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靶的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的國友槍炮火藥店,說要“來把槍”就能買到手的。
步槍根本不是讓人随心所欲的玩意兒,也從不應該随心所欲。
進入步槍射擊部的新成員必須向下鴨警察署提出申請,認真通過考試,合格之後才能得到持槍證。
況且步槍還必須裝進專用的保管箱并上鎖,不用的時候是沒法兒輕易從自家帶出門的。
不論是多麼輕飄飄的前輩都會對低年級千叮萬囑:“眼神千萬别離開槍。
”就算把槍随手亂放被人偷了都是一樁大事,因此把俱樂部取締了都沒的辯解。
因此我們不論是合宿還是比賽時,眼神都不能片刻離開槍支,集體吃早餐的時候都得排着隊把槍帶到食堂。
回想起來真是怪異的一夥人。
我妄想成為步槍界備受期待的新星這一野心很快就破滅了,這件事的始末我就懶得把詳情都寫下來了。
一年級的時候,我遵從師父的教導,還參考俱樂部畢業生制作的出色教材,一絲不苟地邊記筆記邊鑽研。
可到二年級我就放棄了,認為“我已經無須靠射擊來嶄露頭角”。
用步槍的時候,為了固定身體必須穿上射擊服,那玩意兒熱得要命,一股汗臭,還麻煩極了,讓人退避三舍。
我明明是因為“不需要動”才選擇步槍射擊部的,卻徹底見識到槍口是如何“不用動卻會自己亂動”的。
氣步槍最基礎的競技規則是站姿擊發六十顆子彈。
限制時間為一個半小時。
在這段時間裡,每發的中靶脫靶都不能一喜一憂,必須保持精神的平衡,淡然地重複同一個動作。
夏天熱得要死,這簡直像是在坐禅。
步槍射擊是很枯燥的競技運動。
就算是新成員,在比賽期間上了陣地就不允許吊兒郎當的。
常有人叫我“去看比賽吧”。
可是,除非你對步槍射擊特别有興趣,否則在選手身後看比賽是壓根兒看不懂的。
射擊場鴉雀無聲,也沒有聲援喝彩。
對我這種人來說,一點都沒有讓人捏把汗的精彩瞬間。
射手們排成一列,一齊持槍,射擊又放下,接着再次持槍,射擊又放下,像一群機器人重複着相同的動作。
于是我就逐漸跟不上他們了。
可是,拖拖拉拉到了三年級之後,已經催生出了許多責任,想退出也退不了。
我還必須帶個徒弟。
在射擊方面,我沒法兒順利地指導徒弟(本人都打不好,也是當然的),在為人處世方面也做不了表率,當我的徒弟真是太可憐了。
那個在宿舍裡醉得東倒西歪,在黑漆漆的房間裡一個勁兒用被褥練習過肩摔的Y君,不知你過得還好嗎? 我在俱樂部運營方面也有不得不幹的瑣碎工作。
就算我放棄成為步槍界的新星,還是有許多事要做。
然而,我沒退出俱樂部的最大原因就是:裡面盡是一群有趣的家夥。
畢竟那是一群特地選擇如此冷門項目的人,所以全都是說不通常理的怪人。
我在步槍射擊方面幾乎什麼都沒學到,在院系裡也幾乎什麼都沒學到,可從步槍射擊部的朋友身上倒是學到了很多。
四年級最後的老生歡送會上,我給朋友們準備了禮物。
我把四年裡寫在活動室筆記本、比賽宣傳冊與内部主頁上的文章收集起來,打印成冊,名曰《辭世錄》。
給共度四年的同伴們都發了一本之後,我說:“多了幾本,想要的人自己來拿吧。
”于是低年級學生搶着要走了。
雖說是免費的,但我還是很驚訝,沒想到真的有想讀我文章的人存在。
我甚至曾想“現在就是人生的巅峰了”,而當時那份喜悅的餘韻促使我在一年後寫出了《太陽之塔》,令我成為小說家,以至讓我寫出了這篇絲毫未曾觸及步槍射擊精髓的含糊文章。
讓我們回到文首的那句話吧。
假如這世上沒有步槍射擊這東西,我也不會成為小說家。
我身在步槍射擊部,卻在步槍射擊上全然沒有建樹,最終隻能靠寫文章來推銷自己。
像我這樣的人來寫步槍射擊的事,又怎麼可能擊中要害呢? 我冷眼旁觀着這一事實,在此結束這篇文章。
