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光榮的失敗
關燈
小
中
大
去哪兒嗎?那邊是敵人。
” 而司機鎮靜地回答道:“将軍,這是唯一可走之路,還沒被破壞。
走别的小路輪胎受不了。
” 他們走得離敵人的陣地越近,火力就越激烈。
不斷有炮彈将路兩旁的戰壕上的李樹炸飛。
可是司機若無其事地對着話筒回答道:“這條公路棒極啦,将軍!我們現在就像是在遊泳一樣。
要是我們走野地,就會爆胎的。
” “快看,将軍!”司機在話筒中嚷道,“這條公路修得多好,就連三十厘米口徑的迫擊炮也不能拿我們怎樣。
這條公路就像打谷場一樣的平滑。
要是在野地上,輪胎就會爆掉。
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還不能往回趕,将軍!” 接着,巴策爾聽到“嗞——轟”的一聲,車子猛地抖了一下。
“将軍,我可告訴過您,”司機在話筒裡吼道,“這條公路修得真是棒極了嗎?一顆三十八厘米口徑的迫擊炮彈就在我們前方爆炸了,可車子上一個洞也沒有。
這路就像打谷場一樣。
但若是在野地,輪胎就得報廢了。
此刻,他們在離我們四公裡的地方向我們開炮。
” “我們到底去哪兒?” “還不知道。
”司機回答道,“隻要這條公路還在,一切我負責。
” 接着,車被猛然彈了一下,停住了。
“将軍,”司機叫道,“您帶了作戰地圖嗎?” 比格勒爾将軍打開手電筒,發現自己的膝蓋上有一個作戰地圖,但這是一八六四年奧地利和普魯士聯軍與丹麥軍隊争奪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時黑爾戈蘭海灣的海軍地圖。
“這裡有個十字路口,”司機說道,“兩條路都通向敵軍陣地。
我隻想選條好走的路,别弄壞了我的輪胎,将軍……我要對軍用汽車負責……” 接着,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星星像車輪那般大,銀河濃得像奶油一樣。
比格勒爾坐在座位上,在宇宙中飄浮着,司機還在他的身邊。
車前後座之間,就像用剪刀剪了一樣,被分成兩半。
車身隻剩下好鬥的前半部了。
“幸虧您從車後座拿地圖給我看,”司機說道,“所以您逃到我跟前了。
那是四十二厘米口徑的大炮炸飛了車的後半截……我就知道隻要一到十字路口,路況就不會那麼糟了。
除了三十八厘米口徑大炮的炮彈之外,就隻有四十二厘米的,其他口徑的還沒生産出來呢,将軍!” “你要把車開到哪裡去?” “開到天堂去,将軍,咱們得躲過彗星,那比四十二厘米的炮彈還要厲害。
” “現在,我們下面就是火星。
”司機沉默了好久,然後說道。
比格勒爾又放松下來。
“你知道萊比錫各民族大戰的曆史嗎?”他問道,“那是一八一三年十月十四日,陸軍元帥施瓦爾岑貝格親王前往列貝爾特科維采,十月十六日發生林德瑙之戰。
你知道梅爾維爾特将軍率領的戰役嗎?當時奧地利軍隊在瓦豪,萊比錫十月十九日陷落。
” 此時,司機突然嚴肅地說道:“将軍,我們已經到了天堂的門口。
下車吧,先生,汽車開不進天堂的大門。
這裡太擁擠了,到處都是軍人。
” “開過去壓死他們幾個。
”他對司機喊道,“他們馬上就會給咱們讓路的。
” 比格勒爾從車窗探出身,用德語嚷道:“小心點,你們這些豬猡!都是些愚蠢的畜生!看到将軍來了,還不向右看齊!” 司機安慰他道:“叫他們讓開可難啊,将軍。
他們大多數人腦袋都被炸掉了。
” 這時比格勒爾将軍才發現這些擠在天國門口,都想進去的人盡是各式各樣的殘疾士兵。
他們在戰争中失去了身體的某部位,又都把失去的殘肢擱在背囊裡:有腦袋、手和腿。
一個穿着破大衣,在天國大門口擠來擠去的炮手,把整個肚子和下肢都折放在背包裡。
另一個正義的後備軍人的背囊裡裝着他在利沃夫失掉的半邊屁股,那屁股正對着比格勒爾将軍。
“這是因為秩序的緣故,”司機再次邊說邊開着車穿過密集的人群,“這明顯是因為神聖的超級檢查。
” 在天堂門口,人們隻有說出口令才能進入天堂。
這時,比格勒爾将軍立即想到:“為了上天和皇上。
”然後汽車就開進了天堂。
“将軍,”當他們開車駛過天使新兵營時,有一個長着翅膀的軍官天使對比格勒爾說道,“你們得向最高統率報到。
” 他們接着駛過一個檢閱場,那裡有一大群天使新兵在學着呼喊“哈利路亞”。
他們駛過一群人。
當中有一個紅色頭發的天使下士正在訓斥一個笨手笨腳的天使新兵,并用拳頭打新兵的肚子,嚷道:“把你嘴巴張大點,你這隻豬。
‘哈利路亞’是這麼喊的嗎?你就像嘴裡含着個餃子似的。
真不知道是哪個笨蛋把你這樣的畜生放進天堂裡來的。
再來一遍……哈拉萊呼耶?什麼?你這笨蛋,你以為我們會讓你在天堂裡瞎嚷嚷……再來一次,你真是一根木頭!” 他們繼續向前開去,老遠還聽得見身後那個天使新兵仍在用鼻音像貓叫春似的喊着“哈拉-嘿-呼-耶”,以及天使下士糾正他的吼聲:“哈—利—路—亞,哈—利—路—亞!你這該死的蠢驢!” 後來他們看到一座光芒普照的大樓,就像契斯科-布傑約維采的瑪麗亞溫泉兵營一樣雄偉,大樓上面有兩架飛機,左邊一架,右邊一架。
中間有一幅巨大的旗幟,上面寫着大字: 主耶和華帝國皇家總部 兩名身着憲兵隊制服的天使拖着比格勒爾将軍下了車,抓着他的衣領,将他帶到了大樓的二樓。
