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在“發生過的事”的第二天清晨,我起了個大早。

    我刮了胡須,穿上衣服,輕手輕腳地走出家門。

    波樸切特和艾梅莉亞還在睡覺,費多琳也在她的椅子上打瞌睡,嘴裡還嘟囔着什麼。

    她說的都是毫不連貫毫無邏輯的話,那是好幾種語言組成的奇特的絮語。

     日光剛開始渲染天空,全鎮的人都還睡意正濃。

    我輕輕關上大門。

    房前的小草挂着微白、幾近乳白色的露珠,露珠微微顫抖着,滴在三葉草葉片的邊沿上。

    天很冷。

    普林茨霍爾尼山的各個山脊似乎都比平時顯得更高、更尖。

    我知道那是壞天氣的前兆,我想,要不了多久,小鎮一定會下雪,大雪會把鎮子包裹起來,讓它進一步與外界隔絕。

     “你早,布羅岱克!” 我吓了一跳,就好像誰犯錯誤被人逮住了。

    我深知我沒有做任何壞事,我無可指責,然而我畢竟吓得跳了一下,有如頑皮的小山羊被牧羊人的棍棒提醒必須守規矩。

    我沒有聽出是誰的聲音。

    噢,原來是戈布勒,我們的鄰居。

     他坐在自己住宅院牆跟前的一個石凳上。

    他雙手握住一根棍子,全身靠在棍子上。

    我從沒有看見他坐過那個石凳,也許除了有一兩次,在那幾個罕見的晚上,那時,天氣又悶又熱,讓人喘不過氣,空氣都從小鎮的幾條街道上消失了,随着空氣消失的還有涼氣。

     此人已年過六旬,天生一副極為粗糙的面孔,而且向來不苟言笑。

    一層白膜正在逐漸侵蝕他的一對眼球,因此,他的視力不超過五米。

    是戰争促使他回到了小鎮,而此前多年,他一直在S城有一個職位,據說是在一個行政機構,但誰也不清楚是什麼樣的行政機構,而且我相信沒有人向他打聽過此事。

    自那以後,他就靠自己的退休金和養雞舍生活。

    而且那樣的生活到頭來竟使他變得和他的公雞有幾分相似:他轉動眼睛的方式跟公雞别無二緻,他挂在脖子下面的皮肉竟呈現出了血紅的顔色。

    他的妻子比他年輕得多,名叫布拉。

    她肥胖而且饒舌。

    誰都能聞到她身上的谷粒味和蔥頭味。

    有人說她大腿之間的凹處有一大團火,必須好多桶冷水才能澆滅。

    她尋找男人,就像别人尋找生存的理由。

     “沒錯,相當早!你這是去哪兒?” 戈布勒向我提問題,這還是破天荒第一次。

    我遲疑了。

    我變得尴尬。

    話語在我嘴裡踉踉跄跄、跌跌撞撞,活像激流裡的石頭子兒。

    戈布勒用他的棍棒頭推開一隻朝他慢慢爬過去的蝸牛,然後讓它轉身離開那裡。

    那是一隻黑黃甲殼的小蝸牛,蝸牛的身子很苗條細巧,看上去美麗而令人憐愛。

    小東西有些吃驚,猶豫片刻才把它的身子和兩隻脆弱的角縮回甲殼裡。

    于是,戈布勒舉起他的棍棒,朝小蝸牛砸下去,小東西像核桃一樣當即破裂。

     “你得當心,布羅岱克……”他喃喃說,眼睛卻沒有離開小蝸牛甲殼的殘骸和身子,那身子已經成了模糊的淺黃褐色漿液。

     “小心點,倒黴的事已經夠多了……”他補充說。

     他又轉過眼來看看我。

    他翹起嘴唇笑了笑。

    我看見他真的在笑,那還是第一次。

    我還第一次看見了他的牙齒,灰色的、尖尖的牙齒,非常尖,仿佛他曾在一個接一個夜晚修、锉那些牙齒。

    我沒有答話。

    我差點聳聳肩表示不以為然,但我克制住了。

    一個厲害的寒戰使我的背整個拱了起來。

    我把鴨舌帽深深往耳邊一壓,把帽檐翻下來蓋住我的兩鬓,然後離開那裡,再也沒有看他一眼。

    我額頭上出現了些許汗珠。

    他的一隻雄雞開始唱曉,其餘的全部跟着唱起來。

    它們的喧鬧猛撞着我的腦袋。

    從背斜谷深處刮過來的一陣陣朔風在我周圍旋轉,每一陣風都攜帶着樹脂的氣息,攜帶着山毛榉果、歐石楠和潮濕岩石的氣息。

     皮彭紮爾茨街是我們的主要街道,老奧恩邁斯特在這條街上挨門挨戶走來走去。

    那是條很特别的狗。

    大家這麼叫它是因為它沒有主人,也從不想要主人。

    它躲避别的狗,也躲避孩子們,它很知足,總是在各家的廚房窗下乞讨點飲食。

    它想陪伴誰就陪伴誰,陪他去田野或進森林。

    它在露天睡覺,天氣太冷時,它就用爪子搔搔哪家谷倉的門,那家的主人便非常樂意給它一些幹草和濃湯。

    那是一隻帶紅棕色斑點的黑褐色大狗,個頭跟長卷毛獵狗無異,但毛皮又跟短毛垂耳獵犬相似,既短又密。

    顯然,那是一隻多種血緣的混血兒,但誰能說出是哪些血緣就應該是非常聰明的人。

    當它走過來嗅嗅我的氣味時,我不禁回想起它與“另外那個人”相遇的情景,回想起它如何快樂地尖叫兩三聲,如何左右上下搖着自己的尾巴。

    “另外那個人”總是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