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作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不該有别的看法,歸根結蒂,他是誰呢?詩歌,壯麗燦爛的詩歌——上帝知道,确是這樣。
我也是一個詩人,我也是一個詩人,跟他當然沒法相比,那要差多了,我是懷着後悔的心情說這番話的。
要寫下《我的心跳個不停》,或者《甘尼邁特》,或者《你知道這塊土地嗎?》——唉,親愛的夫人,隻消能寫下其中一首,一個人還有什麼東西不願抛棄?要是他不得不作出犧牲的話。
不過,他常常用法蘭克福的鄉音作為韻腳,不可想象地把zeigen一字和weichen一起押韻,習慣地把它念成zeichen,要不就念成了zeischen,這樣的押韻使我無從下筆,因為首先我不是法蘭克福人,其次,在押韻方面,我不允許自己對它馬馬虎虎。
難道這些是他作品中僅有的弱點?不,完全不是,畢竟這是凡人的作品,不可能字字句句盡是不朽的傑作。
他自己也根本沒有這種妄想,這是事實。
‘有誰隻會寫出不朽的傑作?’他喜歡這麼說,這個說法也相當正确。
他青年時代的一位機靈的朋友,你當然認識他,就是那位默爾克[22],把《克拉維戈》[23]稱為一堆‘廢話’,歌德本人對這個見解似乎并不怎麼反感,他為此談過自己的意見:‘難道所有的作品都必須超人一等!’這是謙虛嗎?還是怎麼的?這是含糊其辭的謙虛,然而,在他的心底裡,卻是真正的謙虛,任何人處在他的地位上,也許不會像這樣謙虛,我甚至見到他有過垂頭喪氣的情況。
當他完成《親合力》的時候,他真的是情緒沮喪,隻是在後來才充滿信心,認為這部作品非常出色,不消說,它應該得到這樣的評價。
他對于贊美的話很敏感,樂于聽到别人說他已經寫成了一部傑作,盡管開始時他可能抱有很大的懷疑。
當然不該忘記,他的謙虛可以和他的自我意識結合在一起,而這種意識強烈得令人吃驚。
他能夠談論自己的怪癖,談到他的天性中的某些弱點和困難,而且還泰然自若地補充道:‘我把這種東西看作是我巨大優點的另一面。
’我可以向您保證,要是有人聽到他這番話,準會吃驚得張大了嘴合不攏來,對他這麼天真樸質差不多感到吃驚,即使承認,正是這種天真的素質和特殊天才的結合風靡了整個世界,難道人們因此就感到滿足?難道一個男人的犧牲因此也就合情合理?為什麼隻有他呢?當我讀到其他詩人,例如虔誠的克勞迪烏斯[24]、可愛的赫爾蒂[25]、高貴的馬蒂森[26]時,我常常這樣問我自己。
難道在他們的詩中不是像他的一樣響着自然界優美的聲音嗎?難道他們不是像他一樣有着熱情的内心,唱出親切悅耳的德意志旋律?《你又灑滿了樹叢和山谷》是一顆寶玉,隻要能寫出其中的兩節詩句,我甯願抛棄我的博士文憑。
不過,那位萬德斯貝克[27]的《月亮上升了》也不比它遜色多少,要是他寫出了赫爾蒂的《五月之夜》:‘銀色的月亮什麼時候窺探叢林?’難道他要臉紅?根本不會。
恰恰相反!要是在他的身旁清脆地響起了别人的聲音,人們隻能感到高興,他們并沒有被他的偉大所壓倒而無所作為,卻是像他一樣質樸地高唱低吟,仿佛他并不存在似的。
因此,他們的詩歌應該受到更高的尊崇,不能僅僅取決于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因為還得有道德上的估價,看看它當時是在什麼條件下寫出來的。
我再問一下:為什麼隻有他呢?還有什麼東西起了作用,使他成為一個半神,把他上升到星空之中?偉大的性格嗎?可是對這些愛德華、塔索、克拉維戈,甚至對邁斯特和浮士德又是什麼評價?當他描繪自己時,他塑造了有問題的角色,兇犯和懦夫。
真的,最尊敬的夫人,我好多次想到那位英國人的《恺撒》[28]中卡修斯說的話:‘上帝啊!一個性格如此懦弱的人竟然在這雄偉壯麗的世界上獨占鳌頭,獨個兒赢得棕榈枝[29],真叫我驚訝。
’” 一陣沉默。
裡默爾的兩隻白皙的大手擱在手杖的彎柄上,他的右手的食指上戴着一隻金光閃閃的圖章戒指,這時,他的兩隻手明顯地顫動起來,老太太的頭顱也禁不住不停地點動。
夏綠蒂說道: “博士先生,我幾乎能夠感到自己已到這個地步,非要為我的和我已故丈夫的青年時代的朋友辯護不可,要為《維特》作者辯護,您根本沒有提到這一部作品,雖然它是他的榮譽的基礎,而且在我的心目中仍舊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優秀的,我明顯地感到您——請您原諒——對他的偉大表示某種程度的反對。
不過,當我一想到您和這偉大的成就是如此休戚相關,決不比我和他的這種關系遜色,于是我要為他辯護的打算或義務也就消除了。
十三年來,您一直是他的朋友和助手,您的批評——不管我怎麼稱呼它——或者說,您的觀察是相當客觀的,令人敬慕,面對這種情況我的任何辯護都會顯得可笑,顯得十足是誤解。
我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不過我完全明白,有些事人們僅僅是說說而已,因為他們比任何人更加深信,哪怕他們的措詞是多麼糟,那位說話的對象也能輕易地忍受,所以,熱情的表達可能使用了惡意的言語,吹毛求疵成了歌功頌德的另一種形式。
我有沒有擊中了要害?” “您太仁慈了,”他回答,“您替那位需要辯護的人進行了辯護,同時又友善地指正了我說的話。
我坦白承認,我自己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不過從您的說話中推斷,我已經說了錯話。
我們的舌頭往往在小事情上作弄我們,說話中容易說漏了嘴,迸出一兩個産生極富于喜劇性效果的字眼,使我們自己不得不和聽衆一起哈哈大笑。
不過在大的事情上,我們也大量說錯話,因為有一個神道躲在我們的嘴巴裡長久地扭轉我們的話頭,于是,在我們想要辱罵的地方卻說出贊美的言語,當我們想要祝福的時候卻說了詛咒。
我想象在天國的大廳裡,也因為這類嘴巴的失誤而充滿了荷馬式的笑聲[30]。
嚴格地說,對于偉人偉業,如果隻會說:‘偉大,偉大!’就顯得無用,不夠,而如果說一些可愛的話語來描寫魅力的頂峰又近乎愚蠢,所以我們采用了這樣的說話形式——出現在這地球上的偉業的最動人的形式:詩人的天才;那種至高至美的形式,魅力能夠把它擡到偉大的頂峰。
它處身于我們中間,用天使般的嘴巴說話。
是用天使般的嘴巴,最尊敬的夫人!要是您願意,請打開他的作品,打開這部傑作,隻消讀一讀那段‘舞台序幕’[31]——今天早晨我在等待理發師的時候又重新把它讀過一遍——,或者讀一讀如《蒼蠅之死的寓言》這樣一首輕松愉快的然而含意深刻的小詩:
‘它貪婪地吸啜着這奸詐的飲料,
叮住不放,從第一口起就受到誘惑;
它感到甜滋滋的,那柔細的