“在上帝面前規矩點。
”他走到樓上一扇大門前面時,他們對他說道,然後就把他推了進去。
上帝站在這間房子的中央,牆上挂着弗朗茨·約瑟夫和威廉·約瑟夫、奧地利皇位繼承人卡爾·弗朗茨·約瑟夫、維克多·丹克爾将軍、弗裡德裡希大公和參謀總長康拉德·馮·霍岑道爾夫的肖像。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上帝厲聲問道,“你認不出我了嗎?我就是十一先遣連原先的薩格内爾上尉!”比格勒爾吓得一聲不吭。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上帝又開口了,“誰借給你的膽子讓你自封為少将?誰借你的膽子讓你開參謀部的汽車往敵軍陣地跑?” “報告……” “上帝跟你說話時,請閉嘴!見習士官比格勒爾!” “報告……”比格勒爾又一次脫口而出。
“看來你是不打算閉嘴了?”上帝向他吼叫起來,他把門打開,喊道:“來兩個天使!” 兩名左翅膀上挂着步槍的天使進來了。
比格勒爾認出他們就是馬圖什希和巴策爾。
上帝動了動嘴唇,又宣布了一條命令:“把他扔到茅坑裡去!” 于是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就被丢進了一個臭溝裡。
在睡着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的對面,馬圖什希和薩格内爾上尉的勤務兵巴策爾一直在玩“六十六點”。
“那個混蛋聞起來跟條臭鳕魚似的,”巴策爾一邊看着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在睡夢中輕微地扭動,一邊評論道,“他準是拉褲子了……” “誰都可能發生這種事,”馬圖什希豁達地說道,“别管他了,反正你又不會給他換衣服。
趕緊發牌吧。
” 布達佩斯上空的燈光映入眼簾。
探照燈在多瑙河上掃射着。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又做起另一個夢來。
睡夢中,他用德語說道:“請轉告我們英勇的部隊,他們在我心裡已經樹起了一座充滿了愛戴與感恩的不朽豐碑。
” 他在說這些話時又翻了個身,一股刺鼻的惡臭把巴策爾熏得受不了了,他吐了一口唾沫,說道:“他聞起來就像個掏糞工,而且還是一個拉褲子的掏糞工。
”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開始不安地翻來覆去地折騰。
而他新做的夢更為離奇:在争奪奧地利王位繼承權的戰争中,他正在防守林茨。
他夢見了城周圍遍布着堡壘、壕溝和護城牆。
他的指揮大本營變成了一所大醫院。
四周躺的都是傷兵,全都手捂肚子。
拿破侖一世的法國龍騎兵正穿過林茨城下的護城牆。
而他這位城防司令也捂着肚子站在殘垣斷壁上,對着一位法軍使者嚷叫道:“請轉告貴國陛下,我絕不會投降……” 随後他的肚子似乎突然不疼了,帶領全營人馬翻過城牆,踏上凱旋與榮耀之路。
他看到盧卡什上尉挺胸擋住法國騎兵向林茨的守護者比格勒爾砍下去的軍刀。
盧卡什上尉奄奄一息倒在他的腳邊,用德語說道:“一位像你這樣的上校遠遠強過一個不中用的上尉。
” 林茨的守護者悲傷地從垂死的盧卡什上尉遺體旁轉過身去。
此刻,飛來一顆榴彈,正中他的屁股。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機械地伸手摸摸屁股,感覺黏糊糊的。
他尖叫起來:“救護!救護!”接着便從戰馬上摔了下來…… 巴策爾和馬圖什希把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從地上擡起來,重新放回其摔下的長凳上。
然後,馬圖什希到薩格内爾上尉那裡去報告,說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很反常。
“這可不像是因為喝了白蘭地,”他說道,“很有可能是得了霍亂。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在每個車站都喝了水。
在莫雄,我看見他……” “霍亂不會這麼快就發作,馬圖什希。
你到隔壁車廂去叫醫生來給他看看。
” 派到營裡的“軍醫”是一個名叫威爾費爾的老醫師,曾在德國留學。
他能喝酒,好争吵。
不過,醫術倒也不錯。
在奧匈帝國各個大學城裡都有過學醫的經曆,又在各種醫院實習過,但從未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因為他叔叔在留給其繼承人的遺囑中這樣規定:每年付給威爾費爾助學金,直到他獲得醫生資格為止。
這份助學金大約是醫院中新手醫生工資的四倍,所以威爾費爾便想方設法推遲獲得博士學位資格的時間。
其他繼承者們很惱火,說他是白癡,還想逼他娶個有錢的老婆,然後把他甩掉。
但更使他們生氣的是,作為十二個德國學生社團的成員,威爾費爾在維也納、萊比錫和柏林出版了幾本還不錯的詩集,往《簡易》雜志上投稿,然後繼續滿不在乎地上他的大學。
但是戰争爆發了,這從背後給了他一刀。
