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
關燈
小
中
大
李月婷譯
去年夏天,我回到了闊别十年的故鄉。
我把這件事情整理在今年秋天的四十一篇短篇裡,加了個“歸去來”的标題後,就送到了某個季刊的編輯部。
在那之後不久,北先生和中畑先生一起到三鷹的破房子裡來找我,然後告訴我母親在故鄉病危的消息。
在這五六年間,像這樣的消息我也聽過了不少次,多少也有些心理準備,但沒有想到事情會來得那麼快。
去年夏天,北先生帶着我回到了十年未歸的故鄉,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家裡。
那個時候,除了大哥不在家,英治二哥、嫂子、侄子、侄女,還有祖母、母親,我都見到了。
母親已經顯得十分衰老,走路的時候,腳步都顫顫巍巍,但還不至于病危。
五六年是肯定有了,不,十年了,不,十多年了,我一直都做着這樣貪婪的夢。
我将那時候的事情盡量一五一十地反映在《歸去來》那篇小說中,總之,因為當時也有一些情況,在家裡僅僅待了兩三個小時。
在那篇小說的結尾,我也寫上了——“我原本是想再多看看故鄉的。
那兒也想看,這兒也想看,想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但是,我最終隻能瞥了故鄉一眼。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看見故鄉的山川河流呢。
萬一母親有個什麼情況,或許我能有再一次悠閑地看看故鄉的機會,但那畢竟對我也是殘忍的事情。
”我隻是将這些意思先寫在了小說裡。
誰知剛把稿子送出去不久,所謂“再一次看見故鄉的機會”會真的來到。
“下次也由我來負責。
”北先生很緊張,“帶着你的夫人和孩子來吧。
” 去年夏天,北先生隻帶了我一個人去。
他說下次不僅帶我,還要帶上我的妻子和園子(我那一歲零四個月的女兒),大家一起回去。
關于北先生和中畑先生,在《歸去來》的小說裡我已經詳細地介紹過了,北先生是東京一家洋裝店老闆,中畑先生是故鄉的一家和服店老闆,他們都是從小和我來往親密的朋友。
在我三番五次地做了壞事,哦不,應該是說做了數不清的壞事,甚至和父母斷絕來往之後,這兩位先生,秉着純粹的友善與情誼,沒有對我露出任何不快的神色,一直都很照顧我。
去年夏天,也是北先生和中畑先生做好被我長兄責罵的準備,兩人商量着帶我回到了闊别十年的故鄉。
“但是,這麼做沒問題嗎?帶着老婆孩子去到那兒,要是吃了閉門羹,那可就真是太難看了。
”我不禁預想一些最糟糕的情況。
“不會的。
”兩個人都很認真地否定了我的擔心。
“去年夏天是怎麼樣的?”在我性格裡,大概存在着一種摸石頭過河的謹慎小心。
“在那之後,沒有被文治(我的長兄的名字)責備些什麼嗎?北先生,是怎麼樣的呢?” “那個嘛,從你哥哥的立場看來,”北先生深思着說,“當時還有很多親戚在場,不會說出什麼‘還好意思來’之類的話。
但若要是我帶着去的,應該就沒什麼問題。
去年夏天也是,後來在東京遇到你的哥哥,他隻說了一句‘北君你也真是的’,也沒有對我生氣。
” “這樣嗎?那中畑先生呢,有沒有被我哥哥責怪些什麼?” “沒有。
”中畑先生擡起頭,說,“他對我什麼也沒說,一句都沒說。
以前,我但凡要為你做什麼事,你哥哥之後必定會對我說些諷刺的話,但唯獨去年夏天,你哥哥什麼都沒說。
” “這樣啊。
”我稍稍安下心來。
“要是不給你們添麻煩的話,想請你們帶我去。
我也很想念母親,而且我去年夏天沒能見到文治哥,這次也想見見他。
能帶我去的話,當然是很難得的事,那是否也能帶我的妻子一起去呢?這也是第一次帶妻子去見我這邊的骨肉親,女人家的,可能覺得麻煩,所以請北先生你幫我勸勸她。
要是我勸她的話,她肯定會嘟嘟囔囔地不願意去了。
”于是我把妻子叫到房間裡來。
但是結果很意外。
北先生看看園子,又向妻子訴說母親的重病的時候,妻子輕輕地擡起雙手在草席上行了個禮,說:“請多關照。
” 北先生又看看我說:“那什麼時候動身呢?” 那天是十月二十号,我們決定二十七号去探望家裡。
之後一周的時間裡,妻子都在做着回家的準備,為此忙得不可開交。
妻子的妹妹也從老家趕來幫忙。
不管怎麼樣,還是有很多必須買的物品。
我也快要破産了。
隻有園子,什麼都不知道,在家裡東倒西歪地跑來跑去。
二十七号晚上七點,在從上野出發的滿員電車裡,我們就這麼一直站了五個多小時,直到到達原町。
“母親愈發病重,等太宰盡快回。