小腿的關節卻已經癱瘓……’
我從這無限富饒的寶藏中選擇這一首而沒有選擇别的詩歌,雖然完全出于碰巧,是随便選出來的,然而難道它不是十足從天使的嘴巴裡吐出來嗎?難道不是從十全十美的神仙的嘴巴裡說出來的嗎?正像那些舞台劇、歌謠、故事或者德國格言,哪一個不是烙上了最富有個性、富有魅力的印記——《哀格蒙特》式的魅力!我這樣稱呼它,而這個劇本所以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因為它具有一種完美的一緻性和内在的和諧,主角的魅力配合着由主角所表演的劇情的魅力都是十全十美,無懈可擊。
或者拿他的散文、故事或長篇小說來說吧,我模糊地記得,我們也許已經接觸到這個題目,或許是我剛才無意中提到的。
同它們相比,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更具有黃金般的誘惑力,也沒有比它更謙遜、更愉快、更親切的了。
從外在的意義上來說,沒有浮華誇張的感情,沒有崇高的東西——雖然它的内在的含義是出奇的崇高,而其他任何表達的形式,盡管多半非常出色,與它相比就顯得平淡無奇。
沒有官樣文章,沒有傳教士式的裝腔作勢,沒有誇誇其談,也不言過其實,沒有閃電般的火光,也沒有響雷般的激情——親愛的夫人,在這平靜輕柔的低語中,響着上帝的說話。
也許有人把它說成是枯燥乏味,甚至說它純粹是拘泥細節,不,他所說的雖然總是走向極端,卻總是采取中庸的調子,那麼克制,那麼謙遜,那種勇敢是謹慎的,那種大膽是巧妙的,那種詩歌的節拍是沒有缺點的。
哦,我可能又是措詞不當,不過,我向您起誓——雖然這種事很少适宜于使用狂妄的誓言——,盡管我應用了矛盾的表達方式,但我卻是在盡我最大的努力說出真相。
我要想說的是,一切都是用中等的音域和強度吐露出來的,地地道道的中庸,完全是幹巴巴的,然而這是世界上從未見到過的最放肆的散文形式:新創的詞彙微笑地孕育着令人心醉神迷的含義,充溢着歡樂的機智隽永的韻味,像純粹的黃金,或者用他家鄉的土音,說成了‘王金’,恰是美妙無比——韻律和諧,語調動聽,充滿了機敏天真的魔力,表現着有克制的大膽。
” “您說得妙極了,裡默爾博士。
我懷着感激的心情聽着,欣賞您精确的說法。
您的說話方式表明您對自己提到的事情是經過了長期敏銳的觀察,傾注了最熱烈的關懷。
然而我還是要讓您知道,當您在讨論這個不尋常的題目時,您說您自己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我猜想這是您在為自己的失言辯護。
我沒法否認,我的高興和贊美絕不是表明我完全同意和滿意。
您的頌揚——也許是非常确切——總是含有貶低的味道,說話的聲調中總是帶着點吹毛求疵,它在我的内心中引起了不安,使我要想反駁,我的内心促使我要把它稱為胡言亂語。
對偉人偉業老是隻會嚷嚷‘偉大!偉大!’也許是愚蠢的。
您也許甯願談得精确,請相信我,我不能不承認這樣一種精确的描述是出于對詩人的愛。
不過,請原諒我提出這樣的問題:難道這種精确的描述能夠恰切地表達詩人創作的激情?” “激情,”裡默爾應了一聲。
他深深地點了幾下頭,倚在他的手杖上,雙手慢慢地握住手杖的柄。
突然他停住不動,擺動着的頭顱改變了方向,有力地向左向右搖晃起來。
“您錯了,”他說,“這不是激情。
這是另外的東西,我不知道是什麼,也許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我們可以說,那是大徹大悟,但并不是激情。
您能想象上帝是有激情的嗎?您是不可能想象的。
上帝是激情的對象,可是對上帝來說,這種激情必然是陌生的。
人們禁不住把一種特殊的冷漠,一種毀滅性的沉着歸因于他。
上帝為了什麼應該産生激情?他應該站在哪一邊呢?因為他是那個整體,所以他是他自己的當事人,他站在自己一邊,他的态度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冷嘲。
我不是神學家,最尊敬的夫人,我也不是哲學家,可是我的經驗常常引導我推測那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的,就是全部與一無所有即虛無之間的統一性關系。
如果可以容許我們從這個可怕的字眼推論出一種信仰,一種制度,一種世界觀,那麼就可能恰當地把精神上的無所不包和精神上的虛無主義等同起來。
這樣推論下去,那麼,把上帝和魔鬼看作是截然相反的對立面是完全錯誤的,更正确地說,魔性僅僅是神性的一個方面——那個反面,但是為什麼是反面呢?那另一面又是什麼呢?如果上帝就是宇宙萬物全部,那麼他也是那魔鬼,所以,一個人顯然不可能一方面接近神性而同時又不接近魔性,可以這麼說:上天用一隻眼睛以慈愛的目光望着你,而另一隻眼睛呢?卻是像地獄一樣,用它來投給你冰冷的否定和最具有破壞作用的中立性目光。
不過,親愛的夫人,不管它們是緊靠在一起還是相距很遠,那是兩隻眼睛形成了一個目光,現在我來問您: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目光,使兩隻眼睛的可怕的矛盾在這種目光中統一起來?我來告訴您,告訴您也告訴我:這是藝術的目光,絕對藝術的目光,是絕對的愛,同時也是絕對的毀滅或冷漠,它表明它可怕地臨近于神性-魔性的境界,我們把達到這種境界稱之為‘偉大’。
現在您明白了吧。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似乎理解到這正是我從理發師那兒聽到您到達的消息後立刻就想對您說的話;我知道,這些話您是會感興趣的,而且,它促使我到這兒來,為的是使我自己解除苦惱。
您可以想象,每天都親眼看到這個現象,親身經曆它,這絕不是件小事,絕不是小小的激動,那意味着某種過度緊張的感受,可是要使我離開這個地方到那決不會出現類似現象的羅斯托克去,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允許我在這個話題上再描述一番——我相信從您的表情上看來,您樂意聽我再談下去——簡單地說,如果我可以再饒舌幾句,談談這個現象的話,我想說一下經常提到的《聖經》上雅各的祝福詞,那是在《創世記》的最後部分,您大概也記得,談到約瑟,全能者必将‘天上所有的福,地裡所藏的福’統統賜給他。
請原諒我把話題扯遠了,不過僅僅表面上如此,我的思路仍舊很敏捷,不會喪失談話的線索。
我們正在談論最偉大的天賦和最驚異的稚氣統一在一個人身上,而這樣的合二為一對人類産生了最大的魅力。