威爾費爾作為一名醫學學生、詩人以及詩集《笑着歌唱》《小罐與學習》《神話故事與預言》等作品的作者,被毫無理由地抓去當了軍醫。
軍政部有一位他父親遺産的繼承人想方設法讓這位勇敢的醫科學生獲得“軍事醫學博士”學位,而且是以筆試考核的方式進行。
他得填寫一張調查問卷。
對此,他一律都用德語回答“親我的屁股吧!”三天之後,上校通知他獲得了校方頒發的綜合診療醫師證書,還說他早已具備博士資格,參謀部軍醫主任将他分配到預備醫院,并說隻要他表現得好,很快就能晉升。
此外,上校還補充說,盡管誰都知道他在各大學跟軍官們都有争鬥,但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一切都會被忘掉。
這位《小罐與學習》詩集的作者咬了咬嘴唇,便去當了兵。
人們發現,這位醫生對傷病員特别宅心仁厚,都會盡量延長他們的住院期限。
所以一時興起了一句口号“甯死于戰壕,也不躺在醫院!甯可上前方,也不死在醫院”。
恰在此時,威爾費爾被派到十一先遣營,開往前線。
營裡的正式軍官們都認為他地位卑微。
後備軍官們也對他置之不理,不跟他來往,生怕接觸多了會增大自己與正式軍官之間的距離。
薩格内爾上尉自以為遠比這位在長時間學習期間用馬刀傷了許多軍官的醫科學生更出衆。
當“軍醫”威爾費爾從他身邊走過時,他連看也不看一眼,繼續跟盧卡什上尉聊着諸如布達佩斯附近出産南瓜這類雞毛蒜皮的事情。
盧卡什上尉回答說,他在士官學校三年級的時候,曾經同幾位同學穿便衣到斯洛伐克去拜訪一個福音堂牧師——一個斯洛伐克人。
那人請他們吃南瓜燒豬肉,然後又給他們倒了葡萄酒,嘴裡說着:南瓜燒豬肉,再來些葡萄酒。
” 讓人沒想到的是,盧卡什卻感覺受了莫大的侮辱。
“在布達佩斯沒什麼好看的,”薩格内爾上尉說道,“我們隻是路過。
根據計劃,我們在這裡隻能停留兩小時。
” “我覺得車子在轉軌,我們快到轉運站了。
”盧卡什上尉回答道。
這時,“軍醫”威爾費爾恰好路過。
“沒事的,”他微笑着說道,“應該告誡那些一門心思想着當軍官和那些在布魯克軍官俱樂部炫耀自己曆史和戰略知識的先生們,一口氣把媽媽寄到前線來的大包甜食吃光是危險的!曾跟我坦白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從列車開出布魯克算起,已經吃了三十塊奶油蛋卷,每到一站都喝開水。
上尉,這讓我想起席爾勒的詩:‘……誰說……’” “聽着,醫生,”薩格内爾上尉打斷了他,“這與席爾勒無關。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究竟怎麼啦?” “軍醫”威爾費爾笑着說道:“貴營的候補軍官,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拉了一褲子。
他既沒患霍亂,也不是痢疾,隻是一般的拉肚子。
他白蘭地喝多了,拉了一褲子……不過,不喝白蘭地,他也會拉一褲子的,因為他吃了太多從家裡寄來的奶油蛋卷……他簡直就是個孩子……據我所知,他在軍官俱樂部一般隻喝250毫升的葡萄酒,是個禁酒主義者。
” 威爾費爾吐了一口痰,說道:“他總是買林茨爾托爾特的點心吃!” “也就是說,他根本沒什麼事?”薩格内爾上尉問道,“可現在出了這麼一件事……萬一傳出去……” 盧卡什上尉站起來,對薩格内爾上尉說道:“我對有您這樣的排長感到慶幸!” “我幫他治了一下,”威爾費爾說道,并沒有收斂笑容,“之後就請營長您處理吧。
我準備把見習士官比格勒爾轉到這裡的一家醫院,開個證明,說他得了惡性痢疾,急需隔離。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會住進消毒病房……” “這最好,”威爾費爾帶着同樣厭惡的笑容接着說道,“可以叫他拉褲子見習士官,或者叫他得痢疾見習士官……” 薩格内爾上尉轉向盧卡什,帶着十足的官腔說道:“上尉,你們連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得了痢疾,要留在布達佩斯接受治療。
” 薩格内爾上尉想威爾費爾會笑得喘不過氣來了,可是當他瞥了一眼軍醫時,卻發現他臉上卻是一副完全若無其事的表情。
“一切安排妥當,上尉先生,”威爾費爾平靜地回答道,“見習士官……” 他手一揮,說道:“誰得痢疾都會拉褲子的。
” 于是,勇敢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就被送進了烏伊布達的軍事隔離醫院。
他那條弄上屎的褲子在戰亂中丢失了。
他那關于偉大勝利的夢想被禁锢在了隔離醫院的病房裡。
當他得知自己得了痢疾時,由衷地高興了一番。
為陛下效忠盡職盡責,無論是負傷還是患病又有什麼區别呢? 在醫院裡他又不是很走運,因為所有為痢疾病患者準備的病房都人滿為患,他便被安排在了霍亂病房。
他洗過澡之後,一名匈牙利軍醫在他腋下塞了一支體溫計。
看過體溫後,軍醫搖着頭說道:“三十七度!患霍亂最糟的症狀是體溫急劇下降,病人表情冷淡……”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的确毫無興緻。
他異常地安靜,反複對自己說,反正都是為皇帝陛下受苦。
