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史和流血經曆使他們聰明,也使他們處處抱懷疑态度,這些恰恰與英雄行徑相對立。
哪怕是一個最普通的猶太人,他說話的聲調裡總是包含着某種智慧和嘲弄——而且一定帶有悲怆的味道。
不過,必須正确地了解“悲怆”這個詞的意義,那就是“受苦受難”。
猶太人的悲怆是強調他們的苦難,然而,這種聲調往往令人感到怪誕,感到驚訝,甚至十分讨厭。
對于這個“被上帝遺棄的人民[14]”的行為和舉動,一個高尚的人總是把自己的厭惡心情以及自然而然産生的憎惡感覺硬壓下去。
這種感覺很難解釋清楚,這是一個正經的德國人的複雜的感覺,混雜着笑聲和難以表達的敬意,當他聽到一個猶太小販由于糾纏不休而被粗魯的仆人趕走時,就是如此,他看見他兩條胳膊朝天空舉起,聽見他嚷着:“這個奴仆鞭笞我,把我蹂躏死啦!”這樣強烈的詞彙,來源于我們較古老的較高超的言語寶庫,不是每一個普通居民能夠運用自如的,然而這個“《舊約》的子孫[15]”與那悲怆的領域有着直接的關系,他毫不遲疑地把它的詞彙誇張地應用到他平淡無奇的經曆中去。
這位說話的人說得有聲有色,他用迅速而誇張的動作,模仿哭喊着的小販的神态,模仿他生動的地中海地區慣用的姿勢,學得惟妙惟肖,使人家大笑不止,這對夏綠蒂來說,不太合她的口味,有點太鬧了,但她不得不堆起微笑,不過,她不太注意談論的話題,她的頭腦裡交織着太多的想法,在這說笑聲中,她感受到的遠遠超過她勉強露出的笑容所能表示的。
她從這歡笑的贊美聲中感到阿谀奉承的味道,因此,有點不耐煩,引起她輕視,因為這是奉承她少女時代的朋友,不過,也正是這個緣故,她感到她本人也受到了恭維。
當然,看到他——從他說話的表情上——那麼不遺餘力地表達友情,看到他為這種友情花費了不少錢财,不能不為之感動。
他一輩子的事業作出的偉大貢獻,使他的聲音引起這樣的反響,人們對這一種過分的感激之情容易理解。
奇怪的是,對他的智慧才能的敬意中總是混雜着對他的職位和社會地位的尊敬,這兩者再也無法區别;一位偉大的詩人,出于偶然——然而也并不出于偶然——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權貴,人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這第二種身份并不是區别于他的天才,而是作為它的代表性的表示,“大人”這個累贅的頭銜似乎使人不敢親近他,其實這跟他胸前的勳章以及他詩人的才能很少有關系,而是由于他是大臣和宮廷寵信的緣故;不過這些區别已經加進了他的偉大的智慧的含義,而且有着一層更深的緣由,它們似乎已合成一個整體,無法區别了。
夏綠蒂想,在他自己的意識中,非常可能也是這樣。
她沉思着,她自己也不知道繼續陷入這樣的沉思之中是否值得。
的确,其他客人樂于應酬的笑聲是對這種精神的和世俗的混合性格表示他們的喜悅,表示他們為之感到自豪,也表明他們甘心情願順從它。
她從一個方面看,發現這是不正确的,不好的,甚至有點令人作嘔。
要是她深入觀察,證明這種自豪和熱情其實是谄媚巴結的奴性,那麼清楚地證明她的顧慮和與之有關的苦惱是正确的。
看來,人們似乎太容易向精神力量頂禮膜拜,如果這種精神力量是以一位雅緻的神采奕奕的老年人的形式出現的話,他佩戴勳章,擁有頭銜,居住在一幢像藝術之宮一樣的有着漂亮樓梯的房屋裡,長着一頭像那尊朱庇特神像的頭發般的秀發,用神仙般的嘴巴說話。
她心裡想,這種精神力量應該是貧乏的,醜陋的,缺少世俗的榮譽,以便正确地考驗那些贊崇它的人的才智。
她望着對面的裡默爾,因為他說過的一句話曾經在她的耳畔回響,而且繼續在她的耳朵裡響着:“這一切并不符合基督教的信仰。
”那麼,這裡沒有,沒有基督教的信仰。
她不願作出判斷,她也不想去維護任何哪一種說法,訴說什麼這位患慢性病的人已經融合在為他的君主和主人歌唱的贊美詩中了。
不過,她望着他,看見他搶着和其他人一起鼓掌歡笑時,在他那雙勞累不安的牛眼睛之間微微露出一點兒沉思、反對、憂傷的神情,簡直帶點兒怒氣。
接着,她那溫和的然而固執地探索着的目光在兩個座位上移動,經過小綠蒂,移到奧古斯特的身上,這位被遮蔽着的放蕩不羁的兒子,由于沒有參加志願軍上前線去,有了污點,他還想娶那位小人兒。
她望着他,這在整個宴會期間并不是第一次。
