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信任
關燈
小
中
大
化最大的是人口少了,年輕人都進城打工掙錢去了。
看着那些荒蕪或坍塌的老建築、挂着鎖頭的新建水泥房以及積滿灰塵的公共設施,他不得不感歎人口遷移給鄉村帶來的影響。
人口少了活力就沒了,仿佛作品沒有讀者,産品沒有買家,文化的需要和供應鍊在不知不覺中切斷。
如今的鄉村基本上由留守老人和兒童代言,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文化,于是,一個教授或者說城市居住者便給他們總結概括和建議,這樣的藥方有意義嗎?雖然他也質疑,但為了結題他必須建立起自己的角度,并相信自己的角度具有前瞻性,因此在敲上最後一個句号的時候,他還是像每次寫完論文那樣興奮不已。
他習慣性地叫了一聲咚咚,以為她會聞聲而來,坐在他的大腿上聽他講一遍立意,或聽他朗讀某個精彩段落。
熱戀時她總是這樣,結婚後偶爾這樣,但近五年來她已經不這樣了,他叫她僅僅是保留一份幻想。
果然,屋外沒有響應,他看了看時間,二十點,她在監督喚雨洗澡,既聽不到他的呼叫也沒有時間理睬他。
于是,他按捺住興奮,決定推遲發布這一消息。
推遲到什麼時候?他想最佳時機應該是二十二點四十分,這時她已經洗完澡,正在卧室裡保養皮膚。
他認為她說的“寫完了我們慶祝慶祝”是指過一次久違的夫妻生活,因為過去他們就是這樣慶祝的。
美滋滋地想着,他雖然按住了那個興奮卻沒按住這個興奮,興奮就像點燃的炮仗哔哔叭叭地炸了起來,讓他的身體提前進入狀态,并有了生機勃勃的反應。
趁她還沒出來,他趕緊鑽到另一間浴室洗澡,一邊洗一邊想前一次過夫妻生活的時間,但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太久了,就像在想某個曆史事件。
他準時扭開主卧的門,看見她坐在床邊往身上塗護膚品,席夢思一閃一閃的仿佛在故意挑逗,也像在為他的下一步工作預熱。
他想現在進來真是明智,好多事情能夠辦成靠的就是選對時間。
她雖然看見他進來了,但姿勢并沒有改變,塗了護膚品的手仍然在頸部和胸部搓揉。
他徑直走到她面前,說親愛的,我的論文寫完了。
“是嗎?祝賀。
”她微笑着擡起頭,手停在左胸,仿佛突然聽到了一首神聖的歌曲那樣屏氣凝神。
他張開雙臂想擁抱她。
她忽地站起來,從他正在合圍的手臂裡鑽出去,走到梳妝台前才站住。
他說難道你不想慶祝一下嗎?她說明天晚上,你得給我一點時間準備。
“為什麼不是今晚?”他合攏的手臂懸在空中,好像摟住了她似的,嘴巴還對着懷裡的空氣啧啧地吻了一下。
她下意識地用手護住臉蛋,說我的慶祝地點不在這裡。
“那在什麼地方?” “明天你就知道了。
” “可今晚會顯得很漫長,要不我們先排練排練?”他想難道她要選地方玩情調嗎? “排練個頭。
”說完,她打開門做了一個請他出去的手勢。
他翻起白眼,抱着那團空氣走出去,直到她把門關上了他才放下雙手,用力地甩着,仿佛要甩掉憤怒。
68 他的等待從她出門那一刻開始。
吃完早餐,她就帶着喚雨出門了,出門前她說下午我會來接你。
他想她會把地點選在什麼地方?大概率會是五星級賓館,但願她别選擇藍湖大酒店。
上午他把論文改了一遍,中午睡了一個午覺,下午開始在衣帽間挑衣服。
我竟然也挑衣服?他一邊挑一邊批評自己,一邊批評自己一邊在鏡子前試穿。
他試了一件又一件,每件似乎都不理想,仿佛第一次相親那麼苛刻。
最後他挑了一套西服,就差打領帶了。
西服是他多年前為了參加國際會議而買的,隻穿一次便挂在衣櫃裡,原因是他受不了西服的約束,穿上它兩邊肩膀仿佛貼了傷濕止痛膏,随時都感覺到肩膀的存在,而且兩隻手臂的活動幅度也不能大,一大就會被扯回來,可是現在,他卻主動選擇它。
他把西服熨了一遍,每個皺褶每個起伏或凹坑都熨平了。
