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關燈
小
中
大
現在,他終于來到了陰涼的地方;他坐在一個清潔的小房間裡,房間朝北,曬不到一點太陽,很陰涼。
這兒,可以說沒有絲毫的動靜,除了某處一個蓄水池的噴水龍頭往外噴水,發出微微的噴水聲,還有遠處的一個公園裡,孩子們在下午五點,在沙堆和長椅間玩耍時的叫喊聲。
由于動靜小,四壁便給人一種不堅固的印象;牆壁由空心磚砌成,上面抹了一層石灰和一層乳白色的油漆,表面布滿細顆粒。
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牆壁自然都透出些許潮氣。
窗戶開在外牆的正中。
窗子安着鐵條,給床上的毯子和條紋睡衣投上了一道道橫的或豎的陰影,窗條有三條豎的,兩條橫的,将天空分割成塊狀,看似牆壁一般。
這雖是一種随意性的分割,但卻很和諧,十二這個數字奇怪地令人想起了馬尼利烏斯所說的黃道十二宮。
亞當身着條紋睡衣坐在鐵床的床沿,此時恰恰想到了這一點。
他們給了他抽煙的權利,他在使用這一權利,同時還在使用一個塑料煙灰缸。
那支煙頭朝下放在煙缸裡,正在燃燒的香煙給了他幫助,使他得以順着一個想法不斷想下去,隻要香煙不滅,思路就不會中斷。
他們把他的頭發和胡子全剃了,整個腦袋顯得很年輕,此時這個腦袋正朝着那個長方形的單色鐵窗;亞當已經尋找到了方法,選擇了由窗條分割而成的方塊中的一個,也許是出于邪惡的情趣,或者純粹出于偶然,他選中了左邊算起的第八塊。
不管怎麼說,無論這種選擇是否有意,亞當确實知道,據馬尼利烏斯,黃道十二宮中的第八宮是死神宮。
既然已經清楚地知道了這一點,他也就很難做到誠心誠意了;他根據這唯一的事實所能想象或能信賴的一切都無關緊要——不管各種角度,如四方、六邊等,是否在黃道上得到檢驗,不管回歸線、子午線、地平經圈與天球赤道點是否同似,呈三十度與六十度,也不管人們是否同意馬尼利烏斯的說法,就力量而言,在黃道十二宮中,第八宮名列第三。
亞當玩着這一遊戲,就像人們做打海戰,當吊死鬼,造房子或找差别等遊戲一樣。
首先要接受基本規則,這樣一來,他也就不再算是他本人了。
而且,連窗條也不成其為窗條了;而是六個混合的十字,類似于: ①希伯來文,Elohim(埃洛希姆),為名詞Eloher(埃洛哈,即神)的複數形式,多專指以色列唯一的真神,偶爾也指其他神。
這些十字為别的符号構成了框架,如為條形、方形,另有兩個燕尾十字,一個倒置的卐字,一顆猶太星,或者,表示着自我的始與終,甚或意味着猶太星和太陽的某種交替輪換。
如果人們突然間變成窗戶,或與他正面相對,那就可見到他身體筆直地坐在床墊的外沿上,腦袋微微前傾,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就像有人平擡着手看表。
這樣看去,他好似在思考,或像是身子感到冷。
他隻是局限于盯着左側的一點。
平行放置的兩隻腳下,鋪着暗紅色的方塊地磚,地磚以前塗過釉,呈六邊形,具有極為精确的幾何形狀,看上去就像是房間的縮小模型。
陽光要從窗戶進入房間,必須經過一系列的反照,仿佛隔牆上面鋪着無數面斜切鏡。
那是油漆的光澤和不計其數的顆粒斜面使陽光反照,連續不斷地從一個點跳躍到另一個點。
亞當對這個房間已經十分熟悉,因為他一開始就将它細細看了一遍:屋子盡管很狹窄,但他覺得它還相當面熟,相當親切,總而言之一句話,讓人心裡踏實。
當然,屋子很深,而且沉悶,沒有一點兒裝飾。
