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至9月
關燈
小
中
大
,星期三
塔蒂阿娜來電話。
她現在仍在布拉格,不過馬上就會去漢堡附近的弗利德利斯魯與奧托·俾斯麥夫婦相聚,因為保羅·梅特涅最近被調去城堡附近的呂讷堡。
去年秋天被判無罪的戈特弗裡德,最近終于從一直監禁他的集中營裡放出來,據說也會去那裡。
我一直不敢相信他真的自由了,因為“七月密謀”他涉案這麼深。
塔蒂阿娜即将遠行令我擔憂,現在火車也經常遭到轟炸。
3月2日,星期五 兩天前,我們必須在空襲期間替漢尼(被切斷雙腿的那位飛行員)換紗布。
當時他的未婚妻露琪不在;因為停電,我必須提着兩盞油燈替換紗布的醫生及護士照明。
每次清洗傷口,漢尼必須忍受的痛苦簡直令人無法想象,因為他的兩根斷肢等于是被絞斷的,骨頭碎得到處都是,不斷從肉裡刺出來,得用鑷子一片一片挑。
西塔說如果我可以看着他的傷口而不感到惡心想吐,那我就什麼都不怕了。
起先我還以為自己沒辦法,奇怪的是,我竟然能夠忍受,尤其是在必須幫忙的時候,全神貫注,專心工作,和病患突然疏離,因此所有的感覺都被忽略了。
感謝上帝! 3月3日,星期六 今天沒有空襲,總算可以準時回家。
醫院裡變得很冷,因為煤炭燒完了。
現在就連醫院都無法享受配給煤炭的優先權。
3月4日,星期日 今天和漢西·奧普斯多夫走出史蒂芬大教堂時,警報聲響起。
現在漢西經常陪我,他因為聲帶遭到槍擊,正在城内接受治療,隻能小聲講話。
稍後,我去看梅利·克芬許勒。
她在軍需品工廠工作,即使蘇軍進城,也不可能獲準離開。
不過她已從鄉間的家族産業那兒偷偷弄來兩匹馬和一輛馬車,萬一我們必須在最後一秒鐘逃難,可以用得着。
今天接到母親1月2日從柯尼希斯瓦特寄來的一個包裹,被郵局耽擱了兩個月,打破了以前的紀錄。
3月6日,星期二 富格爾家族的老祖母死了。
她的兒子“波弟”是德國空軍的将軍,前幾天來維也納。
西西·維爾切克一直催我去拜托他,把我調到西邊一點的空軍醫院。
他的确有點影響力,因為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明星飛行員,獲頒德意志帝國最高榮譽勳章。
西西自己将随所有職工遷往薩爾斯堡附近的格蒙登。
不過她也不想立刻離開維也納,正在設法拖延。
漢諾威家族在格蒙登有一座城堡,現在改成醫院。
克裡斯欽建議如果西西和我真的去那裡,可以去他父母家(由馬廄改建)住;并且答應為我們安排一切。
聽他這麼說令人心安,如果我們真的必須逃難,肯定會非常倉促。
3月7日,星期三 西西·維爾切克帶我去見波弟·富格爾。
他滿頭白發,臉孔卻仍然很年輕;非常帥,極有魅力。
他答應會去找本地的空軍醫官指揮談我的事;此人對我們來說好比上帝,卻正好是他朋友。
其實我去求情主要是想讓朋友們放心,他們都覺得維也納守不了十天,我竟然還待在這裡,實在恐怖。
的确,蘇軍前進速度穩定,就算不馬上進城,也絕非德軍能夠抵抗,據說德軍防守力早已疲軟。
今晚弗拉希·米托洛斯基邀請我、加布裡埃爾·凱瑟斯達特和弗朗茨·塔克西斯到薩赫旅館的私人宴會廳内吃晚餐。
整個氣氛仍具有濃厚的“古風”:戴白手套的侍應生、吃由主人親手射殺的野雞、喝擺在冰桶裡的香槟……等等。
雖然敵軍離他家門檻不到幾千米,他卻繼續過富豪地主的生活。
3月8日,星期四 空襲。
因此必須加晚班。
聽收音機報道,盟軍已渡過萊茵河,現在科隆及波恩附近作戰。
雖然到處都受到他們的包圍,但德軍在西線的抵抗似乎仍相當頑強。
這點令我想不通。
如果必須在兩者中作選擇,難道他們不想優先抵擋蘇軍嗎? 3月10日,星期六 一位我從來沒見過的穆爾巴克先生替我帶來安托瓦内特·葛納和費德·基堡(他也在上個月離開維也納)寫的信。
他們倆都在慕尼黑,都懇求我立刻離開維也納。
我在旅館前廳跟穆爾巴克先生見面,他本來應負責安排我離城的事,但這并不容易,因為一個星期前當局已下令禁止所有人做私人旅行。
結果他遞給我一份由慕尼黑軍備單位核發的空白旅行證,我隻需填上名字及地址便可。
但光持有這張旅行證還是沒用,除非情況變得一團混亂,否則我不可能離開醫院;可是若等到情況大亂,火車一定停駛,那又可能來不及了。
即便如此,安托瓦内特為我費的這番心思仍令我十分感動。
半夜,瑪麗安·圖恩替母親從卡爾斯巴德打軍用電話給我;她說母親急壞了,我向她報告最新的情況。
回旅館後,發現母親發來一封電報。
伊連娜從羅馬、喬吉從巴黎分别捎來好消息。
太神奇了,到現在私人的信息似乎仍能通過前線,或許是經過瑞士吧。
母親要我打電話給她,可其實我每晚都試着撥電話去柯尼希斯瓦特,從來沒接通過。
3月12日,星期一 今天是維也納的黑暗日! 在醫院工作時西塔·弗雷德沖進我辦公室,通知我大群敵機正朝我們飛來。
當時我手邊工作實在太多,不能立刻跟她一起去隧道躲藏。
她卻喜歡趁着還不太擠的時候,早早趕過去。
等我準備好時,她已失去耐心,說我們幹脆留下來算了,讓我覺得有罪惡感,仿佛都是我的錯似的。
其實留下來的人很多,地下室掩體内擠滿傷患和護士。
我跟傷患坐在一起;其中一位病人是鮑爾上尉,他是著名的明星飛行員,獲頒橡葉十字勳章。
他肩膀受重傷,不過仍能起來走動。
我們聊了一會兒,但很快燈就熄了,外面的噪音打斷所有的談話。
我往地窖裡瞄,瞥見艾格尼絲護士蹲在一張桌子上啜泣,一位年輕的外科醫生正在拍她的背。
她平常總是和善又開心,可是每次碰到空襲都會崩潰。
我走過去,坐在桌上陪她,和她緊緊抱在一起。
外面的哨音及吼聲不斷,我從來沒有在維也納碰過這麼可怕的情況。
院方派了一位守望員待在屋頂上,他奉命無論如何不準離開屋頂,後來傳下來一個口信,說隧道遭炸彈直接命中。
我們立刻想到躲在裡面的許多病患和護士。
