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借口
關燈
小
中
大
35
從車窗看出去,徐山川家别墅的窗口全黑,鐵門前的兩盞路燈尤其明亮,越是明亮的地方飛舞的蟲子越多。
天氣仍然悶熱,悶熱得冉咚咚想把車窗全部打開,但她怕暴露自己,隻能開一道縫。
自從徐山川翻供被釋放後,她一直沒放棄對他的懷疑。
一滴雨打在前玻璃窗上,接着三五滴無數滴,很快車殼上響起密密麻麻的擊打聲。
地面騰起一股熱浪,熱浪裡包含了水泥、油漆、植物等複雜的氣味,雨點濺入窗縫,風帶來絲絲涼爽。
她剛剛還緊繃繃的皮膚突然松弛,心情仿佛伸了一個懶腰。
燈光裡斜飄的雨線越來越密,越來越密,把兩盞路燈變成兩團模糊的帶刺邊的光球。
門口看不見了,雨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停,但她仍然不想撤退,除了害怕功虧一篑還包括不想回家。
每天下了班,她就把車開過來,以盯梢的名義熬到天亮,然後再回家補覺。
而那時慕達夫要麼出門辦事開會,要麼去上課了。
自從訂了那份離婚協議後,她就不想面對慕達夫,仿佛做學生時不想面對班主任,工作時不想面對領導,開會時不願坐在前排,有一種天然的排斥。
她的想法也在發生悄悄的改變,過去一直想赢,現在卻渴望挫敗,仿佛挫敗感能對沖挫敗,仿佛越是艱難越是受點皮肉之苦或身心遭到摧殘就越有可能破案,好像失敗者才配得上勝利,受過折磨的人方可享受幸福。
這麼想着,她的心裡便騰起一股悲壯。
悲壯不是虛拟,而像個沙袋真切地挂在胸口,由辦案的不順利以及婚姻的破裂等因素刺激形成。
雨聲夾雜着拍窗聲,拍窗聲響了許久她才醒來。
她竟然睡着了,而且還睡得深入,這是極少現象,似乎與天氣有關,但她馬上意識到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放松了警惕。
為什麼會放松警惕?是時間使人疲勞抑或盯梢隻是個借口?她無法在短時間内厘清。
窗外,站着一件雨衣,把整個副駕位窗門堵得嚴嚴實實。
她以為是壞人,各式各樣的壞人,包括強奸、搶劫和反盯梢等等。
正在她考慮應急方案時,雨衣忽然後退一步露出臉龐。
她頓時松了一口氣,把車門打開。
“沒吓着你吧?”慕達夫脫掉雨衣鑽進來。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她問,也在快速尋找答案。
“我已經跟蹤你五天了。
” “不可能,我這麼小心怎麼沒發現你?” “因為你顧得了腦袋顧不了屁股,或者說你對我已經形成了習慣性忽略。
” “為什麼跟蹤我?” “你整晚整晚不回家,我擔心,就打電話問邵天偉你在哪裡執勤,他請示淩芳後說了你的行蹤。
” “難道他們不怕你幹擾我辦案嗎?” “醒醒吧,這是他們放棄的目标,否則他們不會告訴我地點。
你以為你在辦案,但别人也許會認為你在找地方逃避。
家裡明明有大床,你卻偏要睡汽車,以至于他們都問我是不是夫妻感情出了問題?” “你是怎麼回答的?” “我先說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然後再給他們提了三個務必:一、請他們務必相信你的直覺,據我統計你的直覺百分之六十準确;二、請他們務必給你一點時間,隻要給時間你一定能把兇手揪出來;三、請他們務必支持你破案,因為除了破案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 “你說的準确率,也包括我對你出軌的直覺嗎?” “包括,但你的直覺也有百分之四十不準。