當他的父親叙說機靈的馬車夫懂得怎樣避免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上翻車時,她的目光緊緊盯住了這位宮廷顧問,因為她記得他對她說過她那位青年時代的朋友和邁爾在那次不幸的旅行中遭到的奇特的事故,說那位清醒的大人物怎樣摔倒在路邊的溝渠裡。
她的目光在奧古斯特和那位助手之間來回移動,突然,她的心中湧起一種不信任的感覺,不僅懷疑他們兩人,也懷疑所有在座的人,這使她大為吃驚:在她看來,似乎這是一個可怕的時刻,那些熱心的客人的響亮的哄笑聲似乎要蓋過其他某種聲音,要掩蓋某種更加神秘的事情,這裡面仿佛包含着一種個人的威脅,一種對她本人的威脅,同時它含有一種邀請她作為其中一分子去分享這些歡笑的味道。
感謝上帝,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莫可名狀的誘惑。
愛,隻有愛,在桌子周圍的笑聲中回蕩,在衆人的眼睛裡閃爍,他們盯住了她朋友的兩片嘴唇,聽他那些生動活潑然而卻是深思熟慮的閑談。
他們希望他多談一些,他們也就多聽到一些。
路德的家長式的桌邊談話,一種聲音洪亮、充滿智慧的閑談繼續進行着,話題扯到了猶太人,在關于向埃格爾市政當局處以罰金以改正錯誤這件事情上,人們相信他們的高尚和公道。
歌德贊美這個令人驚奇的種族具有的特殊才能,贊美他們的音樂天賦和醫學技能。
在整個中世紀時期,猶太醫生和阿拉伯醫生曾赢得世人的高度信任。
還有在文學方面,對這個種族來說,他們和法國人相似,對它特别愛好,甚至一個才能平常的猶太人寫的文章,也比一個土生土長的德國人寫的文體更純正,更精确。
與南方的那些民族相比,德意志民族對語文缺少尊重,與它打交道時不善于享受個中的樂趣,不夠細緻,也不夠精确。
猶太人才是《聖經》的人民,由此可以推斷,他們的作為人的品性和道德的信念應該被看作宗教的世俗化形式。
猶太人的宗教信仰具有它特有的性質,重視世俗事務,而和世俗事務聯系在一起,正是他們的這個趨向和能力,把宗教的動力給予世俗的事務,使人得出結論,他們負有使命,在塑造塵世間的未來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由于他們對共同的文明已作出巨大貢獻,有一個現象最值得注意,而且很難探索其根源,那就是在各個民族中對猶太人的形象郁結着一種古老的厭惡情緒,随時都會爆發,變成深仇大恨,那次埃格爾的騷亂事件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這種厭惡,這種反感,由于對他們非常欽佩,反而增加了敵意,這種感情隻有在對待另一個民族方面能夠相比:就是對那些德國人。
德國人命中注定的角色和他們在其他民族中間的内部和外部的境況,與猶太人的情況出奇相似。
他不願在這一點上深入地談下去,他不願信口開河,自找麻煩,不過,他承認,他有時有一種可怕的預感,幾乎使他透不過氣來,生怕有一天全世界的仇恨聯合起來向地球上的另一批優秀分子——德意志民族——發作,這樣就會爆發一場曆史性的起義,中世紀的那個屠殺之夜與之相比隻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但是,最好别去為這種不愉快的事操心,要高高興興,充滿希望,原諒他在各民族之間作出這樣大膽的比較。
還有更令人驚異的情況哩。
在大公的圖書館裡有一隻古老的地球儀,對地球上居住着的各個不同的民族刻着簡短的評語,描寫它們的特性。
關于德國是這樣說的:“德國人表明,他們是一個與中國人極其相似的民族。
”當人們想到德國人喜愛頭銜以及他們天性尊崇學術成就時,不是覺得挺有趣,而且說得也很确切。
當然,有關民族心理的說法總是有它的不足之處,這樣的對比也适用于法國人,甚至更合适,他們在文化方面的自我滿足以及對官員的嚴格考試制度,與中國的情況非常相似。
此外,他們也和中國人相似,是些民主主義者,雖然他們的民主信念還沒有中國人那麼極端。
孔夫子的同胞有這樣的一句格言:“偉大人物是一種公害。
” 于是又爆發了一陣大笑,甚至比剛才的笑聲還要響亮。
從這個嘴巴裡吐出的這句話引出一陣真正興高采烈的哄笑。
他們有的仰倒在椅子上,有的俯伏在桌子上,有的用手掌敲着桌面——他們被這個胡說八道的教條震驚得失去常态,放肆起來,一面還滿心希望向他們的主人表明,他們能夠贊賞他引用這樣的格言,同時還要使他相信,他們認為這種說法是多麼荒謬,多麼亵渎,簡直難以置信。
隻有夏綠蒂挺直地坐着,她張大了那雙溫柔的眼睛,吃驚地望着他們。
她感到渾身發冷。
的确,她的臉色變得蒼白,她的嘴角痛苦地抽動着,這是她對這哄堂大笑作出的唯一表示。