軍醫又發出指令,讓人把體溫表塞進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的肛門。
“霍亂病後期,”軍醫确診後,說道,“這是最後崩潰的症狀。
病人非常虛弱,會失去知覺,神志不清,死前會在抽搐中傻笑。
” 當護士在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的肛門裡塞溫度計時,他俨然像位英雄,像烈士般微笑着,一動不動。
軍醫心裡暗暗想:“處于鈍态,這是霍亂病患者大去之日的征兆。
” 軍醫又問一個匈牙利醫療士官,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是否嘔吐過并在衛生間腹瀉過。
得到否定的回答後,軍醫望了望比格勒爾。
如果腹瀉與嘔吐停止,這就如同以前症狀一樣,是霍亂患者死前幾小時的症狀。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被脫得精光,洗個熱水澡後,一絲不挂地被擡到床上。
他感覺很冷,牙齒開始打戰,全身都是雞皮疙瘩。
“你瞧,”軍醫用匈牙利語說道,“劇烈冷戰,四肢冰涼。
不行了。
” 他俯身對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用德語問道:“你感覺如何?” “非……非……非常……好,”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牙齒打着戰說道,“毯……毯……子。
” “他神志時而模糊,時而清醒,”匈牙利軍醫說道,“身體極度消瘦,嘴唇和手指甲本應變黑。
像他這種嘴唇、指甲沒有發黑就死去的霍亂病例,我碰到的是第三個……” 他又對見習士官比格勒爾俯下身來,用匈牙利語接着說道:“聽不到心跳了……” “給……給……給……我……毯……毯子。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凍得直哆嗦,請求道。
“這就是他的遺言了,”軍醫用匈牙利語對護士說道,“明天我們把他和科希少校一起埋掉。
他馬上就會昏迷。
他的證件在辦公室嗎?” “應該在那裡。
”護士平靜地說道。
“毯……毯……毯……毯……子。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朝着離去的人們呻吟着。
整個病房的十六張病床上,隻住了五個人,其中一個已經死了。
是兩小時之前死的,還用床單蓋着。
這個死者和霍亂病菌的發現者同名,就是軍醫打算在明天和見習士官一道埋葬的科希少校。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從病床上坐起來,第一次看到人們是如何為了皇帝陛下患霍亂而死的,四個活人中有兩個快要死了。
他們先是喘不上氣,然後臉色發紫,同時嘴裡還想咕哝着說些什麼,但沒人能聽得懂他們說什麼,或說的是什麼語言。
就像是從窒息的嗓子裡發出的嘎嘎聲。
另外兩個明顯恢複的病人使人想起了患傷寒呓語的病人。
他們嘴裡嚷嚷着,還用那瘦削的腿踢着被子。
一個滿臉胡子的醫護兵用施蒂裡亞語(見習士官比格勒爾聽出來了)盡力地安慰他們說:“我也得過霍亂,先生們,可我沒這麼踢過被子。
現在好啦,你們可以放假了,直到……” “别那麼踢!”他朝那個把被子踢得蓋過了腦袋的病人咆哮道,“這裡不許踢被子。
你在發燒,偷着樂吧。
這意味着你用不着伴着樂曲被送進太平間。
你們二位總算逃過此劫,沒有生命危險了。
” 他又看了看四周。
“瞧,那邊又死了兩個,這是意料之中的。
”他愉快地說道,“高興點,你們兩個得以幸免。
我得去取床單。
” 沒過多久,他就回來了。
他用床單把嘴唇發黑的死者蓋了起來。
又把他們那雙指甲發黑、臨死前由于窒息的劇痛而緊握着勃起的陰莖的雙手拿開,盡力把他們伸出來的舌頭塞回嘴裡。
然後,他在床前跪下,開始祈禱:“聖瑪利亞,上帝之母!”同時,這位施蒂裡亞老護士看了看他日趨好轉的病人,他們的呓語是獲得新生的一種表現。
“聖瑪利亞,上帝之母!”他還在重複着,此時,突然有個赤裸着身子的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就是見習士官比格勒爾。
“勞駕,”他說,“我……洗了個澡……就是說……他們給我洗了個澡……給我條毯子……我冷。
” “這是個特殊病例,”半小時後,軍醫對毯子裡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說道,“您現在還在恢複期。
明天我們将把您送到塔爾諾夫的後備醫院去。
您仍是霍亂帶菌者……我們已經對這種病了如指掌了。
您是九十一團?” “十三先遣營,”護士替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回答道,“十一連。
” “你把以下内容記下,”軍醫說道,“現令九十一團十三先遣營十一連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前往塔爾諾夫霍亂兵營進行觀察。