一切都顯得冷飕飕的,實實在在,尤其是那幾堵牆。
不過,他在無意中品嘗的正是這股冷飕飕的東西;他并不讨厭這一物質,因為這無形中展開了一場遊戲:在這場遊戲中,要适應,要屈服的是他,而不是物體,他胸有成竹,知道自己每走一着都會成功;為此,他始終保持冷漠,一動不動,無動于衷,體溫因此而漸漸下降。
從三十六點七度下降到三十六點四度。
他坐在那支香煙的右側,置身于若明若暗的光線之中,毫不關心時間,那乳白色的光線呈顆粒狀,蒙着潮氣,白晝裡,類似的時光很多。
他把從自己孩提時代起所度過的類似的時光全都搜羅到一起:比如,身置浴缸時,感到浴水漸漸從熱到溫,從溫到涼,從涼到冷;當人躺到浴缸中,被一種異物一直淹到下巴,透過層層霧氣,仰望着天花闆,自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水才會變冷;人們想象自己置身在沸騰的水鍋中,僅僅憑着精神的力量(或憑着禅的力量),忍受着高溫,戰勝高達一百度左右的溫度。
最後赤條條走出浴缸,備受淩辱,遭受遺棄,或渾身直打哆嗦。
還有床:他經常想,等以後有了錢,一定要給自己的床腳按上輪子,推到外面去。
盡管知道外面天氣冷,他也會感到熱,鑽到被窩裡,同時與外界保持直接的聯系。
這房間那麼窄,那麼悶,使他對自己的想法确信無疑。
也許,他想做的首先是這一點。
不管怎麼說,這種事他極少碰到,差不多從未有過。
他堅信,如果躺在那裡睡覺,那他就用不着在深更半夜悄悄地回到床上去,環顧四周,設法弄清自己到底看見了什麼,憑自己大腦的想象,猜想這兒是個空大衣架,那兒是一把椅子和一條毛巾,更遠處,是美麗的月亮投射的窗條影,等等。
如若那樣,他也再也不用在上床睡覺前記住各種東西放置的位置,再也不用腦袋沖着房門的那一側,有所戒備。
這兒,門上有插銷,窗上有鐵條。
房間緊閉,他形影相吊,獨自一人呆在房間的正中心。
亞當松弛地傾聽着,兩隻眼睛絲毫不動;他不再需要任何東西,各種各樣的聲音仿佛都發自他的自身——水管中的汩汩流水聲,沉悶的敲擊聲,小蟲子的脫皮聲,從别處進入房間的斷斷續續的叫喊聲,灰塵落在附近家具底下發出的呻吟聲,吞噬細胞的微微顫動聲,因隔牆的另一邊有人一記猛擊,一對尺蛾愕然驚醒後的抖動聲。
牆壁的另一側,又緊連着别的房間,根據建築學的結構統一規劃,全都呈方形。
大樓的各個部位都為同一形狀,房間,走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廁所,房間,走道……亞當為自己這樣跟四堵牆、一道插銷、一張床合為一體感到高興。
處在陰涼與明亮之中。
這挺自在,要不,日子挺長的。
他們遲早會想起來,喊他去。
外面,外面也許還有太陽;也許有小朵的雲彩,或者天空被遮住了一半。
所有這一切都是城市的殘餘部分,令人感到人們似乎就居住在周圍,由于牆壁的緣故,衆人形成了一個個同心圈;有許許多多的街道,縱橫交錯:将一片片房屋分割成三角形或四方形區域;街上擠滿汽車、自行車。
說到底,一切都是重複。
每走一百米,差不多肯定可再看到同樣的景象,連基角也絲毫不差,為三十五度,還有同樣的商場、停車場、煙草店和皮件商店。
亞當在腦中設計整個草圖:他在圖上又塗上了許多其他的東西。
若取四十八度三分這一角度,那毫無疑問,準可以在交通圖中的某處标示出來。
要是芝加哥沒有呈這一角度的地方,那才見鬼呢;若找到了這一角度,那隻需看看圖,就馬上會清楚自己該怎麼辦。
這樣一來,亞當就決不會迷路。
最難辦的,是曲線,他不知該怎麼對付。
