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幾乎花了兩個小時才到達施特恩窩棚似的住房,而平時去他那裡一個鐘頭就足夠了。
因為還沒有人踩出通道,我剛跨過闊葉林的邊緣進入大片的冷杉林,積雪之厚,竟沒過了我的膝蓋。
森林十分靜谧。
野獸禽鳥蹤迹全無。
除了施陶比河水的汩汩聲,周圍一片杳然。
施陶比河在山下兩百米處往下流淌,流到一個十分突出的拐角,便拍打着巨大的懸崖峭壁,洶湧澎湃,白浪滔天。
我經過“林根”時,把眼睛轉到一邊去,而且沒有停下腳步。
我甚至加快了步伐,冰冷的空氣一直沁入我的肺腑最深處,仿佛想使我的内心變得冷酷。
我萬分懼怕看見“另外那個人”的幽靈,仍然是原來那個姿勢,仍然坐在他那把椅子上,面對着下邊的風景,或者向我伸出雙手懇求着什麼。
但他能向我懇求什麼呢? 即使那天夜裡我也在客棧,既然所有的人都變成了瘋子,我一個人又能怎樣呢?我的任何一句話、任何一個動作都會決定我的命運,我一定會得到跟他一樣的下場。
還有這一點讓我感到恐懼:我知道,假如我當時在客棧,我可能毫無作為,以阻止那件發生過的事;我可能會盡量縮成一團,甚至在無可奈何之下參與那令人不寒而栗的一幕。
這樣的卑怯,盡管沒有發生,仍然讓我感到憎惡。
事實上,我與其他人相去無幾,我和所有那些包圍着我,委托我寫“報告”,期望以此證明自己無罪的人也相去無幾。
施特恩住在世外,我的意思是說他住在我們的世界之外。
而且他們家所有的人世世代代都如此生活:永遠住在深山老林之中,與我們小鎮隻維持一種疏遠的關系。
不過他是施特恩家最後的一員。
他獨自生活着。
沒有娶媳婦,沒有子孫。
他之後,一切将歸于泯滅。
他靠制革維持生活。
他每個冬天下山去小鎮兩次,在氣候宜人的季節下山的次數稍多一些。
他出售毛皮,出售用冷杉樹枝和樹幹制成的日用品。
他用賺來的錢購買面粉、土豆、幹豌豆、煙草、糖和鹽。
如果還剩下些錢,他便用來喝燒酒,然後醉醺醺地上山回家。
他從不迷路,他的雙腳對山路了如指掌。
我到達他那簡陋的小屋時,發現他正在門口忙着用幹樹枝編掃帚。
我向他敬禮問候,他隻點點頭,沒有說一句話。
施特恩對别人來訪永遠持懷疑态度。
他随即進入房間,讓房門大開着。
幾根房梁上都挂着許多需要晾幹的東西,有動物和植物,強烈的嗆人氣味混合在一起,讓人難以擺脫。
爐子裡火苗很小,卻煙霧彌漫。
施特恩用一個長柄大湯勺從小鍋裡舀出很稠的粥,盛滿兩個大碗,這燕麥栗子粥顯然是從早上熬到現在的。
他随即切了兩塊硬面包,在兩個酒杯裡斟滿暗紅色的葡萄酒。
于是,在動物屍體的奇臭包圍中,我們倆面對面坐下,開始用餐,但仍然一言不發。
那臭味足可以吓跑不止一個來訪的客人,然而我,我對臭味并不感到陌生。
臭味不會幹擾我,我聞過更臭的氣味。
在集中營,我從“罐子”裡出來,還沒有變成“狗布羅岱克”那段時間,我當了好幾個月的“大糞人”。
我幹的活就是掏茅坑,茅坑上方,一千多囚犯的肚子每天好幾次在那裡減輕負擔。
茅坑的坑又大又深,長四米左右,寬兩米,深一米。
一共五個茅坑,我都必須仔細掏光挖淨。
幹那些活,我手頭隻有一個木柄平底大鍋和兩個白鐵大桶。
我用平底大鍋把兩個大桶裝滿之後,便挑着桶在看守的押送下來來回回,走到河邊,把大糞倒進河裡。