中畑。
” 北先生給我看
我把這件事情整理在今年秋天的四十一篇短篇裡,加了個“歸去來”的标題後,就送到了某個季刊的編輯部。
在那之後不久,北先生和中畑先生一起到三鷹的破房子裡來找我,然後告訴我母親在故鄉病危的消息。
在這五六年間,像這樣的消息我也聽過了不少次,多少也有些心理準備,但沒有想到事情會來得那麼快。
去年夏天,北先生帶着我回到了十年未歸的故鄉,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家裡。
那個時候,除了大哥不在家,英治二哥、嫂子、侄子、侄女,還有祖母、母親,我都見到了。
母親已經顯得十分衰老,走路的時候,腳步都顫顫巍巍,但還不至于病危。
五六年是肯定有了,不,十年了,不,十多年了,我一直都做着這樣貪婪的夢。
我将那時候的事情盡量一五一十地反映在《歸去來》那篇小說中,總之,因為當時也有一些情況,在家裡僅僅待了兩三個小時。
在那篇小說的結尾,我也寫上了——“我原本是想再多看看故鄉的。
那兒也想看,這兒也想看,想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但是,我最終隻能瞥了故鄉一眼。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看見故鄉的山川河流呢。
萬一母親有個什麼情況,或許我能有再一次悠閑地看看故鄉的機會,但那畢竟對我也是殘忍的事情。
”我隻是将這些意思先寫在了小說裡。
誰知剛把稿子送出去不久,所謂“再一次看見故鄉的機會”會真的來到。
“下次也由我來負責。
”北先生很緊張,“帶着你的夫人和孩子來吧。
” 去年夏天,北先生隻帶了我一個人去。
他說下次不僅帶我,還要帶上我的妻子和園子(我那一歲零四個月的女兒),大家一起回去。
關于北先生和中畑先生,在《歸去來》的小說裡我已經詳細地介紹過了,北先生是東京一家洋裝店老闆,中畑先生是故鄉的一家和服店老闆,他們都是從小和我來往親密的朋友。
在我三番五次地做了壞事,哦不,應該是說做了數不清的壞事,甚至和父母斷絕來往之後,這兩位先生,秉着純粹的友善與情誼,沒有對我露出任何不快的神色,一直都很照顧我。
去年夏天,也是北先生和中畑先生做好被我長兄責罵的準備,兩人商量着帶我回到了闊别十年的故鄉。
“但是,這麼做沒問題嗎?帶着老婆孩子去到那兒,要是吃了閉門羹,那可就真是太難看了。
”我不禁預想一些最糟糕的情況。
“不會的。
”兩個人都很認真地否定了我的擔心。
“去年夏天是怎麼樣的?”在我性格裡,大概存在着一種摸石頭過河的謹慎小心。
“在那之後,沒有被文治(我的長兄的名字)責備些什麼嗎?北先生,是怎麼樣的呢?” “那個嘛,從你哥哥的立場看來,”北先生深思着說,“當時還有很多親戚在場,不會說出什麼‘還好意思來’之類的話。
但若要是我帶着去的,應該就沒什麼問題。
去年夏天也是,後來在東京遇到你的哥哥,他隻說了一句‘北君你也真是的’,也沒有對我生氣。
” “這樣嗎?那中畑先生呢,有沒有被我哥哥責怪些什麼?” “沒有。
”中畑先生擡起頭,說,“他對我什麼也沒說,一句都沒說。
以前,我但凡要為你做什麼事,你哥哥之後必定會對我說些諷刺的話,但唯獨去年夏天,你哥哥什麼都沒說。
” “這樣啊。
”我稍稍安下心來。
“要是不給你們添麻煩的話,想請你們帶我去。
我也很想念母親,而且我去年夏天沒能見到文治哥,這次也想見見他。
能帶我去的話,當然是很難得的事,那是否也能帶我的妻子一起去呢?這也是第一次帶妻子去見我這邊的骨肉親,女人家的,可能覺得麻煩,所以請北先生你幫我勸勸她。
要是我勸她的話,她肯定會嘟嘟囔囔地不願意去了。
”于是我把妻子叫到房間裡來。
但是結果很意外。
北先生看看園子,又向妻子訴說母親的重病的時候,妻子輕輕地擡起雙手在草席上行了個禮,說:“請多關照。
” 北先生又看看我說:“那什麼時候動身呢?” 那天是十月二十号,我們決定二十七号去探望家裡。
之後一周的時間裡,妻子都在做着回家的準備,為此忙得不可開交。
妻子的妹妹也從老家趕來幫忙。
不管怎麼樣,還是有很多必須買的物品。
我也快要破産了。
隻有園子,什麼都不知道,在家裡東倒西歪地跑來跑去。
二十七号晚上七點,在從上野出發的滿員電車裡,我們就這麼一直站了五個多小時,直到到達原町。
“母親愈發病重,等太宰盡快回。
中畑。
” 北先生給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