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九月二十二日,夏綠蒂·克斯特納終于來到了埃斯普拉納德的裡德爾家,她很容易就把她遲到很久的原因說清楚,取得了諒解。
一旦到了她小妹妹的家裡,投進妹妹的懷抱,妹夫站在旁邊露出喜悅的笑容,她已經不用唠唠叨叨地講述她這天上午和下午不得不耽擱的經過了,隻是在以後幾天裡,在促膝談心時,她才不時地提起那幾場談話,一半是因為有人問起,一半是自己想談。
甚至在“大象旅館”裡那最後一位訪問者帶來請帖,邀請她在第三天赴宴的事,她也是隔了好幾個鐘點才想起,不禁嚷了一聲“啊,真是的!”講了她在到達後給那著名的家庭寫了信,當然也催促她的親人們同意赴宴。
她對妹夫說:“這次宴會,我不是最後一個才想到你,也許甚至第一個就想到了你。
這可能對我親愛的親戚們有幫助,我看不出為什麼不該利用這個關系,盡管這種關系已經年代久遠,可能是明日黃花了。
” 這位财務署長看中了公國的财務總監職位,因為自從法國人入侵以來,他的家産已經蕩然無存,僅靠薪水為生,如能謀得這個肥缺,可以大大增加收入,他感激地微笑着。
事實上,在他飛黃騰達的道路上,這并不是第一次得到他二姨子那位青年時代的朋友的照應。
歌德很看重他。
這位年輕的漢堡人曾經在一位伯爵家裡當家庭教師,歌德給他找了個好差使,做薩克森-魏瑪儲君的教師,他擔任這個工作已經有好幾年了。
裡德爾博士晚上經常在叔本華夫人的沙龍裡碰見歌德,不過還從未踏進詩人的公館,夏綠蒂的到來給他創造了登堂入室的機會,他當然求之不得。
當天夜裡,裡德爾夫婦也收到一份請柬,邀請他們在弗勞恩普蘭參加即将來臨的午宴,這件事在随後的幾天裡隻是略略提到,即使談話時提起它,也是匆匆數語,就略而不談,仿佛這個家庭已經把它置之腦後了。
隻有财務署長夫婦兩人受到邀請,他們的女兒不在其内,而且寫明穿上禮服,表明這次宴會不僅僅是家宴的性質,談話時偶爾也提起這一點,接着大家就不作聲了,似乎吃不準這究竟會不會是個愉快的場面,于是又一次改變了話題。
姐妹倆分别已久,以前雖有書信往來,不足以彌合遠隔兩地的鴻溝,這次重逢,談起話來,也就沒完沒了。
孩子們和姐妹兄弟們的遭遇和近況,還有兄弟姐妹們的子女的情況,樁樁件件都成了話題。
那小小的一群,綠蒂給他們分發面包的情景已寫入詩篇,成為衆人心目中蹦蹦跳跳、愉快歡樂的人物,現在,他們之中很多人隻能讓人懷念哀悼了。
四個姐妹已經離開人間,第一個離去的是大姐姐卡蘿莉娜,這位迪茨參議夫人留下五個兒子,全都在司法機關或行政機關裡獲得報酬優厚的終身職業。
四妹莎菲,一輩子沒有結婚,八年前死在哥哥格奧爾格的家裡。
格奧爾格真是個非常出色的人物,所以,夏綠蒂違背了某個人[1]的願望,把她的大兒子也取名格奧爾格。
他娶了漢諾威一家有錢人家的小姐,在他父親老布甫去世以後,繼承了在韋茨拉爾的管事職位,他在那兒經管業務十分得體,大家都感到滿意。
總括一句話,這一小群被描繪得活龍活現的孩子中間,事實證明男的比女的更有才幹,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忍不拔,更加勇往直前——兩位老太太卻例外,她們正坐在艾瑪莉·裡德爾的客廳裡,手裡做着針線活,東拉西扯地談論眼前的景況,同時緬懷往事。
大弟弟漢斯——就是那位與歌德博士曾經意氣相投、十分友好,收到《維特》一書時歡欣若狂、一團孩子氣的人——現在是馮·佐爾姆斯·勒德爾海姆伯爵的财務總監,一個收入優厚的體面差使;二弟威廉是個律師,還有一個弟弟弗裡茨,在荷蘭陸軍裡擔任上尉。
姐妹倆在繡花針一上一下,或者在木針的喀嗒喀嗒聲中,談到了勃蘭特家的姑娘們。
她們談到安欣和氣派堂皇的朵特爾。
聽到過她們的情況嗎?當然也聽到。
黑眼睛朵特爾并沒有接受參議官策爾拉的求婚,當時這拒婚的消息在那個活躍的圈子裡很快就傳開了,某一位遊手好閑的見習律師聽到後高興得過了分,他對那一雙黑眼睛也不是無動于衷的。
朵特爾卻選中一位醫生黑斯勒爾醫學博士,不幸他很早就被死神奪去生命,以後她長時期住在班堡的一位弟兄家裡,幫他料理家務。
安欣已經做了三十五年維爾納參議夫人;至于三妹苔克拉,她在威廉·布甫律師的身邊過着心滿意足的生活。
所有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一個個都提到了。
但是,隻有當話題轉到她自己的孩子,她那幾個兒子身上時,夏綠蒂才真正顯得興緻勃勃,柔和紅潤的顔色泛上她的面頰,仿佛青春重現,下巴高傲地挺起,頭又不住地顫動起來。
她那些孩子,現在已四十開外,都有非常體面的工作,如特奧多爾,當了醫學教授,奧古斯特博士是公使館參贊。
