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移居巴黎這三年來,格蕾塔前所未有地努力工作。

    上午,莉莉外出去市場或去遊泳池,格蕾塔則在家裡完成雜志的約稿。

    《巴黎生活》的一個編輯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打電話來,大呼小叫,驚慌失措,要她趕快畫一幅插畫配最新歌劇《卡門》的稿子,或者畫一幅速寫配巴黎大皇宮恐龍骨架展覽。

    格蕾塔對自己說其實沒必要接這種工作的。

    她的名字已經連續幾年見諸各大報刊了,但電話打來,編輯的語氣仍然是很不客氣的,隻想從她這兒要更多更快的畫稿。

    格蕾塔總是把電話聽筒夾在下巴和肩膀之間,看着莉莉溜出公寓的門。

    此時她會突然打消拒絕的念頭,唉,還是接下來吧。

    是的,她會畫的。

    是的,她上午就能畫好送去。

    格蕾塔放下聽筒的時候,對自己說,但還是要趕緊做正事啊。

    她走到窗邊,看晨光中的莉莉腳步匆匆,往市場的方向走去。

    粉色的風衣點亮了雨後沉悶而潮濕的街道。

     莉莉回來之後,格蕾塔真正的工作才算開始。

    她會幫莉莉煮上一杯滾燙的熱茶,說:“過來坐這兒。

    ”她幫她擺好姿勢,有時是坐在凳子上,有時是站在一盆小型棕榈樹旁邊。

    然後把茶杯和茶托送到莉莉手上。

    不管天氣如何,莉莉回到公寓裡總是一副很冷的樣子,雙手不由自主地顫抖。

    格蕾塔覺得她太瘦了,但一直都沒辦法讓她多吃一點。

    流血現象偶爾會卷土重來,中間間隔幾個月,一開始都是一兩滴,慢慢滲到莉莉的上嘴唇。

    一犯病,她就要在床上躺好幾天,仿佛那幾滴深紅色的血滴裡,儲藏了她所有的能量。

    格蕾塔帶埃納爾去看過一兩個法國醫生,但隻要他們的問題變得稍顯刺探和好奇(“還有什麼關于你丈夫的事情需要我知道的嗎?”)她就知道,他們也和赫科斯勒先生一樣,拿不出什麼靈丹妙藥來。

    莉莉躺在床上成日昏睡的時候,她會非常擔心。

    床單被流出來的血弄髒了,格蕾塔就偷偷拿去公寓後面的焚化爐燒掉。

    但幾天(有時候是一個星期)以後,這來勢洶洶的流血,也同樣突然地停止了。

    “在床上待了一個星期,真無聊啊。

    ”莉莉往往一邊說着,一邊把長枕頭扔到地毯上。

     如果數一數的話,格蕾塔會發現目前為止已經畫了一百多幅莉莉了:莉莉在遊泳池遊泳;莉莉去參加婚禮;莉莉在菜市場挑揀胡蘿蔔。

    但大多數畫作裡,莉莉都是站在風景之中,比如荒野裡、橄榄樹林裡、卡特加特海蔚藍的海岸線邊。

    她棕色的眼睛總是大大的,戴着頭巾。

    眉毛修過,呈現優雅美麗的弧度。

    一邊頭發别在耳後,露出一個琥珀耳環,垂在頸邊。

     埃納爾自己再也沒畫過什麼。

    “我有點想不起沼澤的樣子了。

    ”他在自己的畫室對格蕾塔喊話。

    那裡的畫布和顔料整整齊齊地擺放着,沒有動過的樣子。

    他習慣性地從慕尼黑訂購一瓶瓶顔料。

    不過全世界最好的顔料就在河對岸的申内利爾畫材店。

    店員養了一隻貓,貓好像一直在懷孕。

    格蕾塔很讨厭那隻貓,肥大的肚子像充了氣,垂到地闆上。

    但她很喜歡和男店員杜布魯爾聊天。

    他總是瘋狂顫動着唇上濃重的山羊胡,說格蕾塔是他最重要的女顧客。

    “有些人居然覺得女人不能畫畫!”他總是這麼說。

    而她則拿着一盒顔料瓶,用報紙包着走出畫材店。

    貓還在“嘶嘶”叫着,好像要生了。

     他們在聖殿老街的公寓有一個中廳,大得足以放下一張長桌子,還能在煤氣取暖爐旁邊放兩把閱讀椅。

    房間裡有一把紅絲絨的擱腳凳,大大的,圓圓的,中間有一根包了軟墊的柱子。

    和鞋店裡的擱腳凳很像。

    還有一把橡木搖椅,上面擺着一個棕色皮墊子,都是千裡迢迢從帕薩迪納運來的。

    格蕾塔把公寓稱作“宅子”。

    這看起來當然不像那種獨立的宅邸,天花闆上的橫梁有些開裂,房間之間的門和窗都加固了銅的鎖緊螺釘。

    但不知為什麼,她總想起自己和泰迪·克羅斯離開貝克斯菲爾德之後在阿羅約塞科峽谷上住的那棟小宅子。

    青苔覆蓋的天井,每天都有陽光傾瀉而下,讓泰迪産生靈感,起身工作。

    到陶輪上去做個罐子,或者給釉彩再加兩個顔色。

    住在那兒的時候,他工作起來動作很快,也很自由。

    後花園有一棵鳄梨樹,碩果累累,他們吃不完也送不完。

    “我想做那棵鳄梨樹,”泰迪說,“總是在結果。

    ”現在,在巴黎,在這個“宅子”裡,格蕾塔覺得自己就像那棵鳄梨樹。

    那榛木的畫筆就是她的枝條,上面不斷掉落“熟透”的畫作,畫上全是莉莉。

     有那麼一陣子,她很為埃納爾荒疏了事業感到遺憾。

    他的很多風景畫都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