平底鍋與木柄之間就靠幾根舊繩子捆綁,幹活時平底鍋經常脫落,掉進糞坑
因為還沒有人踩出通道,我剛跨過闊葉林的邊緣進入大片的冷杉林,積雪之厚,竟沒過了我的膝蓋。
森林十分靜谧。
野獸禽鳥蹤迹全無。
除了施陶比河水的汩汩聲,周圍一片杳然。
施陶比河在山下兩百米處往下流淌,流到一個十分突出的拐角,便拍打着巨大的懸崖峭壁,洶湧澎湃,白浪滔天。
我經過“林根”時,把眼睛轉到一邊去,而且沒有停下腳步。
我甚至加快了步伐,冰冷的空氣一直沁入我的肺腑最深處,仿佛想使我的内心變得冷酷。
我萬分懼怕看見“另外那個人”的幽靈,仍然是原來那個姿勢,仍然坐在他那把椅子上,面對着下邊的風景,或者向我伸出雙手懇求着什麼。
但他能向我懇求什麼呢? 即使那天夜裡我也在客棧,既然所有的人都變成了瘋子,我一個人又能怎樣呢?我的任何一句話、任何一個動作都會決定我的命運,我一定會得到跟他一樣的下場。
還有這一點讓我感到恐懼:我知道,假如我當時在客棧,我可能毫無作為,以阻止那件發生過的事;我可能會盡量縮成一團,甚至在無可奈何之下參與那令人不寒而栗的一幕。
這樣的卑怯,盡管沒有發生,仍然讓我感到憎惡。
事實上,我與其他人相去無幾,我和所有那些包圍着我,委托我寫“報告”,期望以此證明自己無罪的人也相去無幾。
施特恩住在世外,我的意思是說他住在我們的世界之外。
而且他們家所有的人世世代代都如此生活:永遠住在深山老林之中,與我們小鎮隻維持一種疏遠的關系。
不過他是施特恩家最後的一員。
他獨自生活着。
沒有娶媳婦,沒有子孫。
他之後,一切将歸于泯滅。
他靠制革維持生活。
他每個冬天下山去小鎮兩次,在氣候宜人的季節下山的次數稍多一些。
他出售毛皮,出售用冷杉樹枝和樹幹制成的日用品。
他用賺來的錢購買面粉、土豆、幹豌豆、煙草、糖和鹽。
如果還剩下些錢,他便用來喝燒酒,然後醉醺醺地上山回家。
他從不迷路,他的雙腳對山路了如指掌。
我到達他那簡陋的小屋時,發現他正在門口忙着用幹樹枝編掃帚。
我向他敬禮問候,他隻點點頭,沒有說一句話。
施特恩對别人來訪永遠持懷疑态度。
他随即進入房間,讓房門大開着。
幾根房梁上都挂着許多需要晾幹的東西,有動物和植物,強烈的嗆人氣味混合在一起,讓人難以擺脫。
爐子裡火苗很小,卻煙霧彌漫。
施特恩用一個長柄大湯勺從小鍋裡舀出很稠的粥,盛滿兩個大碗,這燕麥栗子粥顯然是從早上熬到現在的。
他随即切了兩塊硬面包,在兩個酒杯裡斟滿暗紅色的葡萄酒。
于是,在動物屍體的奇臭包圍中,我們倆面對面坐下,開始用餐,但仍然一言不發。
那臭味足可以吓跑不止一個來訪的客人,然而我,我對臭味并不感到陌生。
臭味不會幹擾我,我聞過更臭的氣味。
在集中營,我從“罐子”裡出來,還沒有變成“狗布羅岱克”那段時間,我當了好幾個月的“大糞人”。
我幹的活就是掏茅坑,茅坑上方,一千多囚犯的肚子每天好幾次在那裡減輕負擔。
茅坑的坑又大又深,長四米左右,寬兩米,深一米。
一共五個茅坑,我都必須仔細掏光挖淨。
幹那些活,我手頭隻有一個木柄平底大鍋和兩個白鐵大桶。
我用平底大鍋把兩個大桶裝滿之後,便挑着桶在看守的押送下來來回回,走到河邊,把大糞倒進河裡。
平底鍋與木柄之間就靠幾根舊繩子捆綁,幹活時平底鍋經常脫落,掉進糞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