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他最先做了什麼?自然是打開骨灰盒。

    實際上,他先是用口水和袖子的末端把骨灰盒擦得锃亮。

    然後把姐姐放在壁爐上,那個壁爐是奶油色的,上面布滿了灰塵,跟在倫敦公寓裡的那個壁爐别無二緻,他還小聲說,歡迎來到你的新家,寶貝。

     賈絲明選了一間在她看來最好的房間,也是最大的,角落裡有個舊壁爐,還有一個内嵌式衣櫥,她把那些黑色的新衣服都放在裡面。

    我更喜歡我的房間。

    房間裡的窗戶可以俯瞰後花園,那裡有棵蘋果樹,風吹過會嘎吱作響,一個水池,裡面有一條橘黃色的魚,窗台十分寬敞,我在上面放了一個靠墊。

    在這裡的頭一晚,我在窗台上坐到淩晨三點,看天上的星星,我在倫敦從沒看過這玩意兒,建築物和汽車燈燈光讓人們什麼也沒法兒看清楚。

    這裡的星星卻十分明亮,我能看好幾個小時,這是爸爸答應過的全新的生活,我也想開開心心的,卻做不到。

    第二天早上,我發現垃圾桶裡有個空伏特加酒瓶,便知道湖區的生活跟倫敦的生活并無一丁點區别。

     三個星期過去了,除了骨灰盒,爸爸隻拿出了舊相簿和他的一些衣服。

    搬家公司的人搬了床和沙發等一些大物件,餘下的事情都交給我和賈絲明了。

    隻有上面寫着“神聖”字樣的箱子沒有打開。

    我們把這些東西放進地下室,蓋上塑料袋保持幹燥,免得鬧水災什麼的。

    我們關上地下室的門後,賈絲明的眼睛濕濕的,滿是污垢。

    她問我心情不會糟糕嗎,我說不會,她說為什麼呀,我說因為羅絲已經死了。

    然後她歎了口氣,那一瞬間,她看起來就像媽媽,讓我很是傷心。

    别說“死”那樣的字眼,她小聲說。

     我不明白為什麼不能說。

    死。

    死。

    死死死。

    媽媽總将“過世”這樣的字眼挂在嘴邊,我覺得這個字更好,爸爸總是說“去了更好的地方”,我覺得這樣的表達方式挺傻的。

    他不相信上帝,也從不去教堂,所以我不明白他為什麼說這樣的話。

    除非他所說的更好的地方并不是天堂,而是棺材或水晶骨灰盒。

     倫敦的輔導員說我内心拒絕接受現實,還沒有從打擊中恢複。

    她說總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到時候就會哭了。

    很顯然,自從五年前的9月16日意外發生後,我的心情一直沒有平複。

    爸爸和媽媽送我去那個胖女人那兒可是花了好幾百鎊,因為他們覺得我沒為羅絲哭泣的行為很奇怪。

    我很想問他們是否會為一個完全不記得的人哭泣,但我咬着嘴唇,忍着沒有說出口。

     這檔子事兒似乎沒人能弄明白。

    我不記得羅絲了。

    一天,我的家庭作業是要描述一個特殊的人,我花了15分鐘寫了整整一頁關于韋恩·魯尼的事兒。

    媽媽卻逼着我撕掉了,讓我重新寫羅絲。

    我媽媽坐在我對面,臉漲得通紅,一字一句地教我寫,可我壓根兒就寫不出來。

    她淚眼婆娑,微笑着對我說,你出生的時候,羅絲指着你的小雞雞說,那是不是一條蟲子,我說我才不會把這玩意兒寫在英文作業裡。

     媽媽的笑容消失了,眼淚從她的鼻子上滴到下巴上,我感到很難過,所以我隻得把這些寫下來。

    幾天後,老師在課堂上讀了我的作文,我得到一顆金色的星星作為獎勵,卻被同學們嘲笑,小蟲雞雞,他們都這麼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