比如你懷疑我出軌,不準;你懷疑喚雨學習不用功,不準;你懷疑我不尊重冉不墨,不準;你懷疑我早就想離婚了,不準。
當然,也有你直覺準的,比如我喝酒确實是為了逃避,逃避不知道該怎樣才能讓你開心;我身上确實有自戀傾向,跟朋友們誇誇其談确實是為了掩蓋自卑。
又比如你懷疑我吵架後假睡是準的,你懷疑我喜歡有人追求是準的,你懷疑貝貞的丈夫洪安格是我叫來做和事佬是準的,你懷疑我收到内褲時第一個想到的人不是你是準的,甚至你懷疑我精神出軌也有可能是準的,但這一點有待商榷,因為我不知道腦海偶爾浮現别的女人算不算是精神出軌。
” “這麼說我現在盯梢的目标有百分之六十的犯罪可能性?” “按概率,完全有可能。
” “可百分之六十畢竟不等于百分之百,假如你住在這麼好的别墅裡,有美麗的妻子,乖巧的兒女,你會去殺人嗎?” “我不會,但這并不保證别人,有的人喜歡瞎折騰……” “就像我折騰婚姻,你幹嗎把這半句咽下去了?” 他的頭皮一麻,這正是他想說而又不敢說的,沒想到被她猜到,但他不能承認,說你又瞎猜。
她說如果你想托人辦一件絕密的事,你會托誰?“你。
”他脫口而出,以為她又在做心理測試。
她說這事女人辦不了。
他說那要看是什麼事?她說殺人。
他說問題是我不會殺人。
她說假如。
他想了想,說有血緣關系的。
她說為什麼非得有血緣?他說基因好感。
36 她戴上耳機,調大音量放慢音速,反複聆聽徐山川被監控後三個月的通話内容。
她已經聽了不下十遍,卻沒有發現任何疑點。
他在電話裡談生意,開玩笑,約朋友吃飯,K歌,包括泡妞,一切都表現得出人意料的正常,連聲音都沒抖一下。
但她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卻又不知道什麼地方不對勁。
為了找到這個不對勁,她一有空就聽,一聽心裡就踏實,仿佛花多少時間在這上面都值得。
漸漸地,聽他的通話内容竟成一種習慣,好像可以緩解壓力。
這天,她聽着聽着忽然靈光一閃,終于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那就是案發後他和沈小迎在三個月裡隻通了五次電話,而且内容簡短,語氣冰冷,都是關于接送孩子或回不回家吃飯的内容。
她找來案發前三個月他們的通話記錄,發現他們幾乎每天都通電話,最多的一天五次,雖然也是關于日常和孩子的話題,但語氣親切多有問候。
為什麼案發後夫妻之間的通話次數直線下跌?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都有反偵查意識,害怕竊聽。
冉咚咚統計他的通話情況,發現還有一人與他通話的次數銳減,由前三個月的二百七十次跌至後三個月的三十次,看上去極不正常,難道他們也在掩蓋什麼? 這人叫徐海濤,是徐山川的侄兒,現年三十一歲,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在徐山川父親的飲料廠工作五年,後入職邁克連鎖酒店總公司任徐山川的專職司機。
查他近六個月的手機通話語音,一個變聲電話引起冉咚咚的注意。
“變聲”第一次出現是案發後第四天晚十點,他說徐老闆,生意做好了,請你盡快支付餘款。
徐海濤怒吼,說誰讓你做的,你還講不講信用?我不是跟你說生意不做了嗎?說完,也不等對方回答就挂斷了電話。
“變聲”第二次出現是五天前下午十四點,他說姓徐的,十天之内不付錢,别怪我出賣你。
說完,也沒等徐海濤回答就挂了電話。