他們兩人在革爾伯爾缪勒進行的那次訪問又一次提了出來,當時他們訪問了媽媽年輕時的那位朋友。
總括一句話,住在附近的那位顯要人物的名字,若明若暗地在姐妹倆的談話中一再出現——他是那麼高不可攀,與平常人隔絕,然而從青年時代起卻和這一家子的生活和命運交織在一起了。
舉個例說,夏綠蒂回想起四十年前和克斯特納的那一次旅行,他們從漢諾威到韋茨拉爾,途經法蘭克福,就去探望這位不告而别的朋友的母親。
這對年輕夫婦和參議夫人談得很投機,她宣稱,她樂意做克斯特納的最小女兒的教母。
那位曾經親口答應,說他非常樂意把他們的每個孩子從洗禮盆裡抱出來的人當時正在羅馬,他母親也是突然接到他的短信,才知道他在那兒停留,那會兒做媽媽的禁不住内心的驕傲,談起這個超凡出衆的兒子來,說個沒完沒了,綠蒂記得她的說話,現在把那些話向妹妹複述了一遍。
那位母親曾經嚷道:像他這樣高瞻遠矚、目光如炬的人,這樣一次旅行,收獲一定十分豐富巨大,——上帝保佑,不光是他自己,連那些運氣好、生活在他圈子裡受到他影響的人,也一定獲益匪淺。
是啊,這位做媽媽的禁不住喊出聲來,公開對他兒子的生活圈子裡的那些幸運兒表示慶賀,稱贊他們的福分大。
她引用一位已故朋友克勒滕貝格太太的話說:“當你的沃爾夫岡到梅茵茨去旅行時,他帶回來的東西比其他從巴黎和倫敦回來的人要多。
”這位幸福的媽媽宣稱,他在給她的信裡答應過她,在他回程的路上他會來探望她的。
到時候他一定會把大大小小的見聞一樁一件都告訴她,還會把朋友和熟人請到家裡來,熱熱鬧鬧地招待他們——菜肴豐盛,什麼野味啊,烤肉啊,家禽啊,将會多得像海灘上的沙子一樣。
——這一切,據艾瑪莉·裡德爾猜測,恐怕到頭來都成了畫餅,她的姐姐也聽說是如此情況,于是夏綠蒂談起自己的兒子來了,說他們很有教養,循禮孝順,能定期探望她,說着說着,這位做媽媽的有時候也插進幾句贊美自己兒子的話來了。
這樣的說話一長,她也許察覺到她妹妹逐漸有點厭煩了。
于是就自然而然談起在即将來臨的午宴上該怎麼打扮,夏綠蒂偷偷地向署長夫人透露了一個秘密,她打算開一個有意思的玩笑,穿上在福爾佩茨豪森舞會上那套式樣的衣服去赴宴,還系上那少不了的淺紅色蝴蝶結,這的确是個很有意義的主意。
事情是這樣談起的:她問妹妹打算穿什麼衣服,接着她自己被問到有什麼打算,起初她忸怩了一陣子,用沉默的微笑掩飾自己的想法,最後終于和盤托出,紅着臉說出這足以緬懷往事、富有文學情調的心意。
此外,她還預先給她妹妹打了個招呼,要是她女兒小綠蒂不贊成她這個主意,提出批評性的冷漠的勸告,那麼要她站在她這方面說話。
所以啰,艾瑪莉還能說些什麼呢?隻能說這個主意妙極了——盡管她的臉部表情并沒有和她的說話協調一緻,她甚至還安慰似地添上幾句話說:要是這家主人本人沒有領會她這身打扮的含義,他家裡也一定會有人提醒他,引起他注意的。
這個問題,她談到這兒,就不再談下去了。
姐妹倆闊别已久,重新相聚,要談的話很多很多。
不消說,夏綠蒂·布甫在魏瑪停留的開頭幾天,完全是在這個家庭的圈子裡度過的。
社會上的人不管怎麼好奇,希望她露臉,也隻能等待;公衆隻有在她和署長夫人短短的散步時間裡才見到她一面,她們倆穿過這富有鄉村景色的城市,穿過公園,來到“聖殿騎士之家”,遊覽“清泉”和“隐士居”;有時在傍晚時分,她的使女來接她回去時,她就在自己的女兒陪伴下從埃斯普拉納德街回到市場旁的旅館,有時裡德爾博士也一起陪送;路上經常有人認出她——即使不是馬上認出她本人,也是從陪送的一行人中推斷出來;一路上,她那溫柔明亮的藍眼睛筆直地望着前面,但她仍察覺到很多人經過她身邊時會突然豎起眉毛,或者堆起微笑,然後放慢了腳步在她背後轉過身來向她凝視。
人們向她那幾位城裡知名的親戚打招呼,有時也一起把她包含在内,她用端莊尊嚴的方式回答人們的緻意,可說是儀态萬方,成為很多人談話的資料。
受到隆重邀請的那個中午,或者說那個下午,終于來到了,在這天以前,大家都比較克制,比較謹慎,沒有怎麼談論這次邀請,但内心興奮,默默地等待着;一輛出租馬車停在門前,這是裡德爾預先雇來的,因為九月二十五日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可能遭到雨水的威脅,他考慮到女士們的衣飾打扮,同時也愛惜自己的鞋子,再說遇到這樣的機會,也的确非有點排場不可。
一家子在快到中午的時候吃了些冷餐點點饑,将近兩點半鐘,他們乘上了馬車,有五六個好奇的小市民站在等待着的馬車周圍,以為這一家子一定是去參加一場婚禮或葬禮的,正向馬車夫打聽這趟車的目的地是什麼地方。
