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師之變 從天而降的劫難
關燈
小
中
大
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空殼。
這些年來,白志貞一方面隐瞞了神策軍東征的陣亡人數,另一方面又收受富家子弟的賄賂,用他們的名字替補。
這些市井子弟雖然名列軍籍,每月照常領取薪饷和各種補貼,但人卻天天待在長安的商埠坊間做生意,一天也沒進過軍營,所以事到臨頭,天子根本無兵可調。
司農卿段秀實曾經察覺到白志貞的渎職行為,也曾向德宗進谏:“禁軍不精,兵員嚴重不足,萬一有變,朝廷将無法應對。
”可德宗始終信任白志貞,對此谏言置若罔聞。
如今,德宗李适終于嘗到了自己親手種下的苦果——“上(德宗)召禁兵以禦賊,竟無一人至者。
”(《資治通鑒》卷二二八) 就在德宗茫然無措之際,亂兵已經撞開宮門,蜂擁而入,呐喊聲驚天動地。
窦文場和霍仙鳴匆忙召集一百多名宦官,擁着德宗、太子、貴妃、諸王等人,從禁苑北門倉皇出逃。
此時此刻,天子李适的心頭蓦然湧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慨——危難之際,還是宦官最貼心啊! 當這樣的感慨發自于天子肺腑,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不久之後,李唐王朝的中央禁軍必将重新回到宦官手中,随之而來的就是新一輪的宦官擅權,而相同的曆史也将再一次循環上演! 也許,這就是帝國的宿命。
也許從安史之亂爆發的那一刻起,大唐帝國已注定無法擺脫這樣的宿命。
德宗一行由普王李誼為前驅,由太子李誦殿後,途經禁苑時,正好碰上郭子儀的兒子郭曙帶着幾十名家丁在此打獵。
郭曙一看見天子的狼狽之狀,趕緊上前護駕。
與此同時,正在軍營中教練射箭的右龍武軍使令狐建聞訊,也帶着四百多名士兵前來追随。
德宗李适就在這些人的簇擁下逃出了長安。
他是繼玄宗和代宗之後,唐朝曆史上第三個被迫逃離帝京的天子。
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泾師之變,則是德宗李适即位以來遭受的最嚴重的一次挫折,也是他帝王生涯中最難以忘卻的一個恥辱。
暮色徐徐籠罩了前方的大地,也漸漸覆蓋了身後的長安。
德宗李适策馬狂奔在蒼茫的天地之間,全身彌漫着一種痛徹骨髓的沮喪。
這是一個有志中興卻無力回天的天子靈魂深處的沮喪。
這種沮喪注定将彌漫他的一生。
德宗等人倉促逃離後,京師的大部分官員和皇室的大部分親王、公主都沒來得及逃走。
隻有宰相盧杞和關播、翰林學士陸贽、京兆尹王翃、神策軍使白志貞、戶部侍郎趙贊等人相繼逃出,在鹹陽追上了天子一行。
随後,長安城開始了一場大暴亂。
嘩變士兵歡呼着沖上含元殿,大喊:“天子逃跑了,我們可以自求富貴了!”随即争先恐後地沖進府庫,大肆劫掠。
部分亂民也趁機沖進皇宮搶奪财物,那些沒能沖進宮中的,就在大街上公開搶劫,整個長安陷入了無政府狀态,各坊居民隻好成立自衛隊自保。
暴亂持續了整整一夜,皇宮的金銀财寶全部被洗劫一空。
搶完府庫後,亂兵們一個個都缽滿盆滿、心滿意足。
可問題是:接下來該怎麼辦?他們一下子把天捅了個大窟窿,接下來該如何善後? 泾原節度使姚令言為此大為頭疼。
他本來壓根就不想造反,卻在亂兵脅迫下參與了整個兵變行動,說起來實在是很冤枉。
可他也知道,既然事情已經鬧到了這一步,他身為節度使也難辭其咎,就算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
所以,他現在唯一的保命辦法隻有一個——将錯就錯! 既然無路可退,那就隻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怎麼才叫一條道走到黑? 很簡單,找一個人出來當皇帝——另立新朝! 姚令言随後找到的這個人,就是當時正被軟禁在家中的太尉朱泚。
朱泚是幽州節度使朱滔之兄,曆任幽州、隴右、泾原節度使,也算是姚令言等人的老上級。
本來,朱泚在朝中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可自從朱滔與田悅、王武俊等人聯合發動叛亂後,朱泚便被朝廷剝奪了職權,并遣歸私邸,形同軟禁。
朱泚原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麼完了,可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就在他最郁悶、最失落的時候,這些泾原的老部下竟然跑到長安發動了一場兵變,然