一個幽靈般的幻影飄浮在她的眼前:在有着很多層頂蓋、懸着很多小鈴的寶塔下面,蹦跳着一些老邁古怪的、聰明得令人讨厭的人,他們拖着辮子,戴着漏鬥形的帽子,穿着五顔六色的馬甲,先是一隻腳跳,然後換另一隻腳跳,然後舉起幹癟的留着長指甲的食指,用唧唧啾啾的語言叙說着一個透徹的、緻命的、可怕的真理。
這個夢魇般的幻影陪同着剛才那種相同的恐懼的感覺,偷偷地向她襲來,一股冷氣從她的背脊掠過,桌子周圍的過分響亮的笑聲可能掩蓋着一個惡魔,它在某一個可怕的時刻可能會突然發作,于是有人可能跳起來,推翻桌子,大聲叫嚷:“中國人是對的!” 可以看出她是多麼神經過敏。
不過,像這樣的神經質,這樣一種害怕的緊張情緒,總是會出現的,當人類把自己分成單個和多個,單獨的個人同衆人相對立時——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這種情況就會出現,雖然夏綠蒂的老朋友和他們所有的人同桌而坐,這種情況仍舊發生——真是不可思議,然而,這裡面有着迷惑人的道理,因為是他單獨地領導着這場談話,其他人不過是聽衆而已。
這位單獨的個人張大着烏黑發亮的眼睛,眼光沿着桌子落在被他引發的暴風雨般的歡笑聲中,他的臉,他的舉止,又像剛才踏進客廳時那樣故意裝出天真和驚異的模樣。
那兩片神仙的美食般的嘴唇已經在翕動,準備繼續說話,當聲音靜下來時,他又說: “的确,這樣的格言對我們地球上通行的智慧來說,不是一個好憑證,它是徹頭徹尾的反對個人主義,這就足夠把中國人和德國人相似的種種說法一筆勾銷。
對我們德國人來說,個人是很寶貴的——這很有道理,因為存在于個體之中我們才是偉大的。
情況就是如此,比起其他民族來,我們對個人的重視顯然要鮮明得多,雖然個人與全體之間的關系,由于給前者提供一切可能擴展的機會,有着它憂郁的危險的一面。
毫無疑問,腓特烈二世年邁時的自然而然的厭倦生活并不是一個偶然現象,他在這句話中已經把它表明了:‘我對統治奴隸已經厭倦了。
’” 夏綠蒂不敢擡頭看。
要是她已擡起頭來的話,她不僅會看到客人們若有所思地點頭,還會看到桌子周圍這兒那兒都有人對這句引證的話露出贊許的笑容。
可是,在她興奮的幻覺中,卻看到從那些低垂的眼睑下面對講話人閃動着的陰險的目光,使她驚恐得不敢去看它們。
她陷入痛苦的沉思中,撇下了眼前的一切,有一段時間,她沒有去追随談話的線索。
等到她重新找到談話的線索時,她已說不出目前的話題是怎樣談起來的。
當她的鄰座重新向她轉過頭來,親自對她說話時,她也幾乎沒有聽見。
他是把高腳糖果盤子遞到她的面前,請她“稍微嘗一點兒”——他是這麼表示的——她也心不在焉地從糖果盤裡真的取了一點兒。
接着,她聽見他在談論光學理論,拿某一種卡爾斯巴特玻璃杯為例說明道理,他答允在飯後表演給大家看。
根據光線照射在玻璃杯上的方向,杯子上圖畫的顔色會發生最神奇的變化。
他添加了些否定的議論,對牛頓的理論進行攻擊,輕蔑地拿那個陽光穿過百葉窗上的洞孔落在一塊三棱鏡上的說法[16]開玩笑,他談起自己保存着的一小頁紙片,作為他在這個領域裡開始研究的紀念品,上面有着他最早的記錄。
紙片上水迹斑駁,那是在美因茲被圍時帳篷漏雨掉在紙上形成的。
所有這些以往歲月中的小小的遺物和紀念品,他都非常虔誠地保存着,他保藏得非常周到,隻是太周到了,日積月累,在他長長的一生中,這一類有意義的雜物實在積聚得太多了。
他的這番話,使夏綠蒂那件缺少蝴蝶結的白色衣服裡面的那顆心劇烈地跳動起來,她巴不得立刻向他打聽這些打上生活烙印的收藏品中的某幾件紀念品的下落。
可是她看到不可能這樣提問,于是,她又一次丢失了他談話的線索。
當吃完烤肉,換上一道甜食時,她發覺又在講述一個新的故事了。
她不知道這個故事是怎麼開的頭,隻是這位好客的主人正熱情洋溢地講述一位藝術家罕見的然而在道德上很有教益的經曆。
他談到一位意大利女歌唱家,她的父親是羅馬的一名收稅官,由于性格懦弱,貧窮潦倒。
她唯一的願望是向公衆貢獻自己傑出的天賦,以此幫助自己的父親。
在一次客串的演奏會上,這位青年婦女的天才被發現了,一家劇院的經理當場聘用了她,她在佛羅倫薩的首場演出引起巨大轟動,音樂愛好者為了弄到一張入場券,不是隻花費一個斯庫多[17],而是付出一百枚策希[18]。
這麼一筆交上好運得來的錢财,她馬上慷慨地交給了父母。
她聲名鵲起,成了音樂天空中的一顆明星,金錢像流水般向她湧來,然而她最最關心的仍舊是家裡的兩位老人的幸福安康。
不消說,那位無能的父親看到自己才華橫溢的孩子為了他獻出了忠誠和精力,心中一定交織着複雜的感情,既是羞愧,又是滿意。