冉咚咚想他們在打心理戰,但“變聲”是誰?他們做的是什麼生意? 查“變聲”手機号用戶,竟然是一名死者,買号人用的是假身份證。
手機兩次通話地點分别是金浦路橡樹咖啡館附近以及藍湖藝術學院琴房附近。
每次通話時間不超過一分鐘,通完即關閉。
冉咚咚找徐海濤的女朋友曾曉玲了解情況,曾曉玲說她不知道那個“變聲”,也不曉得他們做什麼生意,至于案發當晚徐海濤在哪裡?她查了酒店值班表,說案發那晚徐海濤在酒店前台陪她,一直陪到深夜十二點下班,接待員和保安可以證明。
經查,她說的情況屬實。
徐海濤沒有作案時間,冉咚咚申請對他進行二十四小時盯梢沒獲批準。
臨時負責人淩芳說我們沒有盯梢他的理由。
冉咚咚說我預感徐海濤會是本案的突破口。
淩芳說不能僅憑預感,前次你預感兇手是徐山川就預感錯了。
冉咚咚說到目前為止我仍然沒有排除徐山川,雖然他不是直接兇手。
淩芳說你為什麼不詢問徐海濤。
冉咚咚說還不到時候,“變聲”給他的付款時間僅剩五天,我想在他們接頭時一并抓獲。
淩芳說要是他們的生意與本案無關,那你就會再犯一次錯誤。
冉咚咚說我不想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更何況犯過一次錯誤的人不在乎犯第二次。
淩芳猶豫片刻,說有些錯誤看上去不像錯誤。
冉咚咚組織人員盯梢徐海濤,前四天都沒動靜,到了第五天上午十點,“變聲”給徐海濤發了一條短信:“準備好了嗎?晚上見。
”徐海濤沒有回複,他一直待在公司裡,連下班後送徐山川回家都由别的司機代勞,顯然他在為見“變聲”準備。
十九點,“變聲”撥通徐海濤的電話:“晚上八點半,新都泳池衣帽間。
”十九點三十分徐海濤開車從公司出發,二十點五分到達新都大酒店主樓停車場。
停好車他沒下來,而是坐在車裡觀察等待。
二十點三十分他突然推開車門,提着一個鼓鼓囊囊的布袋快步走進泳池衣帽間,目光警惕地尋找,沒有發現目标。
他坐在凳子上等了三分鐘,忽然收到“變聲”的信息:“你的身後有尾巴。
”徐海濤飛快地站起來,提着布袋往外走,但他還沒走出門口就被邵天偉攔住。
邵天偉說抱歉,我們需要跟你聊聊。
他被帶到刑偵大隊,冉咚咚已在詢問室等候。
她為他倒了一杯水,說别着急,你想聊了我們再聊。
他緊緊地攥住布袋,目光在冉咚咚和邵天偉的身上掃來掃去。
冉咚咚耐心地等着,等了十分鐘,他才端起水杯抿了一口。
她看見他的手微微發抖,想這一口并不是因為渴而是想掩蓋緊張。
既然緊張,那他一定會先說話。
她不吭聲,繼續默默觀察。
果然,他放下水杯後,問你們到底想了解什麼? “我們想了解那個給你打電話的變聲人。
”她故意把他撇開。
“了解他什麼?”他試探。
“涉及一樁案件,今後我會告訴你。
”她編造一個理由。
“我不認識他,我從來沒見過他。
”一聽說案件,他立刻與他切割。
“不認識你怎麼會跟他做生意?你們做的是什麼生意?”她看着他。
他沉默,上嘴唇與下嘴唇磨來磨去,但磨着磨着他的嘴唇就不動了,思維仿佛停滞。
她說隻要把那個人說清楚你可以馬上離開,但如果你不說那我們就得熬夜了。
他低頭不語,一直低了二十多分鐘仍然不語。
她把他的手機遞過來,說給你女朋友曾曉玲打個電話,告訴她今晚不回去了。
他說為什麼要告訴她?她說或者給你叔叔打一個,讓他知道你在什麼地方,免得他擔心。
他身子忽地一讓,好像被誰推了一把,然後四下張望,顯得非常警惕。
她說要不我幫你打給你叔叔? “别,我叔叔一直反對我做這單生意。
”他重新開口。
“什麼生意?”她逼視。
“我委托那個人幫我在網上賭球,結果賭輸了,他就逼我還錢。
