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盛極必衰

關燈
才。

    劉氏後輩中有如此英雄人物,看來複興劉氏家族值得期待啊! 當然,大多數大臣們是在期待着,而極個别先知先覺的人卻早已行動起來了。

    這裡首先得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革命思想”的傳播者陸賈。

     陸賈其實也算一個朝中重臣了。

    當年劉邦在位時,他為朝廷制定禮儀禮法,很得劉邦的贊賞。

    更為重要的是陸賈還成了“半文盲”的劉邦第二個老師。

     劉邦當了皇帝後,才知道知識的重要性。

    畢竟打江山靠的是武力,而守江山靠的就是知識了。

    陸賈不但在老師的職位上盡職盡責,而且還把劉邦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收集起來,經過加工潤色後,編成了一本書,書名叫《新語》。

    據說該書上市後,極為暢銷,風頭直蓋過了劉邦在楚漢之争時寫的第一本處女作——《告天下諸侯書》。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劉邦走後,呂後掌權,劉邦身邊的紅人陸賈也因此失寵了。

    陸賈幹脆直接炒了呂後的鱿魚,回家種田去了。

    當然,他也不是閑着的主,在鄉下生活了好幾年,眼見自己的兒子們都長大成人了,他便離家出走,過起了逍遙自在的流浪者生活。

     一般人會認為這個陸賈夠清閑的啊!其實他内心卻是極為痛苦的。

    他一直想報答當年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但自呂後掌權後,他知道僅憑自己一人之力是無法撼動呂氏的,于是他才選擇歸隐。

    而現在一大把年紀了,他整天在外面流浪,其實是在拉攏人心,等待時機。

    就在劉章巧妙地打響了反擊呂氏家族的第一槍後,陸賈知道他等的時機終于來了,是他該出手的時候了。

     陸賈這才以“流浪者”的身份找到了朝中丞相陳平。

    當然,陸賈這次到了陳府後,不再像往常一樣,給主人家吹拉彈唱,用藝人的才華來打動主人,從而換取一口飯,大方的還可以領到一些小費。

     “丞相有心事吧!”一陣寒暄後,陸賈就直奔主題了。

     “我的心思,先生能為我猜一猜嗎?”陳平問。

     “恭敬不如從命,那臣鬥膽一猜了。

    您現在身居丞相要職,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已達到了頂峰,榮華富貴自是無與倫比了。

    因此,我猜丞相的心思可能是諸呂和少帝的事。

    ” “看來先生看透了我的心思。

    ”陳平淡然一笑,随即問道,“Why(怎麼辦)?” 陸賈沉默片刻,隻說了十二個字:“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陸賈的話别人也許無法理解,但身在那種處境,聰明的陳平自然明白陸賈話中的含義——這是叫他主動和太尉周勃親近啊! 陳平其實對朝廷的忠心也不比陸賈少。

    但呂後掌權後,他就沒有說話的權力了。

    他清楚地記得新丞相王陵因為公然和呂後作對,結果上任不到幾個月就被逼得光榮下崗了。

    于是他和周勃無奈都選擇了“明哲保身”。

    或許有人會對陳平和周勃這種做法感到不滿,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陳平和周勃是沒得選擇的,呂氏的勢力正是最旺的時候,這個時候和呂後作對,無異于雞蛋碰石頭,犧牲了他們兩個也許沒什麼,但對整個漢室江山、對于天下百姓來說就是極為不負責了。

     他們之所以隐忍就是為了日後的反戈一擊。

    現在等待的時機終于來了。

    但在沒有經陸賈點化之前,他和周勃雖然信念和理想大抵是一緻的,但那時他們的交往僅僅限于點頭之交而已,并沒有琴瑟合鳴地聯手來抗敵。

    而陸賈這“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十二個字中,已經很明确了。

    陳平的丞相職務就是“相”,而周勃的太尉職務就是将啊! 陸賈見時機已到,于是把預謀已久的平定呂氏計劃全盤托出。

    個中細節這裡不必細表,各位讀者看到後面就自然會明白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話一點也沒有錯。

    就在陸賈的将相聯合、齊力斷金的計劃準備妥當的時候,機會來了。

    因為,周勃的七十大壽到了。

     周勃那是啥人物,當年劉邦去世前,立朝中第三代将相繼承人時,他被點名為将相三人組中的一員。

    後來他如願的當上了朝廷的第三把手。

    這個時候他的太尉一職雖然實權都被呂後剝奪去了,但同樣在朝中享有重量級待遇。

    他的七十大壽,自然辦得熱鬧非凡。

     那天,周府前車來車往,可謂是門庭若市。

    而周勃的七十大壽也因陳平的到來達到了高潮。

    陳平這回送上的禮金隻有當年的劉邦可以一比,當年還是小小的泗水亭亭長的劉邦去呂府,一出手就是一萬貫。

    可那時的劉邦畢竟沾了流氓的光,隻是寫了一條空頭支票,回去時反而搭上了呂家十八歲的黃花閨女。

     這時陳平的禮金是:黃金五百兩,樂隊一隊。

    這樣大的賀禮唬得衆人目瞪口呆,周勃當時自然又驚又喜,上座的位置非陳平莫屬了。

    當然,陳平送了這麼重的禮金,他這一趟也沒有白來。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