十六點十分,他穿上西服在客廳裡走來走去,一是想适應服裝對自己的控制,二是緩解等待中的焦慮。
他發現自己已經不會跟冉咚咚打交道了,每句話每個動作每個要求都不像過去那樣脫口而出,而總是要在腦海裡打幾個筋鬥才小心翼翼地說出來,連語調重音語氣都不對,自己聽着都覺得别扭。
十七點,他接到她的短信:“五分鐘後到達。
”他趕緊下樓,站在路邊等她。
她把車開到他面前,他鑽進副駕位,看見她也穿了一套西服,真是不謀而合。
那麼,她在哪裡換的服裝?他想,出門時她穿的可是風衣。
他知道她在兩個地方備有衣服,一是單位,一是荷塘小區自家那套房子。
這麼說她選擇的地點是另一個家裡,也不錯,雖然沒有高檔賓館浪漫卻讓人心裡踏實。
三十分鐘後,他們到達荷塘小區十五棟,停好車,兩人高高興興地進了電梯。
電梯裡沒人,他急不可待地伸手拍了拍她的臀部。
她把他的手打開,說你不知道電梯裡有攝像頭嗎?他說我又沒摸别人,管他什麼攝像頭。
叮的一聲,電梯停在十一樓,他們走出來。
他又拍了拍她的臀部,這次她沒反感,似乎默許了。
但當她掏出鑰匙打開家門後,他才明白他的判斷錯得離譜,原來她說的慶祝不是他想的慶祝。
滿屋的喧嘩像一股強氣流沖出門來,差點把他推倒。
喚雨、父母以及嶽父母站在客廳,笑盈盈地看着他們。
餐桌擺滿了菜,每個位置上都放着酒杯。
衆人落座。
他一看就知道主菜是她做的,配菜分别出自母親和嶽母之手,白酒是嶽父帶來的,紅酒是父親帶的。
他想好久沒跟家人聚了,确實需要一次這樣的慶祝,心裡泛起一絲感動。
他不是被她感動,而是被這一群人感動,他們就像一團溫暖的氣體包裹着他,就像大氣層保護地球那樣保護着他,盡管平時很少看見他們。
他想舉杯緻辭,但她搶在他前面舉起紅酒杯,說今天主要是祝賀達夫完成了課題。
大家歡呼,碰杯聲和祝賀聲響成一片,好像他獲得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似的。
他忽然想醉,于是頻頻以敬酒的名義敬自己。
很快他就迷糊了,周圍的聲音漸漸變成了塊狀團塊糨糊狀。
不知過了多久,冉咚咚說要不要拍張合影?大家響應,紛紛站立,但慕達夫已醉得站不起來了。
一雙手扶起他的左膀,另一雙手抓起他的右臂。
他被扶到C位,大家以他為中心依次排列,但誰來拍照成了問題。
冉咚咚說她來拍。
父親不同意,說你不能缺席,還是我來拍吧。
嶽父說親家,你也不能缺席,我是記者我來拍吧。
大家謙讓着争論着,好像誰拍誰就出局了似的。
冉咚咚說安靜。
客廳裡忽然沒了聲音。
冉咚咚說每人輪流拍一張,大家不都在照片上了嗎?說完,她先拍了一張,然後再換其他人拍。
隻有慕達夫和喚雨沒有出列,他們一個眼花手晃,一個還不會拍照。
慕達夫醒來已是次日九點,他發現自己睡在主卧的雙人床上,竟然變成了整張床的主人。
這不是冉咚咚的空間嗎,我怎麼把它占領了?但一看窗簾,他才想起這是荷塘小區的家。
他爬起來,看見餐廳和客廳打掃得幹幹淨淨,廚房的杯盤碗盞擺得整整齊齊,說明昨天晚上冉咚咚收拾好這一切才離去。
除了冉咚咚,沒人知道他昨晚為什麼要喝醉。
從進門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們的婚姻已走到了盡頭。
過去她請家人聚會都是在西江大學的那個家裡,那邊既寬敞又方便,但昨晚她為什麼要在這裡請?因為她想讓親人們過來幫他暖暖場子,讓他适應這裡,所以她的祝賀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祝賀他做完課題,一層是祝賀他喬遷新居。
别人聽不出來他聽得出來,她也是知道他聽出來了才沒有阻止他喝醉。
按協議現在他可以不跟她辦離婚手續,除非她把“大坑案”破了。
破了案才辦離婚,這是她自己寫在合同上的,當時她信心滿滿以為案件很快就能偵破,沒想到越查案件越複雜,直到現在她都不知道兇手在哪裡。
