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呂氏春秋”的最後歲月
關燈
小
中
大
出招
呂後死後,朝中文武大臣都開始忙碌起來,太後的喪事得隆重才行啊!因此,陳平和周勃等人一下子由閑人變成了大忙人。
就在陳平和周勃等人忙碌的同時,呂氏家族的頂梁柱呂産和呂祿也在忙碌着,他們不是為太後的葬禮而忙,他們居安思危,在失去呂家的頂梁柱後,在想着如何使得“呂氏春秋”繼續下去。
呂家人為此還專門召開了一次家族會議。
會議由呂氏家族中資曆最老的呂祿主持。
呂祿首先抛出了“趁衆人為太後辦喪事這個大好時機,将所有反對呂氏的大臣一網打盡”的設想和方案給呂家人來讨論。
當然,他提出這個設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現在負責長安保衛工作的南北兩支禁軍分别握在他和呂産手上。
然而,令呂祿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美好意願馬上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的方案的就是北軍禁軍頭領呂産:“就算控制了長安,控制了朝廷那又如何?咱們現在畢竟隻有這麼少得可憐的一點禁軍啊!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還掌握在荥陽的陳平和灌嬰手裡,一旦朝中有變,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呂産提出這一觀點後,呂家的會議馬上就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是啊!他的話說到點子上去了。
當年劉邦的高瞻遠矚再次得到了證實,他當年命灌嬰駐守荥陽是有深意的,就是為了防止日後呂後及呂家人作亂啊!因為存在緻命的“軟肋”,最後這次呂氏家族會議的結果很簡單:沒議出什麼名堂來。
對于呂氏家族的人來說,這次沒有議出什麼東西來并不重要,但對别人來說那就是“打草驚蛇”了。
也許有人會問,這個呂氏家族人内部的秘密,外人怎麼會知道?因為還有一個成功打入敵人内部做“卧底”的劉章。
前面已說過了,這個劉章是劉邦的孫子,抱負極高,在奉呂後之命成功娶了呂祿的女兒為妻後,聰明的他并沒有對呂家的女人采取“冷暴力”政策,而是極盡溫柔之能事,把呂家的姑娘哄得很是歡心。
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取得了呂家女人的信任,便是取得了呂祿的信任,取得了呂祿的信任,便是取得了呂後的信任。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做事,老老實實地做人,劉章成了打入敵人内部的第一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在那次宴會上對呂氏家族的人牛刀小試後,包括呂後在内的衆呂氏家族的人竟無可奈何。
而這次呂氏家族緊急會議後,因為沒議出個結果來,所以參加會議的呂祿之女回來後就顯得悶悶不樂了。
于是善解人意的劉章又開始花言巧語地“噓寒問暖”,最後從夫人嘴裡知道“呂家人想誅殺朝中大臣”一事。
這讓劉章大吃一驚,他知道不能再沉默了,否則大漢江山的旗幟就得由“劉”字變成“呂”字了。
于是劉章找到他弟弟東牟侯劉興居,兩人商量一番後,馬上就派人告訴他的兄長齊王——劉襄,要他快快統齊兵西征,他們在京中做内應,除掉呂氏政權。
當然,劉章為了給劉襄動力,讓他快派兵來京城,還私下許諾了一個誘人的條件:“如果能除掉呂氏,事成之後,就擁您(劉襄)為帝,恢複咱劉氏家族的正統江山。
” 那劉襄身為齊王,早就對呂家人掌管天下不滿了,這時呂後已死,劉氏家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而且還有“皇位”這樣的誘惑,他想不心動都不行啊!于是他在看了兩個弟弟的密信後,馬上召開了一次内部會議。
參加會議的全部是齊國的重量級人物。
舅舅:驷鈞; 丞相:召平; 郎中令:祝午; 中尉:魏勃。
加上劉襄自己才五人,由此可見這個劉襄辦事也夠老練深沉啊!劉襄是這樣說的:“我生為高祖長孫,呂氏多年專權,使劉家王朝大權旁落。
如今呂後去世,皇帝幼小,且不是劉家正宗血統,劉某雖不才,卻有匡扶漢室之義務和職責,我打算發兵進攻朝廷,諸位以為如何呢?”劉襄開門見山地問道,然後急切地看着幾個心腹的反應。
“我舉雙手贊成。
”祝午第一個表态。
劉襄聞言:喜。
“我舉雙腳贊成。
”魏勃第二個表态。
劉襄聞言:大喜。
“我舉雙手加雙腳贊成。
”驷鈞第三個表态,劉襄聞言:超級喜。
與會的五人中除了自己已有三人贊成舉兵了,這時隻有一個人還沒有表态,這個人就是齊國的丞相召平。
衆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集在了召平臉上,隻等他發完話,這件事就算徹底定下來,馬上去準備舉兵的事宜了。
“我舉雙手加雙腳反對。
”半晌過後,召平說出的話讓在場四人同時吃了一驚。
劉襄本來等着召平最後來個喜上加喜,聞言猶如冰水澆身直打寒戰。
召平反對的理由如下: 1.身為朝廷之臣,不應該攻打朝廷,做出叛逆謀反之事來。
2.高祖後人之中,尚有子輩在,皇位還輪不到身為孫輩的大王您來坐(這一條似乎有意針對劉章而言)。
3.
