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不要她,好嗎?唉,你們這幫人啊……” 他兩手一攤,丢開我和外婆,憤然大聲說: “全都走開了,都一心一意要到别的地方去,真是什麼都不順心……喂,你去叫住她,好不好!快點,你倒是快啊……” 外婆立刻從廚房裡出去了,而他則低下頭,對着屋角說: “無上仁慈的主啊,你瞧,你全都看見了!” 他用拳頭重重地把胸捶得咚咚響。

    我最不喜歡他這樣,總之,我不喜歡他和上帝說話的樣子,仿佛他總是在上帝面前表白自己似的。

     母親來了,由于她身上的紅連衣裙,廚房裡變得更亮了。

    她坐在桌旁的長凳上,外祖父和外婆坐在她的兩邊,她的又寬又大的袖子搭在他們兩人的肩上,輕聲地、嚴肅地叙述着什麼,外公外婆一聲不響地聽着她講,不打斷她。

    現在他們老兩口仿佛成了小孩子,她是他們的母親。

     我由于剛才過度激動,在寬闆床上睡熟了。

     晚上,兩個老人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去做晚禱。

    外祖父穿的是行會會長的制服,上身是浣熊皮的大衣,下面的褲腳不塞在靴筒裡,外婆快快活活地朝着外祖父方向擠了擠眼睛,并向我母親使了個眼色說: “瞧你父親那副模樣,打扮得真像一隻幹淨利落的小山羊!” 母親快樂地笑了。

     當我和她單獨在房間裡時,她坐到沙發上,盤起腿,用手拍拍自己的旁邊,對我說: “到我這兒來!嗯,告訴我,你過得怎樣啊?不好,是嗎?” “不知道。

    ” “外公常打你?” “現在已打得不太多了。

    ” “真的嗎?現在你随便給我說些什麼吧,好嗎?” 關于外公的事我不願說,我便開始說在這個房間裡原來住了一個很好的人,但誰也不喜歡他,外祖父不肯把房子租給他。

    看得出,母親不喜歡聽這件事,她說: “那麼,還有什麼呢?” 我又講了隔壁三個小孩的事,講了上校把我趕出了他的院子,她緊緊地抱住了我。

     “就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啊……” 她忽然沉默起來,微微眯縫上眼睛,看着地闆,不斷地搖頭。

    我問: “外祖父為什麼生你的氣?” “我對不起他。

    ” “假如你把那個小孩給他帶來呢?……” 她猛地把身子向後一仰,臉上現出陰郁的神色,咬住嘴唇,接着把我摟得緊緊的,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哎喲,你啊,真是個小怪物!這事兒不該你問,聽見嗎?别說,連想都别想!” 她輕聲講了很久,很嚴肅,但我聽不懂,然後她站起來,開始走來走去,用指頭敲着下巴,兩道濃密的眉毛不住地動。

     桌上點着的脂油燭淌油了,燭光在鏡子裡映出的肮髒黑影在地闆上爬來爬去,屋角神像前點的那盞神燈微微發光,結冰的窗戶在月亮的映照下,泛出一片銀色。

    母親環顧周圍,就像在空無一物的四壁和天花闆上尋覓着什麼。

     “你什麼時候睡覺?” “還要等會兒。

    ” “難怪,你白天睡過了。

    ”她想起了這事,歎息了一聲。

     “你想走?” “走到哪兒?”她用手托起我的下巴反問我,她盯着我的臉看了很久很久,我的眼睛裡湧出了淚水。

     “你這是怎麼啦?” “頸子痛。

    ” 其實我的心也很悲痛,我馬上感到她将不會住在這個家裡,她要走了…… “你長大後會像你的父親。

    ”她一面說,一面把門前的擦腳墊踢到一邊。

    “外婆跟你講起過他嗎?” “講過。

    ” “外婆很喜歡馬克西姆,非常喜歡!他也喜歡外婆……” “我知道。

    ” 母親看了看蠟燭,皺了皺眉,把蠟燭吹滅了,說道: “這樣好些!” 确實,這樣房間裡的空氣清新些了,地闆上再沒有肮髒黑影晃來晃去了,隻有幾個藍瑩瑩的光點,窗玻璃上顯現出黃燦燦的火花。