這些年來,白志貞一方面隐瞞了神策軍東征的陣亡人數,另一方面又收受富家子弟的賄賂,用他們的名字替補。
這些市井子弟雖然名列軍籍,每月照常領取薪饷和各種補貼,但人卻天天待在長安的商埠坊間做生意,一天也沒進過軍營,所以事到臨頭,天子根本無兵可調。
司農卿段秀實曾經察覺到白志貞的渎職行為,也曾向德宗進谏:“禁軍不精,兵員嚴重不足,萬一有變,朝廷将無法應對。
”可德宗始終信任白志貞,對此谏言置若罔聞。
如今,德宗李适終于嘗到了自己親手種下的苦果——“上(德宗)召禁兵以禦賊,竟無一人至者。
”(《資治通鑒》卷二二八) 就在德宗茫然無措之際,亂兵已經撞開宮門,蜂擁而入,呐喊聲驚天動地。
窦文場和霍仙鳴匆忙召集一百多名宦官,擁着德宗、太子、貴妃、諸王等人,從禁苑北門倉皇出逃。
此時此刻,天子李适的心頭蓦然湧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慨——危難之際,還是宦官最貼心啊! 當這樣的感慨發自于天子肺腑,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不久之後,李唐王朝的中央禁軍必将重新回到宦官手中,随之而來的就是新一輪的宦官擅權,而相同的曆史也将再一次循環上演! 也許,這就是帝國的宿命。
也許從安史之亂爆發的那一刻起,大唐帝國已注定無法擺脫這樣的宿命。
德宗一行由普王李誼為前驅,由太子李誦殿後,途經禁苑時,正好碰上郭子儀的兒子郭曙帶着幾十名家丁在此打獵。
郭曙一看見天子的狼狽之狀,趕緊上前護駕。
與此同時,正在軍營中教練射箭的右龍武軍使令狐建聞訊,也帶着四百多名士兵前來追随。
德宗李适就在這些人的簇擁下逃出了長安。
他是繼玄宗和代宗之後,唐朝曆史上第三個被迫逃離帝京的天子。
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泾師之變,則是德宗李适即位以來遭受的最嚴重的一次挫折,也是他帝王生涯中最難以忘卻的一個恥辱。
暮色徐徐籠罩了前方的大地,也漸漸覆蓋了身後的長安。
德宗李适策馬狂奔在蒼茫的天地之間,全身彌漫着一種痛徹骨髓的沮喪。
這是一個有志中興卻無力回天的天子靈魂深處的沮喪。
這種沮喪注定将彌漫他的一生。
德宗等人倉促逃離後,京師的大部分官員和皇室的大部分親王、公主都沒來得及逃走。
隻有宰相盧杞和關播、翰林學士陸贽、京兆尹王翃、神策軍使白志貞、戶部侍郎趙贊等人相繼逃出,在鹹陽追上了天子一行。
随後,長安城開始了一場大暴亂。
嘩變士兵歡呼着沖上含元殿,大喊:“天子逃跑了,我們可以自求富貴了!”随即争先恐後地沖進府庫,大肆劫掠。
部分亂民也趁機沖進皇宮搶奪财物,那些沒能沖進宮中的,就在大街上公開搶劫,整個長安陷入了無政府狀态,各坊居民隻好成立自衛隊自保。
暴亂持續了整整一夜,皇宮的金銀财寶全部被洗劫一空。
搶完府庫後,亂兵們一個個都缽滿盆滿、心滿意足。
可問題是:接下來該怎麼辦?他們一下子把天捅了個大窟窿,接下來該如何善後? 泾原節度使姚令言為此大為頭疼。
他本來壓根就不想造反,卻在亂兵脅迫下參與了整個兵變行動,說起來實在是很冤枉。
可他也知道,既然事情已經鬧到了這一步,他身為節度使也難辭其咎,就算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
所以,他現在唯一的保命辦法隻有一個——将錯就錯! 既然無路可退,那就隻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怎麼才叫一條道走到黑? 很簡單,找一個人出來當皇帝——另立新朝! 姚令言随後找到的這個人,就是當時正被軟禁在家中的太尉朱泚。
朱泚是幽州節度使朱滔之兄,曆任幽州、隴右、泾原節度使,也算是姚令言等人的老上級。
本來,朱泚在朝中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可自從朱滔與田悅、王武俊等人聯合發動叛亂後,朱泚便被朝廷剝奪了職權,并遣歸私邸,形同軟禁。
朱泚原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麼完了,可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就在他最郁悶、最失落的時候,這些泾原的老部下竟然跑到長安發動了一場兵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