最好是畫上一個符号,畫上圓圈,不那麼複雜:隻需化圓為方(當然,在可能的條件下),将之分為多邊形:這時,就有了角,他也就得救了。
比如,他延長多邊形的GH一邊,便可得一直線。
甚或延長兩邊,即延長GH或KL,便可得等邊三角形GLz,這樣,他也就知道該如何行事了。
世界就像亞當的睡衣,布滿直線,切線,矢徑,多邊形,矩形,梯形,形形色色,無所不有,布局完美無缺;地球或大海沒有一塊不是經過準确的切割,沒有一塊不能微縮為一個投影或一幅草圖。
總而言之,隻需以畫在紙上的一個有近百條邊的多邊形為基礎,就可保證在地球上的任何一點找到自己的道路。
若在街上行走,按照自己矢徑的指引,也許還可以,誰知道呢,也許還可以一直走到美洲或澳大利亞。
在滄江畔的朱城,一座紙莎草牆空心小屋在陽光下,在樹蔭中,在樹葉搖曳的微微聲響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救星似的土地丈量員到來,他手執圓規,在哪一天畫上一個鈍角,将小屋劈成幾半。
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東西,在馬拉維島,在烏拉圭,在維爾高地區,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在幹裂、廣闊的幹旱區域,還是在染料木茂盛的灌木叢中,都布滿千百萬個像寄生蟲般髒乎乎的三角,千百萬個像鬼符般可惡的方塊,還有在天涯海角若道道閃電、直刺蒼穹的直線。
隻要浪迹天涯。
隻要有張好地圖,再加上自信心;隻需對平面幾何有着完全的信賴,對所有彎曲的東西,對所有波動的東西,對所有不可一世的、圓的或末端的東西懷着仇恨。
此時此刻,由于陽光從窗戶射入房間,從前往後跳躍,從四面八方将他團團圍住,仿佛給他裹上了一層細布,星光點點,還由于那清涼而又單調的水聲,亞當在房間裡愈來愈劇烈地抽搐着;他使勁地看,竭力地聽,感到自己在變大,變成了巨人;他發現牆壁呈直線無限地伸展,四方塊一個緊疊一個,每增加一個便擴大一分,面積愈來愈大;漸漸地,整個地球成了直線與方塊的世界,直線與方塊交叉而過,猶如火星碰撞,發出啪啪的聲響,隻見交叉點上閃爍着一個個碩大的火星,接着像隻球似的往下墜落,而他,亞當·波洛,亞當·波……亞當,這個遠離波洛家族的孤零零的一點,卻置身于地球的中心,絕對處于其心髒的位置,憑着繪制的地圖,随時就可上路,前行,從一角走向另一角,從線段走向矢徑,給一條條直線命名,用食指在地面上刻下xx′,yy′,zz′,aa′等符号。
亞當的目光自然而然地離開了窗條的第八個交叉點,他向後往床上靠去。
他估計離吃晚飯還有兩三個小時。
等吃完晚飯,他将抽白天的最後一支香煙,然後睡覺。
他曾要求他們給他紙張和黑色圓珠筆,可這恐怕是不允許的,因為女護士沒有給他回話,早上和中午時都沒有再提起這碼事。
再說,他自己也知道已經沒有多少東西可寫了。
凡是累人的事,他一概不想做。
他隻想吃喝拉撒睡,自由支配時間,置身于陰涼與寂靜之中,享受某種安逸的生活。
他隐隐約約地感到周圍生長着一棵棵樹木。
也許有一天,他們會允許他身着睡衣到花園去。
他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偷偷地刻到樹幹上,就像賽茜爾·J那位姑娘,在一片仙人掌葉上刻下自己的姓名。
他将用偷來的刀叉,用羅馬字體去刻。
那刻字留下的刀痕将在陽光下、風雨中漸漸愈合,與樹木共存亡,存在十二年,二十年: 亞當·波洛亞當·波洛 他掀掉長枕頭,腦袋直接枕着睡墊;接着,他将雙腿盡可能往遠處伸去;兩隻腳伸到了床沿外。
