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考狄利娅的情趣娃娃

關燈


    而此刻在我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個主意,并非把老家的屋頂重新粉刷一遍,并非支付學費,也并非去祇園花天酒地一番。

    我想到的其實并不是現實的需求,而是“買得起情趣娃娃了”。

    那是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也是男人的浪漫。

    畢竟某著名制造公司推出的高級情趣娃娃要賣五十多萬日元呢。

    能像這樣一擲千金的機會,如果錯過當下就再也不會有了。

     從結論而言,我終究還是沒買情趣娃娃。

    因為在查了不少資料之後,我發現情趣娃娃打理起來很麻煩,也因為現金到了手上就舍不得花出去了。

    更因為我未嘗體會過足以令人越過最初那一線的孤獨感。

    而最大的原因,便是當我在網上讀過一些對情趣娃娃有着非凡熱愛的先人所寫的文章後,才意識到“這并非我以輕浮的好奇心便能貿然踏足的道路”。

    到了這一步,情趣娃娃早已不是用來處理性欲的道具,而是理應傾注愛情的同居對象。

     曾幾何時,我覺得人偶是很可怕的。

    我很厭惡妹妹心愛的法國洋娃娃,甚至無法理解為什麼她睡覺時要把娃娃放在身旁。

    如果我真的把情趣娃娃請回家會怎麼樣呢?我感到害怕,是因為感覺娃娃仿佛是活物一般。

    情趣娃娃其實也挺可怕的,但我會先用性欲來蒙騙自己。

    那麼要是借着性欲與情趣娃娃厮混熟了,我那發自根源的恐懼感一定很快會轉化為強烈的愛情,這比着了火還要明顯。

    因為我對人偶的恐懼感正是來自從它身上感受到的生命力。

    也就是說,如果我得到了情趣娃娃,或許會與她一起封閉在溫柔鄉中。

    我無論如何也鼓不起勇氣越過這條線。

    走上遍布荊棘的道路去追求情趣娃娃之愛,這不符合我的做派。

    于是我隻好放棄了。

     我的情趣娃娃購買計劃受挫,反倒在日後給我計劃書寫的李爾王現代版帶來了靈感。

     把考狄利娅寫成情趣娃娃是個好主意,可這麼一來我就更害怕寫結局了。

    李爾王最初是因為考狄利娅不善言辭拒絕了她,而他所看重的另兩個女兒背叛了他,令他陷入絕望,最終與考狄利娅一同死去。

    被現實女性背叛而墜入失意深淵的男主角會與情趣娃娃一起走入溫柔鄉,從此皆大歡喜嗎?我可沒有那麼心胸寬廣。

    于是,現代版李爾王徹底失敗,根本看不出哪部分像李爾王。

    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那篇小說的原型是《李爾王》。

     盡管我沒有踏足那個世界的勇氣,但我能夠理解那亦是一種愛情的世界。

    迷上情趣娃娃也好,迷上現實女性也好,其中都交織着重重錯覺與妄想。

    我們每日都費盡心思去克服人際關系的破裂,而這樣的心思也使得愛上情趣娃娃成為可能。

    畢竟現代科學已經将情趣娃娃提升到了“外表酷似人類”的程度。

    情感代入越來越容易,之後全看本人的意向如何。

    很難說這條路最終将通向哪裡。

     即便如此,我也不會做出“情趣娃娃等同于現實女性”之類荒唐的斷言,我絲毫沒有這樣的意思。

    雖然我對情趣娃娃很有興趣,但心中依然偷偷懷揣着對現實女性的夢想,隻能說我實在是精神可嘉。

     (Eureka2005年5月号) [1]李爾王的三個女兒分别叫高納裡爾、裡根、考狄利娅。

    ——譯者注。

     [2]日式外來語“DutchWife”,是情趣娃娃的早期名稱。

    ——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