果不其然,大約十分鐘之後,待轟炸噪音安靜了一點,扛着擔架的人潮便不斷湧進,受傷的全是一個鐘頭以前高高興興走去隧道的人,看了教人心碎!有些人一直尖叫,其中一個人被擊中胃部,抱住我的腳苦苦哀求道:“麻醉藥,護士,給我麻醉藥!……”然後一直不停呻吟。
醫生當場就在地窖裡替好幾個人動手術。
院長卻在一旁不斷咒罵不聽從他命令留在醫院裡的人。
他發現幾乎所有職員此刻都集中在這裡,變得怒不可遏:“如果現在我們被炸彈炸中,我豈不是要損失所有的職員?!”據說當一部分病患走到隧道外面想透口氣時,一枚炸彈正好掉在隧道出口前方;還有些人說,當時誤傳空襲警報已解除……總而言之,有14個人當場被炸死。
大批幸存的受害者被擡進我們地窖的那一幕,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稍後,我們爬上屋頂,往城裡眺望。
奧爾施佩格教授說,他看見歌劇院在燃燒,可是當時煙塵彌漫,實在看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晚上,維利·塔克西斯出現。
他聽說隧道被炸,很替我擔心。
他一直等我把工作做完,陪我走回城内;一路上滿目瘡痍。
他說城市中心災情嚴重——歌劇院、賽馬俱樂部,甚至連我們住的布裡斯托爾旅館,都被炸了。
我問他我的房間還在不在;他說不知道。
等我們走到城市中心時,已經入夜,但很多建築仍在冒着熊熊火光,你甚至可以在旁邊看報紙。
而且到處彌漫濃濃的煤氣味,就和柏林最慘的日子一樣。
我們先去在赫林街上的維爾切克家慰問他們。
西西得了扁桃腺炎,又發高燒,躺在床上。
每個人都有點歇斯底裡,仿佛喝醉了似的。
據說被炸得最慘的是賽馬俱樂部,地窖裡死了270個人;到現在建築物本身仍在燃燒,無人能接近。
喬絲·羅森菲爾德告訴我,在最緊張的時刻,她緊緊抓住波弟·富格爾,因為她覺得空襲期間,能躲在一位獲頒勳章的空軍将領旁才最安全! 波弟還留在城内,等待安葬母親,可惜此事一直懸宕未決,因為棺材嚴重缺貨。
剛開始人們還湊合着用補窗棂的卡紙嵌闆做棺材,後來連卡紙嵌闆都找不到了。
幾天前,梅利·克芬許勒才對我說,她不準我現在死:“你絕對不可以這樣對待我們!”暗示替我辦喪事會太麻煩!不僅棺材缺貨,而且連掘墳都得親戚朋友親自動手,因為挖墓工人都當兵去了。
結果很多地方都堆了一大堆等待下葬的棺材。
幸好現在還是冬天,那景象僅僅怪異而已;天知道等春天來臨,雪融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前幾天有人替一位死去的上校舉行隆重的葬禮,甚至請來軍樂隊,結果棺材被降下墓穴的當兒木蓋突然滑落,竟露出一位灰發老婦的臉孔——葬禮繼續舉行! 從維爾切克家出來後,我們繼續查看災況。
歌劇院仍在燃燒;布裡斯托爾沒有一扇窗子完好如初,從街上一眼就可以看見裡面的餐廳。
外面萬頭攢動,每個人都衣衫不整,滿身硝煙味兒。
我和波弟·富格爾及他女兒諾拉、他妹妹西爾維亞·明斯特一起吃晚餐。
波弟的前妻在戰争爆發以前嫁給前奧地利首相許士尼格,現在兩個人都被關在集中營裡。
1934年7月,馮·許士尼格博士(1897—1977)繼被刺身亡的陶爾斐斯成為奧地利首相。
因為堅持反對希特勒于1938年3月執行之德奧兼并,與其妻一同遭到逮捕,大戰期間一直被關在集中營内。
1945年,美軍釋放了他,餘生在美國教書。
布裡斯托爾的管理階層實在厲害:旅館内停電,隻得在每張餐桌上點蠟燭,此外,一切如常。
飯後我們走路去隔壁彼得·哈比希開的店,觀看仍在燃燒中的歌劇院。
彼得眼眶裡噙着淚水;對維也納人來說,鐘愛的歌劇院遭到摧毀,無異為個人的悲劇。
維也納歌劇院于1869年在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禦前,以莫紮特的歌劇《唐璜》揭幕啟用。
巧的是,該院被炸毀前演出的最後一出歌劇,竟是瓦格納的《諸神的黃昏》。
歌劇院被炸毀,連帶焚毀總計120出歌劇的場景,及大約16萬套的戲服。
戰後奧地利人生活雖十分艱苦,然而歌劇院的重建卻一直被全國上下視為當急要務。
歌劇院終于在1955年11月重新啟用,不啻象征了“文明奧地利”的重生。
3月14日,星期三 今天又得步行去醫院上班;現在往返得花四個鐘頭!我非想辦法搭便車不可,不過現在馬路上到處堆滿破磚瓦礫,沒有車輛能夠通行,每個人都是步行。
3月15日,星期四 醫院放我兩天假,然後我将換工作,轉到“部隊顧問服務及福利”單位。
我還不太清楚工作内容到底是什麼,可能包括與本地空軍管區通信讨論院内傷患升級及授獎事宜,同時替他們的私人問題提供顧問服務。
這份工作必須和三教九流的人接觸,院長似乎認為我擅長此道。
不幸我還得處理所有與死亡有關的事情,自從隧道掩蔽壕被炸的悲劇發生後,我們和許多死者的親屬會談過。
今天有一位死者的未婚妻來見我,所有血淋淋的細節她都想知道。
3月16日,星期五 今天早上又有空襲。
我穿越歌劇院廣場走到薩赫旅館,因為聽說他們的地窖比布裡斯托爾的安全。
塔克西斯兄弟和海因茨·廷蒂也和我一塊兒去,結果在裡面待了四個小時,幸好一切平安,不過每個人似乎都比以前更緊張。
警報解除後,盡管聽别人說火車已停駛,喬絲·羅森菲爾德仍直接去車站(她們家在林茲附近有産業)。
她變得歇斯底裡,連在維也納多待一晚都不願意。
她留了些蛋給我。
3月17日,星期六 今天,西塔·弗雷德和我又在薩赫旅館的地窖内待了幾個鐘頭。
那個地窖看起來的确很牢固,不過炸彈到底會從哪個角度炸過來,誰也無法預料。
猛烈轟炸開始後,家人不斷捎來家書,語氣都急瘋了,我卻無法回信,因為維也納對外郵件服務已中斷。
3月18日,星期日 和漢西·奧普斯多夫一起上教堂,然後去探望仍卧病在床的西西·維爾切克。
歌劇院被炸毀的那天,她叔叔卡裡寫了一封信給我,日期注明為“維也納有史以來最悲慘的一日”。