但是,她的起伏多變的經曆并沒有到此為止。
一位富有的維也納銀行家愛上了她,向她求婚。
她告别了使自己獲得聲望的舞台,成了他的妻子,她的幸運之舟似乎停泊在最豪華、最安全的港口裡了。
不料銀行家破産,像乞丐一樣死去,她經過多年安全的奢侈揮霍的生活後,又回到了舞台上,這時,她已經不再年輕了。
她一生中最輝煌的勝利在等待她。
聽衆對她的重新露面大聲歡呼,他們懷着敬意祝賀她的新成就,這使她第一次領會到,當她想把大财主的求婚看作她的事業最光彩的終結時,她所放棄的以及剝奪人們的是些什麼。
她在經曆過一段資産階級社會的絢爛的生活後,這重新獲得的勝利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使她第一次真正成為一名全身心投入的藝術家。
此後,她隻活了幾年。
講話人講完故事後又發表了評論,提到這位不尋常的人物對自己的藝術家使命表現得随随便便,漠不關心,毫不自覺,這真叫人感到奇怪,他一面還做出輕松的權威性的神态,試圖活躍聽衆的情緒,使他們對這種毫不在乎的表現感到滿意。
真是一個不尋常的基督徒!很明顯,盡管她有着偉大的天才,卻從來沒有嚴肅地和非常隆重地看待自己的藝術。
隻是為了扶助窮途末路的父親,才下決心實踐自己的才能,結果,她的才能被每一個人所信服,連她自己也相信自己的才能。
她使用這一種才能,隻是為了盡自己的孝心。
後來,她甘願放棄舞台上的榮譽,抛卻合适的機會,退隐下來過私人生活,确實使劇院經理很沮喪。
有種種迹象表明,在她維也納的宮殿般的家裡,她并沒有為放棄自己的藝術灑下一滴眼淚,也沒有因離開劇院的燈光、景象和氣氛而感到為難,也不在乎為了贊賞她的花腔和顫音而獻上的鮮花。
的确,當嚴酷的生活惡作劇對她提出要求時,她立刻回到公共生活中來了。
現在,由于聽衆的熱情的表現,使她認識到自己的藝術是她真正的嚴肅的使命,而在以往,她卻從未十分嚴肅地看待它,多半把它當作達到目的的手段;令人遺憾的是,在她勝利地回到她的藝術王國之後,僅僅經過一段短短的時期,她的這種生活就結束了,她去世了!顯然,并沒有找到生命的答案,這種過遲的發現,這種把她的生命和藝術融為一體的決心——她作為它的自覺的女祭司般的存在,對她并不相宜,也不可能。
這位講話人,他總是對藝術家與藝術的關系這個題目感興趣,這個關系是一種非悲劇性的悲劇,這裡面,謙遜和優越感交織在一起,很難區分。
他真巴不得和這位女士相識。
他的聽衆們表明他們也樂意這麼做。
可憐的夏綠蒂在這方面很少表示。
她感到,在這個故事中,尤其是在他的評論中,有着某種悲痛的令人不安的因素。
她本來希望這個孝順父母的故事重點在于道德上的啟迪,為了她自己的情感,也為那位講故事的人。
可是,他談着談着,卻來了個令人失望的轉折,轉到使人感到舒适的感情問題上去,這最多在心理上感到有趣,這是對藝術家輕視自己藝術天才的事例表示贊同,她——又是為了她自己,也是為了他——不禁渾身一陣寒戰,感到驚恐。
她重新心不在焉地陷入沉思中了。
甜食是一道覆盆子果醬,澆上了奶油,香味誘人,另外有小餅幹佐食。
同時,拿來了香槟酒,仆人用一塊餐巾裹住酒瓶,從瓶裡斟下酒來。
歌德剛才已經喝下大量的葡萄酒,現在又像酒瘾發作似的接連迅速地喝下兩杯香槟酒:他把喝空的錐形酒杯高高地舉在肩頭上面,讓仆人重新斟滿。
他眯着眼睛,斜視着上方,足足有一兩分鐘,似乎又在思索一件有趣的往事。
邁爾深情地默默望着他,其他人也臉帶笑容,期待着他,于是他轉身對桌子對面的礦務監督維爾納說,他有一件事要告訴他:“喂,我必須給你講一件事,”他一字一頓地說,他這樣不計較措辭随口說話,對那些聽慣了深思熟慮、清晰精确的如珠妙語的耳朵來說,覺得非常突然。
他又補充說,多數本地客人當然會記起這件舊事,不過,對于幾位外地客人來說,一定是聞所未聞,所以,讓大家再聽聽這個故事一定也是十分樂意的。
他開始說下去,談起十三年前的一次藝術展覽會上的事,從他的表情,透露出他内心中對這件事很感興趣。
展覽會是由“魏瑪藝術之友社”舉辦的,也得到外界的贊助,他們非常高興地送來了展品。
其中有一件珍品是裡昂納多·達·芬奇的一副莎莉塔絲頭像的複制品——我們必須承認,複制得精彩極了。
——“你知道,這幅莎莉塔絲頭像來自卡塞爾[19]美術館,您也知道複制者:那是裡彭豪森[20]先生,他具有非常令人喜愛的才能,在這裡完成了一件非常細緻的值得贊賞的作品:頭像采用水彩顔料,妥帖地顯出原作的柔和色調,含情脈脈的眼神,溫柔的垂下懇求的頭顱,尤其是那甜甜的憂郁的嘴巴,惟妙惟肖,逼真極了。
