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
關燈
小
中
大
了這樣的一封電報。
那是提前回到老家的中畑先生今早給北先生發來的電報。
第二天早上八點,我們到達青森,馬上轉乘奧羽線,到了川部站又換乘了開往五所川原的列車,從川部開始,鐵路兩邊都是蘋果樹林。
今年會是個蘋果的豐收年。
“啊,真美。
”妻子最近睡眠不足,她睜開充血的眼睛看着。
“我早就想看看挂滿果實的蘋果樹了。
” 那些蘋果樹近得像是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樣,整片樹林閃耀着果實的紅色的光。
十一點的時候,到達五所川原站,中畑先生的女兒在那兒迎接我們。
我們在中畑家稍作休息,計劃等妻子和園子換了衣服後,就去拜訪在金木町的老家。
金木町,是一個從五所川原順着津輕鐵道再走四十分鐘才到的地方。
我們在中畑家一邊吃午飯,一邊詳細地問了母親的病情。
好像病情已經十分嚴重了。
“您來得正好。
”中畑先生反而對我們說着客套話。
“我老是想着你們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到,急得我啊。
總之,你們到了我就放心了。
您的母親雖然什麼都沒說,但心裡可是很挂牽你們的呢。
” 我忽地想起了聖經裡的《浪子回家》。
吃完午飯準備出發的時候,“行李箱就别帶去了吧,對吧?”北先生用稍稍強調的語氣對我說,“還沒有得到你大哥的許可,還是别拿行李箱了吧……” “明白了。
” 我們把所有行李都存放在中畑先生家後就出發了,因為北先生警告說,能不能被允許見到生病的老母親還說不定呢。
我們隻帶上園子的尿布,坐上了開往金木的列車,中畑先生也一起坐上了車。
一分一秒過去,我的心情愈發陰霾。
大家都是好人,沒有誰是壞人。
隻有我一個人,在過去,做下許多不體面的事,即使到了現在,頭腦也沒有變得多靈光,依然口碑不佳,過着這種貧窮的文人日子,所有的這一切,無不讓我感到沮喪不快。
“景色真是好啊。
”妻子眺望着窗外的津輕平原,說:“是一片格外明淨的土地呢。
” “是這樣嗎?”滿目冬色,稻田裡的稻子已經被收獲得幹幹淨淨。
“我可不這麼覺得。
” 那時我并沒有贊賞故鄉的心情,隻是很痛苦。
去年夏天,不是這樣的。
所以我才想努力讓自己心情激動一些,眺望着這闊别十年的故鄉的風景。
“那是岩木山,因為大家都說它很像富士山,所以叫它津輕富士。
”我苦笑着解釋。
心中泛不起一絲熱情。
“這邊這座低矮的山,叫作鵬熱山,那邊那座是馬秃山。
”其實也就是馬虎了事、不痛不癢的敷衍說明罷了。
再走四五百米就是梅川忠兵衛的新口村,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類似的話聽起來像是稍稍令人滿意的介紹,但卻更像是一出可憐的把戲。
但那并不是我的本意,隻不過漸漸靠近的忠兵衛卻像是已經怒氣沖沖。
稻田對面的紅屋頂已經無意間闖進眼簾。
“那就是……”剛準備說出那就是我的家,但我又轉念一想,接着說,“哥哥的家。
” 但那是寺廟的屋頂,我家的屋頂,就在那旁邊。
“啊,說錯了,右邊那個才是,是那一間稍稍大一些的。
”真是一塌糊塗。
到了金木站。
小侄女和一個小姑娘在那兒迎接我們。
“那個小姑娘是誰?”妻子小聲地問我。
“傭人吧,不用打招呼的。
”去年夏天,我也見到一個和這個小姑娘差不多年歲、差不多打扮的女孩兒,誤以為是大哥的女兒,對她畢恭畢敬的,就差點兒給她下跪了。
一想到這我的心裡就很不舒服,這次是為了不再鬧那樣的笑話才對妻子那樣說的。
小侄女是哥哥的二女兒,去年夏天回來的時候見過了,隻有八歲。
我叫她一聲“小茂”,小茂就天真地微笑了起來。
我心裡稍稍舒服了一些。
隻有這個孩子不知道我的過去。
我和妻子進了家門,中畑先生和北先生早已上二樓進了哥哥的房間。
進了佛堂拜了祖先,然後進到一間叫作“常居”的隻有親朋好友才能進入的房間裡,坐在一個角落裡。
大嫂二嫂都笑臉相迎,祖母也被女傭攙扶着走了進來。
祖母已經八十六歲了。
耳朵雖然有些聽不大清楚了,但看上去還是很精神。
妻子努力地勸說園子向大家行禮,但園子卻根本不向大家行禮,而是在房間裡亂跑,害得大家都擔心她會摔跤。
大哥出來了。
他迅速地從房間出來,又進了隔壁的房間。
臉色很差,瘦得隻剩一把骨頭,面容變得很嚴肅。
隔壁也來了一位來看望母親的客人。
大哥和那位客人聊了一陣。