床頭櫃就擺在他的右側,緊挨着他的腦袋;床頭櫃分上下兩層,沒有門,由活動的鋁闆組合而成。
下面一層擺着一隻夜壺,空的。
上面一層放着一副鍍金鐵架墨鏡。
一瓶以西番蓮和奎甯為主要成分的鎮靜劑。
一支香煙。
可沒有火柴——要火時,需按鈴叫女護士——一條手絹。
一本從醫院圖書室借來的雅克·迪克斯迪利的《薩爾及其命運》。
一隻水杯,裡面有半杯水。
一把白色的梳子和一幀從畫刊上剪下來的莎·莎·加波爾的玉照。
房間裡的所有家具和整個房間的實用面積仿佛都以亞當這一個人為中心,隻見他橫躺在床上,雙臂斜置,雙腳并合,如同釘在十字架上,處在松弛與休息的狀态。
亞當抽完煙,從某種意義上說,亦即用了一番腦子之後,過了很長時間,才差不多到了下午六點鐘,這時,女護士拉開房門外側的插銷,走進了房間,她發現亞當已經入睡,她伸手碰了碰他的肩膀,讓他醒來。
這是一位可愛的年輕女子,可身上嚴嚴實實地裹着那件護士服,很難看出她到底有多大歲數,是否漂亮或相貌平平。
她的一頭秀發染成紅棕琥珀色,那白皙的皮膚,在房間四壁的淡灰褐色中形成一個突出的白點。
她沒有開口吩咐什麼,而是先拿起被亞當放在地上的塑料煙灰缸,把煙灰倒進垃圾筒。
在這種處所,時間過得本來就不快,加之她突然擺出這副姿态,出于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也許是為精神病人服侍了成千上萬個小時的緣故吧,她似乎成了一個矛盾體,變得荒唐不經,猶如四張幻燈片連續投射在屏幕上,她整個兒被固定在牆上;那身子在胯的部位折成兩斷,永遠彎曲在那裡,它喚起了世間辛勤與勞苦的回聲,勾起了昔日食不果腹、堕落、衰老的回憶。
不同的平面上,任何突出的多彩部位全被一連串的連續運動所摧毀,成了以淡灰色為主體的世界。
不管何人,要是不幸撞見這一情景,都會發瘋,立即閉上眼睛,因為眼前出現了色彩的變換——她面孔和罩衫的白色變成了墨黑,本來黃色的牆壁化作了一層粗糙不平的闆岩,清涼和寂靜的色調突然變幻,像是地獄和殘酷世界的裝飾。
一個夢魇逼近了,紅顔頓時黯然失色,任何東西都被它随心所欲地擴大或縮小。
方才的那位女子是一個通靈的女子,正在發着世間最為可怖的谵妄:懼怕成為真正的瘋子。
她像樹根似的緊緊縛着視網膜,她的臉龐由一變十,由十變百,在無限地增加。
兩隻眼睛碩大無比,大張着,猶如兩個洞穴。
她從昏暗的熔界脫穎而出,像砸碎玻璃一樣,輕而易舉地摧毀了遠景中的城牆,露出半個身子,俯瞰着一個模仿她的形象而出現的世界,等待着每一個微小的變化。
她的形體漸漸幹癟,前後露出了骨頭;看上去,就像是用羽毛筆畫成的一幅圖畫,像是一件蛇皮用品;此時,她俨然似一個數字,不,似一個奇形怪狀的字母,似一個大寫的Γ(1),正在步步深入,開掘大腦深處。
瞬息間,她燃起了一場猛烈的大火,打破了界限;在漸緩的來回走動中,她始終保持着靜止不動的姿态,變成了機器人,變成了大火掃蕩後的殘枝敗葉。
她在賦予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繼續自我折磨,以千種方式,在重複中不斷變化自己的舉動。
亞當決定坐在床沿。
接着,他排斥了自己的任何意志,等待着女護士終止一個舉動之後複又開始這個舉動,帶來和藹可親的言語與問候。
她問道: “喂?您睡得好嗎?” 他回答道: “是的,好,謝謝……” 他接着反問道: “您來整理房間了?” 女子把垃圾筒移動了幾厘米。
“噢!不。