可憐,他傷心透了;西西的父親也一樣。
弗朗茨·塔克西斯告訴我,維也納對他們那一代的重要性就像卧室對我們:每個角落都“屬于”他們,每一塊石頭他們都一清二楚…… 和加布裡埃爾·凱瑟斯達特及另一位波蘭難民,塞巴斯蒂安·盧博米爾斯基王子在布裡斯托爾吃午餐。
波托茨基母子一直拖延離城的日子,終于在三天前離開。
看不見他們感覺好怪;我們這群人已經變得如同一家人,每個人離開都會留下一片空虛感。
餐後到對街加布裡埃爾的旅館内喝咖啡。
她剛買了幾頂新帽子——這是現在唯一不需用配給券購買的衣飾類。
由于她持有利希滕施泰因家族的護照(她是執政王子的表妹),現在随時都可以乘汽車離城。
3月19日,星期一 又過了仿佛噩夢的一天。
這次敵機在醫院内進行地毯式轟炸;當時我們躲在上次悲劇發生的隧道内。
自從上次事件發生後,院方從醫院接了一條直通電話線到隧道内,傳達在屋頂上守望人瞭望的結果。
今天有三枚炸彈擊中隧道;西塔·弗雷德大叫道:“蹲下!”——因為我比大部分的人都高,她怕我首當其沖,承受空氣壓縮力。
起先病患驚惶失措,仿佛牛群般尖叫亂竄,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平靜下來。
雖然每次爆炸都會震倒一批人,不過并沒有人受傷,隧道也沒有坍塌。
另外七枚炸彈落在醫院内,一枚炸中手術室,貫穿三層樓後才停下來,然後就在地下室掩蔽壕正上方爆炸,所有的窗子都被震碎了。
一架美國飛機墜落在附近的土耳其公園内,院方派了幾名職員去把機上組員擡回來;他們隻找到四個人,另一個人不見了。
我們奉命清除善後,在成堆破碎玻璃和瓦礫之間蹒跚踯躅。
我将接替其職位的那個女孩歇斯底裡發作:她在路上遇到空襲,不得不躲進一間小屋内。
我先讓她回家,然後繼續撿拾炸爛的家具和窗棂。
快到六點時,我決定回家。
走到一半,有人從樓上朝街心扔下來一扇破窗框,把我的手劃破了一個大口子。
結果一輛軍用汽車停下來,把我送到維爾切克家;我本來想找西西,但她出去了,結果她父親用一條毛巾包住我的手,讓我撐回布裡斯托爾旅館,由薩佩哈夫婦接手照顧我。
他們說我的傷口觸目驚心。
現在日子變得很難捱,因為城裡已停水幾個星期。
旅館如何繼續供應三餐,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現在也沒人敢喝茶或咖啡。
夜晚也沒燈,西西送給我的聖誕蠟燭也都快用光了。
晚上,我經常摸黑坐在房間裡練習手風琴。
3月20日,星期二 街上覆滿一層碎玻璃。
現在我都搭便車去醫院。
雖然不容易搭到車,不過我眼明腳快,連續兩次攔下同一輛軍用汽車,後來那位駕駛答應以後會注意找我,因為他每天都會經過我走的路線。
彼得·哈比希也答應把他新弄到的自行車借給我,因為他白天并不需要用車。
有了單車我就可以獨立了。
再度發生空襲,但未造成災情。
3月21日,星期三 今天的空襲持續了五個小時,但未造成損害。
敵機從意大利飛來,一直飛往柏林——挺大的成就! 居然接到喬吉寄來的一封信。
他仍在巴黎,在一家新聞社工作,同時繼續在科技學校念書。
他建議全家人“守在一起”;俄國人會說這是“隔岸救火”的建議。
此刻塔蒂阿娜和保羅·梅特涅在北方;父母住在柯尼希斯瓦特;我被困在維也納城内!……不過喬吉當然是好意啦! 3月24日,星期六 每天晚上我都和塞巴斯蒂安·盧博米爾斯基走到地下室,用大果醬瓶裝滿水回房間;雖然旅館每天會在房客的盥洗池裡放一小杯水,不過因為空氣裡滿是煙塵,很容易口渴。
最近我都趁着空襲期間在醫院裡洗澡,不過現在這麼做已變得太危險,我不敢了;況且就連醫院裡都缺水。
所有戰俘,包括那批飛機被擊落的美國飛行員,隻要還能走動,都被派去附近蓄水池提水。
雖然大家都知道池裡的水污染嚴重,仍照用不誤,甚至用來煮飯。
衛生标準每況愈下,護士亦開始接種霍亂疫苗,因為布達佩斯已經開始流行傳染病了。
不過我們都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多想或擔心。
我即将搬去維爾切克家住。
西西下周将與她的醫院一同撤退,但她的哥哥漢西是預備軍官,雖然負傷,仍須留守城内,直到蘇軍攻來。
至少他能提供我蘇軍進展的最新消息。
已開始運送行李到赫林街。
工作人員終于挖出一條路,通到賽馬俱樂部坍塌的地窖内,并開始掘出屍首。
那股臭味令人作嘔,留在鼻内幾天都不散。
通常我都騎自行車繞到史蒂芬大教堂,避開那條街。
3月26日,星期一 今天是接下新工作的第一天,非常忙碌。
昨天我和卡裡·維爾切克叔叔正在前往史蒂芬大教堂望彌撒(昨天是受難周的第一天)的路上,警報響了。
空氣中煙塵彌漫,太陽已下山,我們坐在聖米歇爾廣場的教堂石階上,弗朗茨·塔克西斯偶爾會過來向我們報告敵機的方位。
上個星期六,卡裡叔叔告訴我,當薩佩哈夫婦終于獲準攜帶财産(是他們從波蘭逃出來時,用一輛卡車運來的)離開維也納時,半夜打電話給他說,車上還有些空間,可以帶一些波托茨基母子寄放在列支敦士登皇宮内的東西走。
卡裡叔叔馬上帶一批可以立刻取出的箱子過去裝車。
等他們離開之後,他盤點了一遍。
波托茨基家族的蘭卡特城堡内擁有世界聞名的瓷器、家具及華托和弗拉戈納爾的名畫等,全是他們家族的祖先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凡爾賽宮遭掠奪時廉價購得的。
多虧戈林出面幹預,這些寶物才安全抵達維也納。
不過,卡裡叔叔很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說,被薩佩哈夫婦的卡車載走的那批東西,卻是波托茨基家族的交響樂隊樂器!當然這些樂器也算得上是18世紀的古董,不過你可以想象可憐的阿爾弗雷德(波托茨基)開箱時的表情…… 3月27日,星期二 在醫院裡出了糗:我替幾名士兵頒授勳章,卻不知道隻有院長才有權利頒獎。
