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掃除一切不安分子
關燈
小
中
大
裡擠)。
調查的結果是,韓信這次出巡的規模和氣派一點都不比秦始皇出巡場面小。
當年秦始皇那次出巡可是把劉邦震得雲裡霧裡,從那以後他有了一個偉大而崇高的理想:那就是想做秦始皇那樣的一國之君。
因此,此時已坐在皇帝寶座上的劉邦,看到一個小小的楚王出巡場面居然可以和秦始皇相比,你說他心裡能好受嗎?劉邦在心裡做了一個總結:韓信确實是有造反之心。
劉邦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于是就把文武群臣召來議論這件事了。
這下那些文武大臣個個主動請纓,口号一緻:朗朗乾坤,清平世道,韓信那小子居然如此放蕩不羁,臣等願帶兵去讨伐。
面對群臣一浪高過一浪的出兵請求,劉邦自然很是高興了。
他正要指定一個人出任征讨韓信的大将時,這時陳平出面及時制止了。
他說論行軍打仗連戰神項羽都不是韓信的對手,現在朝廷中又有誰是他的對手?再說人家還沒有反,這樣派兵去征讨不是逼他造反嗎?接下來陳平獻上一計:在雲夢澤舉行一次巡狩比賽,到時候召集天下諸侯來狩獵。
這雲夢澤離楚地很近,韓信自然要來拜見大王,到時候便可以出其不意地拿下韓信了。
這樣的鬼主意正合劉邦的心意,于是,他馬上寫好诏書傳到各諸侯那裡,說他要到雲夢澤去狩獵,要他們到時候去那裡見面。
韓信接到诏書後就犯難了,憑他的才能和智慧,他已經料到這是劉邦對自己有所行動了。
就在他憂心忡忡時,他的部将開始為他出馊主意了。
他們說大王要想确保雲夢澤之行的安危,必須先主動交出鐘離昧才行。
交出鐘離昧可以免除劉邦的疑心。
韓信聽他們說得也不無道理,但是卻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困境中去了。
是啊,此次雲夢澤他不去就是違抗聖命,是要殺頭的啊!而如果去了,隻怕兇多吉少。
但如果真要他獻出自己年少時“魚水之交”的好兄弟,他亦不忍啊! 韓信左思右想,最終在情義道德和功名利祿面前選擇了後者,他決定交出鐘離昧,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想通了後,他就直接召來了鐘離昧,然後說出皇帝召他到雲夢澤狩獵的事。
“是不是因為我躲藏在你這裡,讓你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鐘離昧覺得有愧于韓信,于是他這樣弱弱地問了一句。
“唉……”韓信沒有正面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其實韓信的态度和語言已足以表明他的立場了。
鐘離昧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他的真實想法了。
在功名利祿面前,什麼友情什麼道義,根本就不堪一擊。
鐘離昧冷笑道:“我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我現在布衣一個,死不足惜,但我擔心的是你啊。
漢帝猜忌于你并不僅僅是因為我在你這裡啊!他是一直嫉恨你的豐功偉績,擔心你功高震主啊!” 韓信默默地聽着,一言不發。
鐘離昧最後說:“一旦我死了,劉邦的下一個目标就是你。
” 韓信這時鐵了心,還是一言不發。
“唇亡齒寒誤以晚,明年今日誰來祭?”鐘離昧長歎一聲,不再勸說,也不等韓信來動手,拔刀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至此,項羽手下的左膀右臂一死一活,活着的季布繼續升官發财,死去的鐘離昧竟然是被昔日好友相逼緻死,可悲! 韓信逼死鐘離昧後,滿以為獻上鐘離昧的人頭就可以徹底消除劉邦對自己的猜疑,然而到了雲夢澤後他才發現,那隻不過是他一相情願的想法。
他向劉邦請安,劉邦二話沒說就叫人把他給拿下了。
直到這時韓信才如夢方醒,他還能說什麼,說什麼也沒有用了,他隻能發出十八個字的感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 就這樣韓信被劉邦扣押了。
這個時候朝中大臣都個個居安思危,竟然沒有人敢為清白的韓信求情。
就在韓信危在旦夕之時,一個叫田肯的大學士(相當于現代的博士生)進朝,他當着大家的面就盛贊天子聖明。
乍一看,你也許會認為他是個溜須拍馬的小人,無非是想得到劉邦的“垂青”而極盡吹噓之能事。
事實卻并非如此,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他進獻的話吧:“陛下拿住了韓信,又在關中這樣的險峻之地建都,當真是連環妙計啊!可喜可賀,可贊可慶,可歡可樂,大漢江山從此可以穩如磐石了。
”接下來他舉了兩個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
1.秦地地勢險要,以華山為屏障,以黃河為城池,易守難攻,哪個不識相的諸侯想要起兵造反進攻秦地,那無異于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
2.齊地那是一個好地方啊!其經濟、政治、文化都明顯高出其他地方一籌,陛下一定要派自己的嫡系子孫去統治,這才可以确保萬無一失。
其實這兩個例子,都涉及一個人:韓信。