今天,您自己也要動動手,不是嗎?我們這兒沒有錢給您雇清潔女工,您有
這兒,可以說沒有絲毫的動靜,除了某處一個蓄水池的噴水龍頭往外噴水,發出微微的噴水聲,還有遠處的一個公園裡,孩子們在下午五點,在沙堆和長椅間玩耍時的叫喊聲。
由于動靜小,四壁便給人一種不堅固的印象;牆壁由空心磚砌成,上面抹了一層石灰和一層乳白色的油漆,表面布滿細顆粒。
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牆壁自然都透出些許潮氣。
窗戶開在外牆的正中。
窗子安着鐵條,給床上的毯子和條紋睡衣投上了一道道橫的或豎的陰影,窗條有三條豎的,兩條橫的,将天空分割成塊狀,看似牆壁一般。
這雖是一種随意性的分割,但卻很和諧,十二這個數字奇怪地令人想起了馬尼利烏斯所說的黃道十二宮。
亞當身着條紋睡衣坐在鐵床的床沿,此時恰恰想到了這一點。
他們給了他抽煙的權利,他在使用這一權利,同時還在使用一個塑料煙灰缸。
那支煙頭朝下放在煙缸裡,正在燃燒的香煙給了他幫助,使他得以順着一個想法不斷想下去,隻要香煙不滅,思路就不會中斷。
他們把他的頭發和胡子全剃了,整個腦袋顯得很年輕,此時這個腦袋正朝着那個長方形的單色鐵窗;亞當已經尋找到了方法,選擇了由窗條分割而成的方塊中的一個,也許是出于邪惡的情趣,或者純粹出于偶然,他選中了左邊算起的第八塊。
不管怎麼說,無論這種選擇是否有意,亞當确實知道,據馬尼利烏斯,黃道十二宮中的第八宮是死神宮。
既然已經清楚地知道了這一點,他也就很難做到誠心誠意了;他根據這唯一的事實所能想象或能信賴的一切都無關緊要——不管各種角度,如四方、六邊等,是否在黃道上得到檢驗,不管回歸線、子午線、地平經圈與天球赤道點是否同似,呈三十度與六十度,也不管人們是否同意馬尼利烏斯的說法,就力量而言,在黃道十二宮中,第八宮名列第三。
亞當玩着這一遊戲,就像人們做打海戰,當吊死鬼,造房子或找差别等遊戲一樣。
首先要接受基本規則,這樣一來,他也就不再算是他本人了。
而且,連窗條也不成其為窗條了;而是六個混合的十字,類似于: ①希伯來文,Elohim(埃洛希姆),為名詞Eloher(埃洛哈,即神)的複數形式,多專指以色列唯一的真神,偶爾也指其他神。
這些十字為别的符号構成了框架,如為條形、方形,另有兩個燕尾十字,一個倒置的卐字,一顆猶太星,或者,表示着自我的始與終,甚或意味着猶太星和太陽的某種交替輪換。
如果人們突然間變成窗戶,或與他正面相對,那就可見到他身體筆直地坐在床墊的外沿上,腦袋微微前傾,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就像有人平擡着手看表。
這樣看去,他好似在思考,或像是身子感到冷。
他隻是局限于盯着左側的一點。
平行放置的兩隻腳下,鋪着暗紅色的方塊地磚,地磚以前塗過釉,呈六邊形,具有極為精确的幾何形狀,看上去就像是房間的縮小模型。
陽光要從窗戶進入房間,必須經過一系列的反照,仿佛隔牆上面鋪着無數面斜切鏡。
那是油漆的光澤和不計其數的顆粒斜面使陽光反照,連續不斷地從一個點跳躍到另一個點。
亞當對這個房間已經十分熟悉,因為他一開始就将它細細看了一遍:屋子盡管很狹窄,但他覺得它還相當面熟,相當親切,總而言之一句話,讓人心裡踏實。
當然,屋子很深,而且沉悶,沒有一點兒裝飾。
一切都顯得冷飕飕的,實實在在,尤其是那幾堵牆。