霍亂病帶菌者……” 從此,英勇而熱心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就這樣成了霍亂病的帶菌者。
” 而司機鎮靜地回答道:“将軍,這是唯一可走之路,還沒被破壞。
走别的小路輪胎受不了。
” 他們走得離敵人的陣地越近,火力就越激烈。
不斷有炮彈将路兩旁的戰壕上的李樹炸飛。
可是司機若無其事地對着話筒回答道:“這條公路棒極啦,将軍!我們現在就像是在遊泳一樣。
要是我們走野地,就會爆胎的。
” “快看,将軍!”司機在話筒中嚷道,“這條公路修得多好,就連三十厘米口徑的迫擊炮也不能拿我們怎樣。
這條公路就像打谷場一樣的平滑。
要是在野地上,輪胎就會爆掉。
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還不能往回趕,将軍!” 接着,巴策爾聽到“嗞——轟”的一聲,車子猛地抖了一下。
“将軍,我可告訴過您,”司機在話筒裡吼道,“這條公路修得真是棒極了嗎?一顆三十八厘米口徑的迫擊炮彈就在我們前方爆炸了,可車子上一個洞也沒有。
這路就像打谷場一樣。
但若是在野地,輪胎就得報廢了。
此刻,他們在離我們四公裡的地方向我們開炮。
” “我們到底去哪兒?” “還不知道。
”司機回答道,“隻要這條公路還在,一切我負責。
” 接着,車被猛然彈了一下,停住了。
“将軍,”司機叫道,“您帶了作戰地圖嗎?” 比格勒爾将軍打開手電筒,發現自己的膝蓋上有一個作戰地圖,但這是一八六四年奧地利和普魯士聯軍與丹麥軍隊争奪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時黑爾戈蘭海灣的海軍地圖。
“這裡有個十字路口,”司機說道,“兩條路都通向敵軍陣地。
我隻想選條好走的路,别弄壞了我的輪胎,将軍……我要對軍用汽車負責……” 接着,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星星像車輪那般大,銀河濃得像奶油一樣。
比格勒爾坐在座位上,在宇宙中飄浮着,司機還在他的身邊。
車前後座之間,就像用剪刀剪了一樣,被分成兩半。
車身隻剩下好鬥的前半部了。
“幸虧您從車後座拿地圖給我看,”司機說道,“所以您逃到我跟前了。
那是四十二厘米口徑的大炮炸飛了車的後半截……我就知道隻要一到十字路口,路況就不會那麼糟了。
除了三十八厘米口徑大炮的炮彈之外,就隻有四十二厘米的,其他口徑的還沒生産出來呢,将軍!” “你要把車開到哪裡去?” “開到天堂去,将軍,咱們得躲過彗星,那比四十二厘米的炮彈還要厲害。
” “現在,我們下面就是火星。
”司機沉默了好久,然後說道。
比格勒爾又放松下來。
“你知道萊比錫各民族大戰的曆史嗎?”他問道,“那是一八一三年十月十四日,陸軍元帥施瓦爾岑貝格親王前往列貝爾特科維采,十月十六日發生林德瑙之戰。
你知道梅爾維爾特将軍率領的戰役嗎?當時奧地利軍隊在瓦豪,萊比錫十月十九日陷落。
” 此時,司機突然嚴肅地說道:“将軍,我們已經到了天堂的門口。
下車吧,先生,汽車開不進天堂的大門。
這裡太擁擠了,到處都是軍人。
” “開過去壓死他們幾個。
”他對司機喊道,“他們馬上就會給咱們讓路的。
” 比格勒爾從車窗探出身,用德語嚷道:“小心點,你們這些豬猡!都是些愚蠢的畜生!看到将軍來了,還不向右看齊!” 司機安慰他道:“叫他們讓開可難啊,将軍。
他們大多數人腦袋都被炸掉了。
” 這時比格勒爾将軍才發現這些擠在天國門口,都想進去的人盡是各式各樣的殘疾士兵。
他們在戰争中失去了身體的某部位,又都把失去的殘肢擱在背囊裡:有腦袋、手和腿。
一個穿着破大衣,在天國大門口擠來擠去的炮手,把整個肚子和下肢都折放在背包裡。
另一個正義的後備軍人的背囊裡裝着他在利沃夫失掉的半邊屁股,那屁股正對着比格勒爾将軍。
“這是因為秩序的緣故,”司機再次邊說邊開着車穿過密集的人群,“這明顯是因為神聖的超級檢查。
” 在天堂門口,人們隻有說出口令才能進入天堂。
這時,比格勒爾将軍立即想到:“為了上天和皇上。
”然後汽車就開進了天堂。
“将軍,”當他們開車駛過天使新兵營時,有一個長着翅膀的軍官天使對比格勒爾說道,“你們得向最高統率報到。
” 他們接着駛過一個檢閱場,那裡有一大群天使新兵在學着呼喊“哈利路亞”。
他們駛過一群人。
當中有一個紅色頭發的天使下士正在訓斥一個笨手笨腳的天使新兵,并用拳頭打新兵的肚子,嚷道:“把你嘴巴張大點,你這隻豬。
‘哈利路亞’是這麼喊的嗎?你就像嘴裡含着個餃子似的。
真不知道是哪個笨蛋把你這樣的畜生放進天堂裡來的。
再來一遍……哈拉萊呼耶?什麼?你這笨蛋,你以為我們會讓你在天堂裡瞎嚷嚷……再來一次,你真是一根木頭!” 他們繼續向前開去,老遠還聽得見身後那個天使新兵仍在用鼻音像貓叫春似的喊着“哈拉-嘿-呼-耶”,以及天使下士糾正他的吼聲:“哈—利—路—亞,哈—利—路—亞!你這該死的蠢驢!” 後來他們看到一座光芒普照的大樓,就像契斯科-布傑約維采的瑪麗亞溫泉兵營一樣雄偉,大樓上面有兩架飛機,左邊一架,右邊一架。
中間有一幅巨大的旗幟,上面寫着大字: 主耶和華帝國皇家總部 兩名身着憲兵隊制服的天使拖着比格勒爾将軍下了車,抓着他的衣領,将他帶到了大樓的二樓。
“在上帝面前規矩點。