僅憑這一條,他就可以把她拖得又累又煩,但是,他不想做卡列甯那樣的人。
當年他讀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時,對卡列甯故意不跟安娜辦離婚手續耿耿于懷,沒想到現在他也得面臨這一難題。
手機叮咚,他拿起來一看,是她發過來的一張合影。
他依稀記得昨晚拍了好幾張,但她隻發了她拍的這一張。
這一張裡沒有她,也就是說她主動出局了,她再也不願意出現在這個家庭的合影裡了。
他撥通電話,問她在哪裡?她說樓下。
他下樓,看見她坐在他的車子裡。
他說為什麼開我的車?她說我不敢保證我的情緒不失控,關鍵時刻還是男人開比較安全。
說完,她下車,繞過去坐到副駕位。
他坐到駕駛位,說你要不要再考慮考慮?她說我考慮得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他說有的婚姻是用來過日子的,有的婚姻是用來示範的,以前我覺得“過日子”重要,現在我認為“示範”更具社會意義,如果連我們都不守護了,那婚姻的信仰就會坍塌。
她說但是,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可恥的。
他說很遺憾,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你想要的那種“婚後情”。
她說我相信有,就像你相信無。
他們來到西江區婚姻登記處,在等待區等待,誰都不說話,仿佛該說的都說了,仿佛誰說話誰掉份。
直到工作人員叫了他們的名字,他們才站起來,走到離婚登記處辦了手續。
雖然他們的腦海都曾閃過十一年前在此領證的甜蜜情景,但很快他們就把回憶強行關閉,盡最大努力讓腦袋保持空白。
保持空白是需要毅力的,稍一松懈往事就會奔湧而至,瞬間把腦海淹沒。
他們好像在比賽潛水憋氣,看誰能讓空白保持得久一點更久一點,使自己看上去顯得比對方更冷靜,更不在乎,更沒心沒肺。
她知道如果不愛了就别心軟,誰心軟誰受到的傷害就越大,而他也明白越脆弱越需要僞裝。
出了大廳,她說如果你回家的話我就搭個順路車。
他想婚都離了,家還能叫家嗎?但他沒有糾正,空白的腦海頓時百感交集,連鼻子都一陣陣發酸,仿佛十一年時間是拿來浪費的,曾經的生活畫面前所未有地清晰。
他的心裡忽然湧起一股悲壯感,在朝停車場走去時竟然想走出自豪感,但當他一頭鑽進轎車時,孤獨感、被抛棄感和委屈感相約襲來,他禁不住伏在方向盤上失聲痛哭。
可他不能哭得太久,否則會引起她的懷疑。
三分鐘後,他抹幹眼淚,把車開出來停到她身邊。
她習慣性地打開前車門,但在上車的一刹那忽然把車門關上,捏過門把的手仿佛被燙了一下,不經意地甩了甩。
她猶豫着,甚至扭頭遙望遠處的出租車。
他按了一聲喇叭。
她打開後車門,像一個陌生人似的坐在後排,不喜不悲,不卑不亢,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好像剛剛處理完一件公務。
可是,車行兩公裡後她的腦海就決堤了。
她說你為什麼不堅持?他說堅持什麼?她說堅持不離。
“不是你說要離的嗎?”他窩了一肚子的火氣。
“其實,我一直希望你堅持,從提出離婚的那一刻起。
我希望你不要在協議上簽字,可你不僅簽了,簽的時候還甩了一個飛筆,好像挺潇灑,好像徹底解脫了。
别人離婚要麼一哭二鬧三上吊,可你一招都沒用,生怕一用就像買股票被套牢似的。
無論是生活或者工作你一直都在使用逆反心理,但唯獨在跟我離婚這件事情上你不逆反。
我知道你并不在乎我們的婚姻,雖然你口口聲聲說不想離,但潛意識卻在搭順路車,就坡下驢,既能順利把婚離了又不用背負道德責任,既能假裝痛苦地擺脫舊愛又能暗暗高興地投奔新歡。
好一個慕達夫,原來你一直在跟我将計就計。
” 他氣得用力踩了一腳刹車。
