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特别專欄品讀《森見登美彥日記》
關燈
小
中
大
不過刊登最近的日記就太惡心了,就往前多追溯一段時間吧。
以下刊登的是我在研究生院時期的日記。
那是距今十四年前,也就是二〇〇三年的夏天,日記剛好記載了“日本幻想小說大獎”獲獎前後的情況。
獲獎的甚嚣塵上早已沉寂,作為我人生的轉折點,收錄到這本随筆集中還算是有些意義吧。
我簡單地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吧。
我當時二十四歲,在研究生院讀修士課程的第一年。
我住在京都北白川某四疊半公寓,每天去研究室,還去外賣壽司店打工。
摯友明石君先我一步從大學畢業,去了大阪某家大銀行工作。
我們讨論的原稿是指《太陽之塔》(新潮社)。
從我的文字中可以窺見當時的生活狀态與時代背景。
當然也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内容,我就不做累贅的注釋了。
以防萬一我要補充說明:特定日期的日記不一定是當天寫的。
比如說确定獲獎後去東京的始末就全都是回關西之後才寫的。
人物全都用了化名。
我盡量保持了文章的原樣,但有關個人隐私的内容及太過糟糕的文字還是進行了删改。
所以,坦白講,這些文章也稱不上“日記”。
七月二十六日(星期六) 早晨去壽司店工作,因為睡眠不足困得要命。
總算快出梅了,今天是個涼爽的日子。
傍晚在住處讀論文讀到昏昏欲睡。
從遠處傳來了蟬鳴聲,夕陽緩緩西沉,有種懷舊又傷感的氣氛。
晚七點半在大國屋與明石君碰頭。
因為明天是“土用醜日”[1],所以今晚決定吃“鳗魚”。
我總是很好奇,與明石君去大國屋購物總會拖太久。
我們随便遇到什麼小東西,不吐槽幾句就不罷休,因為一直在笑,所以東西遲遲買不齊。
今晚反複抉擇了一小時,購買了鳗魚、粉條、法式清湯素、鹽烤牛舌、紅蝮蛇飲料、南阿爾卑斯天然水。
鳗魚加紅蝮蛇飲料即使再生精提神,我也沒有可奮戰的目标,于是像往常一樣白忙活了。
在大國屋加熱的白米飯上擺幾塊大國屋加熱的鳗魚,吭哧吭哧地吃下了肚,實在是沒情趣。
肚子填飽之後,我們便開始将電視桌從書齋間搬到起居室。
積了五年的灰太可怕了,飄舞起來就像泰晤士河上的水霧。
手忙腳亂了一會兒,明石君因為昨天睡得不夠,明顯沒了精神。
我們倆都累了,就吃起了法式清湯煮粉條這種莫名其妙的食物,還嘎吱嘎吱地嚼鹽烤牛舌。
明石君十二點後回妹妹的住處去了。
其實我說好了把小說新作給他看的,卻因為喪失自信而沒準備好。
“那下次有機會再說。
”明石君遺憾地嘟哝了一句就走了。
接下來我一個人思考了許久,再次想起小說新作的框架幾乎都是把明石君的妄想借來用了,如果對明石君還想着蒙混過關,對他未必太不夠意思了。
深夜,我寫了給明石君的序文,印刷出小說,決定明天交給他。
翻閱剛印好的小說,又覺得挺好笑的,自信又恢複了一些。
七月二十七日(星期日) 今天到底幹了什麼呢……明明懶懶散散的,卻累壞了。
毫無成果。
熬了夜卻一早九點就起床,忍着睡意跑去壽司店,卻發現今天是下午四點起的輪班,垂頭喪氣地回來了。
從此刻起我已經喪失了一整天的幹勁。
去附近的面包店搞了點早餐,讀了會兒論文,空想了會兒報告的要點,然後睡着了。
《朝日新聞》的小哥把我吵醒了,我隻記得睡昏了頭,心不在焉地把報紙續訂到了十二月,之後幾乎一直睡到了下午。
最詭異的是睡了那麼久還困。
下午三點半左右,明石君來了,我把小說新作交給他。
“一到這時候就郁悶起來了。
”明石君說。
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星期一要來了。
”對逍遙自在的我來說,這種郁悶暫時還與我無緣。
“我會努力看的,給你寫二十頁的讀後感。
”明石君留下這句話就走了。
四點起在壽司店工作。
今天來了很多新人,而我是老員工。
我費盡心思不讓他們發覺我這老員工是多麼不可靠,卻覺得心力交瘁,最終徹底暴露出自己的本性,成功獲得了衆人的蔑視。
