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
關燈
小
中
大
楊建譯
第一章
黃昏時分,嬸娘穿着一件厚實的棉衣,背上還背着個小孩,與我并肩站在門口。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當時那種從昏暗的街道上湧出來的靜谧感覺。
嬸娘告訴我說:“那是因為天使歸隐了。
”“可是活生生的天使喲!”嬸娘又接着補充了一句。
我也就好奇地小聲念叨着:“活天使?”而後還接着說了一些不敬的話。
嬸娘便斥責我道:“可不能這麼亂說,這應該叫作歸隐。
”我當然也會記得天使歸隐至何處了,還記得當時為了逗嬸娘高興,還故意問她天使藏在何處。
我在明治四十二年的夏天出生。
明治天皇駕崩那年,我虛歲也才四歲多一點。
差不多也就是那一年的事兒吧,記得那時,嬸娘和我去離我們村有二裡多地的一個村子串親戚,就是在那個親戚住的村子附近,我看到了那條令我一生都無法忘記的瀑布。
瀑布位于村莊附近的深山中,我是坐在一位陌生男子的肩上,從遠處眺望着它那寬廣的身軀和傾瀉而下的雄姿。
旁邊有座叫作什麼的神社,那個陌生男子帶着我将神社各處的繪馬匾額看了一圈之後,我心裡卻漸漸有種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感覺,便哭喊着:“姆姆!姆姆!來。
”我向來是叫嬸娘為姆姆。
當時,嬸娘正和一群親戚在遠處一片鋪着地毯的低窪之地熱鬧地說笑着。
聽到我的哭喊聲後,嬸娘趕緊站了起來,不料她的腳卻被毛毯給絆住了,整個身子就如同行大禮一般,大幅度地搖擺了起來。
其他人見狀,都調侃嬸娘說:“喝多了,她喝多了。
”我注視着遠處發生在嬸娘身上的一切,就像是自己受了委屈一樣,哭喊得也就更大聲了。
還有一天夜晚,我夢見嬸娘扔下我,獨自一人離家出走了。
在那夢裡我看到她的胸脯被玄關處的大門擠得滿滿的,豆大的汗珠從她那漲得通紅的胸脯上滴下,還夢見她用抱怨的口氣對我嚷道:“我已經厭倦你了……”而我卻将臉貼在嬸娘的乳房處,淚流滿面地哀求她不要扔下我。
當嬸娘将我從睡夢中搖醒時,我一下就撲到了嬸娘的胸脯裡,埋着臉不斷地哭泣着。
後來即使我已經完全從那個夢裡清醒過來,但仍然因那個夢而感到悲傷,之後又啜泣了許久。
從那晚以後,我沒有向任何人說起過這個夢,包括嬸娘她本人。
嬸娘在我心中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憶,反倒是關于父母的事情,我卻沒太多記憶,可謂一片空白。
雖然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裡,家裡有曾祖母、祖母、父親、母親、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弟弟,還有嬸娘和嬸娘的四個女兒,但是在我五六歲之前,除了嬸娘之外,有關家裡其他人的記憶,我可以說是完全記不起來了;隻是隐隐約約地記得,那時在偌大的後院裡面,種有五六棵高大的蘋果樹,遇上灰蒙蒙的陰天,就會有許多女子攀爬到蘋果樹上。
還有就是每當下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女子合撐着傘,來到後院的那隅菊花盛開的地方賞菊,對此我也有大概的印象。
其餘的便記不起來了。
現在想來,那些女子或許就是我的姊妹或者堂姊妹們吧。
從六七歲開始,我的記憶就漸漸地清晰起來了,記得教我讀書的是位叫作阿竹的女子,阿竹對我的教育非常上心,我也在她的身旁讀過很多書。
當時我體弱多病,因此大部分的書都是我躺在床上讀完的。
每當無書可讀的時候,阿竹便會到村裡的主日學校借很多的兒童讀物讓我讀。