” “還錢為什麼要躲來躲去?為什麼要變聲通話?” 他卡了一下,說賭博違法,他怕挨抓,
天氣仍然悶熱,悶熱得冉咚咚想把車窗全部打開,但她怕暴露自己,隻能開一道縫。
自從徐山川翻供被釋放後,她一直沒放棄對他的懷疑。
一滴雨打在前玻璃窗上,接着三五滴無數滴,很快車殼上響起密密麻麻的擊打聲。
地面騰起一股熱浪,熱浪裡包含了水泥、油漆、植物等複雜的氣味,雨點濺入窗縫,風帶來絲絲涼爽。
她剛剛還緊繃繃的皮膚突然松弛,心情仿佛伸了一個懶腰。
燈光裡斜飄的雨線越來越密,越來越密,把兩盞路燈變成兩團模糊的帶刺邊的光球。
門口看不見了,雨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停,但她仍然不想撤退,除了害怕功虧一篑還包括不想回家。
每天下了班,她就把車開過來,以盯梢的名義熬到天亮,然後再回家補覺。
而那時慕達夫要麼出門辦事開會,要麼去上課了。
自從訂了那份離婚協議後,她就不想面對慕達夫,仿佛做學生時不想面對班主任,工作時不想面對領導,開會時不願坐在前排,有一種天然的排斥。
她的想法也在發生悄悄的改變,過去一直想赢,現在卻渴望挫敗,仿佛挫敗感能對沖挫敗,仿佛越是艱難越是受點皮肉之苦或身心遭到摧殘就越有可能破案,好像失敗者才配得上勝利,受過折磨的人方可享受幸福。
這麼想着,她的心裡便騰起一股悲壯。
悲壯不是虛拟,而像個沙袋真切地挂在胸口,由辦案的不順利以及婚姻的破裂等因素刺激形成。
雨聲夾雜着拍窗聲,拍窗聲響了許久她才醒來。
她竟然睡着了,而且還睡得深入,這是極少現象,似乎與天氣有關,但她馬上意識到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放松了警惕。
為什麼會放松警惕?是時間使人疲勞抑或盯梢隻是個借口?她無法在短時間内厘清。
窗外,站着一件雨衣,把整個副駕位窗門堵得嚴嚴實實。
她以為是壞人,各式各樣的壞人,包括強奸、搶劫和反盯梢等等。
正在她考慮應急方案時,雨衣忽然後退一步露出臉龐。
她頓時松了一口氣,把車門打開。
“沒吓着你吧?”慕達夫脫掉雨衣鑽進來。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她問,也在快速尋找答案。
“我已經跟蹤你五天了。
” “不可能,我這麼小心怎麼沒發現你?” “因為你顧得了腦袋顧不了屁股,或者說你對我已經形成了習慣性忽略。
” “為什麼跟蹤我?” “你整晚整晚不回家,我擔心,就打電話問邵天偉你在哪裡執勤,他請示淩芳後說了你的行蹤。
” “難道他們不怕你幹擾我辦案嗎?” “醒醒吧,這是他們放棄的目标,否則他們不會告訴我地點。
你以為你在辦案,但别人也許會認為你在找地方逃避。
家裡明明有大床,你卻偏要睡汽車,以至于他們都問我是不是夫妻感情出了問題?” “你是怎麼回答的?” “我先說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然後再給他們提了三個務必:一、請他們務必相信你的直覺,據我統計你的直覺百分之六十準确;二、請他們務必給你一點時間,隻要給時間你一定能把兇手揪出來;三、請他們務必支持你破案,因為除了破案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 “你說的準确率,也包括我對你出軌的直覺嗎?” “包括,但你的直覺也有百分之四十不準。
比如你懷疑我出軌,不準;你懷疑喚雨學習不用功,不準;你懷疑我不尊重冉不墨,不準;你懷疑我早就想離婚了,不準。