”他走到樓上一扇大門前面時,他們對他說道,然後就把他推了進去。
上帝站在這間房子的中央,牆上挂着弗朗茨·約瑟夫和威廉·約瑟夫、奧地利皇位繼承人卡爾·弗朗茨·約瑟夫、維克多·丹克爾将軍、弗裡德裡希大公和參謀總長康拉德·馮·霍岑道爾夫的肖像。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上帝厲聲問道,“你認不出我了嗎?我就是十一先遣連原先的薩格内爾上尉!”比格勒爾吓得一聲不吭。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上帝又開口了,“誰借給你的膽子讓你自封為少将?誰借你的膽子讓你開參謀部的汽車往敵軍陣地跑?” “報告……” “上帝跟你說話時,請閉嘴!見習士官比格勒爾!” “報告……”比格勒爾又一次脫口而出。
“看來你是不打算閉嘴了?”上帝向他吼叫起來,他把門打開,喊道:“來兩個天使!” 兩名左翅膀上挂着步槍的天使進來了。
比格勒爾認出他們就是馬圖什希和巴策爾。
上帝動了動嘴唇,又宣布了一條命令:“把他扔到茅坑裡去!” 于是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就被丢進了一個臭溝裡。
在睡着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的對面,馬圖什希和薩格内爾上尉的勤務兵巴策爾一直在玩“六十六點”。
“那個混蛋聞起來跟條臭鳕魚似的,”巴策爾一邊看着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在睡夢中輕微地扭動,一邊評論道,“他準是拉褲子了……” “誰都可能發生這種事,”馬圖什希豁達地說道,“别管他了,反正你又不會給他換衣服。
趕緊發牌吧。
” 布達佩斯上空的燈光映入眼簾。
探照燈在多瑙河上掃射着。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又做起另一個夢來。
睡夢中,他用德語說道:“請轉告我們英勇的部隊,他們在我心裡已經樹起了一座充滿了愛戴與感恩的不朽豐碑。
” 他在說這些話時又翻了個身,一股刺鼻的惡臭把巴策爾熏得受不了了,他吐了一口唾沫,說道:“他聞起來就像個掏糞工,而且還是一個拉褲子的掏糞工。
”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開始不安地翻來覆去地折騰。
而他新做的夢更為離奇:在争奪奧地利王位繼承權的戰争中,他正在防守林茨。
他夢見了城周圍遍布着堡壘、壕溝和護城牆。
他的指揮大本營變成了一所大醫院。
四周躺的都是傷兵,全都手捂肚子。
拿破侖一世的法國龍騎兵正穿過林茨城下的護城牆。
而他這位城防司令也捂着肚子站在殘垣斷壁上,對着一位法軍使者嚷叫道:“請轉告貴國陛下,我絕不會投降……” 随後他的肚子似乎突然不疼了,帶領全營人馬翻過城牆,踏上凱旋與榮耀之路。
他看到盧卡什上尉挺胸擋住法國騎兵向林茨的守護者比格勒爾砍下去的軍刀。
盧卡什上尉奄奄一息倒在他的腳邊,用德語說道:“一位像你這樣的上校遠遠強過一個不中用的上尉。
” 林茨的守護者悲傷地從垂死的盧卡什上尉遺體旁轉過身去。
此刻,飛來一顆榴彈,正中他的屁股。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機械地伸手摸摸屁股,感覺黏糊糊的。
他尖叫起來:“救護!救護!”接着便從戰馬上摔了下來…… 巴策爾和馬圖什希把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從地上擡起來,重新放回其摔下的長凳上。
然後,馬圖什希到薩格内爾上尉那裡去報告,說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很反常。
“這可不像是因為喝了白蘭地,”他說道,“很有可能是得了霍亂。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在每個車站都喝了水。
在莫雄,我看見他……” “霍亂不會這麼快就發作,馬圖什希。
你到隔壁車廂去叫醫生來給他看看。
” 派到營裡的“軍醫”是一個名叫威爾費爾的老醫師,曾在德國留學。
他能喝酒,好争吵。
不過,醫術倒也不錯。
在奧匈帝國各個大學城裡都有過學醫的經曆,又在各種醫院實習過,但從未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因為他叔叔在留給其繼承人的遺囑中這樣規定:每年付給威爾費爾助學金,直到他獲得醫生資格為止。
這份助學金大約是醫院中新手醫生工資的四倍,所以威爾費爾便想方設法推遲獲得博士學位資格的時間。
其他繼承者們很惱火,說他是白癡,還想逼他娶個有錢的老婆,然後把他甩掉。
但更使他們生氣的是,作為十二個德國學生社團的成員,威爾費爾在維也納、萊比錫和柏林出版了幾本還不錯的詩集,往《簡易》雜志上投稿,然後繼續滿不在乎地上他的大學。
但是戰争爆發了,這從背後給了他一刀。
威爾費爾作為一名醫學學生、詩人以及詩集《笑着歌唱》《小罐與學習》《神話故事與預言》等作品的作者,被毫無理由地抓去當了軍醫。