我便默默地讀着她找來的每一本書,讀再多也不會覺得累。
此外,阿竹還教給我道德方面的事情。
她經常帶我去寺廟看那些畫着地獄和極樂世界的畫像,并給我逐一講述其中的寓意。
什麼放火之人會遭受身背火籠子的報應啦,納妾之人會被雙頭青蛇纏得喘不過氣來啦,還有血池子、刀山以及白煙彌漫、深不見底的地獄和遍地的面色慘白、骨瘦如柴、軟弱無力地微張着嘴巴的人們啦什麼的,她都講給我聽。
她還說隻要是生前扯謊的人,即使是到了陰曹地府變成了鬼,也會被割去舌頭,我吓得一下子哭了起來。
寺廟的後方,有一處微微隆起的小高地,那是一塊墓地。
在像棣棠花一般的植物所圍成的籬笆内,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如塔般的木牌。
這些木牌上都有一個如滿月般大的,似車輪一樣的黑色鐵輪子。
阿竹告訴我說:如果鐵輪子被轉動後停止不動了,那個轉動鐵輪子的人将來便會踏入極樂世界;如果輪子停了一會兒又逆轉了回來,那麼他就會被打入地獄。
阿竹每次轉動鐵輪,輪子都會發出幾聲悅耳的聲響,然後便悄然停了下來。
可每當我轉動的時候,輪子卻偶爾會逆轉回來。
記得那還是秋天的時候,有一次我獨自來到了寺廟,當我挨個兒地轉動每個鐵輪後,它們都像是事先約定好了一樣,個個都反轉了回來。
我壓制着自己快要崩潰的情緒,又固執地轉動了數十次鐵輪,待到天色漸漸暗下來之後,我才絕望地離開了墓地。
由于當時我父母都住在東京,嬸娘便帶着我去東京了。
聽說我在東京倒是住了頗長的一段時日,不過我反倒是沒什麼深刻的印象了,唯一記得的就是那時經常到東京家裡來的婆婆的事。
我不怎麼喜歡這位婆婆,每次她來,我都會哭。
婆婆還送了我一個玩具,是輛紅色郵遞配送車,不過我一點也不喜歡。
不久,我進了老家的小學讀書,兒時的記憶也就随之改變了。
記不清是從什麼時候起,阿竹突然離開了我,嫁到某個漁村去了。
她走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見上一面,大概她是怕我會跟在後面不讓她走,所以才不辭而别了吧。
到了第二年的盂蘭盆節,阿竹來過我家裡一次,可我總覺與她生疏了不少。
當她問我的學習情況時,我也沒有回答,還好旁邊的人代我回答了。
阿竹也隻是說了句:“可要抓緊喔!”在這之後,也沒有特别要稱贊我的意思。
就在那年,又發生了件讓我和嬸娘不得不分開的事情。
在這之前,嬸娘的二女兒已經嫁了人,三女兒卻紅顔薄命,一位牙醫的養子和大女兒成了親,入贅到了嬸娘家。
因此,嬸娘便帶着大女兒夫婦二人和小女兒在很遠的一個小鎮上住了下來,我也跟着嬸娘到了那個小鎮。
就是那年冬天,當時我和嬸娘一起蹲在雪橇的一隅,就在雪橇開始滑行之前,旁邊一個比我稍大一點兒的家夥便“上門兒、上門兒”地罵我,并且在雪橇篷外一直戳我的屁股。
我以為自己真的是要過繼給嬸娘了,然而剛到了上學的年齡,卻又被送回了老家。
我雖然才上了小學,可有件事情卻讓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在老家屋子的後面,有一片雜草地,在一年夏天的某個晴日裡,照顧弟弟的保姆教我做了那件十分刺激的事情。
記得那時我大約八歲,保姆也處于隻有十四五歲的年齡。
在鄉下,我們都管苜蓿叫作“牧草”,保姆以需要這種四片葉子的牧草為名,讓小我三歲的弟弟去尋找,她便抱着我在雜草地裡滾來滾去。
有時候,我們也會藏在壁櫥裡,躲起貓貓來。
可弟弟這時卻讓人很煩,獨自被留在壁櫥外的他便會抽噎着哭出聲來。
也就是因為這哭聲,所以有時候我和保姆就會被年齡和我最接近的哥哥發現。
哥哥在問弟弟為什麼哭泣後,便會将門打開,這時,保姆總是很鎮定地說:“是錢掉進壁櫥了,我們在找錢哩。
” 我也常常扯謊。
記得那是小學二年級或是三年級過女兒節時,我向老師撒謊說:“今天家裡要擺人偶,他們叫我早點回去……”于是我便提前一個小時回家了。