碰到這種場合,目瞪口呆的圍觀者對當事人華麗的打扮和排場贊歎不已,深慶眼福不淺,而當事人對那些身穿家常便服,無所事事的圍觀者則滿心嫉妒,感到這些人多麼輕松自在,兩者的心情旗鼓相當,所以,這兩方面各有一種複雜的心境:一方面是旁若無人地夾雜着“你們這些幸運兒”的感覺,而另一方面呢?羨慕加上了幸災樂禍。
夏綠蒂和她的妹妹坐在高高的正座上,裡德爾博士和他的姨侄女坐在後面的硬闆座位上,他穿了一件有着時髦墊肩的燕尾服,圍了一條潔白的領巾,胸前佩戴一枚小小的十字勳章和兩枚獎章,絲質的大禮帽擱在膝上。
馬車沿着埃斯普拉納德街行駛,經過弗勞恩特霍爾街,來到弗勞恩普蘭,在這段短短的路程中,幾乎沒有交談過一句話。
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多半像在劇院的後台上那樣,大家醞釀内心的情緒,保持個人生氣勃勃的精神,以保證社交活動的順利進行;可是現在情況特殊,這種情緒受到抑制,令人沉悶,然而卻發人深思。
裡德爾夫婦尊重夏綠蒂的沉默。
四十四年啦!想到這麼長的歲月,兩人油然産生同情的感覺,不時對他們親愛的人兒點頭微笑,甚至輕輕撫摩她的膝蓋,這一個舉動,使她也對他們友好地點點頭,回報他們的好意,同時也給了她一個機會,可以掩飾一下老年人令人感傷的然而不足為奇的症狀,她那腦袋顫動的習慣:有時斷斷續續,有時毫不間斷,有時突然停止。
夫婦倆偷偷地對他們的姨侄女瞟上幾眼,她正襟危坐,顯然對整個活動抱着冷漠的态度,甚至有點責備的意思。
由于年輕的小綠蒂嚴肅莊重,有節操,過着一種自我犧牲的生活,因此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她對事物表示的态度,不管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都有一定的分量。
現在,她嘴巴緊閉,一副不以為然的神氣,以緻大家都不開口,形成一片沉默的氣氛。
大家都察覺到,她對媽媽藏在黑色披肩底下的這身含有挑逗意味的打扮尤其是态度嚴峻,對于這一點,夏綠蒂自己心裡最清楚,她妹妹對她這身打扮雖然稱贊過一兩句,但卻從此閉口不提,這使她心裡感到不踏實,不敢肯定她這個玩笑開得是否高明。
好幾次,一想到這些情況,她對自己的主意失去了信心,隻是由于固執,才堅持下來。
她安慰自己說:現在的這套服裝又不是完全重複當時的那身打扮,用不着顧慮重重,何況大家都知道她一向喜歡穿白色的衣服,她完全有權利這麼穿扮;隻有從那淺紅色的蝴蝶結上,尤其是胸前少了那個蝴蝶結,才透露出那種女學生玩弄的把戲。
她坐在車上,灰白的頭發梳得高高的,用一條紗帶子系住,一圈圈鬈發垂落在她的頸項上。
她對别人的無可非議的服裝感到有點兒妒忌,一想到自己玩弄的把戲,想起那偷偷地期待已久的喜悅,使她心跳不已。
車輪嘎拉嘎拉地在小城廣場的高低不平的鵝卵石路面上行駛,進入賽費胡同,在一幢房屋前面停住了。
這幢房屋有一排長長的門面,兩翼有點兒傾斜,夏綠蒂在艾瑪莉·裡德爾陪伴下曾經好幾次在這兒經過。
裡面有花壇和一座漂亮的樓房,不算高的屋頂閣樓上開了老虎窗。
每一翼都有一個漆成黃色的供上下馬車之用的門廊,平坦的台階向上通往中間的正門。
這一家子下了馬車,這時候,台階前面已經有另外幾位賓客在互相問好,他們是從另外一個方向步行來的,在這兒相遇:兩個戴大禮帽、穿披肩、已經上了些年紀的紳士——夏綠蒂認出其中一個是裡默爾博士——正和一個較年輕的人握手,這一位沒有穿大氅,手裡隻拿着一柄傘,看來是從附近來的。
他是斯特凡·許策先生,夏綠蒂聽說他是“我們傑出的純文學作家和袖珍本文選編輯”。
幾位步行的客人轉身向夏綠蒂他們走來,于是免不了介紹一番,寒暄問好,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幾頂大禮帽在空中飛舞。
當别人要給裡默爾介紹和夏綠蒂認識時,他幽默而誇張地拒絕了,一面裝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說參議夫人會記得他這個已經有三天交情的老朋友的,他還像父親般的輕輕拍了拍年輕的小綠蒂的手。
他的同伴也學他的樣,這一位約摸五十歲,背有點駝,态度和藹,一束束變白了的長發垂挂在大禮帽下面。
他不是别人,正是宮廷參議、美術教授邁爾先生。
他和裡默爾都是直接從工作場所來到這兒的,他們的夫人會自己來。
“但願我們,”大家走進屋子時,邁爾說道,他操着不緊不慢、時斷時續的家鄉口音,那樸實的古老的德意志語音中間似乎夾雜了一些法蘭西語的外國發音,“但願我們運氣好,碰見我們的主人精神好,興緻高,不是沉默寡言,也不是疲倦乏力,免得我們的到來對他是一個負擔,否則真令人苦惱。
” 這番話,他是轉身對着夏綠蒂說的,說得一本正經,明明白白,顯然沒有意識到從主人的知己朋友嘴裡說出這些話來,會使一個新來乍到的人喪失勇氣。