真是一幅出色的肖像,令人贊歎不已。
“我們辦的展覽在季節上比通常的要晚些,公衆對它的興趣也使展出時期比通常的要長些。
房間裡越來越冷了,為了節約,隻有在公開展出的幾個鐘點裡生火供暖。
向觀衆收取一筆很小的入場費,這主要指外地來的觀衆,至于本地觀衆,采取預約參觀券的辦法,允許他們在規定時間以外——也就是在不生火供暖的幾個鐘點裡随時入場。
哪怕是一個最普通的猶太人,他說話的聲調裡總是包含着某種智慧和嘲弄——而且一定帶有悲怆的味道。
不過,必須正确地了解“悲怆”這個詞的意義,那就是“受苦受難”。
猶太人的悲怆是強調他們的苦難,然而,這種聲調往往令人感到怪誕,感到驚訝,甚至十分讨厭。
對于這個“被上帝遺棄的人民
這種感覺很難解釋清楚,這是一個正經的德國人的複雜的感覺,混雜着笑聲和難以表達的敬意,當他聽到一個猶太小販由于糾纏不休而被粗魯的仆人趕走時,就是如此,他看見他兩條胳膊朝天空舉起,聽見他嚷着:“這個奴仆鞭笞我,把我蹂躏死啦!”這樣強烈的詞彙,來源于我們較古老的較高超的言語寶庫,不是每一個普通居民能夠運用自如的,然而這個“《舊約》的子孫
這位說話的人說得有聲有色,他用迅速而誇張的動作,模仿哭喊着的小販的神态,模仿他生動的地中海地區慣用的姿勢,學得惟妙惟肖,使人家大笑不止,這對夏綠蒂來說,不太合她的口味,有點太鬧了,但她不得不堆起微笑,不過,她不太注意談論的話題,她的頭腦裡交織着太多的想法,在這說笑聲中,她感受到的遠遠超過她勉強露出的笑容所能表示的。
她從這歡笑的贊美聲中感到阿谀奉承的味道,因此,有點不耐煩,引起她輕視,因為這是奉承她少女時代的朋友,不過,也正是這個緣故,她感到她本人也受到了恭維。
當然,看到他——從他說話的表情上——那麼不遺餘力地表達友情,看到他為這種友情花費了不少錢财,不能不為之感動。
他一輩子的事業作出的偉大貢獻,使他的聲音引起這樣的反響,人們對這一種過分的感激之情容易理解。
奇怪的是,對他的智慧才能的敬意中總是混雜着對他的職位和社會地位的尊敬,這兩者再也無法區别;一位偉大的詩人,出于偶然——然而也并不出于偶然——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權貴,人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這第二種身份并不是區别于他的天才,而是作為它的代表性的表示,“大人”這個累贅的頭銜似乎使人不敢親近他,其實這跟他胸前的勳章以及他詩人的才能很少有關系,而是由于他是大臣和宮廷寵信的緣故;不過這些區别已經加進了他的偉大的智慧的含義,而且有着一層更深的緣由,它們似乎已合成一個整體,無法區别了。
夏綠蒂想,在他自己的意識中,非常可能也是這樣。
她沉思着,她自己也不知道繼續陷入這樣的沉思之中是否值得。
的确,其他客人樂于應酬的笑聲是對這種精神的和世俗的混合性格表示他們的喜悅,表示他們為之感到自豪,也表明他們甘心情願順從它。
她從一個方面看,發現這是不正确的,不好的,甚至有點令人作嘔。
要是她深入觀察,證明這種自豪和熱情其實是谄媚巴結的奴性,那麼清楚地證明她的顧慮和與之有關的苦惱是正确的。
看來,人們似乎太容易向精神力量頂禮膜拜,如果這種精神力量是以一位雅緻的神采奕奕的老年人的形式出現的話,他佩戴勳章,擁有頭銜,居住在一幢像藝術之宮一樣的有着漂亮樓梯的房屋裡,長着一頭像那尊朱庇特神像的頭發般的秀發,用神仙般的嘴巴說話。
她心裡想,這種精神力量應該是貧乏的,醜陋的,缺少世俗的榮譽,以便正确地考驗那些贊崇它的人的才智。
她望着對面的裡默爾,因為他說過的一句話曾經在她的耳畔回響,而且繼續在她的耳朵裡響着:“這一切并不符合基督教的信仰。
”那麼,這裡沒有,沒有基督教的信仰。
她不願作出判斷,她也不想去維護任何哪一種說法,訴說什麼這位患慢性病的人已經融合在為他的君主和主人歌唱的贊美詩中了。
不過,她望着他,看見他搶着和其他人一起鼓掌歡笑時,在他那雙勞累不安的牛眼睛之間微微露出一點兒沉思、反對、憂傷的神情,簡直帶點兒怒氣。
接着,她那溫和的然而固執地探索着的目光在兩個座位上移動,經過小綠蒂,移到奧古斯特的身上,這位被遮蔽着的放蕩不羁的兒子,由于沒有參加志願軍上前線去,有了污點,他還想娶那位小人兒。
她望着他,這在整個宴會期間并不是第一次。
當他的父親叙說機靈的馬車夫懂得怎樣避免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上翻車時,她的目光緊緊盯住了這位宮廷顧問,因為她記得他對她說過她那位青年時代的朋友和邁爾在那次不幸的旅行中遭到的奇特的事故,說那位清醒的大人物怎樣摔倒在路邊的溝渠裡。