但公文放在我桌上,注明這件事必須立刻辦!結果院長氣壞了,因為他把這種事看得很認真。
回家途中,看見格察·帕賈斯維奇的汽車停在聖米歇爾廣場上;他是西西·維爾切克的姐夫。
我吓了一跳,手裡抱的東西都掉了,因為這裡沒人有這麼大的膽子,除非不怕死。
他雖在匈牙利出生,卻持有克羅地亞護照,因為他們家族的産業都在前南斯拉夫境内。
他有一位兄弟本是克羅地亞駐馬德裡大使,後來投奔同盟國,他因此受到拖累,剛被克羅地亞外交部解雇。
格察來接西西,如今卻困在維也納城内,必須等找到足夠的汽油後才能啟程。
稍晚我騎自行車去布裡斯托爾拿我的手風琴,回來時想試另一條捷徑,結果那架該死的手風琴就在我經過賽馬俱樂部時掉了下去,我彎腰去撿,卻撞見停在瓦礫堆前的一輛卡車。
那地方還是一股可怕的臭味,我擡起頭,赫然看見卡車後面裝滿沒綁緊的布袋,最靠近我的那一袋裡伸出一個女人的兩條腿,雖然還穿着鞋,其中一隻鞋的鞋跟卻掉了。
格察載我回醫院,我發現西塔·弗雷德的情緒極怪異。
她溜進我辦公室,悄聲對我說,她有話不吐不快:自從手術病房被炸毀後,病患床位變得非常擠。
以前地窖裡有所謂的“水療單位”,這是奧地利人的發明,非常有用,裡面擺了很多澡缸,讓脊椎受傷的病患日夜躺在溫水裡,甚至讓他們睡在水裡,從來不移動;不僅可以防止骨髓滲出骨頭,同時能減輕許多痛苦。
以前我常去那裡探望一位俄國戰俘;他非常年輕,傷勢嚴重,整天都在哭。
我希望用母語跟他交談可以讓他好過一些,果然沒過多久他就開始吹口琴,感覺好多了。
可是自從停水後,我們必須把這些病患擡回幹床上。
有一名塞爾維亞人不知染上何種壞疽症,味道非常難聞,不可能讓他和其他病患住在同一間病房内,最後隻好讓他一個人住一間病房,讓其他八張床空着。
醫生早就放棄他了,可是他一直撐着,院方急着用空床,經過“秘密會商”,現在決定讓他“解脫”。
西塔剛才發現這件事,情緒很壞。
她帶我去看他的情況有多嚴重。
我們走到他床邊,她掀起被單,讓我看他已變得跟煤炭一般黑的手臂,西塔毫不費力氣就可以用手指戳進他肉裡。
他一直用詢問的眼光看我們,好可怕! 下班後格察來接我,我們把車開到卡倫山坐了一會兒,整理思緒,然後才返回城内,去向加布裡埃爾·凱瑟斯達特告别;她終于可以離城了。
接着到布裡斯托爾和弗拉希·米托洛斯基一起吃晚餐。
我在去旅館的路上,看見一個老人用一台小獨輪手推車推一具棺材,上面寫着“馮·拉瑞什先生”——可能是賽馬俱樂部的受難者。
我推着自行車從他身旁繞過,快要碰到他袖子時才想起來應該問他一件事——棺材是在哪裡買的? 維爾切克宮内也逐漸人去樓空:西西的父母和漢西的太太蕾妮,已在十天前離城,如今家裡隻剩下卡裡叔叔、漢西、西西、格察、塔克西斯兄弟(他們家兩個星期前被炸毀)和我。
蘇軍已越過奧地利邊境,正迅速推進中。
聽說德軍幾乎沒有反抗。
維也納賽馬俱樂部會址所在,即位于著名的薩赫旅館轉角處的菲利普斯宮,其廢墟于1947年被夷平,改建為公園。
大部分受害人屍首一直沒挖掘出來,仍埋在地下。
3月28日,星期三 西塔·弗雷德一直堅持要我去找院長蒂姆醫生談話,向他解釋我身為一名白俄,萬一紅軍進城時逮住我,将“很不健康”。
今天我照她的話做了,結果他回答我,說他是業餘的星相學家,根據他最近的計算,元首還會再活十年;也就是說:戰争還沒有失敗!然後他愈說愈激動,最後還對我大吼大叫,警告我最好别到處散布謠言,擾亂民心,否則他會叫當局以“失敗論者”的罪名逮捕我,雲雲。
走出他辦公室時,我打定主意以後再也不提這件事,但隻要我覺得時機到了,我就會逃走。
姑且不論我個人的情況,院方對撤離病患與職員毫無計劃,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同時蘇軍已抵達等于是郊區的維也納新城了! 今天格察·帕賈斯維奇又來載我回家。
3月29日,星期四 西塔·弗雷德開始宣戰了。
今天她和院長“火爆會談”,要求被調去拜羅伊特。
院長立刻威脅道:“如果再聽到别的職員散布失敗主義論”,他打算把我們全調到前線去。
今晚我正安靜地在辦公室裡工作,西塔突然沖進來報告最新消息:空軍管區剛剛來通知,整個醫院,包括傷患、職員及器材,必須立刻撤退到提洛爾去。
格察·帕賈斯維奇來載我回家,我試着發電報給家人,向他們報告最新的好消息,可是郵局不接受電報。
火車也停駛了,整座城都陷入恐慌狀态。
3月30日,星期五 整個早上在辦公室裡打包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同時趕辦急件。
我們奉命将所有不必要的文件焚毀;做這件事我挺樂的,因為反正它們全是官僚公文。
但仍有許多傷患需要協助及建議,所以整天都很忙碌。
下午4點,護士長叫我們晚上9點回來報到,第一批傷患及職員将在那個時候離開。
西塔·弗雷德和我都屬于第一批走的人。
格察·帕賈斯維奇和我趕回薩赫旅館去通知西塔,因為今天她正好休假,但我們沒找到她,隻留了張條子,然後我便趕回家去收拾行李。
格察一直不相信醫院真的會撤退,不斷催促我跟他、西西·維爾切克及西塔一起逃走。
但他必須先替他的車子取得通行證,而且我們也必須得到醫院的許可,否則會被視為逃兵。
以前曾擔任希特勒青年團領導人、現在是維也納市長的席拉赫在城内貼滿告示,宣稱将把維也納變成一座堡壘,反抗到底。
席拉赫(1907—1974)的母親雖是美國人,卻很早便成為狂熱的納粹黨員,曾在1931—1940年間擔任希特勒青年團領導人,接着奉派擔任維也納市長。
盡管到後來他亦對希特勒喪失信心,但他仍然參與了對猶太人的迫害活動,而且在“七月密謀”發生後,亦追緝逮捕了不少反納粹人士。
我在薩赫旅館前面碰見波弟·富格爾的女兒,諾拉。
她眼淚汪汪的,說約好來載她離城的卡車沒出現。