客人告辭之後,大哥來到“常居”,見到我
那是提前回到老家的中畑先生今早給北先生發來的電報。
第二天早上八點,我們到達青森,馬上轉乘奧羽線,到了川部站又換乘了開往五所川原的列車,從川部開始,鐵路兩邊都是蘋果樹林。
今年會是個蘋果的豐收年。
“啊,真美。
”妻子最近睡眠不足,她睜開充血的眼睛看着。
“我早就想看看挂滿果實的蘋果樹了。
” 那些蘋果樹近得像是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樣,整片樹林閃耀着果實的紅色的光。
十一點的時候,到達五所川原站,中畑先生的女兒在那兒迎接我們。
我們在中畑家稍作休息,計劃等妻子和園子換了衣服後,就去拜訪在金木町的老家。
金木町,是一個從五所川原順着津輕鐵道再走四十分鐘才到的地方。
我們在中畑家一邊吃午飯,一邊詳細地問了母親的病情。
好像病情已經十分嚴重了。
“您來得正好。
”中畑先生反而對我們說着客套話。
“我老是想着你們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到,急得我啊。
總之,你們到了我就放心了。
您的母親雖然什麼都沒說,但心裡可是很挂牽你們的呢。
” 我忽地想起了聖經裡的《浪子回家》。
吃完午飯準備出發的時候,“行李箱就别帶去了吧,對吧?”北先生用稍稍強調的語氣對我說,“還沒有得到你大哥的許可,還是别拿行李箱了吧……” “明白了。
” 我們把所有行李都存放在中畑先生家後就出發了,因為北先生警告說,能不能被允許見到生病的老母親還說不定呢。
我們隻帶上園子的尿布,坐上了開往金木的列車,中畑先生也一起坐上了車。
一分一秒過去,我的心情愈發陰霾。
大家都是好人,沒有誰是壞人。
隻有我一個人,在過去,做下許多不體面的事,即使到了現在,頭腦也沒有變得多靈光,依然口碑不佳,過着這種貧窮的文人日子,所有的這一切,無不讓我感到沮喪不快。
“景色真是好啊。
”妻子眺望着窗外的津輕平原,說:“是一片格外明淨的土地呢。
” “是這樣嗎?”滿目冬色,稻田裡的稻子已經被收獲得幹幹淨淨。
“我可不這麼覺得。
” 那時我并沒有贊賞故鄉的心情,隻是很痛苦。
去年夏天,不是這樣的。
所以我才想努力讓自己心情激動一些,眺望着這闊别十年的故鄉的風景。
“那是岩木山,因為大家都說它很像富士山,所以叫它津輕富士。
”我苦笑着解釋。
心中泛不起一絲熱情。
“這邊這座低矮的山,叫作鵬熱山,那邊那座是馬秃山。
”其實也就是馬虎了事、不痛不癢的敷衍說明罷了。
再走四五百米就是梅川忠兵衛的新口村,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類似的話聽起來像是稍稍令人滿意的介紹,但卻更像是一出可憐的把戲。
但那并不是我的本意,隻不過漸漸靠近的忠兵衛卻像是已經怒氣沖沖。
稻田對面的紅屋頂已經無意間闖進眼簾。
“那就是……”剛準備說出那就是我的家,但我又轉念一想,接着說,“哥哥的家。
” 但那是寺廟的屋頂,我家的屋頂,就在那旁邊。
“啊,說錯了,右邊那個才是,是那一間稍稍大一些的。
”真是一塌糊塗。
到了金木站。
小侄女和一個小姑娘在那兒迎接我們。
“那個小姑娘是誰?”妻子小聲地問我。
“傭人吧,不用打招呼的。
”去年夏天,我也見到一個和這個小姑娘差不多年歲、差不多打扮的女孩兒,誤以為是大哥的女兒,對她畢恭畢敬的,就差點兒給她下跪了。
一想到這我的心裡就很不舒服,這次是為了不再鬧那樣的笑話才對妻子那樣說的。
小侄女是哥哥的二女兒,去年夏天回來的時候見過了,隻有八歲。
我叫她一聲“小茂”,小茂就天真地微笑了起來。
我心裡稍稍舒服了一些。
隻有這個孩子不知道我的過去。
我和妻子進了家門,中畑先生和北先生早已上二樓進了哥哥的房間。
進了佛堂拜了祖先,然後進到一間叫作“常居”的隻有親朋好友才能進入的房間裡,坐在一個角落裡。
大嫂二嫂都笑臉相迎,祖母也被女傭攙扶着走了進來。
祖母已經八十六歲了。
耳朵雖然有些聽不大清楚了,但看上去還是很精神。
妻子努力地勸說園子向大家行禮,但園子卻根本不向大家行禮,而是在房間裡亂跑,害得大家都擔心她會摔跤。
大哥出來了。
他迅速地從房間出來,又進了隔壁的房間。
臉色很差,瘦得隻剩一把骨頭,面容變得很嚴肅。
隔壁也來了一位來看望母親的客人。
大哥和那位客人聊了一陣。
客人告辭之後,大哥來到“常居”,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