她忍不住回答道: “教授先生,我認識這家的主人甚至比你還長久,對他變幻不定的詩人氣質并不是沒有領教過。
” “不管怎麼說,後來認識的人更加真實可信,”他毫不動搖,泰然自若,把“後來認識的更加真實可信”這幾個字說得有闆有眼,清清楚楚。
夏綠蒂沒有再聽下去。
她的眼光落在他們剛走進來的樓梯間裡,那種豪華的氣派給她印象頗深:寬闊的大理石欄杆,寬敞的樓梯,可以安詳舒适地一級級登上,古雅的陳設,精緻的布置,到處呈現出優美高雅的風味。
在樓梯的第一層平台上,有幾個白色的壁龛,放置着古色古香的希臘青銅像,青銅像前有一隻青銅的靈,擱置在大理石的基座上,擺出一副十分警惕的姿勢,面對着來人。
奧古斯特·馮·歌德和一個仆人已經站在平台上迎候客人,小歌德的臉龐和身體雖然有點虛胖,倒是相貌堂堂,波形的鬈發分開在兩邊,穿了一件花緞背心,圍了一條絲質領巾,大禮服上佩戴着勳章。
他領他們在樓梯上向接待室走去,走了幾級,又回到下面去迎接其他的來賓。
于是,由那位仆人來領路了。
他是個小夥子,态度莊嚴穩重,穿一套金黃鈕扣的藍色号衣和一件黃條子背心,引導裡德爾夫婦、夏綠蒂母女和這家的其他三位朋友繼續向上走去,一面幫助他們脫掉外衣。
到了華麗的樓梯的頂端,又出現一番華貴、優雅、富于藝術氣息的景象。
進門口的邊牆上,有一組繪畫,影影綽綽地呈現在明亮的牆面上,夏綠蒂認識這組繪畫名叫《睡眠與死亡》:畫面上有兩個少年,相互把手臂摟着另一個的肩頭;門的上方是一組白色的浮雕,作為門楣;門前有一塊藍色的琺琅闆,上面有“歡迎”兩字,指向室内。
唷!夏綠蒂心裡想,受到了鼓舞。
我們到底是受歡迎的。
說什麼沉默寡言,疲倦乏力?不過這小家夥搞到的住宅多漂亮呀!——當年他住在韋茨拉爾谷物市場旁邊的時候可要簡樸多了。
唷,那兒牆上還有我的剪影,那是我們出于善意、友誼和憐憫才送給他的,像那本書[2]上寫着的,早上和晚上,他都用眼睛和嘴唇向它緻意。
我有沒有一種特别的權利,把這塊歡迎的牌子看作是為我而設? 當她在妹妹身旁踏進敞開着的客廳時,她對那種不習慣的禮儀有點兒吃驚,那位仆人正式地報出了踏進客廳的客人的姓名,也喊出她的名銜:“克斯特納參議夫人!”接待室布置得相當精緻,裡面有一架大鋼琴,然而和寬敞的樓梯間相比,不過是中等大小,未免使人有點兒失望。
從敞開着的兩扇邊門望去,可以看到裡面房間的情景,已經有幾位客人在裡面,兩男一女,他們正站在一座巨大的朱諾女神的胸像近旁,一聽見通報聲,就中斷了談話,把他們的注意力轉向了來客——尤其注意其中一位客人,這連她本人也心裡明白——準備進行介紹。
可是,在同一時刻,那位穿号衣的仆人又通報了新來的客人:基姆斯宮廷大臣和夫人,他們是由屋主人的兒子陪伴着走進來的,緊跟着他們的是邁爾夫人和裡默爾夫人。
正像通常在小小的範圍裡請客那樣,路程很短,被邀請的客人差不多一下子都到齊了,于是就籠統地進行介紹,夏綠蒂是這一小群客人中的中心人物,由裡默爾博士和年輕的馮·歌德先生把那些不相識的人一一介紹給她:基姆斯夫婦,總建築師庫德雷和夫人,來自弗賴堡的礦務監督維爾納先生,他住在“太子旅館”裡,還有裡默爾夫人和邁爾夫人。
她知道,她這次在這兒露面,引起了多大的好奇心,至少那些女士,也許還帶着一點兒壞心眼的味道,必要的話,她要用莊嚴的姿态面對這種情況,盡力抑制腦袋顫動的習慣,這個動作在這種境況下反而變得格外強烈了。
所有的人懷着各各不同的感情注意到她這一弱點,它與她那少女般的外表形成一個奇怪的對照;她,一個秀麗嬌小的人兒,穿了一件隻達到腳踝部分的輕飄飄的白色外衣,胸前的褶層上佩了一枚飾針,系着淺紅色的蝴蝶結,腳上穿一雙有鈕孔的黑色高跟靴,又緊又小,站在那兒,看來有點古怪,她那灰白的頭發覆蓋在光潔的前額上,臉容卻無法挽救地顯得蒼老了,雙頰已松弛,中間長着一張模樣兒可愛的嘴巴,嘴角邊隐隐約約露出俏皮的笑容,一個小小的鼻子泛出稚氣的紅色,脈脈含情的眼睛透露出又溫柔又疲倦的神色……她就這樣接受了那些在場衆人的問候,他們對她說,她能夠在這城市裡作短時期的停留,使他們感到多麼高興,同時他們又感到何等榮幸,能出席這樣一個意味深長、值得記憶的重逢場面。
站在她身旁的,是她那“批評的良心”——如果我們這樣大膽稱呼年輕的小綠蒂的話。
她不時地行着深深的屈膝禮,在這一小群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中間,她格外顯得年輕,因為甚至連作家許茨也已經是四十四五歲的人了。
卡爾哥哥的這位女管家外表十分嚴肅,頭發光滑地分開在兩邊,垂落在耳朵上面,她穿一件樸素的暗紫色衣服,一條差不多像修道士般的上了漿的圓領圍在頸項上。