談到那祝福詞,那是自然的和精神的雙重祝福詞,是對整個人類的祝福詞——雖然它也同時很像是一個詛咒,一種恐懼;人類,其中大部分基本上屬于自然世界,而其餘部分,可以說是決定性部分,卻屬于精神世界。
我們可以說,它形成了一個相當可笑的形象,然而卻産生令人恐懼的印象,仿佛我們是用一條腿站在一個世界上,而另一條腿站在另一個世界上——一種折斷脖子的危險姿勢,正如基督教義教導我們的,使我們極其深刻、極其生動地感到它的難處。
作為一個基督徒,就要對這種可怕的、常常是可恥的情況有清醒的估計,渴望從自然的束縛中求得解脫,進入純粹的精神世界中去。
基督教義就是渴求,——我想我在這一點上沒有說錯吧。
我似乎又說得離題了——請您别為此感到吃驚!我并沒有忘記本題,我仍是牢牢地把線索緊握在自己的手裡。
因為現在正在談論剛才提到的偉大的現象,關于那位偉人的現象,事實上,他是個人,同時又偉大,這樣的話,那種祝福似的詛咒,那種可怕的人類的雙重處境在他身上似乎達到了極點,同時又立刻消除,——我說消除,是在如下的意義上來說的,就是不能把他和渴求或熱望聯系起來,因為那個合二為一的祝福詞,從上面的蒼天和底下的地裡,已喪失了詛咒的含義,變成一個和諧的公式,我不願稱它是不謙遜的和諧,但是至少是一種非屈辱的和諧——一種絕對高貴的和諧和人世間幸福的标志。
在那位偉大人物的身上,這種精神達到了高峰,然而并沒有違背自然,因為在他身上,精神具有這樣一種性格,它信賴自然,正如信賴創造精神本身一樣,因為它在某種情況下和自然聯結在一起,而且和創造關系密切。
精神是自然的弟兄,它願意向它吐露自己的秘密;因為創造對其他成分來說,是一種親似姐妹的因素,它把精神和自然聯結起來,兩者在創造的撮合下成為一體了。
這就是那偉大人物具有的偉大心靈,同時也是自然的寵兒和知音,是一種違反基督教教義的和諧和人類偉大的現象——您會明白,是這樣的人物把一個人牢牢束縛住了,不是九年,也不是十四年,而是整整一輩子,違背了它,一個男子漢的榮譽感就永遠不能堅持下去,如果這種堅持意味着放棄和他的交往的話。
我記得我談過甜的榮譽和苦的榮譽,我規定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别。
可是,能為這樣的人物服務,有哪一種榮譽能夠比它更甜?比享有在他身邊生活的特權和每天吸啜他的目光更甜?——不停地,從第一口起就被迷住。
您問我,在他跟前是不是感到輕松?我模糊地記得,我們曾談到,在他旁邊時感到特别輕松,然而也産生某種恐懼和不安的感覺,使你有時候不能再在椅子上坐下去,而是巴不得跑開……現在我記起那種相關的關系,我們談到他的容忍,他的認同,他的調和——我想您可能這樣稱呼它們,不過這可能會引起誤解,因為這使人想到寬容和基督教義或類似的東西,可是調和不是個獨立的現象,它依據于宇宙萬物與一無所有、包羅萬象與虛無烏有、上帝與魔鬼的統一,事實上是這種統一的結果,根本和寬容無關,它導緻了最奇特的冷漠,親愛的夫人,它導緻絕對藝術的中性和不偏不倚,隻有它自己的一面,正像一首小詩裡說的:‘她的事無足輕重,’換句話說,一種無所不包的諷刺。
有一次在馬車上他對我說:‘諷刺是鹽的核心,有了它,菜肴才會有滋味。
’我禁不住張大了嘴巴,不僅如此,一聽到這句話,一股冷氣直透我的背脊;最尊敬的夫人,您看得出,我并不像那種必須學會怎樣去害怕和吃驚的人,我坦率承認,我很容易感到畏懼,這兒無疑地就有足夠的原因。
您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無論什麼東西沒有加上一點諷刺,也就沒有滋味。
這就是虛無主義。
這是虛無主義本身,這是除了那種絕對藝術以外絕滅一切激情,如果你能把它稱為激情的話。
我永遠忘不了他這個說法,雖然總的說來我已經觀察到——這是一種有點令人害怕的觀察——人們很容易把他說過的話忘掉。
是的,很容易忘掉。
這可能部分地由于人們愛他,非常注意他說話時的聲音,注意他的目光和表情,而對于他說的話反而不夠注意。
恰當地說,如果除去了他的目光、聲音和表情,那麼,他的說話本身也許不剩多少了,因為它們是完全屬于他個人的東西,和他所說的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已達到不同尋常的程度,我敢說,如果沒有那些個人的因素,他對事物的表達就會顯得不真實。
情況也許是如此,我不會否認它。
然而,光是如此,還不足說明人們為什麼容易忘掉他所說的話,這一定還另有原因,就存在于他說話表達的本身,這裡我想到他那些表達中常常包含着矛盾,包含着不可名狀的模棱兩可的味道,看來那是自然和絕對藝術之間的矛盾,使他的說話不夠具體,難以理解,不容易記牢。
可憐的人性隻有依靠道德才能被人記住,人們不能記住非道德的東西,而是記住基本的、中性的以及惡意地被誤解的東西,總而言之,是那精靈的東西——讓我們堅持這個字眼:我已說過‘精靈的’——從那漫不經心的和具有毀滅性容忍的世界中說明事物的性質。
這是一個沒有宗旨、沒有目标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上,善與惡都同樣有諷刺的權利,人們不能記住它,因為他們不能信任它,然而他們也對它感到無限的信心,這種情況表明,人們不得不用模棱兩可的态度對待模棱兩可。
因為,親愛的夫人,無限的信心來源于巨大的善良心願,那是與精靈密切關聯的,然而也同時與它對立,以至于一方面質問:‘你可知道人類需要的是什麼?’一方面回答:‘一個純粹的字眼激發了美妙的事業。
人們隻是感到自身的需要太迫切了,樂意認真聽取意見。
’所以,從十分善良的心願中産生的自然精靈和那無所不包的諷刺就成為道德,不過,坦率地說,人們給予它的非同尋常的信任完全是不道德的——否則就不會是非同尋常。
這在它那方面是基本的、自然的和無所不包的。
這是不道德的,可是對于一個善良的心願卻充滿了信心,這使得人們擁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忏悔師和大教養所,那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們可以對他傾訴一切,能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因為人們感到他會樂意幫助人類,使這個世界适合于他們,還教育他們怎樣生活下去——不是出于尊重他們,而是出于愛,或者毋甯說是出于同情;我們選擇這個字眼,因為它更接近于在他面前人們所具有的健康感覺。
我回到這個話題上來,因為我在這個話題上還沒有充分表明我的看法——同情這個字眼比另一個字眼更合适,更能表達清楚,更少傷感。
我們說,健康本身并不是傷感的,而是——您看我怎樣費力地尋找字眼——親切的可感覺的。
