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場宗教辯論

關燈
帥克幾天都沒看見那個拯救部隊靈魂的牧師。

    牧師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工作和縱情酒色上,極少回家;他又臭又髒,像隻在屋頂上喵喵叫的發情公貓。

     他回家時,如果還能把話說清楚,就會在睡前和帥克小叙一會兒。

    他總是談論高尚的目标、聖靈的啟示和冥想所帶來的愉悅。

    有時他也嘗試說得押韻些,或者引用海涅的詩。

     帥克和牧師為工兵又做了一次戰地彌撒。

    那次彌撒中,由于辦事的失誤,竟然又請了另一位牧師,那位牧師先前是個傳教員。

    他是一個極度虔誠的人,當他的同行從帥克常帶的做宗教儀式用的軍用水壺裡倒出一杯白蘭地遞給他時,他吃驚地盯着同行。

     “這可是名牌酒,”牧師卡茨說道,“喝點就回家吧,我自己一個人能夠應付,因為我要在戶外待一會兒,我有點兒頭疼。

    ” 虔誠的牧師搖着頭走了,和往常一樣,卡茨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這次是把葡萄酒和蘇打水當成聖酒,布道也比平時長了些,而且每說兩句就加上“等等”“當然”等詞。

     “戰士們,你們今天就要上前線,等等。

    現在把你們的心交給上帝,等等。

    你不知道在你的身上将會發生什麼事,等等,當然。

    ” 從聖壇上一直傳來“等等”“當然”的聲音,其中還夾雜着上帝以及聖人們的名字。

     在他激情誇張地演講中,牧師竟把薩伏伊歐根親王當作聖人,說他會保護在河上架橋的士兵。

     盡管如此,這場戰地彌撒還是順利地結束了。

    氣氛很愉快、很開心。

    士兵們都很盡興。

     回來的路上,因為牧師和帥克拿着折疊式戰地祭壇,電車售票員沒有讓他們上車。

     “小心我把這聖物砸在你頭上。

    ”帥克對售票員說道。

     最後,他們終于回到家,卻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在路上把神龛弄丢了。

     “不要緊,”帥克說道,“早期的基督教徒做彌撒時也不用神龛。

    要是我們發廣告去找,拾金不昧的人會跟我們要獎賞的。

    如果丢的是錢的話,我相信拾金不昧的人是找不到的,盡管拾金不昧的人确實存在。

    我們在布傑約維采的團裡有個士兵,是個可愛的老傻瓜。

    有一次他在街上撿到六百克朗,把錢交到了警察局。

    他們在報紙上稱贊他誠實,結果卻給他帶來了壞名聲。

    沒有人和他講話,别人都說‘你個大傻瓜,都幹了些什麼蠢事?啊,要是你還有點自尊的話,你一定會厭惡你自己。

    ’他曾有個女朋友,也不再和他說話了。

    他回家休假,在跳舞的時候,也因為這件事被朋友從酒吧裡扔了出來。

    他大病一場,又把這些事看得太重,最終卧軌自殺了。

    還有,在我們街道,有一個裁縫撿到一枚金戒指。

    人們都警告他不要交到警察局,但他就是不聽,把戒指交到了警察局。

    警察異常熱情地接待了他,并告訴他警察局剛好有人來報案說丢了鑲着鑽石的金戒指。

    但當警察看着那塊寶石後卻對他說:‘先生,你非常清楚這是玻璃,不是鑽石。

    他們給了你多少錢買走了戒指上的那塊鑽石?對你這種誠實的拾金不昧者,我們可是了解得很啊!’最後警察才搞明白,原來報案人丢的金戒指上鑲着假鑽石,那是他家的祖傳遺物。

    然而裁縫還是蹲了三天監獄,因為他一時激動侮辱了那個警察。

    他得到了法定的百分之十的賞金,也就是一克朗二十赫勒,因為那破玩意兒總共才值十二克朗。

    他把賞金一把扔到了報案人的臉上。

    那人因此控告他侮辱了他的人格,他又被罰了十克朗。

    後來裁縫逢人便說每一個拾金不昧者都應該打二十五大鞭,把他們打得鼻青臉腫,并當街示衆,人們才能記住這個教訓。

    我想就算它後面有軍團的印章,還是不會有人把我們的神龛還回來的,因為沒人想和軍隊财産沾上關系。

    為了不惹更大的麻煩,他們甯願把它扔進水溝裡。

    昨天在‘金花環’酒館,我跟一個來自鄉下的人聊天,他五十六歲,正打算去新帕卡蓋特曼區的辦公室問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