嘭的一聲,汽車被追尾了,一股沖力從後背傳導至前胸。
看着那些荒蕪或坍塌的老建築、挂着鎖頭的新建水泥房以及積滿灰塵的公共設施,他不得不感歎人口遷移給鄉村帶來的影響。
人口少了活力就沒了,仿佛作品沒有讀者,産品沒有買家,文化的需要和供應鍊在不知不覺中切斷。
如今的鄉村基本上由留守老人和兒童代言,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文化,于是,一個教授或者說城市居住者便給他們總結概括和建議,這樣的藥方有意義嗎?雖然他也質疑,但為了結題他必須建立起自己的角度,并相信自己的角度具有前瞻性,因此在敲上最後一個句号的時候,他還是像每次寫完論文那樣興奮不已。
他習慣性地叫了一聲咚咚,以為她會聞聲而來,坐在他的大腿上聽他講一遍立意,或聽他朗讀某個精彩段落。
熱戀時她總是這樣,結婚後偶爾這樣,但近五年來她已經不這樣了,他叫她僅僅是保留一份幻想。
果然,屋外沒有響應,他看了看時間,二十點,她在監督喚雨洗澡,既聽不到他的呼叫也沒有時間理睬他。
于是,他按捺住興奮,決定推遲發布這一消息。
推遲到什麼時候?他想最佳時機應該是二十二點四十分,這時她已經洗完澡,正在卧室裡保養皮膚。
他認為她說的“寫完了我們慶祝慶祝”是指過一次久違的夫妻生活,因為過去他們就是這樣慶祝的。
美滋滋地想着,他雖然按住了那個興奮卻沒按住這個興奮,興奮就像點燃的炮仗哔哔叭叭地炸了起來,讓他的身體提前進入狀态,并有了生機勃勃的反應。
趁她還沒出來,他趕緊鑽到另一間浴室洗澡,一邊洗一邊想前一次過夫妻生活的時間,但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太久了,就像在想某個曆史事件。
他準時扭開主卧的門,看見她坐在床邊往身上塗護膚品,席夢思一閃一閃的仿佛在故意挑逗,也像在為他的下一步工作預熱。
他想現在進來真是明智,好多事情能夠辦成靠的就是選對時間。
她雖然看見他進來了,但姿勢并沒有改變,塗了護膚品的手仍然在頸部和胸部搓揉。
他徑直走到她面前,說親愛的,我的論文寫完了。
“是嗎?祝賀。
”她微笑着擡起頭,手停在左胸,仿佛突然聽到了一首神聖的歌曲那樣屏氣凝神。
他張開雙臂想擁抱她。
她忽地站起來,從他正在合圍的手臂裡鑽出去,走到梳妝台前才站住。
他說難道你不想慶祝一下嗎?她說明天晚上,你得給我一點時間準備。
“為什麼不是今晚?”他合攏的手臂懸在空中,好像摟住了她似的,嘴巴還對着懷裡的空氣啧啧地吻了一下。
她下意識地用手護住臉蛋,說我的慶祝地點不在這裡。
“那在什麼地方?” “明天你就知道了。
” “可今晚會顯得很漫長,要不我們先排練排練?”他想難道她要選地方玩情調嗎? “排練個頭。
”說完,她打開門做了一個請他出去的手勢。
他翻起白眼,抱着那團空氣走出去,直到她把門關上了他才放下雙手,用力地甩着,仿佛要甩掉憤怒。
68 他的等待從她出門那一刻開始。
吃完早餐,她就帶着喚雨出門了,出門前她說下午我會來接你。
他想她會把地點選在什麼地方?大概率會是五星級賓館,但願她别選擇藍湖大酒店。
上午他把論文改了一遍,中午睡了一個午覺,下午開始在衣帽間挑衣服。
我竟然也挑衣服?他一邊挑一邊批評自己,一邊批評自己一邊在鏡子前試穿。
他試了一件又一件,每件似乎都不理想,仿佛第一次相親那麼苛刻。
最後他挑了一套西服,就差打領帶了。
西服是他多年前為了參加國際會議而買的,隻穿一次便挂在衣櫃裡,原因是他受不了西服的約束,穿上它兩邊肩膀仿佛貼了傷濕止痛膏,随時都感覺到肩膀的存在,而且兩隻手臂的活動幅度也不能大,一大就會被扯回來,可是現在,他卻主動選擇它。
他把西服熨了一遍,每個皺褶每個起伏或凹坑都熨平了。
十六點十分,他穿上西服在客廳裡走來走去,一是想适應服裝對自己的控制,二是緩解等待中的焦慮。