軍政部有一位他父親遺産的繼承人想方設法讓這位勇敢的醫科學生獲得“軍事醫學博士”學位,而且是以筆試考核的方式進行。
他得填寫一張調查問卷。
對此,他一律都用德語回答“親我的屁股吧!”三天之後,上校通知他獲得了校方頒發的綜合診療醫師證書,還說他早已具備博士資格,參謀部軍醫主任将他分配到預備醫院,并說隻要他表現得好,很快就能晉升。
此外,上校還補充說,盡管誰都知道他在各大學跟軍官們都有争鬥,但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一切都會被忘掉。
這位《小罐與學習》詩集的作者咬了咬嘴唇,便去當了兵。
人們發現,這位醫生對傷病員特别宅心仁厚,都會盡量延長他們的住院期限。
所以一時興起了一句口号“甯死于戰壕,也不躺在醫院!甯可上前方,也不死在醫院”。
恰在此時,威爾費爾被派到十一先遣營,開往前線。
營裡的正式軍官們都認為他地位卑微。
後備軍官們也對他置之不理,不跟他來往,生怕接觸多了會增大自己與正式軍官之間的距離。
薩格内爾上尉自以為遠比這位在長時間學習期間用馬刀傷了許多軍官的醫科學生更出衆。
當“軍醫”威爾費爾從他身邊走過時,他連看也不看一眼,繼續跟盧卡什上尉聊着諸如布達佩斯附近出産南瓜這類雞毛蒜皮的事情。
盧卡什上尉回答說,他在士官學校三年級的時候,曾經同幾位同學穿便衣到斯洛伐克去拜訪一個福音堂牧師——一個斯洛伐克人。
那人請他們吃南瓜燒豬肉,然後又給他們倒了葡萄酒,嘴裡說着:南瓜燒豬肉,再來些葡萄酒。
” 讓人沒想到的是,盧卡什卻感覺受了莫大的侮辱。
“在布達佩斯沒什麼好看的,”薩格内爾上尉說道,“我們隻是路過。
根據計劃,我們在這裡隻能停留兩小時。
” “我覺得車子在轉軌,我們快到轉運站了。
”盧卡什上尉回答道。
這時,“軍醫”威爾費爾恰好路過。
“沒事的,”他微笑着說道,“應該告誡那些一門心思想着當軍官和那些在布魯克軍官俱樂部炫耀自己曆史和戰略知識的先生們,一口氣把媽媽寄到前線來的大包甜食吃光是危險的!曾跟我坦白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從列車開出布魯克算起,已經吃了三十塊奶油蛋卷,每到一站都喝開水。
上尉,這讓我想起席爾勒的詩:‘……誰說……’” “聽着,醫生,”薩格内爾上尉打斷了他,“這與席爾勒無關。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究竟怎麼啦?” “軍醫”威爾費爾笑着說道:“貴營的候補軍官,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拉了一褲子。
他既沒患霍亂,也不是痢疾,隻是一般的拉肚子。
他白蘭地喝多了,拉了一褲子……不過,不喝白蘭地,他也會拉一褲子的,因為他吃了太多從家裡寄來的奶油蛋卷……他簡直就是個孩子……據我所知,他在軍官俱樂部一般隻喝250毫升的葡萄酒,是個禁酒主義者。
” 威爾費爾吐了一口痰,說道:“他總是買林茨爾托爾特的點心吃!” “也就是說,他根本沒什麼事?”薩格内爾上尉問道,“可現在出了這麼一件事……萬一傳出去……” 盧卡什上尉站起來,對薩格内爾上尉說道:“我對有您這樣的排長感到慶幸!” “我幫他治了一下,”威爾費爾說道,并沒有收斂笑容,“之後就請營長您處理吧。
我準備把見習士官比格勒爾轉到這裡的一家醫院,開個證明,說他得了惡性痢疾,急需隔離。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會住進消毒病房……” “這最好,”威爾費爾帶着同樣厭惡的笑容接着說道,“可以叫他拉褲子見習士官,或者叫他得痢疾見習士官……” 薩格内爾上尉轉向盧卡什,帶着十足的官腔說道:“上尉,你們連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得了痢疾,要留在布達佩斯接受治療。
” 薩格内爾上尉想威爾費爾會笑得喘不過氣來了,可是當他瞥了一眼軍醫時,卻發現他臉上卻是一副完全若無其事的表情。
“一切安排妥當,上尉先生,”威爾費爾平靜地回答道,“見習士官……” 他手一揮,說道:“誰得痢疾都會拉褲子的。
” 于是,勇敢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就被送進了烏伊布達的軍事隔離醫院。
他那條弄上屎的褲子在戰亂中丢失了。
他那關于偉大勝利的夢想被禁锢在了隔離醫院的病房裡。
當他得知自己得了痢疾時,由衷地高興了一番。
為陛下效忠盡職盡責,無論是負傷還是患病又有什麼區别呢? 在醫院裡他又不是很走運,因為所有為痢疾病患者準備的病房都人滿為患,他便被安排在了霍亂病房。
他洗過澡之後,一名匈牙利軍醫在他腋下塞了一支體溫計。
看過體溫後,軍醫搖着頭說道:“三十七度!患霍亂最糟的症狀是體溫急劇下降,病人表情冷淡……”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的确毫無興緻。
他異常地安靜,反複對自己說,反正都是為皇帝陛下受苦。
