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泥池與深泥丘 ——绫辻行人《深泥丘奇談》解說
關燈
小
中
大
文字“人”“永”“ひ”“目形”“蟲蟲”也是以文本來呈現。
總之我對這個“蟲蟲”是一見鐘情了。
然後,在這些詞語背後還有“深泥丘”這個地名将它們牢牢吸附住。
第二點是“妻子”。
主角與讀者都不甚理解這個世界的系統,故事中的妻子卻似乎很懂。
盡管主角遭遇了詭異事件後顯得戰戰兢兢的,妻子卻不為所動。
對她來說,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事實告訴了主角,也告訴了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我們不理解但切實存在的系統在運行。
說到底,對一個丈夫來說,還有什麼事情比“妻子認可”更有說服力的嗎?絕不存在。
正因為那些事情對妻子來說是稀松平常的,所以這位體貼卻來路不明的妻子是絕不會把世界的系統構造解釋給我們聽的。
第三點是醫院相關人員。
包括神秘兮兮的好幾個石倉醫生和咲谷護士。
他們也和主角的妻子一樣,熟知這個世界的系統,甚至連操控它的方法都知道。
說到底,對一個患者來說,還有什麼事情比“醫生是這麼說的”更有說服力的嗎?絕不存在——這麼說或許并不恰當,但是在深泥丘的世界裡,就是這麼回事。
而他們也一樣不會向我們解釋世界的系統構造。
《深泥丘奇談》從病而始,從病而終。
主角之所以能夠在謎團重重的系統四周徘徊,展開模棱兩可的冒險,是因為有眩暈等莫名其妙的身體不适。
假如主角精神百倍并且頭腦清晰,那恐怕就别想在這詭異系統支配下的世界裡平安存活下來了。
他如果正面挑戰這個世界的系統,要不然就是腦子被巨大的彩虹色爬蟲從裡面啃食殆盡,要不然就是摔進奇怪工廠遺址的廢液池裡被溶解得一幹二淨,總之等在後頭的不會是什麼好結果。
在深泥丘的世界裡,并不是“隻要有精神就好”的。
這便是所謂的“一病消災”了。
正因為精神萎靡,主角才能在這個世界存活下來,這個世界是在主角精神萎靡的條件下才成立的。
盡管在作品中發生了殘酷的事件與靈異現象,卻依然沒喪失獨特的溫柔與幽默。
這是因為主角通過疾病才與這個異常的世界不謀而合了。
自己有病與世界有病這二者是渾然一體的。
短篇《惡靈附體》中,故事的發展很有懸疑色彩,不過當讀完全書再重溫這個短篇時,就會陷入一種奇異的感覺。
在這個有病的世界裡,懸疑風格的整合性反而成了難能可貴的東西。
畢竟這是一個把深泥池颠倒成深泥丘的世界。
昔日我曾與好友在半夜三更造訪,妄圖尋找美女幽靈,又說着“沒勁”嗤之以鼻的地方,颠倒過來竟能出現這樣的世界。
從池到丘,從外到内,從健康到疾病。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截然相反的。
如此總結一番,總算有點解說的樣子了。
寫着寫着,我又一不小心掉入了理性邏輯的陷阱,這可不好。
想要巧妙地持續逃離理性邏輯是一件困難的事。
(绫辻行人《深泥丘奇談》解說角川文庫2014年6月)[1]“六山之夜”的原型是京都的“五山送火”儀式,分别要在京都的五座山上點燃“大文字”“妙法”“船形”“左大文字”“鳥居形”這五種形狀的篝火,绫辻行人在書中寫成了原創的形狀。
——譯者注。
總之我對這個“蟲蟲”是一見鐘情了。
然後,在這些詞語背後還有“深泥丘”這個地名将它們牢牢吸附住。
第二點是“妻子”。
主角與讀者都不甚理解這個世界的系統,故事中的妻子卻似乎很懂。
盡管主角遭遇了詭異事件後顯得戰戰兢兢的,妻子卻不為所動。
對她來說,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事實告訴了主角,也告訴了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我們不理解但切實存在的系統在運行。
說到底,對一個丈夫來說,還有什麼事情比“妻子認可”更有說服力的嗎?絕不存在。
正因為那些事情對妻子來說是稀松平常的,所以這位體貼卻來路不明的妻子是絕不會把世界的系統構造解釋給我們聽的。
第三點是醫院相關人員。
包括神秘兮兮的好幾個石倉醫生和咲谷護士。
他們也和主角的妻子一樣,熟知這個世界的系統,甚至連操控它的方法都知道。
說到底,對一個患者來說,還有什麼事情比“醫生是這麼說的”更有說服力的嗎?絕不存在——這麼說或許并不恰當,但是在深泥丘的世界裡,就是這麼回事。
而他們也一樣不會向我們解釋世界的系統構造。
《深泥丘奇談》從病而始,從病而終。
主角之所以能夠在謎團重重的系統四周徘徊,展開模棱兩可的冒險,是因為有眩暈等莫名其妙的身體不适。
假如主角精神百倍并且頭腦清晰,那恐怕就别想在這詭異系統支配下的世界裡平安存活下來了。
他如果正面挑戰這個世界的系統,要不然就是腦子被巨大的彩虹色爬蟲從裡面啃食殆盡,要不然就是摔進奇怪工廠遺址的廢液池裡被溶解得一幹二淨,總之等在後頭的不會是什麼好結果。
在深泥丘的世界裡,并不是“隻要有精神就好”的。
這便是所謂的“一病消災”了。
正因為精神萎靡,主角才能在這個世界存活下來,這個世界是在主角精神萎靡的條件下才成立的。
盡管在作品中發生了殘酷的事件與靈異現象,卻依然沒喪失獨特的溫柔與幽默。
這是因為主角通過疾病才與這個異常的世界不謀而合了。
自己有病與世界有病這二者是渾然一體的。
短篇《惡靈附體》中,故事的發展很有懸疑色彩,不過當讀完全書再重溫這個短篇時,就會陷入一種奇異的感覺。
在這個有病的世界裡,懸疑風格的整合性反而成了難能可貴的東西。
畢竟這是一個把深泥池颠倒成深泥丘的世界。
昔日我曾與好友在半夜三更造訪,妄圖尋找美女幽靈,又說着“沒勁”嗤之以鼻的地方,颠倒過來竟能出現這樣的世界。
從池到丘,從外到内,從健康到疾病。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截然相反的。
如此總結一番,總算有點解說的樣子了。
寫着寫着,我又一不小心掉入了理性邏輯的陷阱,這可不好。
想要巧妙地持續逃離理性邏輯是一件困難的事。
(绫辻行人《深泥丘奇談》解說角川文庫2014年6月)
——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