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師之變 從天而降的劫難
關燈
小
中
大
後又找上門來擁立他當皇帝!
這真是否極泰來、喜從天降啊!
那一刻,朱泚的心髒狂跳不止,全身不由自主地滾過一陣戰栗。
這輩子能過一回皇帝瘾,那就不虛此生、死而無憾了! 當天深夜,朱泚就在亂兵的擁護下進入大明宮,登上含元殿,當夜宿于殿中,自稱“權知六軍”。
其實,并不是沒有人料到朱泚會篡位稱尊。
就在這一天白天,也就是德宗倉皇出逃之際,翰林學士姜公輔就曾跪在德宗馬前極力勸谏,說:“朱泚曾擔任泾原節度使,後因朱滔叛亂廢棄在家,心中早有反意。
臣以前勸過陛下,若終究信不過這個朱泚,不如早點把他除掉,以絕後患。
如今陛下離京,亂兵一旦擁立他,其勢力必将難以遏制,望陛下當機立斷!” 然而,德宗隻顧着逃命,根本聽不進姜公輔的谏言。
十月初四,德宗一行從鹹陽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初五,部分文武官員陸續到達,左金吾大将軍渾瑊也率部趕到奉天。
渾瑊骁勇善戰,随着他的到來,德宗和流亡朝廷的人心才逐漸安定下來。
與此同時,長安城裡也開始了一場篡位登基的鬧劇表演。
以光祿卿源休為首的一幫趨炎附勢之徒,紛紛向朱泚勸進,慫恿他稱帝。
随後,又有鳳翔和泾原大将張廷芝、段誠谏率兵前來投靠。
朱泚自以為衆望所歸,便開始對百官發号施令,并設置六軍宿衛,一切仿照天子之制,篡唐之心已昭然若揭。
十月初七,陸續逃到奉天的大臣們都勸德宗加強奉天守備,以防朱泚派兵來攻。
盧杞聞言,居然義憤填膺地說:“朱泚的忠貞,滿朝文武無人能及!我願以阖家百口性命擔保,朱泚絕不會造反!” 德宗深以為然。
可是,就在盧杞信誓旦旦替朱泚擔保的第二天,野心勃勃的朱泚就用他的實際行動狠狠扇了盧杞一記耳光。
建中四年十月初八,朱泚進入宣政殿,自稱大秦皇帝,改元應天。
翌日,朱泚任命姚令言為侍中、關内元帥,李忠臣為司空兼侍中,源休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其餘附庸他的朝臣亦各有任命。
此外,朱泚又封朱滔為皇太弟,并派人送信給朱滔,說:“三秦地區(陝西中部)不日即可平定,黃河以北,就靠你剿滅殘敵了,當擇期在洛陽與你會面。
”朱滔接信,欣喜若狂,立即将信在軍府中傳閱,同時複制多份通牒諸道,毫不掩飾他的志得意滿之情。
僞朝既立,李唐宗室的滅頂之災就降臨了。
源休勸朱泚把滞留在京師的李唐宗室全部剪除,以絕天下之望,同時殺戮立威。
朱泚覺得很有道理,遂下令屠殺了李唐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
就在長安淪陷的同時,被圍達數月之久的襄城也陷入了内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困境,哥舒曜迫不得已,隻好放棄襄城,撤至洛陽。
李希烈旋即占領襄城。
稍後,在河北與叛亂諸鎮對峙的李懷光、馬燧等人也接到了德宗從奉天發出的勤王诏書。
諸節度使遽然聽到長安淪陷、天子流亡的消息,無不仰天恸哭。
數日後,諸節度使相繼撤離戰場:朔方節度使李懷光與神策都知兵馬使李晟率部馳援奉天,河東節度使馬燧率部退防太原,河陽節度使李艽率部退防河陽(今河南孟州市),昭義節度使李抱真亦率本部退防臨洺(今河北永年縣)。
突遭此重大變故,唐朝政府軍不得不從主動進攻轉入了戰略防禦。
十月十三日,朱泚親率大軍直取奉天,準備一舉消滅德宗皇帝和他的流亡朝廷。
德宗李适萬萬沒想到,自己抱着澄清宇内、重振河山的雄心壯志繼承了李唐社稷,可即位才短短幾年,天下就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叛亂的烽火不僅燃遍了帝國的四面八方,而且直接燒到了他的眼皮底下! 李适苦笑着對自己說:現在,就連你自己的性命都朝不保夕了,還奢談什麼澄清宇内、重振河山呢? 朱泚叛軍傾盡全力猛攻奉天,渾瑊等人率衆死守、晝夜力戰,唐軍大将呂希倩、高重捷等人先後戰死,奉天城危在旦夕…… 自從安史之亂平定以來,大唐王朝還從未遭遇如此嚴重的危機。
帝國能安然度過這場危機嗎? 德宗李适能逃過這場從天而降的劫難嗎?
