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個夏天,專賣埃納爾的藝術商同意在自己的場地展示十幅格蕾塔的作品,時間是兩個星期。
這件事是埃納爾安排的,請這位商人務必幫個忙。
“我妻子很沮喪。
”他在給拉斯姆森先生的信箋開頭寫道。
不過格蕾塔本來是不知情的。
遺憾的是,埃納爾讓她去寄這封信的時候,她打開看了。
用熱水壺燙了下封口的地方,用指甲一撩就開了。
她看信也沒什麼特别的理由,隻是有時候對丈夫充滿着強烈的好奇,難以自制地想探究兩人不在一起時,他到底在做什麼:他在讀什麼書;他在哪裡吃午飯;他跟誰說話,談論什麼話題。
這不是因為我嫉妒,心眼小,格蕾塔一邊開解自己,一邊小心翼翼地打開信封。
不是的,隻不過是因為我愛他。
拉斯姆森先生是個秃頭的鳏夫,一雙眼睛小小的,像中國人。
他和兩個孩子住在阿馬林堡附近的一棟公寓裡。
他說他要展示格蕾塔最新的作品,她差點就說自己不想讓他幫忙了。
接着她認真想了想,意識到還是想要他幫忙的。
她有些害羞地對埃納爾說:“不知道是不是你跟拉斯姆森說了什麼。
他來找我了,真是太好了。
” 她在拉文思博街一個家具店買了十把椅子,用大紅色的錦緞縫制了新的椅墊。
她把椅子放在畫廊裡的每一幅作品前。
“方便看畫的人思考。
”她一邊放椅子一邊對拉斯姆森說。
接着,她給埃納爾多年來記下的每個歐洲報紙編輯都寫了邀請函,裡面提到這是一次重要的“初次亮相”。
寫邀請函的時候格蕾塔有點下不了筆,每個字都好像在吹牛,而且冷冰冰的沒有人情味。
但埃納爾催促着她做好這些事情。
“如果一定要這樣做的話。
”她無奈地說。
她親自把這些邀請函送到各大報社,跑了《貝林時報》,跑了《國家期刊》,在《政治報》報社,一個戴着灰色小帽子的職員輕蔑地哼了一聲,把她打發走了。
格蕾塔的畫都是很大幅的,看上去很有氣勢。
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她要用特制的清漆把畫布刷一遍。
這些畫閃着亮光,質地堅硬,仿佛可以像擦窗玻璃一樣進行清洗。
來了寥寥幾個藝術評論家,他們小心翼翼地繞過鋪了紅色錦緞椅墊的椅子,品嘗了格蕾塔放在一個銀盤子裡的蜂蜜餅幹。
她一直陪着這些評論家,但他們打開的筆記本上空空如也,真讓人心煩意亂。
“這個是安娜·芳斯馬克。
就是那個女中音兼高音歌唱家。
”格蕾塔說,“讓她擺個姿勢可費勁了!”或者,“他是國王的禦用毛皮制衣人。
您注意到衣領上那一圈貂皮了嗎?是他職業和身份的象征。
”每每這樣的話一出口,她就會立刻追悔莫及。
這些話讓她覺得愚鈍和粗俗,這種感覺在空氣中萦繞不去,仿佛已經浸潤到了畫幅當中。
格蕾塔會想起自己的母親,然後面紅耳赤。
但格蕾塔有時候就是這麼沖動,興之所至什麼都不顧,根本沒法停下來思考、計劃和部署。
她有着“西方精氣神”,血氣上湧時絲毫不知深思熟慮。
她不得不承認,有的評論家之所以撥冗前來,隻不過因為她是埃納爾·韋格納的妻子。
“埃納爾畫得怎麼樣了?”有幾個評論家都問她。
“他的下次畫展是什麼時候?”還有個評論家之所以來,是因為格蕾塔是加州人,他想從她這兒了解一些加州“外光派”畫家的情況,好像格蕾塔就該知道些什麼似的,畢竟那隻是一群胡子拉碴的男人,在尼古湖邊曬得人發昏的陽光下混合着顔料罷了。
克裡斯托街這個畫廊很是狹小逼仄,展覽期間哥本哈根剛好遭遇熱浪來襲,于是空氣中彌漫着隔壁奶酪店濃郁的味道。
格蕾塔擔心羊奶幹酪的味道會沾染她的畫布,以後都除不掉了。
但埃納爾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之前已經上了清漆。
“它們是穿不透的。
”他指着她的畫說。
因為“穿不透”也可以理解為“讓人費解”,話一出口,就像一隻惱人的蝙蝠,在兩人之間盤旋。
這評價也太不好聽了。
第二天,格蕾塔回到公寓時,看到莉莉正在用鈎針做一個發網,鈎針在她膝上互相碰撞發出脆響。
埃納爾和格蕾塔都沒弄清楚莉莉在藝術家舞會那晚為什麼會流鼻血。
但大概一個月以後,她又開始流鼻血了。
正值七月,整整三天,每天都會突如其來地爆發幾次。
埃納爾說這沒什麼要緊的,但是格蕾塔很擔心,就像母親看見兒子老是咳嗽。
最近,每到午夜,格蕾塔都會情不自禁地起床,走到她的畫架前,畫那個面如死灰的莉莉倒在亨裡克的懷裡。
這幅畫很大,幾乎是真人大小了,顔色很鮮亮,比較平面化,比起格蕾塔記憶中莉莉在藝術家舞會後流血的場景,這幅畫竟然顯得更真實些。
背景故意處理得歪歪斜斜的,可見龍頭吐水的噴泉和維京人的銅像。