她的目光在奧古斯特和那位助手之間來回移動,突然,她的心中湧起一種不信任的感覺,不僅懷疑他們兩人,也懷疑所有在座的人,這使她大為吃驚:在她看來,似乎這是一個可怕的時刻,那些熱心的客人的響亮的哄笑聲似乎要蓋過其他某種聲音,要掩蓋某種更加神秘的事情,這裡面仿佛包含着一種個人的威脅,一種對她本人的威脅,同時它含有一種邀請她作為其中一分子去分享這些歡笑的味道。
感謝上帝,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莫可名狀的誘惑。
愛,隻有愛,在桌子周圍的笑聲中回蕩,在衆人的眼睛裡閃爍,他們盯住了她朋友的兩片嘴唇,聽他那些生動活潑然而卻是深思熟慮的閑談。
他們希望他多談一些,他們也就多聽到一些。
路德的家長式的桌邊談話,一種聲音洪亮、充滿智慧的閑談繼續進行着,話題扯到了猶太人,在關于向埃格爾市政當局處以罰金以改正錯誤這件事情上,人們相信他們的高尚和公道。
歌德贊美這個令人驚奇的種族具有的特殊才能,贊美他們的音樂天賦和醫學技能。
在整個中世紀時期,猶太醫生和阿拉伯醫生曾赢得世人的高度信任。
還有在文學方面,對這個種族來說,他們和法國人相似,對它特别愛好,甚至一個才能平常的猶太人寫的文章,也比一個土生土長的德國人寫的文體更純正,更精确。
與南方的那些民族相比,德意志民族對語文缺少尊重,與它打交道時不善于享受個中的樂趣,不夠細緻,也不夠精确。
猶太人才是《聖經》的人民,由此可以推斷,他們的作為人的品性和道德的信念應該被看作宗教的世俗化形式。
猶太人的宗教信仰具有它特有的性質,重視世俗事務,而和世俗事務聯系在一起,正是他們的這個趨向和能力,把宗教的動力給予世俗的事務,使人得出結論,他們負有使命,在塑造塵世間的未來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由于他們對共同的文明已作出巨大貢獻,有一個現象最值得注意,而且很難探索其根源,那就是在各個民族中對猶太人的形象郁結着一種古老的厭惡情緒,随時都會爆發,變成深仇大恨,那次埃格爾的騷亂事件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這種厭惡,這種反感,由于對他們非常欽佩,反而增加了敵意,這種感情隻有在對待另一個民族方面能夠相比:就是對那些德國人。
德國人命中注定的角色和他們在其他民族中間的内部和外部的境況,與猶太人的情況出奇相似。
他不願在這一點上深入地談下去,他不願信口開河,自找麻煩,不過,他承認,他有時有一種可怕的預感,幾乎使他透不過氣來,生怕有一天全世界的仇恨聯合起來向地球上的另一批優秀分子——德意志民族——發作,這樣就會爆發一場曆史性的起義,中世紀的那個屠殺之夜與之相比隻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但是,最好别去為這種不愉快的事操心,要高高興興,充滿希望,原諒他在各民族之間作出這樣大膽的比較。
還有更令人驚異的情況哩。
在大公的圖書館裡有一隻古老的地球儀,對地球上居住着的各個不同的民族刻着簡短的評語,描寫它們的特性。
關于德國是這樣說的:“德國人表明,他們是一個與中國人極其相似的民族。
”當人們想到德國人喜愛頭銜以及他們天性尊崇學術成就時,不是覺得挺有趣,而且說得也很确切。
當然,有關民族心理的說法總是有它的不足之處,這樣的對比也适用于法國人,甚至更合适,他們在文化方面的自我滿足以及對官員的嚴格考試制度,與中國的情況非常相似。
此外,他們也和中國人相似,是些民主主義者,雖然他們的民主信念還沒有中國人那麼極端。
孔夫子的同胞有這樣的一句格言:“偉大人物是一種公害。
” 于是又爆發了一陣大笑,甚至比剛才的笑聲還要響亮。
從這個嘴巴裡吐出的這句話引出一陣真正興高采烈的哄笑。
他們有的仰倒在椅子上,有的俯伏在桌子上,有的用手掌敲着桌面——他們被這個胡說八道的教條震驚得失去常态,放肆起來,一面還滿心希望向他們的主人表明,他們能夠贊賞他引用這樣的格言,同時還要使他相信,他們認為這種說法是多麼荒謬,多麼亵渎,簡直難以置信。
隻有夏綠蒂挺直地坐着,她張大了那雙溫柔的眼睛,吃驚地望着他們。
她感到渾身發冷。
的确,她的臉色變得蒼白,她的嘴角痛苦地抽動着,這是她對這哄堂大笑作出的唯一表示。