當然,也有你直覺準的,比如我喝酒确實是為了逃避,逃避不知道該怎樣才能讓你開心;我身上确實有自戀傾向,跟朋友們誇誇其談确實是為了掩蓋自卑。
又比如你懷疑我吵架後假睡是準的,你懷疑我喜歡有人追求是準的,你懷疑貝貞的丈夫洪安格是我叫來做和事佬是準的,你懷疑我收到内褲時第一個想到的人不是你是準的,甚至你懷疑我精神出軌也有可能是準的,但這一點有待商榷,因為我不知道腦海偶爾浮現别的女人算不算是精神出軌。
” “這麼說我現在盯梢的目标有百分之六十的犯罪可能性?” “按概率,完全有可能。
” “可百分之六十畢竟不等于百分之百,假如你住在這麼好的别墅裡,有美麗的妻子,乖巧的兒女,你會去殺人嗎?” “我不會,但這并不保證别人,有的人喜歡瞎折騰……” “就像我折騰婚姻,你幹嗎把這半句咽下去了?” 他的頭皮一麻,這正是他想說而又不敢說的,沒想到被她猜到,但他不能承認,說你又瞎猜。
她說如果你想托人辦一件絕密的事,你會托誰?“你。
”他脫口而出,以為她又在做心理測試。
她說這事女人辦不了。
他說那要看是什麼事?她說殺人。
他說問題是我不會殺人。
她說假如。
他想了想,說有血緣關系的。
她說為什麼非得有血緣?他說基因好感。
36 她戴上耳機,調大音量放慢音速,反複聆聽徐山川被監控後三個月的通話内容。
她已經聽了不下十遍,卻沒有發現任何疑點。
他在電話裡談生意,開玩笑,約朋友吃飯,K歌,包括泡妞,一切都表現得出人意料的正常,連聲音都沒抖一下。
但她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卻又不知道什麼地方不對勁。
為了找到這個不對勁,她一有空就聽,一聽心裡就踏實,仿佛花多少時間在這上面都值得。
漸漸地,聽他的通話内容竟成一種習慣,好像可以緩解壓力。
這天,她聽着聽着忽然靈光一閃,終于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那就是案發後他和沈小迎在三個月裡隻通了五次電話,而且内容簡短,語氣冰冷,都是關于接送孩子或回不回家吃飯的内容。
她找來案發前三個月他們的通話記錄,發現他們幾乎每天都通電話,最多的一天五次,雖然也是關于日常和孩子的話題,但語氣親切多有問候。
為什麼案發後夫妻之間的通話次數直線下跌?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都有反偵查意識,害怕竊聽。
冉咚咚統計他的通話情況,發現還有一人與他通話的次數銳減,由前三個月的二百七十次跌至後三個月的三十次,看上去極不正常,難道他們也在掩蓋什麼? 這人叫徐海濤,是徐山川的侄兒,現年三十一歲,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在徐山川父親的飲料廠工作五年,後入職邁克連鎖酒店總公司任徐山川的專職司機。
查他近六個月的手機通話語音,一個變聲電話引起冉咚咚的注意。
“變聲”第一次出現是案發後第四天晚十點,他說徐老闆,生意做好了,請你盡快支付餘款。
徐海濤怒吼,說誰讓你做的,你還講不講信用?我不是跟你說生意不做了嗎?說完,也不等對方回答就挂斷了電話。
“變聲”第二次出現是五天前下午十四點,他說姓徐的,十天之内不付錢,别怪我出賣你。
說完,也沒等徐海濤回答就挂了電話。
冉咚咚想他們在打心理戰,但“變聲”是誰?他們做的是什麼生意? 查“變聲”手機号用戶,竟然是一名死者,買号人用的是假身份證。
手機兩次通話地點分别是金浦路橡樹咖啡館附近以及藍湖藝術學院琴房附近。