西塔和我帶着所有能帶的行李趕去醫院,結果發現院内
她現在仍在布拉格,不過馬上就會去漢堡附近的弗利德利斯魯與奧托·俾斯麥夫婦相聚,因為保羅·梅特涅最近被調去城堡附近的呂讷堡。
去年秋天被判無罪的戈特弗裡德,最近終于從一直監禁他的集中營裡放出來,據說也會去那裡。
我一直不敢相信他真的自由了,因為“七月密謀”他涉案這麼深。
塔蒂阿娜即将遠行令我擔憂,現在火車也經常遭到轟炸。
3月2日,星期五 兩天前,我們必須在空襲期間替漢尼(被切斷雙腿的那位飛行員)換紗布。
當時他的未婚妻露琪不在;因為停電,我必須提着兩盞油燈替換紗布的醫生及護士照明。
每次清洗傷口,漢尼必須忍受的痛苦簡直令人無法想象,因為他的兩根斷肢等于是被絞斷的,骨頭碎得到處都是,不斷從肉裡刺出來,得用鑷子一片一片挑。
西塔說如果我可以看着他的傷口而不感到惡心想吐,那我就什麼都不怕了。
起先我還以為自己沒辦法,奇怪的是,我竟然能夠忍受,尤其是在必須幫忙的時候,全神貫注,專心工作,和病患突然疏離,因此所有的感覺都被忽略了。
感謝上帝! 3月3日,星期六 今天沒有空襲,總算可以準時回家。
醫院裡變得很冷,因為煤炭燒完了。
現在就連醫院都無法享受配給煤炭的優先權。
3月4日,星期日 今天和漢西·奧普斯多夫走出史蒂芬大教堂時,警報聲響起。
現在漢西經常陪我,他因為聲帶遭到槍擊,正在城内接受治療,隻能小聲講話。
稍後,我去看梅利·克芬許勒。
她在軍需品工廠工作,即使蘇軍進城,也不可能獲準離開。
不過她已從鄉間的家族産業那兒偷偷弄來兩匹馬和一輛馬車,萬一我們必須在最後一秒鐘逃難,可以用得着。
今天接到母親1月2日從柯尼希斯瓦特寄來的一個包裹,被郵局耽擱了兩個月,打破了以前的紀錄。
3月6日,星期二 富格爾家族的老祖母死了。
她的兒子“波弟”是德國空軍的将軍,前幾天來維也納。
西西·維爾切克一直催我去拜托他,把我調到西邊一點的空軍醫院。
他的确有點影響力,因為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明星飛行員,獲頒德意志帝國最高榮譽勳章。
西西自己将随所有職工遷往薩爾斯堡附近的格蒙登。
不過她也不想立刻離開維也納,正在設法拖延。
漢諾威家族在格蒙登有一座城堡,現在改成醫院。
克裡斯欽建議如果西西和我真的去那裡,可以去他父母家(由馬廄改建)住;并且答應為我們安排一切。
聽他這麼說令人心安,如果我們真的必須逃難,肯定會非常倉促。
3月7日,星期三 西西·維爾切克帶我去見波弟·富格爾。
他滿頭白發,臉孔卻仍然很年輕;非常帥,極有魅力。
他答應會去找本地的空軍醫官指揮談我的事;此人對我們來說好比上帝,卻正好是他朋友。
其實我去求情主要是想讓朋友們放心,他們都覺得維也納守不了十天,我竟然還待在這裡,實在恐怖。
的确,蘇軍前進速度穩定,就算不馬上進城,也絕非德軍能夠抵抗,據說德軍防守力早已疲軟。
今晚弗拉希·米托洛斯基邀請我、加布裡埃爾·凱瑟斯達特和弗朗茨·塔克西斯到薩赫旅館的私人宴會廳内吃晚餐。
整個氣氛仍具有濃厚的“古風”:戴白手套的侍應生、吃由主人親手射殺的野雞、喝擺在冰桶裡的香槟……等等。
雖然敵軍離他家門檻不到幾千米,他卻繼續過富豪地主的生活。
3月8日,星期四 空襲。
因此必須加晚班。
聽收音機報道,盟軍已渡過萊茵河,現在科隆及波恩附近作戰。
雖然到處都受到他們的包圍,但德軍在西線的抵抗似乎仍相當頑強。
這點令我想不通。
如果必須在兩者中作選擇,難道他們不想優先抵擋蘇軍嗎? 3月10日,星期六 一位我從來沒見過的穆爾巴克先生替我帶來安托瓦内特·葛納和費德·基堡(他也在上個月離開維也納)寫的信。
他們倆都在慕尼黑,都懇求我立刻離開維也納。
我在旅館前廳跟穆爾巴克先生見面,他本來應負責安排我離城的事,但這并不容易,因為一個星期前當局已下令禁止所有人做私人旅行。
結果他遞給我一份由慕尼黑軍備單位核發的空白旅行證,我隻需填上名字及地址便可。
但光持有這張旅行證還是沒用,除非情況變得一團混亂,否則我不可能離開醫院;可是若等到情況大亂,火車一定停駛,那又可能來不及了。
即便如此,安托瓦内特為我費的這番心思仍令我十分感動。
半夜,瑪麗安·圖恩替母親從卡爾斯巴德打軍用電話給我;她說母親急壞了,我向她報告最新的情況。
回旅館後,發現母親發來一封電報。
伊連娜從羅馬、喬吉從巴黎分别捎來好消息。
太神奇了,到現在私人的信息似乎仍能通過前線,或許是經過瑞士吧。
母親要我打電話給她,可其實我每晚都試着撥電話去柯尼希斯瓦特,從來沒接通過。
3月12日,星期一 今天是維也納的黑暗日! 在醫院工作時西塔·弗雷德沖進我辦公室,通知我大群敵機正朝我們飛來。
當時我手邊工作實在太多,不能立刻跟她一起去隧道躲藏。
她卻喜歡趁着還不太擠的時候,早早趕過去。
等我準備好時,她已失去耐心,說我們幹脆留下來算了,讓我覺得有罪惡感,仿佛都是我的錯似的。
其實留下來的人很多,地下室掩體内擠滿傷患和護士。
我跟傷患坐在一起;其中一位病人是鮑爾上尉,他是著名的明星飛行員,獲頒橡葉十字勳章。
他肩膀受重傷,不過仍能起來走動。
我們聊了一會兒,但很快燈就熄了,外面的噪音打斷所有的談話。
我往地窖裡瞄,瞥見艾格尼絲護士蹲在一張桌子上啜泣,一位年輕的外科醫生正在拍她的背。
她平常總是和善又開心,可是每次碰到空襲都會崩潰。
我走過去,坐在桌上陪她,和她緊緊抱在一起。
外面的哨音及吼聲不斷,我從來沒有在維也納碰過這麼可怕的情況。
院方派了一位守望員待在屋頂上,他奉命無論如何不準離開屋頂,後來傳下來一個口信,說隧道遭炸彈直接命中。
我們立刻想到躲在裡面的許多病患和護士。
果不其然,大約十分鐘之後,待轟炸噪音安靜了一點,扛着擔架的人潮便不斷湧進,受傷的全是一個鐘頭以前高高興興走去隧道的人,看了教人心碎!有些人一直尖叫,其中一個人被擊中胃部,抱住我的腳苦苦哀求道:“麻醉藥,護士,給我麻醉藥!……”然後一直不停呻吟。