秦地是當
調查的結果是,韓信這次出巡的規模和氣派一點都不比秦始皇出巡場面小。
當年秦始皇那次出巡可是把劉邦震得雲裡霧裡,從那以後他有了一個偉大而崇高的理想:那就是想做秦始皇那樣的一國之君。
因此,此時已坐在皇帝寶座上的劉邦,看到一個小小的楚王出巡場面居然可以和秦始皇相比,你說他心裡能好受嗎?劉邦在心裡做了一個總結:韓信确實是有造反之心。
劉邦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于是就把文武群臣召來議論這件事了。
這下那些文武大臣個個主動請纓,口号一緻:朗朗乾坤,清平世道,韓信那小子居然如此放蕩不羁,臣等願帶兵去讨伐。
面對群臣一浪高過一浪的出兵請求,劉邦自然很是高興了。
他正要指定一個人出任征讨韓信的大将時,這時陳平出面及時制止了。
他說論行軍打仗連戰神項羽都不是韓信的對手,現在朝廷中又有誰是他的對手?再說人家還沒有反,這樣派兵去征讨不是逼他造反嗎?接下來陳平獻上一計:在雲夢澤舉行一次巡狩比賽,到時候召集天下諸侯來狩獵。
這雲夢澤離楚地很近,韓信自然要來拜見大王,到時候便可以出其不意地拿下韓信了。
這樣的鬼主意正合劉邦的心意,于是,他馬上寫好诏書傳到各諸侯那裡,說他要到雲夢澤去狩獵,要他們到時候去那裡見面。
韓信接到诏書後就犯難了,憑他的才能和智慧,他已經料到這是劉邦對自己有所行動了。
就在他憂心忡忡時,他的部将開始為他出馊主意了。
他們說大王要想确保雲夢澤之行的安危,必須先主動交出鐘離昧才行。
交出鐘離昧可以免除劉邦的疑心。
韓信聽他們說得也不無道理,但是卻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困境中去了。
是啊,此次雲夢澤他不去就是違抗聖命,是要殺頭的啊!而如果去了,隻怕兇多吉少。
但如果真要他獻出自己年少時“魚水之交”的好兄弟,他亦不忍啊! 韓信左思右想,最終在情義道德和功名利祿面前選擇了後者,他決定交出鐘離昧,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想通了後,他就直接召來了鐘離昧,然後說出皇帝召他到雲夢澤狩獵的事。
“是不是因為我躲藏在你這裡,讓你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鐘離昧覺得有愧于韓信,于是他這樣弱弱地問了一句。
“唉……”韓信沒有正面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其實韓信的态度和語言已足以表明他的立場了。
鐘離昧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他的真實想法了。
在功名利祿面前,什麼友情什麼道義,根本就不堪一擊。
鐘離昧冷笑道:“我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我現在布衣一個,死不足惜,但我擔心的是你啊。
漢帝猜忌于你并不僅僅是因為我在你這裡啊!他是一直嫉恨你的豐功偉績,擔心你功高震主啊!” 韓信默默地聽着,一言不發。
鐘離昧最後說:“一旦我死了,劉邦的下一個目标就是你。
” 韓信這時鐵了心,還是一言不發。
“唇亡齒寒誤以晚,明年今日誰來祭?”鐘離昧長歎一聲,不再勸說,也不等韓信來動手,拔刀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至此,項羽手下的左膀右臂一死一活,活着的季布繼續升官發财,死去的鐘離昧竟然是被昔日好友相逼緻死,可悲! 韓信逼死鐘離昧後,滿以為獻上鐘離昧的人頭就可以徹底消除劉邦對自己的猜疑,然而到了雲夢澤後他才發現,那隻不過是他一相情願的想法。
他向劉邦請安,劉邦二話沒說就叫人把他給拿下了。
直到這時韓信才如夢方醒,他還能說什麼,說什麼也沒有用了,他隻能發出十八個字的感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 就這樣韓信被劉邦扣押了。
這個時候朝中大臣都個個居安思危,竟然沒有人敢為清白的韓信求情。
就在韓信危在旦夕之時,一個叫田肯的大學士(相當于現代的博士生)進朝,他當着大家的面就盛贊天子聖明。
乍一看,你也許會認為他是個溜須拍馬的小人,無非是想得到劉邦的“垂青”而極盡吹噓之能事。
事實卻并非如此,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他進獻的話吧:“陛下拿住了韓信,又在關中這樣的險峻之地建都,當真是連環妙計啊!可喜可賀,可贊可慶,可歡可樂,大漢江山從此可以穩如磐石了。
”接下來他舉了兩個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
1.秦地地勢險要,以華山為屏障,以黃河為城池,易守難攻,哪個不識相的諸侯想要起兵造反進攻秦地,那無異于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
2.齊地那是一個好地方啊!其經濟、政治、文化都明顯高出其他地方一籌,陛下一定要派自己的嫡系子孫去統治,這才可以确保萬無一失。
其實這兩個例子,都涉及一個人:韓信。
秦地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