每次通話時間不超過一分鐘,通完即關閉。
冉咚咚找徐海濤的女朋友曾曉玲了解情況,曾曉玲說她不知道那個“變聲”,也不曉得他們做什麼生意,至于案發當晚徐海濤在哪裡?她查了酒店值班表,說案發那晚徐海濤在酒店前台陪她,一直陪到深夜十二點下班,接待員和保安可以證明。
經查,她說的情況屬實。
徐海濤沒有作案時間,冉咚咚申請對他進行二十四小時盯梢沒獲批準。
臨時負責人淩芳說我們沒有盯梢他的理由。
冉咚咚說我預感徐海濤會是本案的突破口。
淩芳說不能僅憑預感,前次你預感兇手是徐山川就預感錯了。
冉咚咚說到目前為止我仍然沒有排除徐山川,雖然他不是直接兇手。
淩芳說你為什麼不詢問徐海濤。
冉咚咚說還不到時候,“變聲”給他的付款時間僅剩五天,我想在他們接頭時一并抓獲。
淩芳說要是他們的生意與本案無關,那你就會再犯一次錯誤。
冉咚咚說我不想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更何況犯過一次錯誤的人不在乎犯第二次。
淩芳猶豫片刻,說有些錯誤看上去不像錯誤。
冉咚咚組織人員盯梢徐海濤,前四天都沒動靜,到了第五天上午十點,“變聲”給徐海濤發了一條短信:“準備好了嗎?晚上見。
”徐海濤沒有回複,他一直待在公司裡,連下班後送徐山川回家都由别的司機代勞,顯然他在為見“變聲”準備。
十九點,“變聲”撥通徐海濤的電話:“晚上八點半,新都泳池衣帽間。
”十九點三十分徐海濤開車從公司出發,二十點五分到達新都大酒店主樓停車場。
停好車他沒下來,而是坐在車裡觀察等待。
二十點三十分他突然推開車門,提着一個鼓鼓囊囊的布袋快步走進泳池衣帽間,目光警惕地尋找,沒有發現目标。
他坐在凳子上等了三分鐘,忽然收到“變聲”的信息:“你的身後有尾巴。
”徐海濤飛快地站起來,提着布袋往外走,但他還沒走出門口就被邵天偉攔住。
邵天偉說抱歉,我們需要跟你聊聊。
他被帶到刑偵大隊,冉咚咚已在詢問室等候。
她為他倒了一杯水,說别着急,你想聊了我們再聊。
他緊緊地攥住布袋,目光在冉咚咚和邵天偉的身上掃來掃去。
冉咚咚耐心地等着,等了十分鐘,他才端起水杯抿了一口。
她看見他的手微微發抖,想這一口并不是因為渴而是想掩蓋緊張。
既然緊張,那他一定會先說話。
她不吭聲,繼續默默觀察。
果然,他放下水杯後,問你們到底想了解什麼? “我們想了解那個給你打電話的變聲人。
”她故意把他撇開。
“了解他什麼?”他試探。
“涉及一樁案件,今後我會告訴你。
”她編造一個理由。
“我不認識他,我從來沒見過他。
”一聽說案件,他立刻與他切割。
“不認識你怎麼會跟他做生意?你們做的是什麼生意?”她看着他。
他沉默,上嘴唇與下嘴唇磨來磨去,但磨着磨着他的嘴唇就不動了,思維仿佛停滞。
她說隻要把那個人說清楚你可以馬上離開,但如果你不說那我們就得熬夜了。
他低頭不語,一直低了二十多分鐘仍然不語。
她把他的手機遞過來,說給你女朋友曾曉玲打個電話,告訴她今晚不回去了。
他說為什麼要告訴她?她說或者給你叔叔打一個,讓他知道你在什麼地方,免得他擔心。
他身子忽地一讓,好像被誰推了一把,然後四下張望,顯得非常警惕。
她說要不我幫你打給你叔叔? “别,我叔叔一直反對我做這單生意。
”他重新開口。
“什麼生意?”她逼視。
“我委托那個人幫我在網上賭球,結果賭輸了,他就逼我還錢。
” “還錢為什麼要躲來躲去?為什麼要變聲通話?” 他卡了一下,說賭博違法,他怕挨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