鏟雪,鏟出一條小路之後,便把雪堆成兩堆。
他衣服上蓋了一層白色,沾在上面的雪片酷似羽毛。
他自己也就成了一隻大鳥。
“你好,‘凍舌頭’!” “你……你好,布羅……布羅岱克!你……你……你……瞧見……下……下……的啥呀!” “我來看鎮長。
” “我……我知道。
他在……在……上面等你。
” “凍舌頭”比我小幾歲。
他老愛微笑,但他并非頭腦簡單。
而且,他的微笑,隻要認真看一看,可以說完全像是做鬼臉。
那是因為很久以前,他的面孔有一天凍得僵住了,他的臉,他的微笑,他的舌頭,全凍僵了。
那時他才七八歲。
也是一個嚴寒的冬天。
鎮上所有的孩子,很小的和稍大一點的,我們全都聚集在施陶比河的一個拐彎處,那年,施陶比河完全封凍了。
我們在那裡滑冰。
大家笑着,互相推來推去。
後來,在某一刻,有人,大家始終不知道是誰,把“凍舌頭”的下午點心—一大塊夾了一片肥肉的面包—扔了出去,扔得很遠,扔到了離對岸一兩米的冰上。
孩子看見自己的點心抛得越來越遠,便哭起來,無言的眼淚大滴大滴地流下來,圓得像槲寄生的漿果。
我們在場的人全都笑了。
接着,有個人叫道:“别哭了,去把點心找回來呀!”大家都靜下來。
所有的人都知道,點心停止滾動的地方,冰層一定很薄,但沒有人說話。
大家在等。
那孩子猶豫片刻,也許為了挑戰,為了表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氣,或者幹脆就因為自己太餓了,便走到冰上,走得很慢,匍匐着前進,人人都屏住了呼吸。
大家都坐在岸上,一個緊挨着一個,瞧着他。
他往前走着,像個小動物,很小心,我們猜想他在嘗試讓自己變得越輕越好,盡管他本人并不重。
他越接近點心,我們這幫孩子也就從驚愕中醒了過來,于是,大家都開始鼓勵他,有節奏地喊加油,而且節奏愈來愈快。
在他伸手取面包和肥肉那一刻,一切都垮了。
他身下的冰層像飛快取掉桌上的桌布一樣一下子消退了,他沒來得及叫一聲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