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着坡道的東京“山之手”漫步

關燈
傳,回到坡道的話題。

    這條坡名叫善光寺坂。

     向北穿過商店街再向西轉,登美彥見到一條令人感覺美妙的坡道。

    沿着緩坡向上,到善光寺的圍牆處便向左彎折。

    半坡上還有豆腐店。

    坡道兩邊零散地插着寫有“朝顔鬼燈市集”[1]的豔紅色幡旗,在強風吹拂下嘩啦啦地搖晃。

    登美彥悠閑地爬上坡道。

     登美彥很喜歡坡道。

    也許是因為京都幾乎沒有這種融入街景的坡道,而他又在京都住了太久。

    要說以坡道而聞名遐迩的城市,長崎當仁不讓。

    與其說城中遍布坡道,不如說是在坡道上建了座城市。

     前文中已經提過登美彥喜愛“順道瞎逛”。

    “順道瞎逛”的樂趣所在便是意想不到的岔路。

    平日裡徑直路過的小小岔路在某一天會不經意間呼喚登美彥,讓他駐足窺探,心生疑念:“走上這條路會有什麼?”那種妄想能讓登美彥極度愉悅。

    是岔路口促使登美彥寫小說的。

     仰望坡道的上方或是俯瞰坡道的下方,會因為自己所站的位置差異而迥然不同。

    岔路所誘發的妄想在坡道上會變得立體化。

    登美彥覺得一道坡的另一邊就是另一個世界,所以每當發現坡道就會興奮起來。

     因為坡道會誘人進入未知的世界,所以中途彎彎曲曲見不到盡頭才好。

    要是不那麼煞風景,别有一番懷舊風情就更好。

    如果它還位于安靜的城鎮中,是條行車行人不太多的坡道,就再好不過了。

     因此,善光寺坂是條好坡道。

     坡道最高處是澤藏司稻荷神社。

     “坡道上的稻荷神社”這個詞本身就有點讓人發怵,而澤藏司稻荷神社實際上也昏暗逼仄,令人毛骨悚然。

    老樹枝頭傳來叽叽喳喳的鳥叫聲。

    往神社深處走,紅色鳥居旁有一片濕漉漉的窪地,滿是羽虱在飛舞。

    茂密的樹葉間透出一絲陽光,落在鳥居之間。

     太陽下山之後,稻荷神社中就會出現一個身穿和服的女人,沿着善光寺坂往下走。

     ——光是如此妄想就已經是怪談的開頭了。

     之後,登美彥還走下了三百坂,爬上了吹上坂,接着走下了庚申坂,又爬上了切支丹坂。

    登美彥上上下下地享受坡道的快樂。

    每一條坡道都有各自的面貌,很難說哪條是最好的,但登美彥最中意的終究還是善光寺坂。

     東京有很多坡道。

    無數細小的坡道悄無聲息地融入到城市之中,也是東京城的美妙之處。

    這也代表着,你的身旁就有許許多多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

     登美彥在播磨坂半道上的意大利餐廳吃了午餐。

     播磨坂是一條夾道種滿了櫻花樹的寬闊坡道。

    坡道中央有一條水路流過,坡道兩側坐落着好幾棟昭和風格的高級公寓。

    看着陽光透過櫻樹林灑下斑駁光影,總有一種身處外國街道的感覺。

     稍稍恢複了一點精神後,登美彥再次往前走。

     〇 下了播磨坂能見到一起刷漆的一棟樓,裡面大得仿佛能建造一個“鐵人28号”機器人。

    穿過住宅區還有小石川植物園。

    長長的圍牆另一邊都是茂密生長的樹木。

     雖說登美彥是農學部出身的,但其實根本不懂植物,因此也從不主動踏進植物園這種地方,不過小石川植物園是真的非常有意思。

    它的門票要到正門對面的米店裡去買,單是這不可思議的售票方式就已經有趣得沒邊。

     一進大門,登美彥立即被巨大的芭蕉樹震懾到了。

    大得能一口氣包裹住四個嬰兒的葉片沐浴着陽光,熠熠生輝。

    再怎麼踮腳伸手也夠不着,人的身高真是和它沒得比,簡直能體會自己成為克魯波克魯[2]的感覺。

     噴過驅蟲噴霧後,沿着南面的圍牆走,随處可見數不清的有趣景觀:樹根像火星人的腿一樣從池塘裡冒出來、叢生的熱帶傘菇組成瘆人的集合體、烏龜悠閑地漂在老池塘中等等。

    因為天氣炎熱,園中漫步的人也很少。

    沒想到東京的正中央還有能夠暢享自然生機的地方,也讓登美彥很驚訝。

     穿過和風的庭園,就能看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