這輩子能過一回皇帝瘾,那就不虛此生、死而無憾了! 當天深夜,朱泚就在亂兵的擁護下進入大明宮,登上含元殿,當夜宿于殿中,自稱“權知六軍”。
其實,并不是沒有人料到朱泚會篡位稱尊。
就在這一天白天,也就是德宗倉皇出逃之際,翰林學士姜公輔就曾跪在德宗馬前極力勸谏,說:“朱泚曾擔任泾原節度使,後因朱滔叛亂廢棄在家,心中早有反意。
臣以前勸過陛下,若終究信不過這個朱泚,不如早點把他除掉,以絕後患。
如今陛下離京,亂兵一旦擁立他,其勢力必将難以遏制,望陛下當機立斷!” 然而,德宗隻顧着逃命,根本聽不進姜公輔的谏言。
十月初四,德宗一行從鹹陽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初五,部分文武官員陸續到達,左金吾大将軍渾瑊也率部趕到奉天。
渾瑊骁勇善戰,随着他的到來,德宗和流亡朝廷的人心才逐漸安定下來。
與此同時,長安城裡也開始了一場篡位登基的鬧劇表演。
以光祿卿源休為首的一幫趨炎附勢之徒,紛紛向朱泚勸進,慫恿他稱帝。
随後,又有鳳翔和泾原大将張廷芝、段誠谏率兵前來投靠。
朱泚自以為衆望所歸,便開始對百官發号施令,并設置六軍宿衛,一切仿照天子之制,篡唐之心已昭然若揭。
十月初七,陸續逃到奉天的大臣們都勸德宗加強奉天守備,以防朱泚派兵來攻。
盧杞聞言,居然義憤填膺地說:“朱泚的忠貞,滿朝文武無人能及!我願以阖家百口性命擔保,朱泚絕不會造反!” 德宗深以為然。
可是,就在盧杞信誓旦旦替朱泚擔保的第二天,野心勃勃的朱泚就用他的實際行動狠狠扇了盧杞一記耳光。
建中四年十月初八,朱泚進入宣政殿,自稱大秦皇帝,改元應天。
翌日,朱泚任命姚令言為侍中、關内元帥,李忠臣為司空兼侍中,源休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其餘附庸他的朝臣亦各有任命。
此外,朱泚又封朱滔為皇太弟,并派人送信給朱滔,說:“三秦地區(陝西中部)不日即可平定,黃河以北,就靠你剿滅殘敵了,當擇期在洛陽與你會面。
”朱滔接信,欣喜若狂,立即将信在軍府中傳閱,同時複制多份通牒諸道,毫不掩飾他的志得意滿之情。
僞朝既立,李唐宗室的滅頂之災就降臨了。
源休勸朱泚把滞留在京師的李唐宗室全部剪除,以絕天下之望,同時殺戮立威。
朱泚覺得很有道理,遂下令屠殺了李唐的郡王、王子、王孫共七十七人。
就在長安淪陷的同時,被圍達數月之久的襄城也陷入了内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困境,哥舒曜迫不得已,隻好放棄襄城,撤至洛陽。
李希烈旋即占領襄城。
稍後,在河北與叛亂諸鎮對峙的李懷光、馬燧等人也接到了德宗從奉天發出的勤王诏書。
諸節度使遽然聽到長安淪陷、天子流亡的消息,無不仰天恸哭。
數日後,諸節度使相繼撤離戰場:朔方節度使李懷光與神策都知兵馬使李晟率部馳援奉天,河東節度使馬燧率部退防太原,河陽節度使李艽率部退防河陽(今河南孟州市),昭義節度使李抱真亦率本部退防臨洺(今河北永年縣)。
突遭此重大變故,唐朝政府軍不得不從主動進攻轉入了戰略防禦。
十月十三日,朱泚親率大軍直取奉天,準備一舉消滅德宗皇帝和他的流亡朝廷。
德宗李适萬萬沒想到,自己抱着澄清宇内、重振河山的雄心壯志繼承了李唐社稷,可即位才短短幾年,天下就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叛亂的烽火不僅燃遍了帝國的四面八方,而且直接燒到了他的眼皮底下! 李适苦笑着對自己說:現在,就連你自己的性命都朝不保夕了,還奢談什麼澄清宇内、重振河山呢? 朱泚叛軍傾盡全力猛攻奉天,渾瑊等人率衆死守、晝夜力戰,唐軍大将呂希倩、高重捷等人先後戰死,奉天城危在旦夕…… 自從安史之亂平定以來,大唐王朝還從未遭遇如此嚴重的危機。
帝國能安然度過這場危機嗎? 德宗李适能逃過這場從天而降的劫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