到家後,我又對家人說:“今天女兒節,學校提前放學了……”于是,我就接着幫了他們一些毫無意義的忙。
我很喜歡鳥蛋,不論什麼時候,隻要一掀開屋頂的瓦片,就總能找到麻雀的蛋。
可是我就是沒有櫻鳥和烏鴉這些鳥兒的蛋。
于是我便用五本或者十本書從同學那裡交換來了那些綠得锃亮和有着很多有趣斑點的鳥蛋。
我把這些鳥蛋全部都用棉花包裹着放進了書桌的抽屜裡,整個抽屜都給塞滿了。
我那小哥哥似乎對我的秘密交易有所察覺,一天晚上,他突然向我借西洋童話集和另一本我忘了叫什麼的書。
我真是恨透了他這樣的落井下石。
我早就把那兩本書投資在我的鳥蛋上了嘛!看來他是準備好了要在我找不到書時,好好盤問我一番,于是我便說:“應該在,我找找看。
”于是,我便提着煤油燈,開始在家裡到處找尋着。
小哥哥就一個勁兒地跟在我屁股後面,還故意恫吓我說:“找不着了吧?”我仍然堅稱書在屋裡,甚至還爬到了廚房架子上找。
這時他便趕緊說道:“好了!你就别再找了!” 我在學校裡寫的作文,簡直可以說是全都在胡扯。
完全是為了将自己塑造成一個老實聽話的好孩子才那樣寫的。
因為如此一來,我便可以得到大家的贊美。
甚至在那時我就開始剽竊,那篇被老師們誇贊為當代傑出的作品——《弟弟的剪影》,便是我照着原樣抄襲了某雜志的第一名作品。
老師居然還讓我用筆謄了一遍,之後又拿到校展覽會上展出,不料卻被一位很愛好讀書的同學發現,當時我心裡的感受就是希望這位同學趕快死掉。
當時還有一篇作文《秋之夜》,也受到所有老師的表揚。
作文中描寫的是:我因讀書讀得頭痛,于是走到了走廊上,向着庭院方向望了過去,此時,皎潔的月光灑向了水池子,池子中的鯉魚和金魚每一隻都遊得非常快活。
正當我凝神注視着庭院中的一派靜谧之時,突然自緊挨着的房間裡傳出了一陣母親和其他人的哄堂大笑聲,我猛地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頭痛也消失了。
文中所述自然是從未真實發生過,有關庭院部分的描寫,也是抄襲了姊妹們的作文。
在我的記憶中,我還從沒有用功讀書到頭痛這樣的時候。
我讨厭學校,所以也從未正兒八經地讀過學校裡的課本,讀的全是些消遣之書。
隻是每當我看書時,家人總認為我在用功讀書罷了。
可是每當我将真實的事情寫在作文上時,總是會招緻不好的結果。
有次我在作文中寫下了父母對我一點兒也不疼愛的語句後,被教導老師叫到辦公室訓斥了一番。
還有一次,作文題目是“如果爆發戰争”,我就在文中這樣寫道:如果發生了比地震、打雷、火災或者父親發怒還要可怕的戰争,那我肯定會先逃進深山裡,我還會順便叫上老師和我一起逃跑,因為老師也是人,也有着對戰争恐懼的心理。
此文一出,校長和副教導主任就都來找我談話,他們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寫,我便打哈哈說:“隻是覺得好玩而已。
”于是,副教導主任便在他的小筆記本上寫上了“好奇心”三個字。
接下來,便是我和副教導主任之間的微弱的争辯,他向我問道:“你在作文中說你是人,老師也是人,意思是說隻要是人就全都一樣會恐懼嗎?”我便很少别扭地回答說:“我是這麼認為的。
”打小我就是個不怎麼愛多說話的人,所以當他又問“可是校長和我也都同樣是人,為什麼薪水卻是不一樣呢?”時,我沉默了一會兒,不過我很快便回答說:“那是因為每個人所做的工作不同吧!”聽了我這麼一說後,戴着一副金邊眼鏡、長着一副瘦長臉的副教導員便立刻又将我的話記在了筆記本上。
接着,這位一直以來我對他都頗有好感的副教導員又問我:“那你的父親和我們也都是同樣的人嗎?”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便一句話也沒有說。