不過也有矛盾方面,因為那也包含着極大的憂慮和恐懼。
我曾說起,由于驚恐,沒法安靜地坐在椅子上,而是從坐位上逃離開去,這種感覺一定和那健康感覺的非精神、非傷感以及非道德的性質有關;不過,最主要的,我們必須記住,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主要不是來源于感覺本身,而是源于健康感覺的同一來源,我是指來源于全部和一無所有的統一性,來源于絕對藝術和諷刺一切的那個範疇。
那裡面并不包含着幸福,親愛的夫人,我因此常常懷有猜疑不定的感覺,有時使我的心似乎要爆炸似的。
您想一想那位普羅托斯[32],他變幻着種種形狀,每個形狀都能随心所欲地變幻,然而他始終是普羅托斯,但是也始終是另外一人,他實際上‘什麼人也不是’——允許我問您一聲,您會認為這是一個幸福的人嗎?他是一個神,或者像一個神,我們馬上感到他的神性。
我們的祖先教導我們,神的身上有一股特殊的香氣,我們憑這股香氣就立刻認出來了。
我們在他的身邊呼吸到這種神的氣味,也認出這個神和他的神性,這是一個無法形容的愉快的印象。
不過,當我們說‘一個神’的時候,我們也是指某種非基督的因素,無論如何不合乎基督教義。
對世界上好的東西沒有信仰,沒有旗幟鮮明的态度,我們可以說:沒有感情,也沒有激情,因為激情是歸屬于理想世界的,而成為自然的神卻根本不重視觀念,這是一種沒有信仰的神,沒有感情,或者僅僅以同情和某種愛撫的形式表現出來,它那實質是無所不包的懷疑主義,普羅托斯式的懷疑主義。
我們千萬不要被我們所感到的那個出奇的愉快的印象引入歧途,以為這裡面寓藏着幸福。
因為,除非我完全弄錯了,幸福是僅僅寓藏在信仰和激情中的,不錯,它也寓藏在同伴情誼中,不過絕不是寓藏在精靈性的嘲弄和破壞性的冷漠中。
神的氣味——噢,是的!這種氣味是永遠聞不厭的。
不過,一個人擁有九年加四年的時光享用這種神奇的靈氣,他不會沒有某種經驗,不會體驗不到某些現象的。
關于這一些,它們無疑地使人懷着戰栗的感覺認識到我所說的關于幸福的含義,那裡面有着大量的悶悶不樂、厭惡和絕望的沉默。
一個人如果受到命運的作弄,有機會和他待在一起,一定會體驗到這些現象,倒不是在他做主人接待客人的時候,不,他不允許自己這樣,而是在他作為客人的時候,他就陷入憂郁的沉默中,陰郁地閉緊了嘴巴,在室内亂走,從一個角隅走到另一個角隅。
您可以想象這種災難性的壓抑場面!周圍鴉雀無聲——因為在他沉默的時候,誰還會說話呢?要是他起身離開,大家也就悄悄地回家,沮喪地讷讷道:‘他是沒精打采,’他是經常有點兒這般模樣。
我們看到他表現出冷漠,僵硬,在一本正經地拘泥禮節的舉動後面隐藏着秘密的窘迫情緒,又突然奇怪地顯得疲勞衰弱,然後又是按下列的次序一個個地方往返,成了個刻闆的循環:魏瑪-耶拿[33]-卡爾斯巴特[34]-耶拿-魏瑪;日益滋長的孤獨感,僵化,暴君般的頑固,迂腐,怪僻,耍魔術般的裝模作樣。
親愛的尊敬的夫人,這一切并不僅僅因為年齡的關系,上了年紀也不需要這樣,我在這裡看到的和聽到的,卻是些使人有點驚駭的充溢着懷疑主義的迹象以及精靈般的諷刺,在這裡面,代替激情的,是最令人驚異的忙忙碌碌,迷信時間以及奇妙的生活秩序,人并不受到重視——人是野獸,而且永遠不會變好。
它不相信概念——自由,祖國,所有這一切都不合乎自然,都是不足道的東西。
不過,要是它意味着絕對藝術,那麼,難道它僅僅相信藝術嗎?并非如此,我尊敬的夫人。
其實,它對此顯得信心十足。
我曾經聽他說過:‘一首詩根本沒有什麼。
你可知道,一首詩好似人們給世界的一個吻。
可是接吻是不會生出孩子來的。
’說完後,他再也不願說什麼了。
哦,要是我沒有弄錯,您是要想說些什麼吧?” 他向她伸出了手,仿佛要請她發言,這隻手抖得厲害,叫人看了難受,甚至令人不安;可是他似乎并沒有注意到這一切,夏綠蒂迫切地希望他把手縮回去,他卻照舊伸着,好像遭到地震似的,抖動不止的手指在空中停留了很久。
這個人看來是精疲力竭了,這是沒有什麼奇怪的,一個人一口氣談了這麼久,在這樣一個話題上談得這樣滔滔不絕,隽永而熱烈。
的确,這位博士對這個話題顯然十分關心,他要是不談得舌焦唇幹,精疲力竭,那才怪呢!夏綠蒂是注意到這個征象的,而且——用她的來訪者一個心愛的字眼來說——她是帶着“驚恐”注意到這個征象,她甚至感到厭惡:他的臉色蒼白,汗珠停留在前額上,一雙牛眼愣愣地凝視着,通常愛發牢騷的嘴巴這時張開着,呼吸沉重急速,可以聽見他的喘息聲,他這副臉容,活像是個悲劇角色的扮相。
喘息和身體的顫動總算慢慢地平息了。
夏綠蒂顯得非常勇敢,因為沒有一個敏感的女性看到一個男人當着她的面激動得直喘氣會感到舒适,感到合乎禮貌,不管他的激動有它的原因,而且她自己也十分興奮和激動,甚至很狂烈,她卻非常勇敢地對那個關于接吻的玩笑般的譬喻報以一陣大笑,這樣,氣氛就和緩下來了。
事實上,她把它當作一個暗示,她做了一個動作作為回答,裡默爾認為這是她要說話的信号——不錯,雖然她自己也不太清楚究竟要說些什麼。
但她終于說話了,顯然是随便說說的: “親愛的博士先生,你要想知道什麼呢?要是他把詩歌比作一個吻,那沒有壞處,也沒有什麼不公道。
恰恰相反,它倒是個非常美妙的比喻,把詩歌比喻詩一樣的事物,這是把它對生活和現實作了個恰當的珍重的對比……你要不要想知道,”她突然問道,仿佛她想出了辦法,可以使這個狂熱的男人冷靜下來,把他的思路引導到另一個軌道上去,“我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幾個孩子?——十一個,要是我把上帝又接回去的兩個也計算在内的話。
原諒我自誇自贊。
我是個熱情的母親,我也像那些自豪的媽媽一樣,樂意讓她們的光照耀,誇耀她們的天賜之福。
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婦女講這樣的話,是用不着害怕自己犯了彌天大罪,像那位信仰異教的王後那樣——她叫什麼來着?妮俄柏[35],她就遭到了這樣的災難。
順便提一下,我的家庭裡孩子成群,這麼多的孩子并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在我家的‘德意志騎士團’公館裡,我們曾經有過十六個孩子,要不是死掉五個的話,——對這一小群孩子,在我自己成為母親之前就扮演了母親的角色。
他們在這世界上都獲得一定的名聲,我還記得我的弟弟漢斯,他跟歌德特别親熱,當那本《維特》寄來後在屋子裡一個個傳閱時,他真是歡欣雀躍——歌德寄給我們兩冊,我們把書拆成幾帖,拆成散頁,讓大家同時欣賞,小家夥們看到自己的家庭情況那麼精緻地描述在一本小說中,無不興高采烈,尤其是活潑的漢斯比别人更高興,盡管我的丈夫和我對這種公開暴露我們私生活的情況感到震驚,感到受了很大的傷害,而且在那麼多的真情實事中滲入了那麼多虛構的情節……” 那位來訪者開始恢複常态,他插嘴了:“我正要向您打聽,有關當時你們這些情感的情況。
