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呂氏春秋”的最後歲月
關燈
小
中
大
呂氏掌握南北兩軍軍權,大王您的軍隊跟他們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結論是:現在去長安平定呂氏,無異于雞蛋碰石頭,自取滅亡。
應該說站在愚忠的角度來看,召平的話不無道理。
但劉襄對他的三點理由不屑一顧。
第一條理由的提出就讓人啼笑皆非。
如果朝中的大臣都這樣,那麼這天下幹脆就直接送給呂氏算了。
第二條理由同樣站不住腳,身為高祖的後輩,去平亂難道就一定是為了皇位嗎?而第三條就是懼怕呂氏家族的權勢了,長安城裡南北禁軍那點兵力根本就不足為慮嘛。
于是接下來,劉襄四人就對召平展開了強大的說服工作。
而召平也針鋒相對,說出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論據後,引章摘句,觸類旁通,誇誇其談,端的好一個“舌戰群儒”的先行者。
這次曠世舌戰争論了N個小時,最後的結果劉襄還是那個劉襄:我起義。
召平還是那個召平:我反對。
最後沒轍了,劉襄隻得強硬地宣布召平反對無效,請勿複言。
召平就是召平,世上獨一無二的召平,他就是不上劉襄的賊船,并且一點面子也不給劉襄。
最後沒轍了,劉襄隻好決定對召平下毒手了。
如果不除去召平,他的起兵工作就可能會因這個人的反對和幹預而泡湯。
暗殺 除掉召平,劉襄選擇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派人去暗殺召平。
劉襄原本以為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幹掉召平這隻攔路虎比踩死一隻螞蟻還容易。
然而,他沒有想到,這次暗殺卻引火燒身,差點賠進了自己的性命。
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一個身穿黑衣、頭紮黑巾、臉罩黑紗的夜行人出現在丞相府裡。
那黑衣人憑着高超的輕功,手腳麻利地摸進了丞相的院府,然後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撬開了丞相廂房的門,最後,這個夜行人不再遲疑,揮刀朝丞相睡的那張床就是一陣亂砍。
那黑衣人砍了半天,猛然發現不太對勁,怎麼刀刀都像砍在海綿上,沒有半點血花呢?再掀開被褥一看,被褥裡竟然空空如也。
後面的事很簡單了,早有預防的召平輕松把已是甕中之鼈的黑衣刺客擒住了。
從刺客的嘴裡,他又知道幕後的真正主使是劉襄。
當時的召平又驚又怒,心想,我好心阻止你去造反,你卻派人來暗算我,若不是我料敵于先,早做部署,差點死于你手了。
看來我不來硬的是無法阻止你齊王的造反了。
于是,召平馬上就把他手下的士兵召集起來,乘夜包圍了王宮。
齊王劉襄哪裡料到事情會突然出現這樣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面對召平的突然發難,他宮中那點防衛力量那可是不值一哂啊!就在這個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魏勃出面了。
他一個人找到召平進行了一次緊急會晤。
“丞相啊!你帶這麼多兵來王宮,莫非要反叛齊國不成?”魏勃一上來就咄咄逼人。
“大王要起兵造反,我不願意看到大王去送死,再三相勸無效,我隻好采取這樣的下策,圍住王宮,以阻止齊王做出大逆不道的事來。
”召平如是道。
“是這樣啊!難得你對齊王一片忠心啊!但今日之事,我想朝野上下卻都不會這樣認為,他們一定會認為這個丞相要舉兵反齊王了。
”魏勃繼續施威。
“我怎麼會有反叛之心呢?”召平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來。
“大家都在說你想造反,俗話說聽風就是雨,現在這種情況誰也說不清啊!如果齊王将來上朝廷那裡告你一狀,隻怕你會吃不了兜着走吧。
”魏勃将威脅進行到底。
“我這都是為齊王着想啊!”召平冷汗如雨。
“齊王現在發兵造反肯定是不道德的,但丞相不能這樣兵戎相見地來阻止啊!最好的辦法就是派人進宮把齊王抓住,然後軟禁齊王,這樣他還反個屁啊!”魏勃直奔主題了。
“好辦法。
”召平有點病急亂投醫了。
“你進去不太好,我願替丞相帶兵去捉拿齊王,将來功勞歸丞相所有,過失由魏某一人承擔。
”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魏勃終于亮出了撒手锏。
OK,把軍隊交給你,把功勞交給我吧!召平害怕自己成為這件事的罪魁禍首,終于進了魏勃的圈套。
然而,召平沒有料到,魏勃拿到兵權後,馬上就露出了真面目,他反戈一擊,大軍掉轉方向呼啦啦地直朝丞相府殺去。
“把軍隊交給别人,就是把人頭交給别人啊!”後悔不已的召平揮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應該說召平并不是朝廷的鷹犬,也不是呂氏的人,他隻不過站在一個忠臣的角度,采取了愚忠的辦法。
他不想眼睜睜看着齊王這隻羔羊落入呂氏這隻狼嘴裡,其本意是善良和純潔的。
但是他并不知道,呂氏在朝中的權勢固然強大,但如果不乘他們失去呂後這根頂梁柱後,根基有所動搖的話,等呂氏家族再度站穩腳跟,那時就悔之晚矣,因為那個時候天下可能就真的姓呂了。