父親真可謂是個大忙人,我在家裡幾乎看不見他的身影。
但是就算他在家,也不會和我們待在一起。
對于父親,我是很害怕的。
我一直都想要他的鋼筆,但又總是不敢開口要,心裡還總是為了這事糾結。
結果,在一天夜裡,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假裝睡着,一直說“鋼筆,鋼筆”的夢話,給在隔壁房間正在和客人交談的父親聽。
不過,這些夢話似乎都沒有傳到父親的心耳裡去。
有時候,當我和弟弟跑進堆滿米袋的倉庫裡大玩特玩時,父親那叉開雙腿站着的身影便會出現在倉庫門口,口中還怒罵道:“兔崽子,快出去!給我出去!”倉庫門口射進來的陽光将他那龐大的身軀頓時變成了黑壓壓的一片,現在我隻要一想到當時的情景,仍然會感到十分厭惡。
我也不怎麼和母親說話。
從小就喝着奶媽的奶水在嬸娘懷裡長大的我,在小學三年級之前,對“母親”這一詞兒壓根就沒有什麼概念。
盡管曾經有兩名傭人跟我解釋過,可是一天夜裡,當我因為腰痛而不停地攪着被子時,在我旁邊睡着的母親不知道我為什麼在被窩裡一直動來動去的,便問我:“你在做什麼?”我對這樣平淡無奇的問話聲很是困惑,便答道:“腰痛,在做按摩。
”睡意正酣的母親又說:“腰痛揉揉就好了,拍打的話會更痛。
”在沉默了片刻之後,我便又輕揉起了腰部來。
有關母親的記憶,總覺得是悲涼的居多。
有次,我從倉庫取出了哥哥的洋裝,穿上後便跑到了後院的圃間漫步,還不停地即興編唱着充滿着悲傷的曲調,眼中也布滿了哀愁的淚水。
我原本打算要穿着這身行頭去和賬房的學徒一起玩,還讓女傭去叫那學徒過來,卻遲遲都未見他過來。
于是,我便一邊用鞋尖兒磨蹭着後院的竹籬笆,一邊等着學徒。
終于,我等得不耐煩了,就雙手插在褲兜裡大聲地哭了起來。
母親聽見我的哭聲,就走過來問我是怎麼了,之後便脫去我身上的洋裝,還狠狠地打我的屁股。
那一刻,我心如刀割一般,感覺十分難堪。
很早以前,我便對穿着十分講究。
比如襯衫的袖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當時那種從昏暗的街道上湧出來的靜谧感覺。
嬸娘告訴我說:“那是因為天使歸隐了。
”“可是活生生的天使喲!”嬸娘又接着補充了一句。
我也就好奇地小聲念叨着:“活天使?”而後還接着說了一些不敬的話。
嬸娘便斥責我道:“可不能這麼亂說,這應該叫作歸隐。
”我當然也會記得天使歸隐至何處了,還記得當時為了逗嬸娘高興,還故意問她天使藏在何處。
我在明治四十二年的夏天出生。
明治天皇駕崩那年,我虛歲也才四歲多一點。
差不多也就是那一年的事兒吧,記得那時,嬸娘和我去離我們村有二裡多地的一個村子串親戚,就是在那個親戚住的村子附近,我看到了那條令我一生都無法忘記的瀑布。
瀑布位于村莊附近的深山中,我是坐在一位陌生男子的肩上,從遠處眺望着它那寬廣的身軀和傾瀉而下的雄姿。
旁邊有座叫作什麼的神社,那個陌生男子帶着我将神社各處的繪馬匾額看了一圈之後,我心裡卻漸漸有種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感覺,便哭喊着:“姆姆!姆姆!來。
”我向來是叫嬸娘為姆姆。
當時,嬸娘正和一群親戚在遠處一片鋪着地毯的低窪之地熱鬧地說笑着。
聽到我的哭喊聲後,嬸娘趕緊站了起來,不料她的腳卻被毛毯給絆住了,整個身子就如同行大禮一般,大幅度地搖擺了起來。
其他人見狀,都調侃嬸娘說:“喝多了,她喝多了。
”我注視着遠處發生在嬸娘身上的一切,就像是自己受了委屈一樣,哭喊得也就更大聲了。
還有一天夜晚,我夢見嬸娘扔下我,獨自一人離家出走了。
在那夢裡我看到她的胸脯被玄關處的大門擠得滿滿的,豆大的汗珠從她那漲得通紅的胸脯上滴下,還夢見她用抱怨的口氣對我嚷道:“我已經厭倦你了……”而我卻将臉貼在嬸娘的乳房處,淚流滿面地哀求她不要扔下我。