” “我隻是這樣想起,”夏綠蒂繼續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提起它的,我不願停留在這個問題上。
傷口已經結瘢,簡直連疤瘢也沒有留下,原先的創痛早已抛在腦後了。
我想起了‘滲入’這個詞,因為當時在争論中它也扮演了一個角色,這位朋友在回信中熱烈地為自己辯護,反對這個措詞。
看來這是觸到了他的痛處。
‘不是滲入,而是交織,’他寫道,‘你和别人恰恰錯了!’好吧,就算交織吧。
對我們來說,這個說法既沒有使事情變得更好,也沒有變得更壞。
他也試圖撫慰克斯特納,說他不是阿爾貝特,根本不是,——可是如果人們認為他就是阿爾貝特,解釋還有什麼用?他倒沒有宣稱說我不是綠蒂,他通過我的丈夫,給了我非常熱情的問候,轉告我:我的名字被成千個敬慕的嘴唇崇敬地念叨着,他認為,這樣足以抵消那些長舌婦的
我也是一個詩人,我也是一個詩人,跟他當然沒法相比,那要差多了,我是懷着後悔的心情說這番話的。
要寫下《我的心跳個不停》,或者《甘尼邁特》,或者《你知道這塊土地嗎?》——唉,親愛的夫人,隻消能寫下其中一首,一個人還有什麼東西不願抛棄?要是他不得不作出犧牲的話。
不過,他常常用法蘭克福的鄉音作為韻腳,不可想象地把zeigen一字和weichen一起押韻,習慣地把它念成zeichen,要不就念成了zeischen,這樣的押韻使我無從下筆,因為首先我不是法蘭克福人,其次,在押韻方面,我不允許自己對它馬馬虎虎。
難道這些是他作品中僅有的弱點?不,完全不是,畢竟這是凡人的作品,不可能字字句句盡是不朽的傑作。
他自己也根本沒有這種妄想,這是事實。
‘有誰隻會寫出不朽的傑作?’他喜歡這麼說,這個說法也相當正确。
他青年時代的一位機靈的朋友,你當然認識他,就是那位默爾克
當他完成《親合力》的時候,他真的是情緒沮喪,隻是在後來才充滿信心,認為這部作品非常出色,不消說,它應該得到這樣的評價。
他對于贊美的話很敏感,樂于聽到别人說他已經寫成了一部傑作,盡管開始時他可能抱有很大的懷疑。
當然不該忘記,他的謙虛可以和他的自我意識結合在一起,而這種意識強烈得令人吃驚。
他能夠談論自己的怪癖,談到他的天性中的某些弱點和困難,而且還泰然自若地補充道:‘我把這種東西看作是我巨大優點的另一面。
’我可以向您保證,要是有人聽到他這番話,準會吃驚得張大了嘴合不攏來,對他這麼天真樸質差不多感到吃驚,即使承認,正是這種天真的素質和特殊天才的結合風靡了整個世界,難道人們因此就感到滿足?難道一個男人的犧牲因此也就合情合理?為什麼隻有他呢?當我讀到其他詩人,例如虔誠的克勞迪烏斯
難道在他們的詩中不是像他的一樣響着自然界優美的聲音嗎?難道他們不是像他一樣有着熱情的内心,唱出親切悅耳的德意志旋律?《你又灑滿了樹叢和山谷》是一顆寶玉,隻要能寫出其中的兩節詩句,我甯願抛棄我的博士文憑。
不過,那位萬德斯貝克
恰恰相反!要是在他的身旁清脆地響起了别人的聲音,人們隻能感到高興,他們并沒有被他的偉大所壓倒而無所作為,卻是像他一樣質樸地高唱低吟,仿佛他并不存在似的。
因此,他們的詩歌應該受到更高的尊崇,不能僅僅取決于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因為還得有道德上的估價,看看它當時是在什麼條件下寫出來的。
我再問一下:為什麼隻有他呢?還有什麼東西起了作用,使他成為一個半神,把他上升到星空之中?偉大的性格嗎?可是對這些愛德華、塔索、克拉維戈,甚至對邁斯特和浮士德又是什麼評價?當他描繪自己時,他塑造了有問題的角色,兇犯和懦夫。
真的,最尊敬的夫人,我好多次想到那位英國人的《恺撒》
’” 一陣沉默。
裡默爾的兩隻白皙的大手擱在手杖的彎柄上,他的右手的食指上戴着一隻金光閃閃的圖章戒指,這時,他的兩隻手明顯地顫動起來,老太太的頭顱也禁不住不停地點動。
夏綠蒂說道: “博士先生,我幾乎能夠感到自己已到這個地步,非要為我的和我已故丈夫的青年時代的朋友辯護不可,要為《維特》作者辯護,您根本沒有提到這一部作品,雖然它是他的榮譽的基礎,而且在我的心目中仍舊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優秀的,我明顯地感到您——請您原諒——對他的偉大表示某種程度的反對。
不過,當我一想到您和這偉大的成就是如此休戚相關,決不比我和他的這種關系遜色,于是我要為他辯護的打算或義務也就消除了。
十三年來,您一直是他的朋友和助手,您的批評——不管我怎麼稱呼它——或者說,您的觀察是相當客觀的,令人敬慕,面對這種情況我的任何辯護都會顯得可笑,顯得十足是誤解。
我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不過我完全明白,有些事人們僅僅是說說而已,因為他們比任何人更加深信,哪怕他們的措詞是多麼糟,那位說話的對象也能輕易地忍受,所以,熱情的表達可能使用了惡意的言語,吹毛求疵成了歌功頌德的另一種形式。
我有沒有擊中了要害?” “您太仁慈了,”他回答,“您替那位需要辯護的人進行了辯護,同時又友善地指正了我說的話。
我坦白承認,我自己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不過從您的說話中推斷,我已經說了錯話。
我們的舌頭往往在小事情上作弄我們,說話中容易說漏了嘴,迸出一兩個産生極富于喜劇性效果的字眼,使我們自己不得不和聽衆一起哈哈大笑。
不過在大的事情上,我們也大量說錯話,因為有一個神道躲在我們的嘴巴裡長久地扭轉我們的話頭,于是,在我們想要辱罵的地方卻說出贊美的言語,當我們想要祝福的時候卻說了詛咒。
我想象在天國的大廳裡,也因為這類嘴巴的失誤而充滿了荷馬式的笑聲
嚴格地說,對于偉人偉業,如果隻會說:‘偉大,偉大!’就顯得無用,不夠,而如果說一些可愛的話語來描寫魅力的頂峰又近乎愚蠢,所以我們采用了這樣的說話形式——出現在這地球上的偉業的最動人的形式:詩人的天才;那種至高至美的形式,魅力能夠把它擡到偉大的頂峰。
它處身于我們中間,用天使般的嘴巴說話。
是用天使般的嘴巴,最尊敬的夫人!要是您願意,請打開他的作品,打開這部傑作,隻消讀一讀那段‘舞台序幕’
或者拿他的散文、故事或長篇小說來說吧,我模糊地記得,我們也許已經接觸到這個題目,或許是我剛才無意中提到的。
