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睢陽

關燈
敵人開始攻城了。

     十三萬燕軍像鋪天蓋地的洪水一樣漫上了睢陽城頭。

    看那架勢,仿佛一天就會把小小的睢陽城淹沒。

     然而,城頭上站着張巡。

     有他在,六千八百個士兵就會變成六千八百道銅牆鐵壁,讓志在必得的燕軍每靠近睢陽城牆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張巡的親自督戰和指揮下,唐軍晝夜苦戰,擊退了燕軍一次比一次更為猛烈的進攻。

    最多的時候,一天擊退敵人二十次進攻。

    十六天下來,燕軍在睢陽城下扔下了兩萬多具屍體,被唐軍俘虜的将領更是多達六十餘人,可睢陽城依舊傲然屹立在燕軍主帥尹子奇的面前。

     第十六天夜裡,尹子奇不得不悄然拔營而走。

     傷亡太大了,士氣更是受到了嚴重挫傷,所以他需要休整。

     當然,這隻是短暫的休整。

     因為把拳頭縮回來,是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 挫敗燕軍的第一階段進攻後,許遠已經對張巡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對張巡說:“我性情懦弱,不習兵戎,将軍則智勇雙全,我願把指揮權交予将軍。

    ” 此後,許遠隻負責糧草、軍械等後勤事宜,守城禦敵的指揮權則全盤交給了張巡。

     兩個月後,尹子奇卷土重來。

    張巡激勵将士說:“我等荷國厚恩,而今自當一死報國!”将士們群情激奮,皆願死戰。

    張巡遂下令殺牛宰羊,慰勞三軍,随後率軍出戰。

    燕軍見唐軍隻有可憐巴巴的幾千人,卻貿然出城和他們決戰,頓時一個個捧腹大笑。

     張巡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因為驕兵必敗,哀兵必勝! 這是千古不易的戰争鐵律。

     張巡親執戰旗,一馬當先,率衆直沖燕軍軍陣。

    唐軍将士人人奮勇争先,無不以一當十。

    燕軍的陣腳一下子就被沖亂了,紛紛向後退卻。

    唐軍趁勢在燕軍軍中左沖右突,縱橫馳騁,旋即大破燕軍,斬殺三十餘将,擊斃士卒三千餘人,并乘勝追擊了數十裡。

     尹子奇雖然屢屢受挫,但是他并不灰心。

    因為他在兵力上占據了絕對優勢,所以他耗得起。

     随後的日子,尹子奇仍然圍着睢陽日夜猛攻。

    張巡站在千瘡百孔的城樓上,望着黑壓壓一眼望不到頭的燕軍,心中若有所思。

     當天傍晚,張巡命将士在城中擂鼓呐喊,并集合隊伍,作出一副馬上就要夜襲敵營的樣子。

    燕軍得到情報,立刻加強警戒,從黃昏到次日淩晨,一個個枕戈待旦,絲毫不敢松懈。

    可天亮之後,張巡卻下令停止擂鼓,并把集合的隊伍全都解散了。

     尹子奇聞報,親自登上飛樓(瞭望敵情的高塔),仔細觀察城内的情況,發現唐軍根本沒什麼動靜,于是緊繃了一夜的神經才放松下來,下令官兵各自回營休息。

    尹子奇自己也揉着通紅的雙眼,回中軍大帳睡覺去了。

     就在這一刻,張巡已經和他的麾下骁将南霁雲、雷萬春等十餘人,各率五十騎精銳,從城門沖出,像離弦之箭射向了燕軍大營。

     要命的是,這十幾支箭全都瞄準了燕軍的心髒——尹子奇的中軍大帳。

    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 這就是張巡站在城樓上若有所思的東西。

     燕軍官兵都熬了一個通宵,此刻正奉命回營睡覺,萬萬沒想到唐軍會在此刻來襲。

    當他們一個個睡眼惺忪地跑出營帳時,腦袋剛好撞上唐軍寒光閃閃的刀鋒。

     一時間,張巡等人如入無人之境,猶如砍瓜切菜一般,一連斬殺了五十多個敵将和五千多名士卒。

    燕軍大營一片大亂,根本擋不住呼嘯而來的唐軍。

    張巡等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殺到了尹子奇的大帳前。

     此時的尹子奇早就驚醒了,已經在親兵的簇擁下逃出了大帳,開始氣急敗壞地組織反撲。

     由于到處都是敵軍驚慌亂竄的身影,張巡他們根本無法在千軍萬馬中認出尹子奇。

     時間在一點一滴地流逝。

     南霁雲、雷萬春等人一直在焦急地四處張望。

     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内找出尹子奇并把他幹掉,人多勢衆的燕軍一旦回過神來,必然會進行瘋狂的反撲,把人數不多的唐軍包圍殲滅。

     情急之下,張巡忽然想到了什麼,馬上命人找來一些細木棍,把頭削尖,然後當成箭一樣射向敵軍。

    被射中的燕兵大為驚喜,以為張巡的箭用完了,紛紛跑去向尹子奇報告。

     遠遠望去,那個騎在高頭大馬上、對着士兵咿咿呀呀指手畫腳的将領忽然變得十分醒目。

     張巡笑了,回頭看了身後的南霁雲一眼。

     南霁雲心領神會,當即搭箭上弦。

    嗖的一聲,羽箭劃破清晨的薄霧,不偏不倚地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