一個幽靈般的幻影飄浮在她的眼前:在有着很多層頂蓋、懸着很多小鈴的寶塔下面,蹦跳着一些老邁古怪的、聰明得令人讨厭的人,他們拖着辮子,戴着漏鬥形的帽子,穿着五顔六色的馬甲,先是一隻腳跳,然後換另一隻腳跳,然後舉起幹癟的留着長指甲的食指,用唧唧啾啾的語言叙說着一個透徹的、緻命的、可怕的真理。
這個夢魇般的幻影陪同着剛才那種相同的恐懼的感覺,偷偷地向她襲來,一股冷氣從她的背脊掠過,桌子周圍的過分響亮的笑聲可能掩蓋着一個惡魔,它在某一個可怕的時刻可能會突然發作,于是有人可能跳起來,推翻桌子,大聲叫嚷:“中國人是對的!” 可以看出她是多麼神經過敏。
不過,像這樣的神經質,這樣一種害怕的緊張情緒,總是會出現的,當人類把自己分成單個和多個,單獨的個人同衆人相對立時——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這種情況就會出現,雖然夏綠蒂的老朋友和他們所有的人同桌而坐,這種情況仍舊發生——真是不可思議,然而,這裡面有着迷惑人的道理,因為是他單獨地領導着這場談話,其他人不過是聽衆而已。
這位單獨的個人張大着烏黑發亮的眼睛,眼光沿着桌子落在被他引發的暴風雨般的歡笑聲中,他的臉,他的舉止,又像剛才踏進客廳時那樣故意裝出天真和驚異的模樣。
那兩片神仙的美食般的嘴唇已經在翕動,準備繼續說話,當聲音靜下來時,他又說: “的确,這樣的格言對我們地球上通行的智慧來說,不是一個好憑證,它是徹頭徹尾的反對個人主義,這就足夠把中國人和德國人相似的種種說法一筆勾銷。
對我們德國人來說,個人是很寶貴的——這很有道理,因為存在于個體之中我們才是偉大的。
情況就是如此,比起其他民族來,我們對個人的重視顯然要鮮明得多,雖然個人與全體之間的關系,由于給前者提供一切可能擴展的機會,有着它憂郁的危險的一面。
毫無疑問,腓特烈二世年邁時的自然而然的厭倦生活并不是一個偶然現象,他在這句話中已經把它表明了:‘我對統治奴隸已經厭倦了。
’” 夏綠蒂不敢擡頭看。
要是她已擡起頭來的話,她不僅會看到客人們若有所思地點頭,還會看到桌子周圍這兒那兒都有人對這句引證的話露出贊許的笑容。
可是,在她興奮的幻覺中,卻看到從那些低垂的眼睑下面對講話人閃動着的陰險的目光,使她驚恐得不敢去看它們。
她陷入痛苦的沉思中,撇下了眼前的一切,有一段時間,她沒有去追随談話的線索。
等到她重新找到談話的線索時,她已說不出目前的話題是怎樣談起來的。
當她的鄰座重新向她轉過頭來,親自對她說話時,她也幾乎沒有聽見。
他是把高腳糖果盤子遞到她的面前,請她“稍微嘗一點兒”——他是這麼表示的——她也心不在焉地從糖果盤裡真的取了一點兒。
接着,她聽見他在談論光學理論,拿某一種卡爾斯巴特玻璃杯為例說明道理,他答允在飯後表演給大家看。
根據光線照射在玻璃杯上的方向,杯子上圖畫的顔色會發生最神奇的變化。
他添加了些否定的議論,對牛頓的理論進行攻擊,輕蔑地拿那個陽光穿過百葉窗上的洞孔落在一塊三棱鏡上的說法
紙片上水迹斑駁,那是在美因茲被圍時帳篷漏雨掉在紙上形成的。
所有這些以往歲月中的小小的遺物和紀念品,他都非常虔誠地保存着,他保藏得非常周到,隻是太周到了,日積月累,在他長長的一生中,這一類有意義的雜物實在積聚得太多了。
他的這番話,使夏綠蒂那件缺少蝴蝶結的白色衣服裡面的那顆心劇烈地跳動起來,她巴不得立刻向他打聽這些打上生活烙印的收藏品中的某幾件紀念品的下落。
可是她看到不可能這樣提問,于是,她又一次丢失了他談話的線索。
當吃完烤肉,換上一道甜食時,她發覺又在講述一個新的故事了。
她不知道這個故事是怎麼開的頭,隻是這位好客的主人正熱情洋溢地講述一位藝術家罕見的然而在道德上很有教益的經曆。
他談到一位意大利女歌唱家,她的父親是羅馬的一名收稅官,由于性格懦弱,貧窮潦倒。
她唯一的願望是向公衆貢獻自己傑出的天賦,以此幫助自己的父親。
在一次客串的演奏會上,這位青年婦女的天才被發現了,一家劇院的經理當場聘用了她,她在佛羅倫薩的首場演出引起巨大轟動,音樂愛好者為了弄到一張入場券,不是隻花費一個斯庫多
這麼一筆交上好運得來的錢财,她馬上慷慨地交給了父母。
她聲名鵲起,成了音樂天空中的一顆明星,金錢像流水般向她湧來,然而她最最關心的仍舊是家裡的兩位老人的幸福安康。
不消說,那位無能的父親看到自己才華橫溢的孩子為了他獻出了忠誠和精力,心中一定交織着複雜的感情,既是羞愧,又是滿意。
但是,她的起伏多變的經曆并沒有到此為止。
一位富有的維也納銀行家愛上了她,向她求婚。
她告别了使自己獲得聲望的舞台,成了他的妻子,她的幸運之舟似乎停泊在最豪華、最安全的港口裡了。
