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對話大衛·埃貝爾舍夫

關燈
在德累斯頓市立婦科診所的住院經曆,和那些醫學檢查及手術過程。

    莉莉參與了這本書的寫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年還努力修改書稿。

    她很熱切地要講述自己的故事,但也有意要創造一種屬于自己的神秘感。

    就像格爾達那些風格鮮明的畫作表現的是她眼中的莉莉;莉莉所參與的那些新聞報道、《從男人到女人》的寫作,等等。

    凡是關于她的故事,都有着鮮明的個人風格,都是對她一生的再次解讀。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資料,但不是完全真實的。

    而作為一個小說家,我覺得這是一種解脫,讓我非常自由。

    畢竟,這個故事是關于藝術家的,他們渾身散發的氣質,就是創造、想象和形成屬于自己的現實。

     《丹麥女孩》有多少是基于事實的?為什麼有時候你選擇脫離事實?比如格蕾塔這個人物,她本來的名字是格爾達·高特列布。

     有些基本的大事件是基于事實的。

    比如在畫室換裝,神秘的流血現象,在德累斯頓市立婦科診所住院等。

    這些事實來源于我剛才提到的那些資料。

    但我這本小說很多地方是虛構的。

    為什麼呢?我第一次到丹麥為這本小說做研究,開始積累和勾勒莉莉一生的輪廓時,就開始掙紮如何來解讀這個故事。

    毫無疑問,莉莉是變性運動的一個先鋒。

    從今天的看法往回看,很容易理解她在曆史上的地位,看到她的一生充滿自我接受的巨大勇氣。

    作為首批接受變性手術并勇敢面對公衆的人之一,她把自己卷入了為所有變性人争取公民權利和人性尊嚴的運動,這個運動洶湧澎湃,至今尚未結束。

    從這個角度出發,她值得被紀念,被歌頌。

    但我從着手寫作這本書之初,就意識到我們這種“未來”的觀念和她當時的看法絕對不一樣。

    我更感興趣的是她對自己怎樣看,怎麼過自己的生活,不太關心現在對她的“蓋棺定論”。

    當然,很多人都把她奉為先驅和勇者,把她的故事放到今天變性者的背景下去讨論和定義,我對此持理解和歡迎的态度。

    但《丹麥女孩》這本書想要把讀者帶進莉莉為自己構建的私密生活中,這和把她放在曆史背景下去評價有着本質的不同。

    (當然,我也很樂意看到記者和學者去寫她的故事,把她放在曆史背景下,這是很有用也很有趣的。

    2000年《丹麥女孩》首次出版以來,一些學者和作家做了很多重要且必要的工作,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莉莉和格爾達。

    其中包括撒拜恩·麥爾、帕米拉·科菲和尼克拉·波爾斯,他們正在寫作一本準确性很高的莉莉·易北傳記。

    ) 在丹麥的一天,我坐火車沿海岸北上,來到赫爾辛格的克倫堡宮。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裡應該曾經是一位丹麥王子的宅邸,而他正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的原型。

    我在克倫堡宮參觀遊覽,穿過厄勒海峽大橋眺望近處的瑞典。

    這次旅行讓我了解了,莎士比亞寫成這部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他偏離了多少事實。

    先别指責我自比莎士比亞,我的重點并不是這個。

    但作家都是從大師那裡學習的。

    那個秋日,在克倫堡宮冰冷的黃灰色石牆之中,我從莎士比亞那裡學到了重要的一課,整個文學史上,作家們幾乎不約而同地尋找事實,同時又偏離事實,以便更接近一個故事的情感核心。

    我想要傳達的莉莉一生的情感核心,要和莉莉的認知一緻。

    她在曆史記錄中留下了一些自我的看法和觀點,比如一些采訪、信件、《從男人到女人》這本書,以及她作為格爾達的“缪斯”所留下來的那些畫作。

    但我相信這其中還有很大的空白,可以說是“未上色的畫布”,我需要去填滿這些空白,才能真正理解莉莉的内心。

    這些曆史上的空白畫布,就是我作為一個虛構小說家,可以添加一些色彩的地方。

     那麼,再說回你關于格蕾塔的問題。

    我對這個故事的思考越多,越意識到,莉莉的妻子不是一個配角,而是同等重要的主角。

    而我在書中提到,她們之間的空間,婚姻營造出來的私密洞穴,正是我想引領讀者到達的目的地。

    有一些相關方面的記錄,但并不全面。

    因為婚姻關系中的親密,或者愛人之間的互動,通常都不是曆史記錄的重點。

    寫作一個愛情故事,一個關于婚姻的故事,就需要想象和猜測,創造一些他們生活、工作、争吵、彼此關愛和照顧、接近又遠離的細節。

    我決定創造一個人物,格蕾塔,她和曆史上的真實人物格爾達既有相似之處,又完全不同。

    格蕾塔的靈感來源于真正的格爾達,她本身就是個畫家,通過畫莉莉的肖像取得了成功。

    但書中很多關于她生活與經曆的細節都是我的杜撰。

    我改了她的名字和國籍(格爾達本人是丹麥人),目的是為了表明,這個人物偏離了事實,但卻道出了這個故事的情感真谛。

    讀《丹麥女孩》,你無法了解真實的格爾達的人生經曆,但我相信,你能夠勾勒出她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