同它們相比,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更具有黃金般的誘惑力,也沒有比它更謙遜、更愉快、更親切的了。
從外在的意義上來說,沒有浮華誇張的感情,沒有崇高的東西——雖然它的内在的含義是出奇的崇高,而其他任何表達的形式,盡管多半非常出色,與它相比就顯得平淡無奇。
沒有官樣文章,沒有傳教士式的裝腔作勢,沒有誇誇其談,也不言過其實,沒有閃電般的火光,也沒有響雷般的激情——親愛的夫人,在這平靜輕柔的低語中,響着上帝的說話。
也許有人把它說成是枯燥乏味,甚至說它純粹是拘泥細節,不,他所說的雖然總是走向極端,卻總是采取中庸的調子,那麼克制,那麼謙遜,那種勇敢是謹慎的,那種大膽是巧妙的,那種詩歌的節拍是沒有缺點的。
哦,我可能又是措詞不當,不過,我向您起誓——雖然這種事很少适宜于使用狂妄的誓言——,盡管我應用了矛盾的表達方式,但我卻是在盡我最大的努力說出真相。
我要想說的是,一切都是用中等的音域和強度吐露出來的,地地道道的中庸,完全是幹巴巴的,然而這是世界上從未見到過的最放肆的散文形式:新創的詞彙微笑地孕育着令人心醉神迷的含義,充溢着歡樂的機智隽永的韻味,像純粹的黃金,或者用他家鄉的土音,說成了‘王金’,恰是美妙無比——韻律和諧,語調動聽,充滿了機敏天真的魔力,表現着有克制的大膽。
” “您說得妙極了,裡默爾博士。
我懷着感激的心情聽着,欣賞您精确的說法。
您的說話方式表明您對自己提到的事情是經過了長期敏銳的觀察,傾注了最熱烈的關懷。
然而我還是要讓您知道,當您在讨論這個不尋常的題目時,您說您自己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我猜想這是您在為自己的失言辯護。
我沒法否認,我的高興和贊美絕不是表明我完全同意和滿意。
您的頌揚——也許是非常确切——總是含有貶低的味道,說話的聲調中總是帶着點吹毛求疵,它在我的内心中引起了不安,使我要想反駁,我的内心促使我要把它稱為胡言亂語。
對偉人偉業老是隻會嚷嚷‘偉大!偉大!’也許是愚蠢的。
您也許甯願談得精确,請相信我,我不能不承認這樣一種精确的描述是出于對詩人的愛。
不過,請原諒我提出這樣的問題:難道這種精确的描述能夠恰切地表達詩人創作的激情?” “激情,”裡默爾應了一聲。
他深深地點了幾下頭,倚在他的手杖上,雙手慢慢地握住手杖的柄。
突然他停住不動,擺動着的頭顱改變了方向,有力地向左向右搖晃起來。
“您錯了,”他說,“這不是激情。
這是另外的東西,我不知道是什麼,也許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我們可以說,那是大徹大悟,但并不是激情。
您能想象上帝是有激情的嗎?您是不可能想象的。
上帝是激情的對象,可是對上帝來說,這種激情必然是陌生的。
人們禁不住把一種特殊的冷漠,一種毀滅性的沉着歸因于他。
上帝為了什麼應該産生激情?他應該站在哪一邊呢?因為他是那個整體,所以他是他自己的當事人,他站在自己一邊,他的态度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冷嘲。
我不是神學家,最尊敬的夫人,我也不是哲學家,可是我的經驗常常引導我推測那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的,就是全部與一無所有即虛無之間的統一性關系。
如果可以容許我們從這個可怕的字眼推論出一種信仰,一種制度,一種世界觀,那麼就可能恰當地把精神上的無所不包和精神上的虛無主義等同起來。
這樣推論下去,那麼,把上帝和魔鬼看作是截然相反的對立面是完全錯誤的,更正确地說,魔性僅僅是神性的一個方面——那個反面,但是為什麼是反面呢?那另一面又是什麼呢?如果上帝就是宇宙萬物全部,那麼他也是那魔鬼,所以,一個人顯然不可能一方面接近神性而同時又不接近魔性,可以這麼說:上天用一隻眼睛以慈愛的目光望着你,而另一隻眼睛呢?卻是像地獄一樣,用它來投給你冰冷的否定和最具有破壞作用的中立性目光。
不過,親愛的夫人,不管它們是緊靠在一起還是相距很遠,那是兩隻眼睛形成了一個目光,現在我來問您: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目光,使兩隻眼睛的可怕的矛盾在這種目光中統一起來?我來告訴您,告訴您也告訴我:這是藝術的目光,絕對藝術的目光,是絕對的愛,同時也是絕對的毀滅或冷漠,它表明它可怕地臨近于神性-魔性的境界,我們把達到這種境界稱之為‘偉大’。
現在您明白了吧。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似乎理解到這正是我從理發師那兒聽到您到達的消息後立刻就想對您說的話;我知道,這些話您是會感興趣的,而且,它促使我到這兒來,為的是使我自己解除苦惱。
您可以想象,每天都親眼看到這個現象,親身經曆它,這絕不是件小事,絕不是小小的激動,那意味着某種過度緊張的感受,可是要使我離開這個地方到那決不會出現類似現象的羅斯托克去,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允許我在這個話題上再描述一番——我相信從您的表情上看來,您樂意聽我再談下去——簡單地說,如果我可以再饒舌幾句,談談這個現象的話,我想說一下經常提到的《聖經》上雅各的祝福詞,那是在《創世記》的最後部分,您大概也記得,談到約瑟,全能者必将‘天上所有的福,地裡所藏的福’統統賜給他。
請原諒我把話題扯遠了,不過僅僅表面上如此,我的思路仍舊很敏捷,不會喪失談話的線索。
我們正在談論最偉大的天賦和最驚異的稚氣統一在一個人身上,而這樣的合二為一對人類産生了最大的魅力。
談到那祝福詞,那是自然的和精神的雙重祝福詞,是對整個人類的祝福詞——雖然它也同時很像是一個詛咒,一種恐懼;人類,其中大部分基本上屬于自然世界,而其餘部分,可以說是決定性部分,卻屬于精神世界。
我們可以說,它形成了一個相當可笑的形象,然而卻産生令人恐懼的印象,仿佛我們是用一條腿站在一個世界上,而另一條腿站在另一個世界上——一種折斷脖子的危險姿勢,正如基督教義教導我們的,使我們極其深刻、極其生動地感到它的難處。
作為一個基督徒,就要對這種可怕的、常常是可恥的情況有清醒的估計,渴望從自然的束縛中求得解脫,進入純粹的精神世界中去。
基督教義就是渴求,——我想我在這一點上沒有說錯吧。
我似乎又說得離題了——請您别為此感到吃驚!我并沒有忘記本題,我仍是牢牢地把線索緊握在自己的手裡。