不料銀行家破産,像乞丐一樣死去,她經過多年安全的奢侈揮霍的生活後,又回到了舞台上,這時,她已經不再年輕了。
她一生中最輝煌的勝利在等待她。
聽衆對她的重新露面大聲歡呼,他們懷着敬意祝賀她的新成就,這使她第一次領會到,當她想把大财主的求婚看作她的事業最光彩的終結時,她所放棄的以及剝奪人們的是些什麼。
她在經曆過一段資産階級社會的絢爛的生活後,這重新獲得的勝利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使她第一次真正成為一名全身心投入的藝術家。
此後,她隻活了幾年。
講話人講完故事後又發表了評論,提到這位不尋常的人物對自己的藝術家使命表現得随随便便,漠不關心,毫不自覺,這真叫人感到奇怪,他一面還做出輕松的權威性的神态,試圖活躍聽衆的情緒,使他們對這種毫不在乎的表現感到滿意。
真是一個不尋常的基督徒!很明顯,盡管她有着偉大的天才,卻從來沒有嚴肅地和非常隆重地看待自己的藝術。
隻是為了扶助窮途末路的父親,才下決心實踐自己的才能,結果,她的才能被每一個人所信服,連她自己也相信自己的才能。
她使用這一種才能,隻是為了盡自己的孝心。
後來,她甘願放棄舞台上的榮譽,抛卻合适的機會,退隐下來過私人生活,确實使劇院經理很沮喪。
有種種迹象表明,在她維也納的宮殿般的家裡,她并沒有為放棄自己的藝術灑下一滴眼淚,也沒有因離開劇院的燈光、景象和氣氛而感到為難,也不在乎為了贊賞她的花腔和顫音而獻上的鮮花。
的确,當嚴酷的生活惡作劇對她提出要求時,她立刻回到公共生活中來了。
現在,由于聽衆的熱情的表現,使她認識到自己的藝術是她真正的嚴肅的使命,而在以往,她卻從未十分嚴肅地看待它,多半把它當作達到目的的手段;令人遺憾的是,在她勝利地回到她的藝術王國之後,僅僅經過一段短短的時期,她的這種生活就結束了,她去世了!顯然,并沒有找到生命的答案,這種過遲的發現,這種把她的生命和藝術融為一體的決心——她作為它的自覺的女祭司般的存在,對她并不相宜,也不可能。
這位講話人,他總是對藝術家與藝術的關系這個題目感興趣,這個關系是一種非悲劇性的悲劇,這裡面,謙遜和優越感交織在一起,很難區分。
他真巴不得和這位女士相識。
他的聽衆們表明他們也樂意這麼做。
可憐的夏綠蒂在這方面很少表示。
她感到,在這個故事中,尤其是在他的評論中,有着某種悲痛的令人不安的因素。
她本來希望這個孝順父母的故事重點在于道德上的啟迪,為了她自己的情感,也為那位講故事的人。
可是,他談着談着,卻來了個令人失望的轉折,轉到使人感到舒适的感情問題上去,這最多在心理上感到有趣,這是對藝術家輕視自己藝術天才的事例表示贊同,她——又是為了她自己,也是為了他——不禁渾身一陣寒戰,感到驚恐。
她重新心不在焉地陷入沉思中了。
甜食是一道覆盆子果醬,澆上了奶油,香味誘人,另外有小餅幹佐食。
同時,拿來了香槟酒,仆人用一塊餐巾裹住酒瓶,從瓶裡斟下酒來。
歌德剛才已經喝下大量的葡萄酒,現在又像酒瘾發作似的接連迅速地喝下兩杯香槟酒:他把喝空的錐形酒杯高高地舉在肩頭上面,讓仆人重新斟滿。
他眯着眼睛,斜視着上方,足足有一兩分鐘,似乎又在思索一件有趣的往事。
邁爾深情地默默望着他,其他人也臉帶笑容,期待着他,于是他轉身對桌子對面的礦務監督維爾納說,他有一件事要告訴他:“喂,我必須給你講一件事,”他一字一頓地說,他這樣不計較措辭随口說話,對那些聽慣了深思熟慮、清晰精确的如珠妙語的耳朵來說,覺得非常突然。
他又補充說,多數本地客人當然會記起這件舊事,不過,對于幾位外地客人來說,一定是聞所未聞,所以,讓大家再聽聽這個故事一定也是十分樂意的。
他開始說下去,談起十三年前的一次藝術展覽會上的事,從他的表情,透露出他内心中對這件事很感興趣。
展覽會是由“魏瑪藝術之友社”舉辦的,也得到外界的贊助,他們非常高興地送來了展品。
其中有一件珍品是裡昂納多·達·芬奇的一副莎莉塔絲頭像的複制品——我們必須承認,複制得精彩極了。
——“你知道,這幅莎莉塔絲頭像來自卡塞爾
真是一幅出色的肖像,令人贊歎不已。
“我們辦的展覽在季節上比通常的要晚些,公衆對它的興趣也使展出時期比通常的要長些。
房間裡越來越冷了,為了節約,隻有在公開展出的幾個鐘點裡生火供暖。
向觀衆收取一筆很小的入場費,這主要指外地來的觀衆,至于本地觀衆,采取預約參觀券的辦法,允許他們在規定時間以外——也就是在不生火供暖的幾個鐘點裡随時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