醫生當場就在地窖裡替好幾個人動手術。
院長卻在一旁不斷咒罵不聽從他命令留在醫院裡的人。
他發現幾乎所有職員此刻都集中在這裡,變得怒不可遏:“如果現在我們被炸彈炸中,我豈不是要損失所有的職員?!”據說當一部分病患走到隧道外面想透口氣時,一枚炸彈正好掉在隧道出口前方;還有些人說,當時誤傳空襲警報已解除……總而言之,有14個人當場被炸死。
大批幸存的受害者被擡進我們地窖的那一幕,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稍後,我們爬上屋頂,往城裡眺望。
奧爾施佩格教授說,他看見歌劇院在燃燒,可是當時煙塵彌漫,實在看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晚上,維利·塔克西斯出現。
他聽說隧道被炸,很替我擔心。
他一直等我把工作做完,陪我走回城内;一路上滿目瘡痍。
他說城市中心災情嚴重——歌劇院、賽馬俱樂部,甚至連我們住的布裡斯托爾旅館,都被炸了。
我問他我的房間還在不在;他說不知道。
等我們走到城市中心時,已經入夜,但很多建築仍在冒着熊熊火光,你甚至可以在旁邊看報紙。
而且到處彌漫濃濃的煤氣味,就和柏林最慘的日子一樣。
我們先去在赫林街上的維爾切克家慰問他們。
西西得了扁桃腺炎,又發高燒,躺在床上。
每個人都有點歇斯底裡,仿佛喝醉了似的。
據說被炸得最慘的是賽馬俱樂部,地窖裡死了270個人;到現在建築物本身仍在燃燒,無人能接近。
喬絲·羅森菲爾德告訴我,在最緊張的時刻,她緊緊抓住波弟·富格爾,因為她覺得空襲期間,能躲在一位獲頒勳章的空軍将領旁才最安全! 波弟還留在城内,等待安葬母親,可惜此事一直懸宕未決,因為棺材嚴重缺貨。
剛開始人們還湊合着用補窗棂的卡紙嵌闆做棺材,後來連卡紙嵌闆都找不到了。
幾天前,梅利·克芬許勒才對我說,她不準我現在死:“你絕對不可以這樣對待我們!”暗示替我辦喪事會太麻煩!不僅棺材缺貨,而且連掘墳都得親戚朋友親自動手,因為挖墓工人都當兵去了。
結果很多地方都堆了一大堆等待下葬的棺材。
幸好現在還是冬天,那景象僅僅怪異而已;天知道等春天來臨,雪融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前幾天有人替一位死去的上校舉行隆重的葬禮,甚至請來軍樂隊,結果棺材被降下墓穴的當兒木蓋突然滑落,竟露出一位灰發老婦的臉孔——葬禮繼續舉行! 從維爾切克家出來後,我們繼續查看災況。
歌劇院仍在燃燒;布裡斯托爾沒有一扇窗子完好如初,從街上一眼就可以看見裡面的餐廳。
外面萬頭攢動,每個人都衣衫不整,滿身硝煙味兒。
我和波弟·富格爾及他女兒諾拉、他妹妹西爾維亞·明斯特一起吃晚餐。
波弟的前妻在戰争爆發以前嫁給前奧地利首相許士尼格,現在兩個人都被關在集中營裡。
1934年7月,馮·許士尼格博士(1897—1977)繼被刺身亡的陶爾斐斯成為奧地利首相。
因為堅持反對希特勒于1938年3月執行之德奧兼并,與其妻一同遭到逮捕,大戰期間一直被關在集中營内。
1945年,美軍釋放了他,餘生在美國教書。
布裡斯托爾的管理階層實在厲害:旅館内停電,隻得在每張餐桌上點蠟燭,此外,一切如常。
飯後我們走路去隔壁彼得·哈比希開的店,觀看仍在燃燒中的歌劇院。
彼得眼眶裡噙着淚水;對維也納人來說,鐘愛的歌劇院遭到摧毀,無異為個人的悲劇。
維也納歌劇院于1869年在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禦前,以莫紮特的歌劇《唐璜》揭幕啟用。
巧的是,該院被炸毀前演出的最後一出歌劇,竟是瓦格納的《諸神的黃昏》。
歌劇院被炸毀,連帶焚毀總計120出歌劇的場景,及大約16萬套的戲服。
戰後奧地利人生活雖十分艱苦,然而歌劇院的重建卻一直被全國上下視為當急要務。
歌劇院終于在1955年11月重新啟用,不啻象征了“文明奧地利”的重生。
3月14日,星期三 今天又得步行去醫院上班;現在往返得花四個鐘頭!我非想辦法搭便車不可,不過現在馬路上到處堆滿破磚瓦礫,沒有車輛能夠通行,每個人都是步行。
3月15日,星期四 醫院放我兩天假,然後我将換工作,轉到“部隊顧問服務及福利”單位。
我還不太清楚工作内容到底是什麼,可能包括與本地空軍管區通信讨論院内傷患升級及授獎事宜,同時替他們的私人問題提供顧問服務。
這份工作必須和三教九流的人接觸,院長似乎認為我擅長此道。
不幸我還得處理所有與死亡有關的事情,自從隧道掩蔽壕被炸的悲劇發生後,我們和許多死者的親屬會談過。
今天有一位死者的未婚妻來見我,所有血淋淋的細節她都想知道。
3月16日,星期五 今天早上又有空襲。
我穿越歌劇院廣場走到薩赫旅館,因為聽說他們的地窖比布裡斯托爾的安全。
塔克西斯兄弟和海因茨·廷蒂也和我一塊兒去,結果在裡面待了四個小時,幸好一切平安,不過每個人似乎都比以前更緊張。
警報解除後,盡管聽别人說火車已停駛,喬絲·羅森菲爾德仍直接去車站(她們家在林茲附近有産業)。
她變得歇斯底裡,連在維也納多待一晚都不願意。
她留了些蛋給我。
3月17日,星期六 今天,西塔·弗雷德和我又在薩赫旅館的地窖内待了幾個鐘頭。
那個地窖看起來的确很牢固,不過炸彈到底會從哪個角度炸過來,誰也無法預料。
猛烈轟炸開始後,家人不斷捎來家書,語氣都急瘋了,我卻無法回信,因為維也納對外郵件服務已中斷。
3月18日,星期日 和漢西·奧普斯多夫一起上教堂,然後去探望仍卧病在床的西西·維爾切克。
歌劇院被炸毀的那天,她叔叔卡裡寫了一封信給我,日期注明為“維也納有史以來最悲慘的一日”。
可憐,他傷心透了;西西的父親也一樣。