她冷冷地微笑着,人們向她說着有禮貌的應酬話,特别是對她媽媽說恭維話時,她卻皺緊了眉頭,把它們看作是故意諷刺。
媽媽的這身
一旦到了她小妹妹的家裡,投進妹妹的懷抱,妹夫站在旁邊露出喜悅的笑容,她已經不用唠唠叨叨地講述她這天上午和下午不得不耽擱的經過了,隻是在以後幾天裡,在促膝談心時,她才不時地提起那幾場談話,一半是因為有人問起,一半是自己想談。
甚至在“大象旅館”裡那最後一位訪問者帶來請帖,邀請她在第三天赴宴的事,她也是隔了好幾個鐘點才想起,不禁嚷了一聲“啊,真是的!”講了她在到達後給那著名的家庭寫了信,當然也催促她的親人們同意赴宴。
她對妹夫說:“這次宴會,我不是最後一個才想到你,也許甚至第一個就想到了你。
這可能對我親愛的親戚們有幫助,我看不出為什麼不該利用這個關系,盡管這種關系已經年代久遠,可能是明日黃花了。
” 這位财務署長看中了公國的财務總監職位,因為自從法國人入侵以來,他的家産已經蕩然無存,僅靠薪水為生,如能謀得這個肥缺,可以大大增加收入,他感激地微笑着。
事實上,在他飛黃騰達的道路上,這并不是第一次得到他二姨子那位青年時代的朋友的照應。
歌德很看重他。
這位年輕的漢堡人曾經在一位伯爵家裡當家庭教師,歌德給他找了個好差使,做薩克森-魏瑪儲君的教師,他擔任這個工作已經有好幾年了。
裡德爾博士晚上經常在叔本華夫人的沙龍裡碰見歌德,不過還從未踏進詩人的公館,夏綠蒂的到來給他創造了登堂入室的機會,他當然求之不得。
當天夜裡,裡德爾夫婦也收到一份請柬,邀請他們在弗勞恩普蘭參加即将來臨的午宴,這件事在随後的幾天裡隻是略略提到,即使談話時提起它,也是匆匆數語,就略而不談,仿佛這個家庭已經把它置之腦後了。
隻有财務署長夫婦兩人受到邀請,他們的女兒不在其内,而且寫明穿上禮服,表明這次宴會不僅僅是家宴的性質,談話時偶爾也提起這一點,接着大家就不作聲了,似乎吃不準這究竟會不會是個愉快的場面,于是又一次改變了話題。
姐妹倆分别已久,以前雖有書信往來,不足以彌合遠隔兩地的鴻溝,這次重逢,談起話來,也就沒完沒了。
孩子們和姐妹兄弟們的遭遇和近況,還有兄弟姐妹們的子女的情況,樁樁件件都成了話題。
那小小的一群,綠蒂給他們分發面包的情景已寫入詩篇,成為衆人心目中蹦蹦跳跳、愉快歡樂的人物,現在,他們之中很多人隻能讓人懷念哀悼了。
四個姐妹已經離開人間,第一個離去的是大姐姐卡蘿莉娜,這位迪茨參議夫人留下五個兒子,全都在司法機關或行政機關裡獲得報酬優厚的終身職業。
四妹莎菲,一輩子沒有結婚,八年前死在哥哥格奧爾格的家裡。
格奧爾格真是個非常出色的人物,所以,夏綠蒂違背了某個人
他娶了漢諾威一家有錢人家的小姐,在他父親老布甫去世以後,繼承了在韋茨拉爾的管事職位,他在那兒經管業務十分得體,大家都感到滿意。
總括一句話,這一小群被描繪得活龍活現的孩子中間,事實證明男的比女的更有才幹,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忍不拔,更加勇往直前——兩位老太太卻例外,她們正坐在艾瑪莉·裡德爾的客廳裡,手裡做着針線活,東拉西扯地談論眼前的景況,同時緬懷往事。
大弟弟漢斯——就是那位與歌德博士曾經意氣相投、十分友好,收到《維特》一書時歡欣若狂、一團孩子氣的人——現在是馮·佐爾姆斯·勒德爾海姆伯爵的财務總監,一個收入優厚的體面差使;二弟威廉是個律師,還有一個弟弟弗裡茨,在荷蘭陸軍裡擔任上尉。
姐妹倆在繡花針一上一下,或者在木針的喀嗒喀嗒聲中,談到了勃蘭特家的姑娘們。
她們談到安欣和氣派堂皇的朵特爾。
聽到過她們的情況嗎?當然也聽到。
黑眼睛朵特爾并沒有接受參議官策爾拉的求婚,當時這拒婚的消息在那個活躍的圈子裡很快就傳開了,某一位遊手好閑的見習律師聽到後高興得過了分,他對那一雙黑眼睛也不是無動于衷的。
朵特爾卻選中一位醫生黑斯勒爾醫學博士,不幸他很早就被死神奪去生命,以後她長時期住在班堡的一位弟兄家裡,幫他料理家務。
安欣已經做了三十五年維爾納參議夫人;至于三妹苔克拉,她在威廉·布甫律師的身邊過着心滿意足的生活。
所有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一個個都提到了。
但是,隻有當話題轉到她自己的孩子,她那幾個兒子身上時,夏綠蒂才真正顯得興緻勃勃,柔和紅潤的顔色泛上她的面頰,仿佛青春重現,下巴高傲地挺起,頭又不住地顫動起來。
她那些孩子,現在已四十開外,都有非常體面的工作,如特奧多爾,當了醫學教授,奧古斯特博士是公使館參贊。
他們兩人在革爾伯爾缪勒進行的那次訪問又一次提了出來,當時他們訪問了媽媽年輕時的那位朋友。