當嬸娘将我從睡夢中搖醒時,我一下就撲到了嬸娘的胸脯裡,埋着臉不斷地哭泣着。
後來即使我已經完全從那個夢裡清醒過來,但仍然因那個夢而感到悲傷,之後又啜泣了許久。
從那晚以後,我沒有向任何人說起過這個夢,包括嬸娘她本人。
嬸娘在我心中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憶,反倒是關于父母的事情,我卻沒太多記憶,可謂一片空白。
雖然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裡,家裡有曾祖母、祖母、父親、母親、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弟弟,還有嬸娘和嬸娘的四個女兒,但是在我五六歲之前,除了嬸娘之外,有關家裡其他人的記憶,我可以說是完全記不起來了;隻是隐隐約約地記得,那時在偌大的後院裡面,種有五六棵高大的蘋果樹,遇上灰蒙蒙的陰天,就會有許多女子攀爬到蘋果樹上。
還有就是每當下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女子合撐着傘,來到後院的那隅菊花盛開的地方賞菊,對此我也有大概的印象。
其餘的便記不起來了。
現在想來,那些女子或許就是我的姊妹或者堂姊妹們吧。
從六七歲開始,我的記憶就漸漸地清晰起來了,記得教我讀書的是位叫作阿竹的女子,阿竹對我的教育非常上心,我也在她的身旁讀過很多書。
當時我體弱多病,因此大部分的書都是我躺在床上讀完的。
每當無書可讀的時候,阿竹便會到村裡的主日學校借很多的兒童讀物讓我讀。
我便默默地讀着她找來的每一本書,讀再多也不會覺得累。
此外,阿竹還教給我道德方面的事情。
她經常帶我去寺廟看那些畫着地獄和極樂世界的畫像,并給我逐一講述其中的寓意。
什麼放火之人會遭受身背火籠子的報應啦,納妾之人會被雙頭青蛇纏得喘不過氣來啦,還有血池子、刀山以及白煙彌漫、深不見底的地獄和遍地的面色慘白、骨瘦如柴、軟弱無力地微張着嘴巴的人們啦什麼的,她都講給我聽。
她還說隻要是生前扯謊的人,即使是到了陰曹地府變成了鬼,也會被割去舌頭,我吓得一下子哭了起來。
寺廟的後方,有一處微微隆起的小高地,那是一塊墓地。
在像棣棠花一般的植物所圍成的籬笆内,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如塔般的木牌。
這些木牌上都有一個如滿月般大的,似車輪一樣的黑色鐵輪子。
阿竹告訴我說:如果鐵輪子被轉動後停止不動了,那個轉動鐵輪子的人将來便會踏入極樂世界;如果輪子停了一會兒又逆轉了回來,那麼他就會被打入地獄。
阿竹每次轉動鐵輪,輪子都會發出幾聲悅耳的聲響,然後便悄然停了下來。
可每當我轉動的時候,輪子卻偶爾會逆轉回來。
記得那還是秋天的時候,有一次我獨自來到了寺廟,當我挨個兒地轉動每個鐵輪後,它們都像是事先約定好了一樣,個個都反轉了回來。
我壓制着自己快要崩潰的情緒,又固執地轉動了數十次鐵輪,待到天色漸漸暗下來之後,我才絕望地離開了墓地。
由于當時我父母都住在東京,嬸娘便帶着我去東京了。
聽說我在東京倒是住了頗長的一段時日,不過我反倒是沒什麼深刻的印象了,唯一記得的就是那時經常到東京家裡來的婆婆的事。
我不怎麼喜歡這位婆婆,每次她來,我都會哭。
婆婆還送了我一個玩具,是輛紅色郵遞配送車,不過我一點也不喜歡。
不久,我進了老家的小學讀書,兒時的記憶也就随之改變了。
記不清是從什麼時候起,阿竹突然離開了我,嫁到某個漁村去了。
她走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見上一面,大概她是怕我會跟在後面不讓她走,所以才不辭而别了吧。
