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 閃亮登場的新帝

關燈
個人,其實最符合李适的用人标準:首先,他熟悉軍旅事務,又沒有一般武将桀骜不馴、驕橫霸道的習氣;其次,他性格沉穩,做事老練,卻又沒有一般文人紙上談兵、不切實際的毛病。

    所以在李适看來,此人絕對是接管禁軍的不二人選! 大曆十四年六月中旬,德宗秘密召見白秀珪,表示了對他的賞識和器重,并明确告訴他:朕準備解除王駕鶴的兵權,然後把禁軍交給你。

    白秀珪受寵若驚,當即發誓,願為朝廷鞠躬盡瘁,為天子赴湯蹈火! 李适很滿意,随即賜給他一個新名字:志貞。

     禁軍兵權的歸屬問題就這麼解決了,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白志貞順利接管禁軍? 李适找來宰相崔祐甫商議。

    崔祐甫略一思索,然後附在天子耳邊說了一句話。

    李适微微颔首,一個笑容在他臉上緩緩綻開。

     數日後,崔祐甫通知王駕鶴,說有要事與他相商。

    聽到宰相傳召,王駕鶴不敢怠慢,趕緊前往政事堂。

    崔祐甫熱情而親切地接待了他。

    賓主雙方落座後,免不了一番寒暄。

    但是,讓王駕鶴滿腹狐疑又百思不解的是——這一天的寒暄也太長了。

     崔祐甫一直東拉西扯,七講八講,卻始終不提正事。

    王駕鶴耐着性子陪聊,感覺如坐針氈,卻又不便開口告辭。

     此刻的王駕鶴當然不會知道,正當他坐在政事堂裡聽崔祐甫海侃神吹的同時,白志貞已經揣着天子的任命狀,以神策軍使兼禦史大夫的身份,大搖大擺地走進了神策軍的軍營。

     等到王駕鶴走出政事堂,他的職務已經變成了東都園苑使。

     所謂東都園苑使,就是到東都洛陽去看管皇家園林,一個很适合養老的清閑職務。

     毫不誇張地說,唐德宗李适在曆史舞台上剛一亮相,就出人意料地博得了個滿堂彩。

     在見識了新君李适施展的一系列雷霆手段後,朝野上下對他的執政能力頓時充滿了信心,紛紛對他寄予厚望——“天下以為太平之治,庶幾可望焉”。

     尤其是當時的藩鎮,對這個閃亮登場的新帝更是滿懷忌憚、敬畏不已。

    反應最強烈的當屬淄青鎮。

    據說那裡的将士曾經把兵器丢棄于地,相互感歎道:“明主出矣,吾屬猶反乎!”(《資治通鑒》卷二二五) 明君出現了,咱們還能再造反嗎? 更有甚者,大曆十四年六月,“畏上威名”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還主動上表,願意向朝廷獻錢三十萬缗。

     收,還是不收? 這是一個問題。

     三十萬缗不是個小數目,德宗李适一時有些猶豫不決。

     收吧,畢竟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日後不免有受其要挾的危險;不收吧,又找不到什麼合适的理由推辭,如果硬拒,勢必激起藩鎮的不滿。

     就在德宗吃不準要怎麼接招的時候,宰相崔祐甫發話了:“不能收,絕對不能收!” 德宗無奈:“朕也認為不能收,可又該如何推辭呢?” 崔祐甫笑了:“很簡單,借花獻佛。

    ” 德宗迷惑不解,問他此言何意。

     崔祐甫正色道:“請陛下派遣使者前去慰勞淄青将士,就用李正己給的錢賞賜他們。

    如此一來,既能讓淄青将士對朝廷和陛下感恩戴德,又能讓四方藩鎮知道——朝廷是絕不會看重金錢的。

    ” 德宗龍顔大悅,當即依言而行。

     當朝廷使者來到淄青,把李正己的三十萬缗分發給将士們的時候,淄青将士頓時欣喜若狂。

    他們不約而同地跪倒在地,對着長安方向三拜九叩,不停地山呼萬歲…… 看着眼前的這一幕,李正己傻眼了。

     雖然心裡很不爽,但對于朝廷此舉,李正己還是不得不佩服。

     隻不過讓他感到困惑的是:按說這世界上沒人不喜歡錢,可如今的天子和朝廷卻為何能夠如此灑脫,拿錢不當回事呢? 其實,德宗并不是不喜歡錢,他隻是不喜歡那些拿着燙手的錢而已。

    如果是來路正當的錢,比如朝廷每年從地方收繳上來的賦稅,德宗絕對是喜歡的,而且多多益善。

     為了讓朝廷的腰包鼓起來,以便将來更有底氣拒絕藩鎮的收買,德宗決定找一個善于理财的人來當宰相。

     大曆十四年八月,在崔祐甫的大力推薦下,一個數年前遭到貶谪的大臣被德宗召回了長安,并随即被任命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這個從道州司馬任上直接入閣拜相的人,就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财政大臣——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