總括一句話,住在附近的那位顯要人物的名字,若明若暗地在姐妹倆的談話中一再出現——他是那麼高不可攀,與平常人隔絕,然而從青年時代起卻和這一家子的生活和命運交織在一起了。
舉個例說,夏綠蒂回想起四十年前和克斯特納的那一次旅行,他們從漢諾威到韋茨拉爾,途經法蘭克福,就去探望這位不告而别的朋友的母親。
這對年輕夫婦和參議夫人談得很投機,她宣稱,她樂意做克斯特納的最小女兒的教母。
那位曾經親口答應,說他非常樂意把他們的每個孩子從洗禮盆裡抱出來的人當時正在羅馬,他母親也是突然接到他的短信,才知道他在那兒停留,那會兒做媽媽的禁不住内心的驕傲,談起這個超凡出衆的兒子來,說個沒完沒了,綠蒂記得她的說話,現在把那些話向妹妹複述了一遍。
那位母親曾經嚷道:像他這樣高瞻遠矚、目光如炬的人,這樣一次旅行,收獲一定十分豐富巨大,——上帝保佑,不光是他自己,連那些運氣好、生活在他圈子裡受到他影響的人,也一定獲益匪淺。
是啊,這位做媽媽的禁不住喊出聲來,公開對他兒子的生活圈子裡的那些幸運兒表示慶賀,稱贊他們的福分大。
她引用一位已故朋友克勒滕貝格太太的話說:“當你的沃爾夫岡到梅茵茨去旅行時,他帶回來的東西比其他從巴黎和倫敦回來的人要多。
”這位幸福的媽媽宣稱,他在給她的信裡答應過她,在他回程的路上他會來探望她的。
到時候他一定會把大大小小的見聞一樁一件都告訴她,還會把朋友和熟人請到家裡來,熱熱鬧鬧地招待他們——菜肴豐盛,什麼野味啊,烤肉啊,家禽啊,将會多得像海灘上的沙子一樣。
——這一切,據艾瑪莉·裡德爾猜測,恐怕到頭來都成了畫餅,她的姐姐也聽說是如此情況,于是夏綠蒂談起自己的兒子來了,說他們很有教養,循禮孝順,能定期探望她,說着說着,這位做媽媽的有時候也插進幾句贊美自己兒子的話來了。
這樣的說話一長,她也許察覺到她妹妹逐漸有點厭煩了。
于是就自然而然談起在即将來臨的午宴上該怎麼打扮,夏綠蒂偷偷地向署長夫人透露了一個秘密,她打算開一個有意思的玩笑,穿上在福爾佩茨豪森舞會上那套式樣的衣服去赴宴,還系上那少不了的淺紅色蝴蝶結,這的确是個很有意義的主意。
事情是這樣談起的:她問妹妹打算穿什麼衣服,接着她自己被問到有什麼打算,起初她忸怩了一陣子,用沉默的微笑掩飾自己的想法,最後終于和盤托出,紅着臉說出這足以緬懷往事、富有文學情調的心意。
此外,她還預先給她妹妹打了個招呼,要是她女兒小綠蒂不贊成她這個主意,提出批評性的冷漠的勸告,那麼要她站在她這方面說話。
所以啰,艾瑪莉還能說些什麼呢?隻能說這個主意妙極了——盡管她的臉部表情并沒有和她的說話協調一緻,她甚至還安慰似地添上幾句話說:要是這家主人本人沒有領會她這身打扮的含義,他家裡也一定會有人提醒他,引起他注意的。
這個問題,她談到這兒,就不再談下去了。
姐妹倆闊别已久,重新相聚,要談的話很多很多。
不消說,夏綠蒂·布甫在魏瑪停留的開頭幾天,完全是在這個家庭的圈子裡度過的。
社會上的人不管怎麼好奇,希望她露臉,也隻能等待;公衆隻有在她和署長夫人短短的散步時間裡才見到她一面,她們倆穿過這富有鄉村景色的城市,穿過公園,來到“聖殿騎士之家”,遊覽“清泉”和“隐士居”;有時在傍晚時分,她的使女來接她回去時,她就在自己的女兒陪伴下從埃斯普拉納德街回到市場旁的旅館,有時裡德爾博士也一起陪送;路上經常有人認出她——即使不是馬上認出她本人,也是從陪送的一行人中推斷出來;一路上,她那溫柔明亮的藍眼睛筆直地望着前面,但她仍察覺到很多人經過她身邊時會突然豎起眉毛,或者堆起微笑,然後放慢了腳步在她背後轉過身來向她凝視。
人們向她那幾位城裡知名的親戚打招呼,有時也一起把她包含在内,她用端莊尊嚴的方式回答人們的緻意,可說是儀态萬方,成為很多人談話的資料。
受到隆重邀請的那個中午,或者說那個下午,終于來到了,在這天以前,大家都比較克制,比較謹慎,沒有怎麼談論這次邀請,但内心興奮,默默地等待着;一輛出租馬車停在門前,這是裡德爾預先雇來的,因為九月二十五日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可能遭到雨水的威脅,他考慮到女士們的衣飾打扮,同時也愛惜自己的鞋子,再說遇到這樣的機會,也的确非有點排場不可。
一家子在快到中午的時候吃了些冷餐點點饑,将近兩點半鐘,他們乘上了馬車,有五六個好奇的小市民站在等待着的馬車周圍,以為這一家子一定是去參加一場婚禮或葬禮的,正向馬車夫打聽這趟車的目的地是什麼地方。
碰到這種場合,目瞪口呆的圍觀者對當事人華麗的打扮和排場贊歎不已,深慶眼福不淺,而當事人對那些身穿家常便服,無所事事的圍觀者則滿心嫉妒,感到這些人多麼輕松自在,兩者的心情旗鼓相當,所以,這兩方面各有一種複雜的心境:一方面是旁若無人地夾雜着“你們這些幸運兒”的感覺,而另一方面呢?羨慕加上了幸災樂禍。