弗朗茨·塔克西斯告訴我,維也納對他們那一代的重要性就像卧室對我們:每個角落都“屬于”他們,每一塊石頭他們都一清二楚…… 和加布裡埃爾·凱瑟斯達特及另一位波蘭難民,塞巴斯蒂安·盧博米爾斯基王子在布裡斯托爾吃午餐。
波托茨基母子一直拖延離城的日子,終于在三天前離開。
看不見他們感覺好怪;我們這群人已經變得如同一家人,每個人離開都會留下一片空虛感。
餐後到對街加布裡埃爾的旅館内喝咖啡。
她剛買了幾頂新帽子——這是現在唯一不需用配給券購買的衣飾類。
由于她持有利希滕施泰因家族的護照(她是執政王子的表妹),現在随時都可以乘汽車離城。
3月19日,星期一 又過了仿佛噩夢的一天。
這次敵機在醫院内進行地毯式轟炸;當時我們躲在上次悲劇發生的隧道内。
自從上次事件發生後,院方從醫院接了一條直通電話線到隧道内,傳達在屋頂上守望人瞭望的結果。
今天有三枚炸彈擊中隧道;西塔·弗雷德大叫道:“蹲下!”——因為我比大部分的人都高,她怕我首當其沖,承受空氣壓縮力。
起先病患驚惶失措,仿佛牛群般尖叫亂竄,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平靜下來。
雖然每次爆炸都會震倒一批人,不過并沒有人受傷,隧道也沒有坍塌。
另外七枚炸彈落在醫院内,一枚炸中手術室,貫穿三層樓後才停下來,然後就在地下室掩蔽壕正上方爆炸,所有的窗子都被震碎了。
一架美國飛機墜落在附近的土耳其公園内,院方派了幾名職員去把機上組員擡回來;他們隻找到四個人,另一個人不見了。
我們奉命清除善後,在成堆破碎玻璃和瓦礫之間蹒跚踯躅。
我将接替其職位的那個女孩歇斯底裡發作:她在路上遇到空襲,不得不躲進一間小屋内。
我先讓她回家,然後繼續撿拾炸爛的家具和窗棂。
快到六點時,我決定回家。
走到一半,有人從樓上朝街心扔下來一扇破窗框,把我的手劃破了一個大口子。
結果一輛軍用汽車停下來,把我送到維爾切克家;我本來想找西西,但她出去了,結果她父親用一條毛巾包住我的手,讓我撐回布裡斯托爾旅館,由薩佩哈夫婦接手照顧我。
他們說我的傷口觸目驚心。
現在日子變得很難捱,因為城裡已停水幾個星期。
旅館如何繼續供應三餐,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現在也沒人敢喝茶或咖啡。
夜晚也沒燈,西西送給我的聖誕蠟燭也都快用光了。
晚上,我經常摸黑坐在房間裡練習手風琴。
3月20日,星期二 街上覆滿一層碎玻璃。
現在我都搭便車去醫院。
雖然不容易搭到車,不過我眼明腳快,連續兩次攔下同一輛軍用汽車,後來那位駕駛答應以後會注意找我,因為他每天都會經過我走的路線。
彼得·哈比希也答應把他新弄到的自行車借給我,因為他白天并不需要用車。
有了單車我就可以獨立了。
再度發生空襲,但未造成災情。
3月21日,星期三 今天的空襲持續了五個小時,但未造成損害。
敵機從意大利飛來,一直飛往柏林——挺大的成就! 居然接到喬吉寄來的一封信。
他仍在巴黎,在一家新聞社工作,同時繼續在科技學校念書。
他建議全家人“守在一起”;俄國人會說這是“隔岸救火”的建議。
此刻塔蒂阿娜和保羅·梅特涅在北方;父母住在柯尼希斯瓦特;我被困在維也納城内!……不過喬吉當然是好意啦! 3月24日,星期六 每天晚上我都和塞巴斯蒂安·盧博米爾斯基走到地下室,用大果醬瓶裝滿水回房間;雖然旅館每天會在房客的盥洗池裡放一小杯水,不過因為空氣裡滿是煙塵,很容易口渴。
最近我都趁着空襲期間在醫院裡洗澡,不過現在這麼做已變得太危險,我不敢了;況且就連醫院裡都缺水。
所有戰俘,包括那批飛機被擊落的美國飛行員,隻要還能走動,都被派去附近蓄水池提水。
雖然大家都知道池裡的水污染嚴重,仍照用不誤,甚至用來煮飯。
衛生标準每況愈下,護士亦開始接種霍亂疫苗,因為布達佩斯已經開始流行傳染病了。
不過我們都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多想或擔心。
我即将搬去維爾切克家住。
西西下周将與她的醫院一同撤退,但她的哥哥漢西是預備軍官,雖然負傷,仍須留守城内,直到蘇軍攻來。
至少他能提供我蘇軍進展的最新消息。
已開始運送行李到赫林街。
工作人員終于挖出一條路,通到賽馬俱樂部坍塌的地窖内,并開始掘出屍首。
那股臭味令人作嘔,留在鼻内幾天都不散。
通常我都騎自行車繞到史蒂芬大教堂,避開那條街。
3月26日,星期一 今天是接下新工作的第一天,非常忙碌。
昨天我和卡裡·維爾切克叔叔正在前往史蒂芬大教堂望彌撒(昨天是受難周的第一天)的路上,警報響了。
空氣中煙塵彌漫,太陽已下山,我們坐在聖米歇爾廣場的教堂石階上,弗朗茨·塔克西斯偶爾會過來向我們報告敵機的方位。
上個星期六,卡裡叔叔告訴我,當薩佩哈夫婦終于獲準攜帶财産(是他們從波蘭逃出來時,用一輛卡車運來的)離開維也納時,半夜打電話給他說,車上還有些空間,可以帶一些波托茨基母子寄放在列支敦士登皇宮内的東西走。
卡裡叔叔馬上帶一批可以立刻取出的箱子過去裝車。
等他們離開之後,他盤點了一遍。
波托茨基家族的蘭卡特城堡内擁有世界聞名的瓷器、家具及華托和弗拉戈納爾的名畫等,全是他們家族的祖先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凡爾賽宮遭掠奪時廉價購得的。
多虧戈林出面幹預,這些寶物才安全抵達維也納。
不過,卡裡叔叔很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說,被薩佩哈夫婦的卡車載走的那批東西,卻是波托茨基家族的交響樂隊樂器!當然這些樂器也算得上是18世紀的古董,不過你可以想象可憐的阿爾弗雷德(波托茨基)開箱時的表情…… 3月27日,星期二 在醫院裡出了糗:我替幾名士兵頒授勳章,卻不知道隻有院長才有權利頒獎。
但公文放在我桌上,注明這件事必須立刻辦!結果院長氣壞了,因為他把這種事看得很認真。