到了第二年的盂蘭盆節,阿竹來過我家裡一次,可我總覺與她生疏了不少。
當她問我的學習情況時,我也沒有回答,還好旁邊的人代我回答了。
阿竹也隻是說了句:“可要抓緊喔!”在這之後,也沒有特别要稱贊我的意思。
就在那年,又發生了件讓我和嬸娘不得不分開的事情。
在這之前,嬸娘的二女兒已經嫁了人,三女兒卻紅顔薄命,一位牙醫的養子和大女兒成了親,入贅到了嬸娘家。
因此,嬸娘便帶着大女兒夫婦二人和小女兒在很遠的一個小鎮上住了下來,我也跟着嬸娘到了那個小鎮。
就是那年冬天,當時我和嬸娘一起蹲在雪橇的一隅,就在雪橇開始滑行之前,旁邊一個比我稍大一點兒的家夥便“上門兒、上門兒”地罵我,并且在雪橇篷外一直戳我的屁股。
我以為自己真的是要過繼給嬸娘了,然而剛到了上學的年齡,卻又被送回了老家。
我雖然才上了小學,可有件事情卻讓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在老家屋子的後面,有一片雜草地,在一年夏天的某個晴日裡,照顧弟弟的保姆教我做了那件十分刺激的事情。
記得那時我大約八歲,保姆也處于隻有十四五歲的年齡。
在鄉下,我們都管苜蓿叫作“牧草”,保姆以需要這種四片葉子的牧草為名,讓小我三歲的弟弟去尋找,她便抱着我在雜草地裡滾來滾去。
有時候,我們也會藏在壁櫥裡,躲起貓貓來。
可弟弟這時卻讓人很煩,獨自被留在壁櫥外的他便會抽噎着哭出聲來。
也就是因為這哭聲,所以有時候我和保姆就會被年齡和我最接近的哥哥發現。
哥哥在問弟弟為什麼哭泣後,便會将門打開,這時,保姆總是很鎮定地說:“是錢掉進壁櫥了,我們在找錢哩。
” 我也常常扯謊。
記得那是小學二年級或是三年級過女兒節時,我向老師撒謊說:“今天家裡要擺人偶,他們叫我早點回去……”于是我便提前一個小時回家了。
到家後,我又對家人說:“今天女兒節,學校提前放學了……”于是,我就接着幫了他們一些毫無意義的忙。
我很喜歡鳥蛋,不論什麼時候,隻要一掀開屋頂的瓦片,就總能找到麻雀的蛋。
可是我就是沒有櫻鳥和烏鴉這些鳥兒的蛋。
于是我便用五本或者十本書從同學那裡交換來了那些綠得锃亮和有着很多有趣斑點的鳥蛋。
我把這些鳥蛋全部都用棉花包裹着放進了書桌的抽屜裡,整個抽屜都給塞滿了。
我那小哥哥似乎對我的秘密交易有所察覺,一天晚上,他突然向我借西洋童話集和另一本我忘了叫什麼的書。
我真是恨透了他這樣的落井下石。
我早就把那兩本書投資在我的鳥蛋上了嘛!看來他是準備好了要在我找不到書時,好好盤問我一番,于是我便說:“應該在,我找找看。
”于是,我便提着煤油燈,開始在家裡到處找尋着。
小哥哥就一個勁兒地跟在我屁股後面,還故意恫吓我說:“找不着了吧?”我仍然堅稱書在屋裡,甚至還爬到了廚房架子上找。
這時他便趕緊說道:“好了!你就别再找了!” 我在學校裡寫的作文,簡直可以說是全都在胡扯。
完全是為了将自己塑造成一個老實聽話的好孩子才那樣寫的。
因為如此一來,我便可以得到大家的贊美。
甚至在那時我就開始剽竊,那篇被老師們誇贊為當代傑出的作品——《弟弟的剪影》,便是我照着原樣抄襲了某雜志的第一名作品。
老師居然還讓我用筆謄了一遍,之後又拿到校展覽會上展出,不料卻被一位很愛好讀書的同學發現,當時我心裡的感受就是希望這位同學趕快死掉。
當時還有一篇作文《秋之夜》,也受到所有老師的表揚。
作文中描寫的是:我因讀書讀得頭痛,于是走到了走廊上,向着庭院方向望了過去,此時,皎潔的月光灑向了水池子,池子中的鯉魚和金魚每一隻都遊得非常快活。
正當我凝神注視着庭院中的一派靜谧之時,突然自緊挨着的房間裡傳出了一陣母親和其他人的哄堂大笑聲,我猛地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頭痛也消失了。
文中所述自然是從未真實發生過,有關庭院部分的描寫,也是抄襲了姊妹們的作文。