不過,他在無意中品嘗的正是這股冷飕飕的東西;他并不讨厭這一物質,因為這無形中展開了一場遊戲:在這場遊戲中,要适應,要屈服的是他,而不是物體,他胸有成竹,知道自己每走一着都會成功;為此,他始終保持冷漠,一動不動,無動于衷,體溫因此而漸漸下降。
從三十六點七度下降到三十六點四度。
他坐在那支香煙的右側,置身于若明若暗的光線之中,毫不關心時間,那乳白色的光線呈顆粒狀,蒙着潮氣,白晝裡,類似的時光很多。
他把從自己孩提時代起所度過的類似的時光全都搜羅到一起:比如,身置浴缸時,感到浴水漸漸從熱到溫,從溫到涼,從涼到冷;當人躺到浴缸中,被一種異物一直淹到下巴,透過層層霧氣,仰望着天花闆,自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水才會變冷;人們想象自己置身在沸騰的水鍋中,僅僅憑着精神的力量(或憑着禅的力量),忍受着高溫,戰勝高達一百度左右的溫度。
最後赤條條走出浴缸,備受淩辱,遭受遺棄,或渾身直打哆嗦。
還有床:他經常想,等以後有了錢,一定要給自己的床腳按上輪子,推到外面去。
盡管知道外面天氣冷,他也會感到熱,鑽到被窩裡,同時與外界保持直接的聯系。
這房間那麼窄,那麼悶,使他對自己的想法确信無疑。
也許,他想做的首先是這一點。
不管怎麼說,這種事他極少碰到,差不多從未有過。
他堅信,如果躺在那裡睡覺,那他就用不着在深更半夜悄悄地回到床上去,環顧四周,設法弄清自己到底看見了什麼,憑自己大腦的想象,猜想這兒是個空大衣架,那兒是一把椅子和一條毛巾,更遠處,是美麗的月亮投射的窗條影,等等。
如若那樣,他也再也不用在上床睡覺前記住各種東西放置的位置,再也不用腦袋沖着房門的那一側,有所戒備。
這兒,門上有插銷,窗上有鐵條。
房間緊閉,他形影相吊,獨自一人呆在房間的正中心。
亞當松弛地傾聽着,兩隻眼睛絲毫不動;他不再需要任何東西,各種各樣的聲音仿佛都發自他的自身——水管中的汩汩流水聲,沉悶的敲擊聲,小蟲子的脫皮聲,從别處進入房間的斷斷續續的叫喊聲,灰塵落在附近家具底下發出的呻吟聲,吞噬細胞的微微顫動聲,因隔牆的另一邊有人一記猛擊,一對尺蛾愕然驚醒後的抖動聲。
牆壁的另一側,又緊連着别的房間,根據建築學的結構統一規劃,全都呈方形。
大樓的各個部位都為同一形狀,房間,走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房間,廁所,房間,走道……亞當為自己這樣跟四堵牆、一道插銷、一張床合為一體感到高興。
處在陰涼與明亮之中。
這挺自在,要不,日子挺長的。
他們遲早會想起來,喊他去。
外面,外面也許還有太陽;也許有小朵的雲彩,或者天空被遮住了一半。
所有這一切都是城市的殘餘部分,令人感到人們似乎就居住在周圍,由于牆壁的緣故,衆人形成了一個個同心圈;有許許多多的街道,縱橫交錯:将一片片房屋分割成三角形或四方形區域;街上擠滿汽車、自行車。
說到底,一切都是重複。
每走一百米,差不多肯定可再看到同樣的景象,連基角也絲毫不差,為三十五度,還有同樣的商場、停車場、煙草店和皮件商店。
亞當在腦中設計整個草圖:他在圖上又塗上了許多其他的東西。
若取四十八度三分這一角度,那毫無疑問,準可以在交通圖中的某處标示出來。
要是芝加哥沒有呈這一角度的地方,那才見鬼呢;若找到了這一角度,那隻需看看圖,就馬上會清楚自己該怎麼辦。
這樣一來,亞當就決不會迷路。
最難辦的,是曲線,他不知該怎麼對付。
最好是畫上一個符号,畫上圓圈,不那麼複雜:隻需化圓為方(當然,在可能的條件下),将之分為多邊形:這時,就有了角,他也就得救了。
比如,他延長多邊形的GH一邊,便可得一直線。