因為現在正在談論剛才提到的偉大的現象,關于那位偉人的現象,事實上,他是個人,同時又偉大,這樣的話,那種祝福似的詛咒,那種可怕的人類的雙重處境在他身上似乎達到了極點,同時又立刻消除,——我說消除,是在如下的意義上來說的,就是不能把他和渴求或熱望聯系起來,因為那個合二為一的祝福詞,從上面的蒼天和底下的地裡,已喪失了詛咒的含義,變成一個和諧的公式,我不願稱它是不謙遜的和諧,但是至少是一種非屈辱的和諧——一種絕對高貴的和諧和人世間幸福的标志。
在那位偉大人物的身上,這種精神達到了高峰,然而并沒有違背自然,因為在他身上,精神具有這樣一種性格,它信賴自然,正如信賴創造精神本身一樣,因為它在某種情況下和自然聯結在一起,而且和創造關系密切。
精神是自然的弟兄,它願意向它吐露自己的秘密;因為創造對其他成分來說,是一種親似姐妹的因素,它把精神和自然聯結起來,兩者在創造的撮合下成為一體了。
這就是那偉大人物具有的偉大心靈,同時也是自然的寵兒和知音,是一種違反基督教教義的和諧和人類偉大的現象——您會明白,是這樣的人物把一個人牢牢束縛住了,不是九年,也不是十四年,而是整整一輩子,違背了它,一個男子漢的榮譽感就永遠不能堅持下去,如果這種堅持意味着放棄和他的交往的話。
我記得我談過甜的榮譽和苦的榮譽,我規定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别。
可是,能為這樣的人物服務,有哪一種榮譽能夠比它更甜?比享有在他身邊生活的特權和每天吸啜他的目光更甜?——不停地,從第一口起就被迷住。
您問我,在他跟前是不是感到輕松?我模糊地記得,我們曾談到,在他旁邊時感到特别輕松,然而也産生某種恐懼和不安的感覺,使你有時候不能再在椅子上坐下去,而是巴不得跑開……現在我記起那種相關的關系,我們談到他的容忍,他的認同,他的調和——我想您可能這樣稱呼它們,不過這可能會引起誤解,因為這使人想到寬容和基督教義或類似的東西,可是調和不是個獨立的現象,它依據于宇宙萬物與一無所有、包羅萬象與虛無烏有、上帝與魔鬼的統一,事實上是這種統一的結果,根本和寬容無關,它導緻了最奇特的冷漠,親愛的夫人,它導緻絕對藝術的中性和不偏不倚,隻有它自己的一面,正像一首小詩裡說的:‘她的事無足輕重,’換句話說,一種無所不包的諷刺。
有一次在馬車上他對我說:‘諷刺是鹽的核心,有了它,菜肴才會有滋味。
’我禁不住張大了嘴巴,不僅如此,一聽到這句話,一股冷氣直透我的背脊;最尊敬的夫人,您看得出,我并不像那種必須學會怎樣去害怕和吃驚的人,我坦率承認,我很容易感到畏懼,這兒無疑地就有足夠的原因。
您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無論什麼東西沒有加上一點諷刺,也就沒有滋味。
這就是虛無主義。
這是虛無主義本身,這是除了那種絕對藝術以外絕滅一切激情,如果你能把它稱為激情的話。
我永遠忘不了他這個說法,雖然總的說來我已經觀察到——這是一種有點令人害怕的觀察——人們很容易把他說過的話忘掉。
是的,很容易忘掉。
這可能部分地由于人們愛他,非常注意他說話時的聲音,注意他的目光和表情,而對于他說的話反而不夠注意。
恰當地說,如果除去了他的目光、聲音和表情,那麼,他的說話本身也許不剩多少了,因為它們是完全屬于他個人的東西,和他所說的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已達到不同尋常的程度,我敢說,如果沒有那些個人的因素,他對事物的表達就會顯得不真實。
情況也許是如此,我不會否認它。
然而,光是如此,還不足說明人們為什麼容易忘掉他所說的話,這一定還另有原因,就存在于他說話表達的本身,這裡我想到他那些表達中常常包含着矛盾,包含着不可名狀的模棱兩可的味道,看來那是自然和絕對藝術之間的矛盾,使他的說話不夠具體,難以理解,不容易記牢。
可憐的人性隻有依靠道德才能被人記住,人們不能記住非道德的東西,而是記住基本的、中性的以及惡意地被誤解的東西,總而言之,是那精靈的東西——讓我們堅持這個字眼:我已說過‘精靈的’——從那漫不經心的和具有毀滅性容忍的世界中說明事物的性質。
這是一個沒有宗旨、沒有目标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上,善與惡都同樣有諷刺的權利,人們不能記住它,因為他們不能信任它,然而他們也對它感到無限的信心,這種情況表明,人們不得不用模棱兩可的态度對待模棱兩可。
因為,親愛的夫人,無限的信心來源于巨大的善良心願,那是與精靈密切關聯的,然而也同時與它對立,以至于一方面質問:‘你可知道人類需要的是什麼?’一方面回答:‘一個純粹的字眼激發了美妙的事業。
人們隻是感到自身的需要太迫切了,樂意認真聽取意見。
’所以,從十分善良的心願中産生的自然精靈和那無所不包的諷刺就成為道德,不過,坦率地說,人們給予它的非同尋常的信任完全是不道德的——否則就不會是非同尋常。
這在它那方面是基本的、自然的和無所不包的。
這是不道德的,可是對于一個善良的心願卻充滿了信心,這使得人們擁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忏悔師和大教養所,那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們可以對他傾訴一切,能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因為人們感到他會樂意幫助人類,使這個世界适合于他們,還教育他們怎樣生活下去——不是出于尊重他們,而是出于愛,或者毋甯說是出于同情;我們選擇這個字眼,因為它更接近于在他面前人們所具有的健康感覺。
我回到這個話題上來,因為我在這個話題上還沒有充分表明我的看法——同情這個字眼比另一個字眼更合适,更能表達清楚,更少傷感。
我們說,健康本身并不是傷感的,而是——您看我怎樣費力地尋找字眼——親切的可感覺的。
不過也有矛盾方面,因為那也包含着極大的憂慮和恐懼。
我曾說起,由于驚恐,沒法安靜地坐在椅子上,而是從坐位上逃離開去,這種感覺一定和那健康感覺的非精神、非傷感以及非道德的性質有關;不過,最主要的,我們必須記住,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主要不是來源于感覺本身,而是源于健康感覺的同一來源,我是指來源于全部和一無所有的統一性,來源于絕對藝術和諷刺一切的那個範疇。
那裡面并不包含着幸福,親愛的夫人,我因此常常懷有猜疑不定的感覺,有時使我的心似乎要爆炸似的。
您想一想那位普羅托斯
我們的祖先教導我們,神的身上有一股特殊的香氣,我們憑這股香氣就立刻認出來了。
我們在他的身邊呼吸到這種神的氣味,也認出這個神和他的神性,這是一個無法形容的愉快的印象。