     “你前些時住在哪兒的?” 她仿佛又憶起已忘卻了很久的過去,說了幾個城市的名字,在房間裡無聲無息地轉來轉去,像一隻老鷹在盤旋。

     “你這些衣裳是在哪兒買的?” “我自己縫的。

    我什麼都是自己做的。

    ” 我很愉快,她不像家裡其他人,但很少說話,這使我心裡很難受,如果我不問她,她就一直不開口。

     後來她又挨着我坐到沙發上,我們便默默地坐着,緊緊地依偎在一起,一直到兩位老人回家。

    他們滿身散發着蠟燭和神香的氣味,神情肅穆而和藹。

     吃晚飯時,像過節一樣,大家都循規蹈矩地坐在桌旁,很少說話,要說話也小心翼翼,仿佛怕吵醒誰的易醒的好夢。

     過了不久,母親開始精神抖擻地教我認俄羅斯民用字母。

    她買了幾本小書,其中有一本《國語》,我花幾天工夫才學會閱讀民用字母印的書,母親立刻就讓我把一首詩記熟。

    就為這我們之間搞得很不開心。

     這首詩是這樣的: 大路筆直,大路寬廣, 上帝賜你那麼多的地方。

     斧子鐵鍬沒有把你鏟平, 馬蹄踏在你又厚又軟的塵土上。

     我念時總把“地方”這個詞裡念錯一個音節,意思就成了“普通”,把“鏟平”念錯兩個音節,結果就成了“砍伐”,而“馬蹄”在語法上應念第三格,我卻念成第二格[101]。

     “哎,你動腦子想想,”母親訓斥我,“怎麼念‘普通’呢?你這個怪物!念‘地——方’,懂嗎?” 我懂,可一出口,還是念成‘普通’,連我自己都感到奇怪。

     她動火了,說我頭腦不清,太犟,我聽了這話很難過,我确實是認認真真的,努力想把這首該死的詩記牢,在心裡默讀時一點也不錯,可一讀出聲來,準錯。

    我真恨死這幾句老是念不準的詩了,一氣憤,便故意把字念得不像樣子,将發音差不多的詞亂七八糟地湊成一行。

    念着這些根本不能表達任何意思的像施巫術時念咒語似的詩,我十分得意。

     但是,就因為這頑皮受了母親狠狠一頓教訓:有一天,順利地上完課以後,母親問我詩背熟了沒有,誰知我不由自主地溜了嘴,念念有詞地咕哝起來: “大路、兩隻角、奶渣、不貴, 馬蹄、神甫、洗衣盆……[102]” 等我意識到時已經遲了:母親雙手撐住桌子,站了起來,一字一頓地說: “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不知道。

    ”我吓傻了,說道。

     “不行,究竟是怎麼回事?” “就是這樣。

    ” “什麼就是這樣?” “好玩。

    ” “站到牆角去。

    ” “為什麼?” 她壓低了聲音嚴厲地說: “去站牆角!” “站什麼牆角?” 她不回答,一直盯着我的臉看,這下我真手足無措了,不明白她要我幹什麼。

    聖像下的那個牆角裡有一張小圓桌,桌上的花瓶裡插着雖已幹枯但仍有濃郁香味的花草,在前面的那個牆角裡放了一隻箱子,箱子上蓋着毯子,屋後的那個牆角被床占着,沒有第四個牆角,門框緊靠牆邊。

     “我不知道,你要我幹什麼。

    ”我真感到再也無法理解母親了,說道。

     她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兒,輕輕擦擦前額和臉頰,然後問道: “外公罰你站過牆角嗎?” “什麼時候?” “一般地說,随便什麼時候!”她大叫一聲,重重地拍了兩下桌子。

     “不。

    我不記得。

    ” “你知道,站牆角——這是一種處罰嗎?” “不,為什麼這樣處罰呢?” 她歎了一口氣。

     “唉——!你到這兒來。

    ” 我走到她面前,問她: “你為什麼對我大喊大叫啊?” “那你為什麼故意亂七八糟地背詩?” 我盡我所能地向她解釋說,我一閉上眼,詩就全部記得,就像印在腦子裡似的,可是一念,其他詞就從嘴巴裡出來了。

     “你有沒有裝假?” 我回答說:“沒有。

    ”但馬上一想:“也許我是裝的吧?”突然,我不慌不忙地把那首詩背了一遍,背得完全正确。

    這使我自己大吃一驚,也使自己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