甚或延長兩邊,即延長GH或KL,便可得等邊三角形GLz,這樣,他也就知道該如何行事了。
世界就像亞當的睡衣,布滿直線,切線,矢徑,多邊形,矩形,梯形,形形色色,無所不有,布局完美無缺;地球或大海沒有一塊不是經過準确的切割,沒有一塊不能微縮為一個投影或一幅草圖。
總而言之,隻需以畫在紙上的一個有近百條邊的多邊形為基礎,就可保證在地球上的任何一點找到自己的道路。
若在街上行走,按照自己矢徑的指引,也許還可以,誰知道呢,也許還可以一直走到美洲或澳大利亞。
在滄江畔的朱城,一座紙莎草牆空心小屋在陽光下,在樹蔭中,在樹葉搖曳的微微聲響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救星似的土地丈量員到來,他手執圓規,在哪一天畫上一個鈍角,将小屋劈成幾半。
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東西,在馬拉維島,在烏拉圭,在維爾高地區,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在幹裂、廣闊的幹旱區域,還是在染料木茂盛的灌木叢中,都布滿千百萬個像寄生蟲般髒乎乎的三角,千百萬個像鬼符般可惡的方塊,還有在天涯海角若道道閃電、直刺蒼穹的直線。
隻要浪迹天涯。
隻要有張好地圖,再加上自信心;隻需對平面幾何有着完全的信賴,對所有彎曲的東西,對所有波動的東西,對所有不可一世的、圓的或末端的東西懷着仇恨。
此時此刻,由于陽光從窗戶射入房間,從前往後跳躍,從四面八方将他團團圍住,仿佛給他裹上了一層細布,星光點點,還由于那清涼而又單調的水聲,亞當在房間裡愈來愈劇烈地抽搐着;他使勁地看,竭力地聽,感到自己在變大,變成了巨人;他發現牆壁呈直線無限地伸展,四方塊一個緊疊一個,每增加一個便擴大一分,面積愈來愈大;漸漸地,整個地球成了直線與方塊的世界,直線與方塊交叉而過,猶如火星碰撞,發出啪啪的聲響,隻見交叉點上閃爍着一個個碩大的火星,接着像隻球似的往下墜落,而他,亞當·波洛,亞當·波……亞當,這個遠離波洛家族的孤零零的一點,卻置身于地球的中心,絕對處于其心髒的位置,憑着繪制的地圖,随時就可上路,前行,從一角走向另一角,從線段走向矢徑,給一條條直線命名,用食指在地面上刻下xx′,yy′,zz′,aa′等符号。
亞當的目光自然而然地離開了窗條的第八個交叉點,他向後往床上靠去。
他估計離吃晚飯還有兩三個小時。
等吃完晚飯,他将抽白天的最後一支香煙,然後睡覺。
他曾要求他們給他紙張和黑色圓珠筆,可這恐怕是不允許的,因為女護士沒有給他回話,早上和中午時都沒有再提起這碼事。
再說,他自己也知道已經沒有多少東西可寫了。
凡是累人的事,他一概不想做。
他隻想吃喝拉撒睡,自由支配時間,置身于陰涼與寂靜之中,享受某種安逸的生活。
他隐隐約約地感到周圍生長着一棵棵樹木。
也許有一天,他們會允許他身着睡衣到花園去。
他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偷偷地刻到樹幹上,就像賽茜爾·J那位姑娘,在一片仙人掌葉上刻下自己的姓名。
他将用偷來的刀叉,用羅馬字體去刻。
那刻字留下的刀痕将在陽光下、風雨中漸漸愈合,與樹木共存亡,存在十二年,二十年: 亞當·波洛亞當·波洛 他掀掉長枕頭,腦袋直接枕着睡墊;接着,他将雙腿盡可能往遠處伸去;兩隻腳伸到了床沿外。
床頭櫃就擺在他的右側,緊挨着他的腦袋;床頭櫃分上下兩層,沒有門,由活動的鋁闆組合而成。