而劉襄除掉了他内部的絆腳石後,不再遲疑,馬上就封驷鈞為丞相,魏
結論是:現在去長安平定呂氏,無異于雞蛋碰石頭,自取滅亡。
應該說站在愚忠的角度來看,召平的話不無道理。
但劉襄對他的三點理由不屑一顧。
第一條理由的提出就讓人啼笑皆非。
如果朝中的大臣都這樣,那麼這天下幹脆就直接送給呂氏算了。
第二條理由同樣站不住腳,身為高祖的後輩,去平亂難道就一定是為了皇位嗎?而第三條就是懼怕呂氏家族的權勢了,長安城裡南北禁軍那點兵力根本就不足為慮嘛。
于是接下來,劉襄四人就對召平展開了強大的說服工作。
而召平也針鋒相對,說出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論據後,引章摘句,觸類旁通,誇誇其談,端的好一個“舌戰群儒”的先行者。
這次曠世舌戰争論了N個小時,最後的結果劉襄還是那個劉襄:我起義。
召平還是那個召平:我反對。
最後沒轍了,劉襄隻得強硬地宣布召平反對無效,請勿複言。
召平就是召平,世上獨一無二的召平,他就是不上劉襄的賊船,并且一點面子也不給劉襄。
最後沒轍了,劉襄隻好決定對召平下毒手了。
如果不除去召平,他的起兵工作就可能會因這個人的反對和幹預而泡湯。
暗殺 除掉召平,劉襄選擇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派人去暗殺召平。
劉襄原本以為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幹掉召平這隻攔路虎比踩死一隻螞蟻還容易。
然而,他沒有想到,這次暗殺卻引火燒身,差點賠進了自己的性命。
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一個身穿黑衣、頭紮黑巾、臉罩黑紗的夜行人出現在丞相府裡。
那黑衣人憑着高超的輕功,手腳麻利地摸進了丞相的院府,然後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撬開了丞相廂房的門,最後,這個夜行人不再遲疑,揮刀朝丞相睡的那張床就是一陣亂砍。
那黑衣人砍了半天,猛然發現不太對勁,怎麼刀刀都像砍在海綿上,沒有半點血花呢?再掀開被褥一看,被褥裡竟然空空如也。
後面的事很簡單了,早有預防的召平輕松把已是甕中之鼈的黑衣刺客擒住了。
從刺客的嘴裡,他又知道幕後的真正主使是劉襄。
當時的召平又驚又怒,心想,我好心阻止你去造反,你卻派人來暗算我,若不是我料敵于先,早做部署,差點死于你手了。
看來我不來硬的是無法阻止你齊王的造反了。
于是,召平馬上就把他手下的士兵召集起來,乘夜包圍了王宮。
齊王劉襄哪裡料到事情會突然出現這樣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面對召平的突然發難,他宮中那點防衛力量那可是不值一哂啊!就在這個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魏勃出面了。
他一個人找到召平進行了一次緊急會晤。
“丞相啊!你帶這麼多兵來王宮,莫非要反叛齊國不成?”魏勃一上來就咄咄逼人。
“大王要起兵造反,我不願意看到大王去送死,再三相勸無效,我隻好采取這樣的下策,圍住王宮,以阻止齊王做出大逆不道的事來。
”召平如是道。
“是這樣啊!難得你對齊王一片忠心啊!但今日之事,我想朝野上下卻都不會這樣認為,他們一定會認為這個丞相要舉兵反齊王了。
”魏勃繼續施威。
“我怎麼會有反叛之心呢?”召平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來。
“大家都在說你想造反,俗話說聽風就是雨,現在這種情況誰也說不清啊!如果齊王将來上朝廷那裡告你一狀,隻怕你會吃不了兜着走吧。
”魏勃将威脅進行到底。
“我這都是為齊王着想啊!”召平冷汗如雨。
“齊王現在發兵造反肯定是不道德的,但丞相不能這樣兵戎相見地來阻止啊!最好的辦法就是派人進宮把齊王抓住,然後軟禁齊王,這樣他還反個屁啊!”魏勃直奔主題了。
“好辦法。
”召平有點病急亂投醫了。
“你進去不太好,我願替丞相帶兵去捉拿齊王,将來功勞歸丞相所有,過失由魏某一人承擔。
”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魏勃終于亮出了撒手锏。
OK,把軍隊交給你,把功勞交給我吧!召平害怕自己成為這件事的罪魁禍首,終于進了魏勃的圈套。
然而,召平沒有料到,魏勃拿到兵權後,馬上就露出了真面目,他反戈一擊,大軍掉轉方向呼啦啦地直朝丞相府殺去。
“把軍隊交給别人,就是把人頭交給别人啊!”後悔不已的召平揮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應該說召平并不是朝廷的鷹犬,也不是呂氏的人,他隻不過站在一個忠臣的角度,采取了愚忠的辦法。
他不想眼睜睜看着齊王這隻羔羊落入呂氏這隻狼嘴裡,其本意是善良和純潔的。
但是他并不知道,呂氏在朝中的權勢固然強大,但如果不乘他們失去呂後這根頂梁柱後,根基有所動搖的話,等呂氏家族再度站穩腳跟,那時就悔之晚矣,因為那個時候天下可能就真的姓呂了。
而劉襄除掉了他内部的絆腳石後,不再遲疑,馬上就封驷鈞為丞相,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