就在陳平和周勃等人忙碌的同時,呂氏家族的頂梁柱呂産和呂祿也在忙碌着,他們不是為太後的葬禮而忙,他們居安思危,在失去呂家的頂梁柱後,在想着如何使得“呂氏春秋”繼續下去。
呂家人為此還專門召開了一次家族會議。
會議由呂氏家族中資曆最老的呂祿主持。
呂祿首先抛出了“趁衆人為太後辦喪事這個大好時機,将所有反對呂氏的大臣一網打盡”的設想和方案給呂家人來讨論。
當然,他提出這個設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現在負責長安保衛工作的南北兩支禁軍分别握在他和呂産手上。
然而,令呂祿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美好意願馬上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的方案的就是北軍禁軍頭領呂産:“就算控制了長安,控制了朝廷那又如何?咱們現在畢竟隻有這麼少得可憐的一點禁軍啊!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還掌握在荥陽的陳平和灌嬰手裡,一旦朝中有變,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呂産提出這一觀點後,呂家的會議馬上就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是啊!他的話說到點子上去了。
當年劉邦的高瞻遠矚再次得到了證實,他當年命灌嬰駐守荥陽是有深意的,就是為了防止日後呂後及呂家人作亂啊!因為存在緻命的“軟肋”,最後這次呂氏家族會議的結果很簡單:沒議出什麼名堂來。
對于呂氏家族的人來說,這次沒有議出什麼東西來并不重要,但對别人來說那就是“打草驚蛇”了。
也許有人會問,這個呂氏家族人内部的秘密,外人怎麼會知道?因為還有一個成功打入敵人内部做“卧底”的劉章。
前面已說過了,這個劉章是劉邦的孫子,抱負極高,在奉呂後之命成功娶了呂祿的女兒為妻後,聰明的他并沒有對呂家的女人采取“冷暴力”政策,而是極盡溫柔之能事,把呂家的姑娘哄得很是歡心。
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取得了呂家女人的信任,便是取得了呂祿的信任,取得了呂祿的信任,便是取得了呂後的信任。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做事,老老實實地做人,劉章成了打入敵人内部的第一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在那次宴會上對呂氏家族的人牛刀小試後,包括呂後在内的衆呂氏家族的人竟無可奈何。
而這次呂氏家族緊急會議後,因為沒議出個結果來,所以參加會議的呂祿之女回來後就顯得悶悶不樂了。
于是善解人意的劉章又開始花言巧語地“噓寒問暖”,最後從夫人嘴裡知道“呂家人想誅殺朝中大臣”一事。
這讓劉章大吃一驚,他知道不能再沉默了,否則大漢江山的旗幟就得由“劉”字變成“呂”字了。
于是劉章找到他弟弟東牟侯劉興居,兩人商量一番後,馬上就派人告訴他的兄長齊王——劉襄,要他快快統齊兵西征,他們在京中做内應,除掉呂氏政權。
當然,劉章為了給劉襄動力,讓他快派兵來京城,還私下許諾了一個誘人的條件:“如果能除掉呂氏,事成之後,就擁您(劉襄)為帝,恢複咱劉氏家族的正統江山。
” 那劉襄身為齊王,早就對呂家人掌管天下不滿了,這時呂後已死,劉氏家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而且還有“皇位”這樣的誘惑,他想不心動都不行啊!于是他在看了兩個弟弟的密信後,馬上召開了一次内部會議。
參加會議的全部是齊國的重量級人物。
舅舅:驷鈞; 丞相:召平; 郎中令:祝午; 中尉:魏勃。
加上劉襄自己才五人,由此可見這個劉襄辦事也夠老練深沉啊!劉襄是這樣說的:“我生為高祖長孫,呂氏多年專權,使劉家王朝大權旁落。
如今呂後去世,皇帝幼小,且不是劉家正宗血統,劉某雖不才,卻有匡扶漢室之義務和職責,我打算發兵進攻朝廷,諸位以為如何呢?”劉襄開門見山地問道,然後急切地看着幾個心腹的反應。
“我舉雙手贊成。
”祝午第一個表态。
劉襄聞言:喜。
“我舉雙腳贊成。
”魏勃第二個表态。
劉襄聞言:大喜。
“我舉雙手加雙腳贊成。
”驷鈞第三個表态,劉襄聞言:超級喜。
與會的五人中除了自己已有三人贊成舉兵了,這時隻有一個人還沒有表态,這個人就是齊國的丞相召平。
衆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集在了召平臉上,隻等他發完話,這件事就算徹底定下來,馬上去準備舉兵的事宜了。
“我舉雙手加雙腳反對。
”半晌過後,召平說出的話讓在場四人同時吃了一驚。
劉襄本來等着召平最後來個喜上加喜,聞言猶如冰水澆身直打寒戰。
召平反對的理由如下: 1.身為朝廷之臣,不應該攻打朝廷,做出叛逆謀反之事來。
2.高祖後人之中,尚有子輩在,皇位還輪不到身為孫輩的大王您來坐(這一條似乎有意針對劉章而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