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焦頭爛額

關燈
摩拳擦掌等待機會時,劉邦卻自己送上門來了。

     劉邦第二次出征邊關去全力進攻匈奴時,他空守了一個月的邊關,韓信就是不給他面子,連見一面都難于上青天。

    這時已是寒冬時節了,劉邦再也不敢逗留,于是班師回朝,路途正好又要路過趙地。

     因為去年鬧翻了後,劉邦自己也不願意再去張敖的府上。

    于是他找了一間客棧。

    新版的《新龍門客棧》馬上就要上演了。

    貫高等人對這個客棧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店裡的老闆和夥計以及一些食客都是殺手喬裝打扮的,而且廂房的夾層裡也都藏好了殺手。

    可以說貫高等人在客棧裡設下了一個必殺之局。

     劉邦在參加完地方官吏的盛宴後,因一路勞苦想早點休息,便起身前往早就預訂好的客棧。

     《三國演義》裡有落鳳坡上落鳳雛的故事。

    當時劉備率龐統西進去攻打蜀中的劉璋。

    但在途中,龐統因貪功狂進,中了敵人的埋伏,在落鳳坡上壯烈犧牲了。

    因為龐統綽号鳳雛,他在落鳳坡的死去,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令人欷觑不已。

     而事實證明,劉邦在用計方面肯定跟龐統沒得比,但在第六感方面卻比龐統高了數倍。

    就在去客棧的路上時,劉邦的第六靈感出現了,他突然像懷春的少女心猿意馬起來。

    于是他就問手下的人了:“這是什麼地方啊?” “回陛下,這裡叫柏人。

    ”他的左右親信畢恭畢敬地回答着。

     “柏人。

    柏通迫,柏人不就是被迫于人的意思嗎?看來此地不宜久留。

    ”劉邦心裡這般想着,馬上叫道:“今晚不住宿了,連夜回京城去。

    ” 轉念間劉邦打消了去客棧夜宿的念頭。

    就這樣,貫高等人精心安排的暗殺計劃泡湯了。

    最後他們隻能對天長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和親 劉邦回到宮中後,匈奴人又恢複了本來的面目,隔三差五就會南下,侵擾漢邊境,進行一番搶擄燒殺後便逃之夭夭。

    正所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漢邊境守将根本就拿他們沒有一點辦法。

     劉邦更是頭疼,他已經親自帶兵出征兩次了。

    第一次被困于白登山差點連老命都賠進去,第二次匈奴人根本不買他的賬,讓他獨自在寒冬邊城裡受了一個多月的活罪——冷風寒雪。

     經過兩次大折磨,已是風燭殘年的劉邦對匈奴人已變得心有餘悸起來。

    派兵去打吧!隻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匈奴人不拘小節,他們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閃,你能拿人家怎麼辦?打,拿人家沒辦法;不打吧!就更加拿人家沒辦法。

     這個時候,劉邦身邊已沒有四大謀士了。

    蕭何整天忙碌于搞後勤的事,行軍打仗的事他從來不過問。

    張良功成名就後歸隐練功去了,從此也不參與朝中大事了。

    韓信這個心腹大患自被罷免兵權和步步降職後,已不可能重用他了。

    陳平也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當“特别行政區區長”去了。

     關鍵時刻,劉邦想到一個人——婁敬。

    鑒于婁敬當初不遠千裡來說遷都的事,他對這樣忠心耿耿的人很是喜歡和看重。

    再加上第一次出征邊關,劉邦沒聽他的意見,差點就送了命。

    這時,劉邦召來婁敬,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直接就問他匈奴的問題怎麼辦。

     “陛下不會一直隻想到用武力去解決邊關問題吧?”婁敬沒有直接回答劉邦的問題,而是弱弱地反問了一句。

     “除了武力難道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這天下剛剛安定,士兵們還沒有從戰争的疲憊期調整過來,隻怕很難有所作為了。

    此時打仗,難度系數9.9啊!” “那你說怎麼辦?” “臣有一計,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使雙方化幹戈為玉帛。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陛下隻要搞定冒頓就搞定匈奴了。

    ” 劉邦隻有聽的份了。

     “隻是這個計謀能不能成,關鍵就在陛下了。

    ”随後婁敬說出了他的計謀,兩個字:和親。

     “如果陛下能把嫡系大公主嫁給冒頓為妻,再多贈些嫁妝,把婚禮舉辦得莊嚴而隆重,用氣勢震住匈奴人,他們就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 應該說婁敬的計謀的确很妙,有“香車美人”相送,還有“糖衣炮彈”相贈,要想不成功都難啊!劉邦在點頭的同時也在為難。

    婁敬的計謀中是要他“犧牲”公主來換大漢江山的安甯和平靜。

    但有一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問題是,他隻有魯元一個女兒是正室公主,要想把親生女兒送入狼虎之口,不說别的,單是“母老虎”呂後那一關就過不了啊! 劉邦知道他要想說服呂後的工作和出征匈奴的難度系數是一樣的,同樣為9.9,饒是如此,他還是相信事在人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