他發現自己已經不會跟冉咚咚打交道了,每句話每個動作每個要求都不像過去那樣脫口而出,而總是要在腦海裡打幾個筋鬥才小心翼翼地說出來,連語調重音語氣都不對,自己聽着都覺得别扭。
十七點,他接到她的短信:“五分鐘後到達。
”他趕緊下樓,站在路邊等她。
她把車開到他面前,他鑽進副駕位,看見她也穿了一套西服,真是不謀而合。
那麼,她在哪裡換的服裝?他想,出門時她穿的可是風衣。
他知道她在兩個地方備有衣服,一是單位,一是荷塘小區自家那套房子。
這麼說她選擇的地點是另一個家裡,也不錯,雖然沒有高檔賓館浪漫卻讓人心裡踏實。
三十分鐘後,他們到達荷塘小區十五棟,停好車,兩人高高興興地進了電梯。
電梯裡沒人,他急不可待地伸手拍了拍她的臀部。
她把他的手打開,說你不知道電梯裡有攝像頭嗎?他說我又沒摸别人,管他什麼攝像頭。
叮的一聲,電梯停在十一樓,他們走出來。
他又拍了拍她的臀部,這次她沒反感,似乎默許了。
但當她掏出鑰匙打開家門後,他才明白他的判斷錯得離譜,原來她說的慶祝不是他想的慶祝。
滿屋的喧嘩像一股強氣流沖出門來,差點把他推倒。
喚雨、父母以及嶽父母站在客廳,笑盈盈地看着他們。
餐桌擺滿了菜,每個位置上都放着酒杯。
衆人落座。
他一看就知道主菜是她做的,配菜分别出自母親和嶽母之手,白酒是嶽父帶來的,紅酒是父親帶的。
他想好久沒跟家人聚了,确實需要一次這樣的慶祝,心裡泛起一絲感動。
他不是被她感動,而是被這一群人感動,他們就像一團溫暖的氣體包裹着他,就像大氣層保護地球那樣保護着他,盡管平時很少看見他們。
他想舉杯緻辭,但她搶在他前面舉起紅酒杯,說今天主要是祝賀達夫完成了課題。
大家歡呼,碰杯聲和祝賀聲響成一片,好像他獲得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似的。
他忽然想醉,于是頻頻以敬酒的名義敬自己。
很快他就迷糊了,周圍的聲音漸漸變成了塊狀團塊糨糊狀。
不知過了多久,冉咚咚說要不要拍張合影?大家響應,紛紛站立,但慕達夫已醉得站不起來了。
一雙手扶起他的左膀,另一雙手抓起他的右臂。
他被扶到C位,大家以他為中心依次排列,但誰來拍照成了問題。
冉咚咚說她來拍。
父親不同意,說你不能缺席,還是我來拍吧。
嶽父說親家,你也不能缺席,我是記者我來拍吧。
大家謙讓着争論着,好像誰拍誰就出局了似的。
冉咚咚說安靜。
客廳裡忽然沒了聲音。
冉咚咚說每人輪流拍一張,大家不都在照片上了嗎?說完,她先拍了一張,然後再換其他人拍。
隻有慕達夫和喚雨沒有出列,他們一個眼花手晃,一個還不會拍照。
慕達夫醒來已是次日九點,他發現自己睡在主卧的雙人床上,竟然變成了整張床的主人。
這不是冉咚咚的空間嗎,我怎麼把它占領了?但一看窗簾,他才想起這是荷塘小區的家。
他爬起來,看見餐廳和客廳打掃得幹幹淨淨,廚房的杯盤碗盞擺得整整齊齊,說明昨天晚上冉咚咚收拾好這一切才離去。
除了冉咚咚,沒人知道他昨晚為什麼要喝醉。
從進門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們的婚姻已走到了盡頭。
過去她請家人聚會都是在西江大學的那個家裡,那邊既寬敞又方便,但昨晚她為什麼要在這裡請?因為她想讓親人們過來幫他暖暖場子,讓他适應這裡,所以她的祝賀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祝賀他做完課題,一層是祝賀他喬遷新居。
别人聽不出來他聽得出來,她也是知道他聽出來了才沒有阻止他喝醉。
按協議現在他可以不跟她辦離婚手續,除非她把“大坑案”破了。
破了案才辦離婚,這是她自己寫在合同上的,當時她信心滿滿以為案件很快就能偵破,沒想到越查案件越複雜,直到現在她都不知道兇手在哪裡。
僅憑這一條,他就可以把她拖得又累又煩,但是,他不想做卡列甯那樣的人。