軍醫又發出指令,讓人把體溫表塞進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的肛門。
“霍亂病後期,”軍醫确診後,說道,“這是最後崩潰的症狀。
病人非常虛弱,會失去知覺,神志不清,死前會在抽搐中傻笑。
” 當護士在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的肛門裡塞溫度計時,他俨然像位英雄,像烈士般微笑着,一動不動。
軍醫心裡暗暗想:“處于鈍态,這是霍亂病患者大去之日的征兆。
” 軍醫又問一個匈牙利醫療士官,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是否嘔吐過并在衛生間腹瀉過。
得到否定的回答後,軍醫望了望比格勒爾。
如果腹瀉與嘔吐停止,這就如同以前症狀一樣,是霍亂患者死前幾小時的症狀。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被脫得精光,洗個熱水澡後,一絲不挂地被擡到床上。
他感覺很冷,牙齒開始打戰,全身都是雞皮疙瘩。
“你瞧,”軍醫用匈牙利語說道,“劇烈冷戰,四肢冰涼。
不行了。
” 他俯身對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用德語問道:“你感覺如何?” “非……非……非常……好,”見習士官比格勒爾牙齒打着戰說道,“毯……毯……子。
” “他神志時而模糊,時而清醒,”匈牙利軍醫說道,“身體極度消瘦,嘴唇和手指甲本應變黑。
像他這種嘴唇、指甲沒有發黑就死去的霍亂病例,我碰到的是第三個……” 他又對見習士官比格勒爾俯下身來,用匈牙利語接着說道:“聽不到心跳了……” “給……給……給……我……毯……毯子。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凍得直哆嗦,請求道。
“這就是他的遺言了,”軍醫用匈牙利語對護士說道,“明天我們把他和科希少校一起埋掉。
他馬上就會昏迷。
他的證件在辦公室嗎?” “應該在那裡。
”護士平靜地說道。
“毯……毯……毯……毯……子。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朝着離去的人們呻吟着。
整個病房的十六張病床上,隻住了五個人,其中一個已經死了。
是兩小時之前死的,還用床單蓋着。
這個死者和霍亂病菌的發現者同名,就是軍醫打算在明天和見習士官一道埋葬的科希少校。
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從病床上坐起來,第一次看到人們是如何為了皇帝陛下患霍亂而死的,四個活人中有兩個快要死了。
他們先是喘不上氣,然後臉色發紫,同時嘴裡還想咕哝着說些什麼,但沒人能聽得懂他們說什麼,或說的是什麼語言。
就像是從窒息的嗓子裡發出的嘎嘎聲。
另外兩個明顯恢複的病人使人想起了患傷寒呓語的病人。
他們嘴裡嚷嚷着,還用那瘦削的腿踢着被子。
一個滿臉胡子的醫護兵用施蒂裡亞語(見習士官比格勒爾聽出來了)盡力地安慰他們說:“我也得過霍亂,先生們,可我沒這麼踢過被子。
現在好啦,你們可以放假了,直到……” “别那麼踢!”他朝那個把被子踢得蓋過了腦袋的病人咆哮道,“這裡不許踢被子。
你在發燒,偷着樂吧。
這意味着你用不着伴着樂曲被送進太平間。
你們二位總算逃過此劫,沒有生命危險了。
” 他又看了看四周。
“瞧,那邊又死了兩個,這是意料之中的。
”他愉快地說道,“高興點,你們兩個得以幸免。
我得去取床單。
” 沒過多久,他就回來了。
他用床單把嘴唇發黑的死者蓋了起來。
又把他們那雙指甲發黑、臨死前由于窒息的劇痛而緊握着勃起的陰莖的雙手拿開,盡力把他們伸出來的舌頭塞回嘴裡。
然後,他在床前跪下,開始祈禱:“聖瑪利亞,上帝之母!”同時,這位施蒂裡亞老護士看了看他日趨好轉的病人,他們的呓語是獲得新生的一種表現。
“聖瑪利亞,上帝之母!”他還在重複着,此時,突然有個赤裸着身子的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就是見習士官比格勒爾。
“勞駕,”他說,“我……洗了個澡……就是說……他們給我洗了個澡……給我條毯子……我冷。
” “這是個特殊病例,”半小時後,軍醫對毯子裡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說道,“您現在還在恢複期。
明天我們将把您送到塔爾諾夫的後備醫院去。
您仍是霍亂帶菌者……我們已經對這種病了如指掌了。
您是九十一團?” “十三先遣營,”護士替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回答道,“十一連。
” “你把以下内容記下,”軍醫說道,“現令九十一團十三先遣營十一連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前往塔爾諾夫霍亂兵營進行觀察。
霍亂病帶菌者……” 從此,英勇而熱心的見習士官比格勒爾就這樣成了霍亂病的帶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