不過,當我們說‘一個神’的時候,我們也是指某種非基督的因素,無論如何不合乎基督教義。
對世界上好的東西沒有信仰,沒有旗幟鮮明的态度,我們可以說:沒有感情,也沒有激情,因為激情是歸屬于理想世界的,而成為自然的神卻根本不重視觀念,這是一種沒有信仰的神,沒有感情,或者僅僅以同情和某種愛撫的形式表現出來,它那實質是無所不包的懷疑主義,普羅托斯式的懷疑主義。
我們千萬不要被我們所感到的那個出奇的愉快的印象引入歧途,以為這裡面寓藏着幸福。
因為,除非我完全弄錯了,幸福是僅僅寓藏在信仰和激情中的,不錯,它也寓藏在同伴情誼中,不過絕不是寓藏在精靈性的嘲弄和破壞性的冷漠中。
神的氣味——噢,是的!這種氣味是永遠聞不厭的。
不過,一個人擁有九年加四年的時光享用這種神奇的靈氣,他不會沒有某種經驗,不會體驗不到某些現象的。
關于這一些,它們無疑地使人懷着戰栗的感覺認識到我所說的關于幸福的含義,那裡面有着大量的悶悶不樂、厭惡和絕望的沉默。
一個人如果受到命運的作弄,有機會和他待在一起,一定會體驗到這些現象,倒不是在他做主人接待客人的時候,不,他不允許自己這樣,而是在他作為客人的時候,他就陷入憂郁的沉默中,陰郁地閉緊了嘴巴,在室内亂走,從一個角隅走到另一個角隅。
您可以想象這種災難性的壓抑場面!周圍鴉雀無聲——因為在他沉默的時候,誰還會說話呢?要是他起身離開,大家也就悄悄地回家,沮喪地讷讷道:‘他是沒精打采,’他是經常有點兒這般模樣。
我們看到他表現出冷漠,僵硬,在一本正經地拘泥禮節的舉動後面隐藏着秘密的窘迫情緒,又突然奇怪地顯得疲勞衰弱,然後又是按下列的次序一個個地方往返,成了個刻闆的循環:魏瑪-耶拿
親愛的尊敬的夫人,這一切并不僅僅因為年齡的關系,上了年紀也不需要這樣,我在這裡看到的和聽到的,卻是些使人有點驚駭的充溢着懷疑主義的迹象以及精靈般的諷刺,在這裡面,代替激情的,是最令人驚異的忙忙碌碌,迷信時間以及奇妙的生活秩序,人并不受到重視——人是野獸,而且永遠不會變好。
它不相信概念——自由,祖國,所有這一切都不合乎自然,都是不足道的東西。
不過,要是它意味着絕對藝術,那麼,難道它僅僅相信藝術嗎?并非如此,我尊敬的夫人。
其實,它對此顯得信心十足。
我曾經聽他說過:‘一首詩根本沒有什麼。
你可知道,一首詩好似人們給世界的一個吻。
可是接吻是不會生出孩子來的。
’說完後,他再也不願說什麼了。
哦,要是我沒有弄錯,您是要想說些什麼吧?” 他向她伸出了手,仿佛要請她發言,這隻手抖得厲害,叫人看了難受,甚至令人不安;可是他似乎并沒有注意到這一切,夏綠蒂迫切地希望他把手縮回去,他卻照舊伸着,好像遭到地震似的,抖動不止的手指在空中停留了很久。
這個人看來是精疲力竭了,這是沒有什麼奇怪的,一個人一口氣談了這麼久,在這樣一個話題上談得這樣滔滔不絕,隽永而熱烈。
的确,這位博士對這個話題顯然十分關心,他要是不談得舌焦唇幹,精疲力竭,那才怪呢!夏綠蒂是注意到這個征象的,而且——用她的來訪者一個心愛的字眼來說——她是帶着“驚恐”注意到這個征象,她甚至感到厭惡:他的臉色蒼白,汗珠停留在前額上,一雙牛眼愣愣地凝視着,通常愛發牢騷的嘴巴這時張開着,呼吸沉重急速,可以聽見他的喘息聲,他這副臉容,活像是個悲劇角色的扮相。
喘息和身體的顫動總算慢慢地平息了。
夏綠蒂顯得非常勇敢,因為沒有一個敏感的女性看到一個男人當着她的面激動得直喘氣會感到舒适,感到合乎禮貌,不管他的激動有它的原因,而且她自己也十分興奮和激動,甚至很狂烈,她卻非常勇敢地對那個關于接吻的玩笑般的譬喻報以一陣大笑,這樣,氣氛就和緩下來了。
事實上,她把它當作一個暗示,她做了一個動作作為回答,裡默爾認為這是她要說話的信号——不錯,雖然她自己也不太清楚究竟要說些什麼。
但她終于說話了,顯然是随便說說的: “親愛的博士先生,你要想知道什麼呢?要是他把詩歌比作一個吻,那沒有壞處,也沒有什麼不公道。
恰恰相反,它倒是個非常美妙的比喻,把詩歌比喻詩一樣的事物,這是把它對生活和現實作了個恰當的珍重的對比……你要不要想知道,”她突然問道,仿佛她想出了辦法,可以使這個狂熱的男人冷靜下來,把他的思路引導到另一個軌道上去,“我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幾個孩子?——十一個,要是我把上帝又接回去的兩個也計算在内的話。
原諒我自誇自贊。
我是個熱情的母親,我也像那些自豪的媽媽一樣,樂意讓她們的光照耀,誇耀她們的天賜之福。
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婦女講這樣的話,是用不着害怕自己犯了彌天大罪,像那位信仰異教的王後那樣——她叫什麼來着?妮俄柏
順便提一下,我的家庭裡孩子成群,這麼多的孩子并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在我家的‘德意志騎士團’公館裡,我們曾經有過十六個孩子,要不是死掉五個的話,——對這一小群孩子,在我自己成為母親之前就扮演了母親的角色。
他們在這世界上都獲得一定的名聲,我還記得我的弟弟漢斯,他跟歌德特别親熱,當那本《維特》寄來後在屋子裡一個個傳閱時,他真是歡欣雀躍——歌德寄給我們兩冊,我們把書拆成幾帖,拆成散頁,讓大家同時欣賞,小家夥們看到自己的家庭情況那麼精緻地描述在一本小說中,無不興高采烈,尤其是活潑的漢斯比别人更高興,盡管我的丈夫和我對這種公開暴露我們私生活的情況感到震驚,感到受了很大的傷害,而且在那麼多的真情實事中滲入了那麼多虛構的情節……” 那位來訪者開始恢複常态,他插嘴了:“我正要向您打聽,有關當時你們這些情感的情況。
” “我隻是這樣想起,”夏綠蒂繼續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提起它的,我不願停留在這個問題上。
傷口已經結瘢,簡直連疤瘢也沒有留下,原先的創痛早已抛在腦後了。
我想起了‘滲入’這個詞,因為當時在争論中它也扮演了一個角色,這位朋友在回信中熱烈地為自己辯護,反對這個措詞。
看來這是觸到了他的痛處。
‘不是滲入,而是交織,’他寫道,‘你和别人恰恰錯了!’好吧,就算交織吧。
對我們來說,這個說法既沒有使事情變得更好,也沒有變得更壞。
他也試圖撫慰克斯特納,說他不是阿爾貝特,根本不是,——可是如果人們認為他就是阿爾貝特,解釋還有什麼用?他倒沒有宣稱說我不是綠蒂,他通過我的丈夫,給了我非常熱情的問候,轉告我:我的名字被成千個敬慕的嘴唇崇敬地念叨着,他認為,這樣足以抵消那些長舌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