在我的記憶中,我還從沒有用功讀書到頭痛這樣的時候。
我讨厭學校,所以也從未正兒八經地讀過學校裡的課本,讀的全是些消遣之書。
隻是每當我看書時,家人總認為我在用功讀書罷了。
可是每當我将真實的事情寫在作文上時,總是會招緻不好的結果。
有次我在作文中寫下了父母對我一點兒也不疼愛的語句後,被教導老師叫到辦公室訓斥了一番。
還有一次,作文題目是“如果爆發戰争”,我就在文中這樣寫道:如果發生了比地震、打雷、火災或者父親發怒還要可怕的戰争,那我肯定會先逃進深山裡,我還會順便叫上老師和我一起逃跑,因為老師也是人,也有着對戰争恐懼的心理。
此文一出,校長和副教導主任就都來找我談話,他們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寫,我便打哈哈說:“隻是覺得好玩而已。
”于是,副教導主任便在他的小筆記本上寫上了“好奇心”三個字。
接下來,便是我和副教導主任之間的微弱的争辯,他向我問道:“你在作文中說你是人,老師也是人,意思是說隻要是人就全都一樣會恐懼嗎?”我便很少别扭地回答說:“我是這麼認為的。
”打小我就是個不怎麼愛多說話的人,所以當他又問“可是校長和我也都同樣是人,為什麼薪水卻是不一樣呢?”時,我沉默了一會兒,不過我很快便回答說:“那是因為每個人所做的工作不同吧!”聽了我這麼一說後,戴着一副金邊眼鏡、長着一副瘦長臉的副教導員便立刻又将我的話記在了筆記本上。
接着,這位一直以來我對他都頗有好感的副教導員又問我:“那你的父親和我們也都是同樣的人嗎?”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便一句話也沒有說。
父親真可謂是個大忙人,我在家裡幾乎看不見他的身影。
但是就算他在家,也不會和我們待在一起。
對于父親,我是很害怕的。
我一直都想要他的鋼筆,但又總是不敢開口要,心裡還總是為了這事糾結。
結果,在一天夜裡,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假裝睡着,一直說“鋼筆,鋼筆”的夢話,給在隔壁房間正在和客人交談的父親聽。
不過,這些夢話似乎都沒有傳到父親的心耳裡去。
有時候,當我和弟弟跑進堆滿米袋的倉庫裡大玩特玩時,父親那叉開雙腿站着的身影便會出現在倉庫門口,口中還怒罵道:“兔崽子,快出去!給我出去!”倉庫門口射進來的陽光将他那龐大的身軀頓時變成了黑壓壓的一片,現在我隻要一想到當時的情景,仍然會感到十分厭惡。
我也不怎麼和母親說話。
從小就喝着奶媽的奶水在嬸娘懷裡長大的我,在小學三年級之前,對“母親”這一詞兒壓根就沒有什麼概念。
盡管曾經有兩名傭人跟我解釋過,可是一天夜裡,當我因為腰痛而不停地攪着被子時,在我旁邊睡着的母親不知道我為什麼在被窩裡一直動來動去的,便問我:“你在做什麼?”我對這樣平淡無奇的問話聲很是困惑,便答道:“腰痛,在做按摩。
”睡意正酣的母親又說:“腰痛揉揉就好了,拍打的話會更痛。
”在沉默了片刻之後,我便又輕揉起了腰部來。
有關母親的記憶,總覺得是悲涼的居多。
有次,我從倉庫取出了哥哥的洋裝,穿上後便跑到了後院的圃間漫步,還不停地即興編唱着充滿着悲傷的曲調,眼中也布滿了哀愁的淚水。
我原本打算要穿着這身行頭去和賬房的學徒一起玩,還讓女傭去叫那學徒過來,卻遲遲都未見他過來。
于是,我便一邊用鞋尖兒磨蹭着後院的竹籬笆,一邊等着學徒。
終于,我等得不耐煩了,就雙手插在褲兜裡大聲地哭了起來。
母親聽見我的哭聲,就走過來問我是怎麼了,之後便脫去我身上的洋裝,還狠狠地打我的屁股。
那一刻,我心如刀割一般,感覺十分難堪。
很早以前,我便對穿着十分講究。
比如襯衫的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