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我們跟着車子轉了彎。

    我們離開了嘈雜的人聲,離開了輝煌的燈光,走進一條清靜的石闆巷。

    我不講話,我耳朵裡隻有她的半高跟鞋的有規律的響聲。

     月光淡淡地照下來。

     “兩年來我沒有在街上走過路,動辄就坐車,”她似乎注意到她的沉默使我不安,便對我談起話來。

     “我看,姚太太,你還是先坐車回去罷。

    還有好幾條街,我走慣了不要緊,”我趁這個機會又說一次。

    這不全是客氣話,因為我一則耽心她會走累;二則,這樣陪她走路,我感到拘束。

     “不要緊,黎先生,你不要替我耽心,我不學學走路,恐怕将來連路都不會走了,”她看了我一眼,含笑道。

    “前年有警報的時候,我們也是坐自己的車子‘跑警報’,不過偶爾在鄉下走點路。

    這兩年警報也少了。

    誦詩不但自己不喜歡走路,他還不讓我走路,也不讓小虎走路。

    ” “姚太太在家裡很忙罷?” “不忙。

    閑得很。

    我們家裡就隻有三個人。

    用的底下人都不錯,有什麼事情,不用吩咐,他們會辦得很好。

    我沒有事,就看書消遣。

    黎先生的大作我也讀過幾本。

    ” 我最怕聽人當面說讀過我的書。

    現在這樣的話從她的口裡出來,我聽了更慚愧。

    我抱歉地說:“寫得太壞了。

    值不得姚太太讀。

    ” “黎先生,你太客氣了。

    你是誦詩的老朋友,就不應該對我這樣客氣。

    誦詩常常對我講起你。

    我不配批評你的大作,不過我讀了你的書,我相信你是個好人。

    我覺得誦詩有你這樣的朋友是他的福氣。

    他認識的人雖然多,可是知己朋友實在太少,”她誠懇地說,聲音低,但吐字清楚,并且是甜甜的嗓音;可是我覺得她的語調裡含得有一種捉不住的淡淡的哀愁。

    我懷着同情地在心裡說:你呢?你又有什麼知己朋友?你為什麼不想到你自己?可是在她面前我不能講這樣的話。

    我對着她隻能發出唯唯的應聲。

     我們走過了三條街。

    我沒有講話,我心裡藏的話太多了。

     “我總是這樣想,寫小說的人都懷得有一種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不然一個人的肚子裡怎麼能容得下許多人的不幸,一個人的筆下怎麼能宣洩許多人的悲哀?所以,我想黎先生有一天一定可以給誦詩幫忙……” “姚太太,你這又是客氣話了,我能夠給他幫什麼忙呢?他不是過得很好嗎?他的生活比我的好得多!”我感動地說。

    我一面覺得我明白她的意思,一面又害怕我猜錯她的真意,我用這敷衍話來安慰她,同時也用這話來表明我在那件事情上無能為力。

     “黎先生,你一定懂我的話,至少有一天你會懂的。

    我相信你們小說家看事情比平常人深得多。

    平常人隻會看表面,你們還要發掘人心。

    我想你們的生活也很苦,看得太深了恐怕還是看到痛苦多,歡樂少……” 她的聲音微微戰抖着,餘音拖得長,像歎氣,又像哭泣,全進到我的心裡,割着我的心。

     我失去了忍耐的力量,我忘記了我自己,我恨不能把心挖了出來,我懇切地對她說:“姚太太,我還不能說我懂不懂你的意思。

    不過你不要耽心。

    請你記住,誦詩有你這樣一位太太,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激動得厲害,以下的話我講不出來了。

    到這時,我忽然害怕她會誤會我的意思,把我的話當作一個玩笑,甚至一種冒犯。

     她沉默着,甚至不發出一點輕微的聲息。

    她略略埋下頭。

    過了一會兒,她又擡起臉來。

    可是她始終不回答我一句。

    我也不敢再對她說什麼。

    她的眼睛向着天空,我看不到她臉上的表情。

     這沉默使我難堪,但是我也不想逃避。

    她不提坐車,我就得陪她走回公館。

    不管我的話在她心上留下什麼樣的印象,我既然說出我的真心話,我就得硬着頭皮承擔那一切的後果。

    我并不懊悔。

     她的腳步不像先前那樣平穩了。

    大概她也失去了心境的平靜罷。

    我希望我能夠知道她這時候在想什麼事情。

    可是我怎麼能夠知道? 離家還有兩條街了,在那個十字路口,她忽然掉過臉看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