夏綠蒂和她的妹妹坐在高高的正座上,裡德爾博士和他的姨侄女坐在後面的硬闆座位上,他穿了一件有着時髦墊肩的燕尾服,圍了一條潔白的領巾,胸前佩戴一枚小小的十字勳章和兩枚獎章,絲質的大禮帽擱在膝上。
馬車沿着埃斯普拉納德街行駛,經過弗勞恩特霍爾街,來到弗勞恩普蘭,在這段短短的路程中,幾乎沒有交談過一句話。
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多半像在劇院的後台上那樣,大家醞釀内心的情緒,保持個人生氣勃勃的精神,以保證社交活動的順利進行;可是現在情況特殊,這種情緒受到抑制,令人沉悶,然而卻發人深思。
裡德爾夫婦尊重夏綠蒂的沉默。
四十四年啦!想到這麼長的歲月,兩人油然産生同情的感覺,不時對他們親愛的人兒點頭微笑,甚至輕輕撫摩她的膝蓋,這一個舉動,使她也對他們友好地點點頭,回報他們的好意,同時也給了她一個機會,可以掩飾一下老年人令人感傷的然而不足為奇的症狀,她那腦袋顫動的習慣:有時斷斷續續,有時毫不間斷,有時突然停止。
夫婦倆偷偷地對他們的姨侄女瞟上幾眼,她正襟危坐,顯然對整個活動抱着冷漠的态度,甚至有點責備的意思。
由于年輕的小綠蒂嚴肅莊重,有節操,過着一種自我犧牲的生活,因此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她對事物表示的态度,不管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都有一定的分量。
現在,她嘴巴緊閉,一副不以為然的神氣,以緻大家都不開口,形成一片沉默的氣氛。
大家都察覺到,她對媽媽藏在黑色披肩底下的這身含有挑逗意味的打扮尤其是态度嚴峻,對于這一點,夏綠蒂自己心裡最清楚,她妹妹對她這身打扮雖然稱贊過一兩句,但卻從此閉口不提,這使她心裡感到不踏實,不敢肯定她這個玩笑開得是否高明。
好幾次,一想到這些情況,她對自己的主意失去了信心,隻是由于固執,才堅持下來。
她安慰自己說:現在的這套服裝又不是完全重複當時的那身打扮,用不着顧慮重重,何況大家都知道她一向喜歡穿白色的衣服,她完全有權利這麼穿扮;隻有從那淺紅色的蝴蝶結上,尤其是胸前少了那個蝴蝶結,才透露出那種女學生玩弄的把戲。
她坐在車上,灰白的頭發梳得高高的,用一條紗帶子系住,一圈圈鬈發垂落在她的頸項上。
她對别人的無可非議的服裝感到有點兒妒忌,一想到自己玩弄的把戲,想起那偷偷地期待已久的喜悅,使她心跳不已。
車輪嘎拉嘎拉地在小城廣場的高低不平的鵝卵石路面上行駛,進入賽費胡同,在一幢房屋前面停住了。
這幢房屋有一排長長的門面,兩翼有點兒傾斜,夏綠蒂在艾瑪莉·裡德爾陪伴下曾經好幾次在這兒經過。
裡面有花壇和一座漂亮的樓房,不算高的屋頂閣樓上開了老虎窗。
每一翼都有一個漆成黃色的供上下馬車之用的門廊,平坦的台階向上通往中間的正門。
這一家子下了馬車,這時候,台階前面已經有另外幾位賓客在互相問好,他們是從另外一個方向步行來的,在這兒相遇:兩個戴大禮帽、穿披肩、已經上了些年紀的紳士——夏綠蒂認出其中一個是裡默爾博士——正和一個較年輕的人握手,這一位沒有穿大氅,手裡隻拿着一柄傘,看來是從附近來的。
他是斯特凡·許策先生,夏綠蒂聽說他是“我們傑出的純文學作家和袖珍本文選編輯”。
幾位步行的客人轉身向夏綠蒂他們走來,于是免不了介紹一番,寒暄問好,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幾頂大禮帽在空中飛舞。
當别人要給裡默爾介紹和夏綠蒂認識時,他幽默而誇張地拒絕了,一面裝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說參議夫人會記得他這個已經有三天交情的老朋友的,他還像父親般的輕輕拍了拍年輕的小綠蒂的手。
他的同伴也學他的樣,這一位約摸五十歲,背有點駝,态度和藹,一束束變白了的長發垂挂在大禮帽下面。
他不是别人,正是宮廷參議、美術教授邁爾先生。
他和裡默爾都是直接從工作場所來到這兒的,他們的夫人會自己來。
“但願我們,”大家走進屋子時,邁爾說道,他操着不緊不慢、時斷時續的家鄉口音,那樸實的古老的德意志語音中間似乎夾雜了一些法蘭西語的外國發音,“但願我們運氣好,碰見我們的主人精神好,興緻高,不是沉默寡言,也不是疲倦乏力,免得我們的到來對他是一個負擔,否則真令人苦惱。
” 這番話,他是轉身對着夏綠蒂說的,說得一本正經,明明白白,顯然沒有意識到從主人的知己朋友嘴裡說出這些話來,會使一個新來乍到的人喪失勇氣。
她忍不住回答道: “教授先生,我認識這家的主人甚至比你還長久,對他變幻不定的詩人氣質并不是沒有領教過。