電話從六點到七點響個不停,讓人來氣。
土用醜日吃什麼壽司啊!你們乖乖給我啃鳗魚去。
我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困,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累。
明明吃了鳗魚又喝了紅蝮蛇飲料啊。
是不是過于滋補,把身體給補壞了啊?臉上怕不是會長痘。
洗了澡之後,想着今天就早點睡吧,就鋪好了被子,剛鑽進去,明石君就發來了郵件。
得知他已經把下午剛拿到手的小說看完了,我無比驚訝。
在精準地指出一些矛盾點之後,他寫道:“說真的,最後不知怎麼看哭了。
”我不确定結尾是哪裡打動了他,總之回複說:“看來你内心還殘留着純潔的部分啊。
”他便回複:“是啊。
我是永遠的cherryboy(櫻桃男孩)呢。
” 七月二十八日(星期一) 隻因為九點要去北部食堂吃早飯,我就打算頑強地活下去。
這肯定是有毛病,我明知自己有毛病,卻無可奈何。
今日也沒做實驗,慢吞吞地寫報告過了一整天,總覺得特别幸福。
北部學生協會二樓小賣部的結賬處來了一位叫×小姐的女店員,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露出西伯利亞冰雪女王的表情注視着虛空,會用毫無感情的冷漠嗓音說着“謝謝惠顧”,同時似可怕的機械般高速處理掉顧客。
在此期間,她雙頰的肌肉像是用鋼筋強化過一樣,紋絲不動。
我從五月份起就注意到她了,如今排隊等着×小姐把自己冷酷無比地處理掉時,反倒有一種想贊歎“啊,×小姐!”的暗喜之情。
然而今天的×小姐卻與隔壁收銀台的店員聊着天露出了微笑,對排隊的我也是難得地和顔悅色。
“不行啊,×小姐!再冷漠一點!不要那麼輕易就笑了啊!”我在内心中呐喊。
這就是變态的日本一夏。
今年夏天,我愛喝的三得利“碳酸少年”不知不覺從北部食堂消失了。
但是肯定還有其他店在正常賣的。
今晚本打算一氣呵成寫完報告的,但又忍不住偷懶,沉迷于閱讀佐藤哲也的《妻之帝國》和莎士比亞的
以下刊登的是我在研究生院時期的日記。
那是距今十四年前,也就是二〇〇三年的夏天,日記剛好記載了“日本幻想小說大獎”獲獎前後的情況。
獲獎的甚嚣塵上早已沉寂,作為我人生的轉折點,收錄到這本随筆集中還算是有些意義吧。
我簡單地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吧。
我當時二十四歲,在研究生院讀修士課程的第一年。
我住在京都北白川某四疊半公寓,每天去研究室,還去外賣壽司店打工。
摯友明石君先我一步從大學畢業,去了大阪某家大銀行工作。
我們讨論的原稿是指《太陽之塔》(新潮社)。
從我的文字中可以窺見當時的生活狀态與時代背景。
當然也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内容,我就不做累贅的注釋了。
以防萬一我要補充說明:特定日期的日記不一定是當天寫的。
比如說确定獲獎後去東京的始末就全都是回關西之後才寫的。
人物全都用了化名。
我盡量保持了文章的原樣,但有關個人隐私的内容及太過糟糕的文字還是進行了删改。
所以,坦白講,這些文章也稱不上“日記”。
七月二十六日(星期六) 早晨去壽司店工作,因為睡眠不足困得要命。
總算快出梅了,今天是個涼爽的日子。
傍晚在住處讀論文讀到昏昏欲睡。
從遠處傳來了蟬鳴聲,夕陽緩緩西沉,有種懷舊又傷感的氣氛。
晚七點半在大國屋與明石君碰頭。
因為明天是“土用醜日”
我總是很好奇,與明石君去大國屋購物總會拖太久。
我們随便遇到什麼小東西,不吐槽幾句就不罷休,因為一直在笑,所以東西遲遲買不齊。
今晚反複抉擇了一小時,購買了鳗魚、粉條、法式清湯素、鹽烤牛舌、紅蝮蛇飲料、南阿爾卑斯天然水。
鳗魚加紅蝮蛇飲料即使再生精提神,我也沒有可奮戰的目标,于是像往常一樣白忙活了。
在大國屋加熱的白米飯上擺幾塊大國屋加熱的鳗魚,吭哧吭哧地吃下了肚,實在是沒情趣。