脆弱的莉莉填滿了畫布的主
這件事是埃納爾安排的,請這位商人務必幫個忙。
“我妻子很沮喪。
”他在給拉斯姆森先生的信箋開頭寫道。
不過格蕾塔本來是不知情的。
遺憾的是,埃納爾讓她去寄這封信的時候,她打開看了。
用熱水壺燙了下封口的地方,用指甲一撩就開了。
她看信也沒什麼特别的理由,隻是有時候對丈夫充滿着強烈的好奇,難以自制地想探究兩人不在一起時,他到底在做什麼:他在讀什麼書;他在哪裡吃午飯;他跟誰說話,談論什麼話題。
這不是因為我嫉妒,心眼小,格蕾塔一邊開解自己,一邊小心翼翼地打開信封。
不是的,隻不過是因為我愛他。
拉斯姆森先生是個秃頭的鳏夫,一雙眼睛小小的,像中國人。
他和兩個孩子住在阿馬林堡附近的一棟公寓裡。
他說他要展示格蕾塔最新的作品,她差點就說自己不想讓他幫忙了。
接着她認真想了想,意識到還是想要他幫忙的。
她有些害羞地對埃納爾說:“不知道是不是你跟拉斯姆森說了什麼。
他來找我了,真是太好了。
” 她在拉文思博街一個家具店買了十把椅子,用大紅色的錦緞縫制了新的椅墊。
她把椅子放在畫廊裡的每一幅作品前。
“方便看畫的人思考。
”她一邊放椅子一邊對拉斯姆森說。
接着,她給埃納爾多年來記下的每個歐洲報紙編輯都寫了邀請函,裡面提到這是一次重要的“初次亮相”。
寫邀請函的時候格蕾塔有點下不了筆,每個字都好像在吹牛,而且冷冰冰的沒有人情味。
但埃納爾催促着她做好這些事情。
“如果一定要這樣做的話。
”她無奈地說。
她親自把這些邀請函送到各大報社,跑了《貝林時報》,跑了《國家期刊》,在《政治報》報社,一個戴着灰色小帽子的職員輕蔑地哼了一聲,把她打發走了。
格蕾塔的畫都是很大幅的,看上去很有氣勢。
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她要用特制的清漆把畫布刷一遍。
這些畫閃着亮光,質地堅硬,仿佛可以像擦窗玻璃一樣進行清洗。
來了寥寥幾個藝術評論家,他們小心翼翼地繞過鋪了紅色錦緞椅墊的椅子,品嘗了格蕾塔放在一個銀盤子裡的蜂蜜餅幹。
她一直陪着這些評論家,但他們打開的筆記本上空空如也,真讓人心煩意亂。
“這個是安娜·芳斯馬克。
就是那個女中音兼高音歌唱家。
”格蕾塔說,“讓她擺個姿勢可費勁了!”或者,“他是國王的禦用毛皮制衣人。
您注意到衣領上那一圈貂皮了嗎?是他職業和身份的象征。
”每每這樣的話一出口,她就會立刻追悔莫及。
這些話讓她覺得愚鈍和粗俗,這種感覺在空氣中萦繞不去,仿佛已經浸潤到了畫幅當中。
格蕾塔會想起自己的母親,然後面紅耳赤。
但格蕾塔有時候就是這麼沖動,興之所至什麼都不顧,根本沒法停下來思考、計劃和部署。
她有着“西方精氣神”,血氣上湧時絲毫不知深思熟慮。
她不得不承認,有的評論家之所以撥冗前來,隻不過因為她是埃納爾·韋格納的妻子。
“埃納爾畫得怎麼樣了?”有幾個評論家都問她。
“他的下次畫展是什麼時候?”還有個評論家之所以來,是因為格蕾塔是加州人,他想從她這兒了解一些加州“外光派”畫家的情況,好像格蕾塔就該知道些什麼似的,畢竟那隻是一群胡子拉碴的男人,在尼古湖邊曬得人發昏的陽光下混合着顔料罷了。
克裡斯托街這個畫廊很是狹小逼仄,展覽期間哥本哈根剛好遭遇熱浪來襲,于是空氣中彌漫着隔壁奶酪店濃郁的味道。
格蕾塔擔心羊奶幹酪的味道會沾染她的畫布,以後都除不掉了。
但埃納爾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之前已經上了清漆。
“它們是穿不透的。
”他指着她的畫說。
因為“穿不透”也可以理解為“讓人費解”,話一出口,就像一隻惱人的蝙蝠,在兩人之間盤旋。
這評價也太不好聽了。
第二天,格蕾塔回到公寓時,看到莉莉正在用鈎針做一個發網,鈎針在她膝上互相碰撞發出脆響。
埃納爾和格蕾塔都沒弄清楚莉莉在藝術家舞會那晚為什麼會流鼻血。
但大概一個月以後,她又開始流鼻血了。
正值七月,整整三天,每天都會突如其來地爆發幾次。
埃納爾說這沒什麼要緊的,但是格蕾塔很擔心,就像母親看見兒子老是咳嗽。
最近,每到午夜,格蕾塔都會情不自禁地起床,走到她的畫架前,畫那個面如死灰的莉莉倒在亨裡克的懷裡。
這幅畫很大,幾乎是真人大小了,顔色很鮮亮,比較平面化,比起格蕾塔記憶中莉莉在藝術家舞會後流血的場景,這幅畫竟然顯得更真實些。
背景故意處理得歪歪斜斜的,可見龍頭吐水的噴泉和維京人的銅像。
脆弱的莉莉填滿了畫布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