回家途中,看見格察·帕賈斯維奇的汽車停在聖米歇爾廣場上;他是西西·維爾切克的姐夫。
我吓了一跳,手裡抱的東西都掉了,因為這裡沒人有這麼大的膽子,除非不怕死。
他雖在匈牙利出生,卻持有克羅地亞護照,因為他們家族的産業都在前南斯拉夫境内。
他有一位兄弟本是克羅地亞駐馬德裡大使,後來投奔同盟國,他因此受到拖累,剛被克羅地亞外交部解雇。
格察來接西西,如今卻困在維也納城内,必須等找到足夠的汽油後才能啟程。
稍晚我騎自行車去布裡斯托爾拿我的手風琴,回來時想試另一條捷徑,結果那架該死的手風琴就在我經過賽馬俱樂部時掉了下去,我彎腰去撿,卻撞見停在瓦礫堆前的一輛卡車。
那地方還是一股可怕的臭味,我擡起頭,赫然看見卡車後面裝滿沒綁緊的布袋,最靠近我的那一袋裡伸出一個女人的兩條腿,雖然還穿着鞋,其中一隻鞋的鞋跟卻掉了。
格察載我回醫院,我發現西塔·弗雷德的情緒極怪異。
她溜進我辦公室,悄聲對我說,她有話不吐不快:自從手術病房被炸毀後,病患床位變得非常擠。
以前地窖裡有所謂的“水療單位”,這是奧地利人的發明,非常有用,裡面擺了很多澡缸,讓脊椎受傷的病患日夜躺在溫水裡,甚至讓他們睡在水裡,從來不移動;不僅可以防止骨髓滲出骨頭,同時能減輕許多痛苦。
以前我常去那裡探望一位俄國戰俘;他非常年輕,傷勢嚴重,整天都在哭。
我希望用母語跟他交談可以讓他好過一些,果然沒過多久他就開始吹口琴,感覺好多了。
可是自從停水後,我們必須把這些病患擡回幹床上。
有一名塞爾維亞人不知染上何種壞疽症,味道非常難聞,不可能讓他和其他病患住在同一間病房内,最後隻好讓他一個人住一間病房,讓其他八張床空着。
醫生早就放棄他了,可是他一直撐着,院方急着用空床,經過“秘密會商”,現在決定讓他“解脫”。
西塔剛才發現這件事,情緒很壞。
她帶我去看他的情況有多嚴重。
我們走到他床邊,她掀起被單,讓我看他已變得跟煤炭一般黑的手臂,西塔毫不費力氣就可以用手指戳進他肉裡。
他一直用詢問的眼光看我們,好可怕! 下班後格察來接我,我們把車開到卡倫山坐了一會兒,整理思緒,然後才返回城内,去向加布裡埃爾·凱瑟斯達特告别;她終于可以離城了。
接着到布裡斯托爾和弗拉希·米托洛斯基一起吃晚餐。
我在去旅館的路上,看見一個老人用一台小獨輪手推車推一具棺材,上面寫着“馮·拉瑞什先生”——可能是賽馬俱樂部的受難者。
我推着自行車從他身旁繞過,快要碰到他袖子時才想起來應該問他一件事——棺材是在哪裡買的? 維爾切克宮内也逐漸人去樓空:西西的父母和漢西的太太蕾妮,已在十天前離城,如今家裡隻剩下卡裡叔叔、漢西、西西、格察、塔克西斯兄弟(他們家兩個星期前被炸毀)和我。
蘇軍已越過奧地利邊境,正迅速推進中。
聽說德軍幾乎沒有反抗。
維也納賽馬俱樂部會址所在,即位于著名的薩赫旅館轉角處的菲利普斯宮,其廢墟于1947年被夷平,改建為公園。
大部分受害人屍首一直沒挖掘出來,仍埋在地下。
3月28日,星期三 西塔·弗雷德一直堅持要我去找院長蒂姆醫生談話,向他解釋我身為一名白俄,萬一紅軍進城時逮住我,将“很不健康”。
今天我照她的話做了,結果他回答我,說他是業餘的星相學家,根據他最近的計算,元首還會再活十年;也就是說:戰争還沒有失敗!然後他愈說愈激動,最後還對我大吼大叫,警告我最好别到處散布謠言,擾亂民心,否則他會叫當局以“失敗論者”的罪名逮捕我,雲雲。
走出他辦公室時,我打定主意以後再也不提這件事,但隻要我覺得時機到了,我就會逃走。
姑且不論我個人的情況,院方對撤離病患與職員毫無計劃,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同時蘇軍已抵達等于是郊區的維也納新城了! 今天格察·帕賈斯維奇又來載我回家。
3月29日,星期四 西塔·弗雷德開始宣戰了。
今天她和院長“火爆會談”,要求被調去拜羅伊特。
院長立刻威脅道:“如果再聽到别的職員散布失敗主義論”,他打算把我們全調到前線去。
今晚我正安靜地在辦公室裡工作,西塔突然沖進來報告最新消息:空軍管區剛剛來通知,整個醫院,包括傷患、職員及器材,必須立刻撤退到提洛爾去。
格察·帕賈斯維奇來載我回家,我試着發電報給家人,向他們報告最新的好消息,可是郵局不接受電報。
火車也停駛了,整座城都陷入恐慌狀态。
3月30日,星期五 整個早上在辦公室裡打包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同時趕辦急件。
我們奉命将所有不必要的文件焚毀;做這件事我挺樂的,因為反正它們全是官僚公文。
但仍有許多傷患需要協助及建議,所以整天都很忙碌。
下午4點,護士長叫我們晚上9點回來報到,第一批傷患及職員将在那個時候離開。
西塔·弗雷德和我都屬于第一批走的人。
格察·帕賈斯維奇和我趕回薩赫旅館去通知西塔,因為今天她正好休假,但我們沒找到她,隻留了張條子,然後我便趕回家去收拾行李。
格察一直不相信醫院真的會撤退,不斷催促我跟他、西西·維爾切克及西塔一起逃走。
但他必須先替他的車子取得通行證,而且我們也必須得到醫院的許可,否則會被視為逃兵。
以前曾擔任希特勒青年團領導人、現在是維也納市長的席拉赫在城内貼滿告示,宣稱将把維也納變成一座堡壘,反抗到底。
席拉赫(1907—1974)的母親雖是美國人,卻很早便成為狂熱的納粹黨員,曾在1931—1940年間擔任希特勒青年團領導人,接着奉派擔任維也納市長。
盡管到後來他亦對希特勒喪失信心,但他仍然參與了對猶太人的迫害活動,而且在“七月密謀”發生後,亦追緝逮捕了不少反納粹人士。
我在薩赫旅館前面碰見波弟·富格爾的女兒,諾拉。
她眼淚汪汪的,說約好來載她離城的卡車沒出現。
西塔和我帶着所有能帶的行李趕去醫院,結果發現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