肚子填飽之後,我們便開始将電視桌從書齋間搬到起居室。
積了五年的灰太可怕了,飄舞起來就像泰晤士河上的水霧。
手忙腳亂了一會兒,明石君因為昨天睡得不夠,明顯沒了精神。
我們倆都累了,就吃起了法式清湯煮粉條這種莫名其妙的食物,還嘎吱嘎吱地嚼鹽烤牛舌。
明石君十二點後回妹妹的住處去了。
其實我說好了把小說新作給他看的,卻因為喪失自信而沒準備好。
“那下次有機會再說。
”明石君遺憾地嘟哝了一句就走了。
接下來我一個人思考了許久,再次想起小說新作的框架幾乎都是把明石君的妄想借來用了,如果對明石君還想着蒙混過關,對他未必太不夠意思了。
深夜,我寫了給明石君的序文,印刷出小說,決定明天交給他。
翻閱剛印好的小說,又覺得挺好笑的,自信又恢複了一些。
七月二十七日(星期日) 今天到底幹了什麼呢……明明懶懶散散的,卻累壞了。
毫無成果。
熬了夜卻一早九點就起床,忍着睡意跑去壽司店,卻發現今天是下午四點起的輪班,垂頭喪氣地回來了。
從此刻起我已經喪失了一整天的幹勁。
去附近的面包店搞了點早餐,讀了會兒論文,空想了會兒報告的要點,然後睡着了。
《朝日新聞》的小哥把我吵醒了,我隻記得睡昏了頭,心不在焉地把報紙續訂到了十二月,之後幾乎一直睡到了下午。
最詭異的是睡了那麼久還困。
下午三點半左右,明石君來了,我把小說新作交給他。
“一到這時候就郁悶起來了。
”明石君說。
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星期一要來了。
”對逍遙自在的我來說,這種郁悶暫時還與我無緣。
“我會努力看的,給你寫二十頁的讀後感。
”明石君留下這句話就走了。
四點起在壽司店工作。
今天來了很多新人,而我是老員工。
我費盡心思不讓他們發覺我這老員工是多麼不可靠,卻覺得心力交瘁,最終徹底暴露出自己的本性,成功獲得了衆人的蔑視。
電話從六點到七點響個不停,讓人來氣。
土用醜日吃什麼壽司啊!你們乖乖給我啃鳗魚去。
我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困,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累。
明明吃了鳗魚又喝了紅蝮蛇飲料啊。
是不是過于滋補,把身體給補壞了啊?臉上怕不是會長痘。
洗了澡之後,想着今天就早點睡吧,就鋪好了被子,剛鑽進去,明石君就發來了郵件。
得知他已經把下午剛拿到手的小說看完了,我無比驚訝。
在精準地指出一些矛盾點之後,他寫道:“說真的,最後不知怎麼看哭了。
”我不确定結尾是哪裡打動了他,總之回複說:“看來你内心還殘留着純潔的部分啊。
”他便回複:“是啊。
我是永遠的cherryboy(櫻桃男孩)呢。
” 七月二十八日(星期一) 隻因為九點要去北部食堂吃早飯,我就打算頑強地活下去。
這肯定是有毛病,我明知自己有毛病,卻無可奈何。
今日也沒做實驗,慢吞吞地寫報告過了一整天,總覺得特别幸福。
北部學生協會二樓小賣部的結賬處來了一位叫×小姐的女店員,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露出西伯利亞冰雪女王的表情注視着虛空,會用毫無感情的冷漠嗓音說着“謝謝惠顧”,同時似可怕的機械般高速處理掉顧客。
在此期間,她雙頰的肌肉像是用鋼筋強化過一樣,紋絲不動。
我從五月份起就注意到她了,如今排隊等着×小姐把自己冷酷無比地處理掉時,反倒有一種想贊歎“啊,×小姐!”的暗喜之情。
然而今天的×小姐卻與隔壁收銀台的店員聊着天露出了微笑,對排隊的我也是難得地和顔悅色。
“不行啊,×小姐!再冷漠一點!不要那麼輕易就笑了啊!”我在内心中呐喊。
這就是變态的日本一夏。
今年夏天,我愛喝的三得利“碳酸少年”不知不覺從北部食堂消失了。
但是肯定還有其他店在正常賣的。
今晚本打算一氣呵成寫完報告的,但又忍不住偷懶,沉迷于閱讀佐藤哲也的《妻之帝國》和莎士比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