(《yomyom》2009年12月号)
步槍根本不是讓人随心所欲的玩意兒,也從不應該随心所欲。
進入步槍射擊部的新成員必須向下鴨警察署提出申請,認真通過考試,合格之後才能得到持槍證。
況且步槍還必須裝進專用的保管箱并上鎖,不用的時候是沒法兒輕易從自家帶出門的。
不論是多麼輕飄飄的前輩都會對低年級千叮萬囑:“眼神千萬别離開槍。
”就算把槍随手亂放被人偷了都是一樁大事,因此把俱樂部取締了都沒的辯解。
因此我們不論是合宿還是比賽時,眼神都不能片刻離開槍支,集體吃早餐的時候都得排着隊把槍帶到食堂。
回想起來真是怪異的一夥人。
我妄想成為步槍界備受期待的新星這一野心很快就破滅了,這件事的始末我就懶得把詳情都寫下來了。
一年級的時候,我遵從師父的教導,還參考俱樂部畢業生制作的出色教材,一絲不苟地邊記筆記邊鑽研。
可到二年級我就放棄了,認為“我已經無須靠射擊來嶄露頭角”。
用步槍的時候,為了固定身體必須穿上射擊服,那玩意兒熱得要命,一股汗臭,還麻煩極了,讓人退避三舍。
我明明是因為“不需要動”才選擇步槍射擊部的,卻徹底見識到槍口是如何“不用動卻會自己亂動”的。
氣步槍最基礎的競技規則是站姿擊發六十顆子彈。
限制時間為一個半小時。
在這段時間裡,每發的中靶脫靶都不能一喜一憂,必須保持精神的平衡,淡然地重複同一個動作。
夏天熱得要死,這簡直像是在坐禅。
步槍射擊是很枯燥的競技運動。
就算是新成員,在比賽期間上了陣地就不允許吊兒郎當的。
常有人叫我“去看比賽吧”。
可是,除非你對步槍射擊特别有興趣,否則在選手身後看比賽是壓根兒看不懂的。
射擊場鴉雀無聲,也沒有聲援喝彩。
對我這種人來說,一點都沒有讓人捏把汗的精彩瞬間。
射手們排成一列,一齊持槍,射擊又放下,接着再次持槍,射擊又放下,像一群機器人重複着相同的動作。
于是我就逐漸跟不上他們了。
可是,拖拖拉拉到了三年級之後,已經催生出了許多責任,想退出也退不了。
我還必須帶個徒弟。
在射擊方面,我沒法兒順利地指導徒弟(本人都打不好,也是當然的),在為人處世方面也做不了表率,當我的徒弟真是太可憐了。
那個在宿舍裡醉得東倒西歪,在黑漆漆的房間裡一個勁兒用被褥練習過肩摔的Y君,不知你過得還好嗎? 我在俱樂部運營方面也有不得不幹的瑣碎工作。
就算我放棄成為步槍界的新星,還是有許多事要做。
然而,我沒退出俱樂部的最大原因就是:裡面盡是一群有趣的家夥。
畢竟那是一群特地選擇如此冷門項目的人,所以全都是說不通常理的怪人。
我在步槍射擊方面幾乎什麼都沒學到,在院系裡也幾乎什麼都沒學到,可從步槍射擊部的朋友身上倒是學到了很多。
四年級最後的老生歡送會上,我給朋友們準備了禮物。
我把四年裡寫在活動室筆記本、比賽宣傳冊與内部主頁上的文章收集起來,打印成冊,名曰《辭世錄》。
給共度四年的同伴們都發了一本之後,我說:“多了幾本,想要的人自己來拿吧。
”于是低年級學生搶着要走了。
雖說是免費的,但我還是很驚訝,沒想到真的有想讀我文章的人存在。
我甚至曾想“現在就是人生的巅峰了”,而當時那份喜悅的餘韻促使我在一年後寫出了《太陽之塔》,令我成為小說家,以至讓我寫出了這篇絲毫未曾觸及步槍射擊精髓的含糊文章。
讓我們回到文首的那句話吧。
假如這世上沒有步槍射擊這東西,我也不會成為小說家。
我身在步槍射擊部,卻在步槍射擊上全然沒有建樹,最終隻能靠寫文章來推銷自己。
像我這樣的人來寫步槍射擊的事,又怎麼可能擊中要害呢? 我冷眼旁觀着這一事實,在此結束這篇文章。
(《yomyom》2009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