當年他讀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時,對卡列甯故意不跟安娜辦離婚手續耿耿于懷,沒想到現在他也得面臨這一難題。
手機叮咚,他拿起來一看,是她發過來的一張合影。
他依稀記得昨晚拍了好幾張,但她隻發了她拍的這一張。
這一張裡沒有她,也就是說她主動出局了,她再也不願意出現在這個家庭的合影裡了。
他撥通電話,問她在哪裡?她說樓下。
他下樓,看見她坐在他的車子裡。
他說為什麼開我的車?她說我不敢保證我的情緒不失控,關鍵時刻還是男人開比較安全。
說完,她下車,繞過去坐到副駕位。
他坐到駕駛位,說你要不要再考慮考慮?她說我考慮得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他說有的婚姻是用來過日子的,有的婚姻是用來示範的,以前我覺得“過日子”重要,現在我認為“示範”更具社會意義,如果連我們都不守護了,那婚姻的信仰就會坍塌。
她說但是,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可恥的。
他說很遺憾,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你想要的那種“婚後情”。
她說我相信有,就像你相信無。
他們來到西江區婚姻登記處,在等待區等待,誰都不說話,仿佛該說的都說了,仿佛誰說話誰掉份。
直到工作人員叫了他們的名字,他們才站起來,走到離婚登記處辦了手續。
雖然他們的腦海都曾閃過十一年前在此領證的甜蜜情景,但很快他們就把回憶強行關閉,盡最大努力讓腦袋保持空白。
保持空白是需要毅力的,稍一松懈往事就會奔湧而至,瞬間把腦海淹沒。
他們好像在比賽潛水憋氣,看誰能讓空白保持得久一點更久一點,使自己看上去顯得比對方更冷靜,更不在乎,更沒心沒肺。
她知道如果不愛了就别心軟,誰心軟誰受到的傷害就越大,而他也明白越脆弱越需要僞裝。
出了大廳,她說如果你回家的話我就搭個順路車。
他想婚都離了,家還能叫家嗎?但他沒有糾正,空白的腦海頓時百感交集,連鼻子都一陣陣發酸,仿佛十一年時間是拿來浪費的,曾經的生活畫面前所未有地清晰。
他的心裡忽然湧起一股悲壯感,在朝停車場走去時竟然想走出自豪感,但當他一頭鑽進轎車時,孤獨感、被抛棄感和委屈感相約襲來,他禁不住伏在方向盤上失聲痛哭。
可他不能哭得太久,否則會引起她的懷疑。
三分鐘後,他抹幹眼淚,把車開出來停到她身邊。
她習慣性地打開前車門,但在上車的一刹那忽然把車門關上,捏過門把的手仿佛被燙了一下,不經意地甩了甩。
她猶豫着,甚至扭頭遙望遠處的出租車。
他按了一聲喇叭。
她打開後車門,像一個陌生人似的坐在後排,不喜不悲,不卑不亢,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好像剛剛處理完一件公務。
可是,車行兩公裡後她的腦海就決堤了。
她說你為什麼不堅持?他說堅持什麼?她說堅持不離。
“不是你說要離的嗎?”他窩了一肚子的火氣。
“其實,我一直希望你堅持,從提出離婚的那一刻起。
我希望你不要在協議上簽字,可你不僅簽了,簽的時候還甩了一個飛筆,好像挺潇灑,好像徹底解脫了。
别人離婚要麼一哭二鬧三上吊,可你一招都沒用,生怕一用就像買股票被套牢似的。
無論是生活或者工作你一直都在使用逆反心理,但唯獨在跟我離婚這件事情上你不逆反。
我知道你并不在乎我們的婚姻,雖然你口口聲聲說不想離,但潛意識卻在搭順路車,就坡下驢,既能順利把婚離了又不用背負道德責任,既能假裝痛苦地擺脫舊愛又能暗暗高興地投奔新歡。
好一個慕達夫,原來你一直在跟我将計就計。
” 他氣得用力踩了一腳刹車。
嘭的一聲,汽車被追尾了,一股沖力從後背傳導至前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