下面一層擺着一隻夜壺,空的。
上面一層放着一副鍍金鐵架墨鏡。
一瓶以西番蓮和奎甯為主要成分的鎮靜劑。
一支香煙。
可沒有火柴——要火時,需按鈴叫女護士——一條手絹。
一本從醫院圖書室借來的雅克·迪克斯迪利的《薩爾及其命運》。
一隻水杯,裡面有半杯水。
一把白色的梳子和一幀從畫刊上剪下來的莎·莎·加波爾的玉照。
房間裡的所有家具和整個房間的實用面積仿佛都以亞當這一個人為中心,隻見他橫躺在床上,雙臂斜置,雙腳并合,如同釘在十字架上,處在松弛與休息的狀态。
亞當抽完煙,從某種意義上說,亦即用了一番腦子之後,過了很長時間,才差不多到了下午六點鐘,這時,女護士拉開房門外側的插銷,走進了房間,她發現亞當已經入睡,她伸手碰了碰他的肩膀,讓他醒來。
這是一位可愛的年輕女子,可身上嚴嚴實實地裹着那件護士服,很難看出她到底有多大歲數,是否漂亮或相貌平平。
她的一頭秀發染成紅棕琥珀色,那白皙的皮膚,在房間四壁的淡灰褐色中形成一個突出的白點。
她沒有開口吩咐什麼,而是先拿起被亞當放在地上的塑料煙灰缸,把煙灰倒進垃圾筒。
在這種處所,時間過得本來就不快,加之她突然擺出這副姿态,出于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也許是為精神病人服侍了成千上萬個小時的緣故吧,她似乎成了一個矛盾體,變得荒唐不經,猶如四張幻燈片連續投射在屏幕上,她整個兒被固定在牆上;那身子在胯的部位折成兩斷,永遠彎曲在那裡,它喚起了世間辛勤與勞苦的回聲,勾起了昔日食不果腹、堕落、衰老的回憶。
不同的平面上,任何突出的多彩部位全被一連串的連續運動所摧毀,成了以淡灰色為主體的世界。
不管何人,要是不幸撞見這一情景,都會發瘋,立即閉上眼睛,因為眼前出現了色彩的變換——她面孔和罩衫的白色變成了墨黑,本來黃色的牆壁化作了一層粗糙不平的闆岩,清涼和寂靜的色調突然變幻,像是地獄和殘酷世界的裝飾。
一個夢魇逼近了,紅顔頓時黯然失色,任何東西都被它随心所欲地擴大或縮小。
方才的那位女子是一個通靈的女子,正在發着世間最為可怖的谵妄:懼怕成為真正的瘋子。
她像樹根似的緊緊縛着視網膜,她的臉龐由一變十,由十變百,在無限地增加。
兩隻眼睛碩大無比,大張着,猶如兩個洞穴。
她從昏暗的熔界脫穎而出,像砸碎玻璃一樣,輕而易舉地摧毀了遠景中的城牆,露出半個身子,俯瞰着一個模仿她的形象而出現的世界,等待着每一個微小的變化。
她的形體漸漸幹癟,前後露出了骨頭;看上去,就像是用羽毛筆畫成的一幅圖畫,像是一件蛇皮用品;此時,她俨然似一個數字,不,似一個奇形怪狀的字母,似一個大寫的Γ
瞬息間,她燃起了一場猛烈的大火,打破了界限;在漸緩的來回走動中,她始終保持着靜止不動的姿态,變成了機器人,變成了大火掃蕩後的殘枝敗葉。
她在賦予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繼續自我折磨,以千種方式,在重複中不斷變化自己的舉動。
亞當決定坐在床沿。
接着,他排斥了自己的任何意志,等待着女護士終止一個舉動之後複又開始這個舉動,帶來和藹可親的言語與問候。
她問道: “喂?您睡得好嗎?” 他回答道: “是的,好,謝謝……” 他接着反問道: “您來整理房間了?” 女子把垃圾筒移動了幾厘米。
“噢!不。
今天,您自己也要動動手,不是嗎?我們這兒沒有錢給您雇清潔女工,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