” “不管怎麼說,後來認識的人更加真實可信,”他毫不動搖,泰然自若,把“後來認識的更加真實可信”這幾個字說得有闆有眼,清清楚楚。
夏綠蒂沒有再聽下去。
她的眼光落在他們剛走進來的樓梯間裡,那種豪華的氣派給她印象頗深:寬闊的大理石欄杆,寬敞的樓梯,可以安詳舒适地一級級登上,古雅的陳設,精緻的布置,到處呈現出優美高雅的風味。
在樓梯的第一層平台上,有幾個白色的壁龛,放置着古色古香的希臘青銅像,青銅像前有一隻青銅的靈,擱置在大理石的基座上,擺出一副十分警惕的姿勢,面對着來人。
奧古斯特·馮·歌德和一個仆人已經站在平台上迎候客人,小歌德的臉龐和身體雖然有點虛胖,倒是相貌堂堂,波形的鬈發分開在兩邊,穿了一件花緞背心,圍了一條絲質領巾,大禮服上佩戴着勳章。
他領他們在樓梯上向接待室走去,走了幾級,又回到下面去迎接其他的來賓。
于是,由那位仆人來領路了。
他是個小夥子,态度莊嚴穩重,穿一套金黃鈕扣的藍色号衣和一件黃條子背心,引導裡德爾夫婦、夏綠蒂母女和這家的其他三位朋友繼續向上走去,一面幫助他們脫掉外衣。
到了華麗的樓梯的頂端,又出現一番華貴、優雅、富于藝術氣息的景象。
進門口的邊牆上,有一組繪畫,影影綽綽地呈現在明亮的牆面上,夏綠蒂認識這組繪畫名叫《睡眠與死亡》:畫面上有兩個少年,相互把手臂摟着另一個的肩頭;門的上方是一組白色的浮雕,作為門楣;門前有一塊藍色的琺琅闆,上面有“歡迎”兩字,指向室内。
唷!夏綠蒂心裡想,受到了鼓舞。
我們到底是受歡迎的。
說什麼沉默寡言,疲倦乏力?不過這小家夥搞到的住宅多漂亮呀!——當年他住在韋茨拉爾谷物市場旁邊的時候可要簡樸多了。
唷,那兒牆上還有我的剪影,那是我們出于善意、友誼和憐憫才送給他的,像那本書
我有沒有一種特别的權利,把這塊歡迎的牌子看作是為我而設? 當她在妹妹身旁踏進敞開着的客廳時,她對那種不習慣的禮儀有點兒吃驚,那位仆人正式地報出了踏進客廳的客人的姓名,也喊出她的名銜:“克斯特納參議夫人!”接待室布置得相當精緻,裡面有一架大鋼琴,然而和寬敞的樓梯間相比,不過是中等大小,未免使人有點兒失望。
從敞開着的兩扇邊門望去,可以看到裡面房間的情景,已經有幾位客人在裡面,兩男一女,他們正站在一座巨大的朱諾女神的胸像近旁,一聽見通報聲,就中斷了談話,把他們的注意力轉向了來客——尤其注意其中一位客人,這連她本人也心裡明白——準備進行介紹。
可是,在同一時刻,那位穿号衣的仆人又通報了新來的客人:基姆斯宮廷大臣和夫人,他們是由屋主人的兒子陪伴着走進來的,緊跟着他們的是邁爾夫人和裡默爾夫人。
正像通常在小小的範圍裡請客那樣,路程很短,被邀請的客人差不多一下子都到齊了,于是就籠統地進行介紹,夏綠蒂是這一小群客人中的中心人物,由裡默爾博士和年輕的馮·歌德先生把那些不相識的人一一介紹給她:基姆斯夫婦,總建築師庫德雷和夫人,來自弗賴堡的礦務監督維爾納先生,他住在“太子旅館”裡,還有裡默爾夫人和邁爾夫人。
她知道,她這次在這兒露面,引起了多大的好奇心,至少那些女士,也許還帶着一點兒壞心眼的味道,必要的話,她要用莊嚴的姿态面對這種情況,盡力抑制腦袋顫動的習慣,這個動作在這種境況下反而變得格外強烈了。
所有的人懷着各各不同的感情注意到她這一弱點,它與她那少女般的外表形成一個奇怪的對照;她,一個秀麗嬌小的人兒,穿了一件隻達到腳踝部分的輕飄飄的白色外衣,胸前的褶層上佩了一枚飾針,系着淺紅色的蝴蝶結,腳上穿一雙有鈕孔的黑色高跟靴,又緊又小,站在那兒,看來有點古怪,她那灰白的頭發覆蓋在光潔的前額上,臉容卻無法挽救地顯得蒼老了,雙頰已松弛,中間長着一張模樣兒可愛的嘴巴,嘴角邊隐隐約約露出俏皮的笑容,一個小小的鼻子泛出稚氣的紅色,脈脈含情的眼睛透露出又溫柔又疲倦的神色……她就這樣接受了那些在場衆人的問候,他們對她說,她能夠在這城市裡作短時期的停留,使他們感到多麼高興,同時他們又感到何等榮幸,能出席這樣一個意味深長、值得記憶的重逢場面。
站在她身旁的,是她那“批評的良心”——如果我們這樣大膽稱呼年輕的小綠蒂的話。
她不時地行着深深的屈膝禮,在這一小群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中間,她格外顯得年輕,因為甚至連作家許茨也已經是四十四五歲的人了。
卡爾哥哥的這位女管家外表十分嚴肅,頭發光滑地分開在兩邊,垂落在耳朵上面,她穿一件樸素的暗紫色衣服,一條差不多像修道士般的上了漿的圓領圍在頸項上。
她冷冷地微笑着,人們向她說着有禮貌的應酬話,特别是對她媽媽說恭維話時,她卻皺緊了眉頭,把它們看作是故意諷刺。
媽媽的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