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是《苦惱》的姊妹篇。

    九歲童工的稚真心靈,他的學徒生活的苦楚,他對祖父和故鄉的眷戀,這一切在篇幅有限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滲透,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苦惱》和《萬卡》等作品表明,一種新的短篇小說體裁——抒情心理短篇小說已在契诃夫的創作中形成。

    這類作品以平凡的日常生活現象為情節基礎,叙述筆法客觀而又含蓄,運用巧妙構築的藝術細節和精心勾勒的生活背景,在展示人物的心理狀态中反映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作家的濃郁情意則平淡地融化在作品的全部形象體系之中。

     自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下半葉起,契诃夫聲譽日增,一八八八年十月帝俄科學院授與他“普希金獎金”。

    從發表“第一篇小東西”到榮獲“普希金獎金”前後相隔僅八年半時間,俄國文壇上鮮為人知的契洪特變成了彼得堡的“紅人”契诃夫。

    從這時期起,契诃夫開始寫劇本。

    《蠢貨》、《求婚》、《結婚》和《紀念日》等獨幕輕松喜劇在内容和手法上近似契洪特的早期幽默作品,其中有的甚至就是他将自己的短篇小說改編而成的。

    而在劇本《伊凡諾夫》中,契诃夫塑造了八十年代的“多餘的人”。

     污濁的現實以及他本人與日俱增的聲譽和地位都使契诃夫心神不甯,他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他渴求“明确的世界觀”。

    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沒有“明确的世界觀”,那麼“自覺的生活……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種負擔,一種可怕的事情”。

    在中篇小說《枯燥乏味的故事》中我們不難捉摸到契诃夫的這種心情和認識。

    《跳來跳去的女人》則淋漓盡緻地展示了一個愛慕虛榮和沒有主心骨的婦女的可笑和可悲的貧乏心靈。

     一八九〇年春,身體羸弱的契诃夫,萬裡迢迢,穿過西伯利亞,前去沙皇政府流放和懲罰犯人的薩哈林島。

    這是一座人間“地獄”,在這裡契诃夫親眼目睹種種野蠻、痛苦和災難,這使他日益疏遠甚至否定那曾經占據他心靈達六七年之久的托爾斯泰哲學。

    一八九二年《第六病室》和《在流放地》兩篇作品問世,契诃夫既批評了逆來順受的不抗惡主義,也否定了苦行僧式的禁欲主義和看破紅塵的悲觀态度。

    《第六病室》是一部思想深刻和藝術完美的作品。

    首先,契诃夫将對于“瘋子”格羅莫夫和“有頭腦的”格羅莫夫的描繪巧妙地穿插起來,而且匠心獨運地安排了“瘋子”格羅莫夫同“健康人”拉金醫生之間的争論,十分自然地給讀者造成一種印象:在沙皇專制的俄國,善于思索并敢于直言者被認做“瘋子”,而洞察專制制度罪惡的恰好是這些“瘋子”和“狂人”。

    正直、善良,但不懂得生活的拉金醫生的遭遇烘托和強化了讀者的印象:隻因為拉金同格羅莫夫交談過幾次,他竟然也被視為精神病人而關進第六病室直至慘死在那裡。

    拉金的遭遇表明:托爾斯泰主義以及一切鼓吹放棄鬥争的主張勢必遭到失敗。

     《第六病室》是契诃夫創作發展的轉折點。

    從它問世的一八九二年到一九〇三年發表辭世作《新娘》,這是契诃夫藝術活動的頂峰。

     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俄國社會的政治經濟矛盾激化。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契诃夫積極投身于社會活動。

    一八九二年,他在下諾夫哥羅德省和沃羅涅什省赈濟災荒;一八九二到一八九三年間,他在謝爾普霍夫縣參加撲滅霍亂的工作;一八九七年他參與人口普查;一八九八年,他支持法國作家左拉為無辜的猶太籍軍官德雷福斯辯護的正義行動;一九〇〇年二月間,他安排政治流放犯、社會民主黨人拉金進入雅爾塔肺痨病人療養院治病和療養;一九〇二年春,他同柯羅連科一起抗議科學院因屈服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粗暴幹預而撤銷高爾基的名譽院士稱号;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間,他不止一次地在物質上支援為争取民主而遭受沙皇政府迫害的大學生……一連串的事實表明:随着當年俄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契诃夫的民主主義立場和思想越來越堅定,而這正好是他後期小說和戲劇創作的思想前提。

     契诃夫的小說和戲劇創作在這時進入了全盛時期。

    他的中、短篇小說涉及社會生活中許多重大問題。

    例如,《農民》、《新别墅》、《出差》、《在峽谷裡》等作品描繪了當時俄國農村的貧困、落後和愚蠻,展示了農村中的貧富懸殊和矛盾,反映出愚昧和閉塞的勞動者身上的一種自發的不滿和反感情緒。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資本主義在俄國迅速發展,它提高了工農業生産力以及科學和技術水平,但同時它卻給廣大勞動群衆帶來了災害和苦難,契诃夫在《女人的王國》、《三年》和《出診》中以其獨特的筆觸對此作了反映。

    廠房給人以“一種地獄般的印象”,它像是“瞪着兩隻血紅眼睛”的“魔鬼”,而廠主是“剝削者”,在“吞食别人的生命,吸工人的血”。

    但在契诃夫筆下,不僅工人受苦受難,就連那些巨額财富的主人也并未感到幸福。

    契诃夫受到他的一般民主主義立場和觀點的局限,他未能揭示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