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走去的人的臉。
他擡起一隻被完全染上顔色的手,不時輕輕地撫摩着自己的大胡子,緊閉着嘴唇。
我常看見他,但是從未聽見過從他緊閉的雙唇中發出一點聲音,這個老人的沉默痛苦地壓抑着我。
我簡直不能走到他跟前,也從未走近他,相反,遠遠看見他,我就跑回家告訴外婆: “格裡戈裡在街上呢!” “真的啊?”外婆又不安又憐憫地叫道。
“瞧,這怎麼辦呢,拿去,快跑,把這給他!” 我粗魯并生氣地拒絕了她。
于是她便自己跑到門外去給格裡戈裡,而且和他站在人行道上談了好一會兒話。
格裡戈裡一直淡淡地笑着,胡子不住地抖動,但自己很少講話,要講也是隻語片言。
有時外婆強邀他到廚房裡坐坐,喝杯茶,吃點東西。
有一次,他問我在哪兒?外婆喊我去,可我跑走,躲到柴堆裡去了。
我簡直不能走近他。
在他面前,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知道,外婆很過意不去。
我和外婆談到格裡戈裡隻有一次:那是她把格裡戈裡送到門外以後,在院子裡低着頭,悄悄地邊走邊哭。
我走到她的身邊,拉住她的手。
“你幹嗎每次都躲開他?”外婆悄聲問我,“他喜歡你,他可是個好人哪……” “為什麼外公不養他?”我問道。
“外公嗎?” 她站住腳,把我緊緊摟在懷裡,幾乎是耳語地預言說: “你記住我的話,上帝為這個人以後要狠狠懲罰我們的!一定要懲罰的……” 外婆沒有說錯:大約十年以後,外婆那時已經永遠地安息了[91],外祖父自己也成了一無所有的叫化子,在城裡大街上整天瘋瘋癫癫,到處要飯[92]。
他站在别人的窗下,可憐巴巴地哀求: “我的好心的大師傅啊,給我一塊小餡餅吧,行行好給我一塊餡餅吧!唉,你們這些東西……” 他從前的一切,剩下來的就隻有這句辛酸的、單調的、刺激人心的話了。
“唉,你們這些東西……” 除了伊戈沙和格裡戈裡·伊萬諾維奇以外,使我感到壓抑和使我在街上待不住的,就是那個放蕩無恥的女人沃羅尼哈了。
每逢節日她就來了。
她人高馬大,每次都是披頭散發,醉得搖搖晃晃。
她走路的步态很特别,仿佛不是在移動腳步,而是腳不着地,像一團黑雲似的在飄,嘴裡浪聲浪氣地唱着下流猥亵的小調。
街上遇到她的人都躲着她,避到房子的門後、牆角或小鋪子裡去。
她一出現,就像風掃大街似的,人都吹得不見了。
她的臉幾乎是青的,腫脹得像豬尿泡,灰色的大眼睛又可怕又可笑地瞪着。
有時,她又号啕大哭,邊哭邊喊: “我心愛的小乖乖,你們在哪兒?” 我問外婆:這是怎麼回事? “你不該知道!”她憂郁地回答,但仍然簡短地講給我聽:原來這女人有一個丈夫,是個當官的,叫沃羅諾夫,他想當更大的官,便把妻子賣給了自己的上司。
那個上司把她帶到了什麼地方,她兩年沒有住在自己家裡。
當她回到家裡時,她的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已經死了,丈夫因為賭錢輸掉了公款而坐了牢。
這個女人便開始以酒澆愁,到處遊蕩、胡鬧。
每到節日晚上,警察局都把她抓走…… 其實,待在家裡還是比在大街上好。
特别是吃午飯以後那段時間最美好,這時外祖父到雅科夫舅舅的染坊去了,外婆坐在窗旁給我講有趣的童話和故事,講有關我父親的事。
她把從貓嘴裡奪下的那隻八哥兒折斷了的翅膀剪掉,在它腿上被咬斷的地方巧妙地固定上一塊小木條當作腳。
治好了這隻鳥兒以後,外婆便教它說話。
她常常像一頭性情溫和的大動物似的,整整一個鐘頭站在挂在窗框上的鳥籠前,用低沉有力的嗓音,反複地教那隻像煤炭般的烏黑的、善于模仿人說話的鳥兒: “喂,你求我:給小八哥兒一點飯!” 八哥兒斜着頭,用一隻像幽默家的靈活的圓眼睛看着她,用腿上的小木條不斷地笃笃地敲打着籠子的薄底,伸長了脖子學黃莺啼啭,滑稽地模仿松鴉和布谷鳥叫,還拼命喵嗚喵嗚學貓叫和模仿狗叫,就是學不會人說的話。
“你别調皮!”外婆一本正經地對它說,“你說:給小八哥兒一點飯!” 那隻愛模仿别人的長羽毛的“黑猴子”震耳地叫了一句像外婆教它的話,老太太高興地笑了,從手指上給鳥兒一點它要的飯,說道: “我知道你這個調皮鬼,你假裝不會說,其實你能說,全會說!” 外婆真的教會八哥兒說話了:過了些時,八哥兒能很清楚地叫着要飯吃,遠遠地看見外婆,就拖長聲音叫出有點像“你——好”的聲音。
起先,鳥籠挂在外祖父的房間裡,但不久外祖父就把它趕到我們閣樓上來了。
因為八哥兒不僅學會了模仿外公說的話,而且當外祖父一字一句地念禱詞時,八哥兒從籠子裡伸出它那蠟黃的鼻子,像吹口哨噓人似地叫着: “啾——啾——啾——咿呖,突——咿呖,叽——咿——呖,啾——嗚嗚!” 這使外祖父很氣惱,有一天,他中斷了祈禱,把腳一跺,狂怒地喊叫起來: “把它趕走,這個魔鬼,我要殺掉它!” 家裡有很多有趣的好玩的事情,但有時候還是有一種無法驅除的苦悶折磨着我。
仿佛我全身流滿了一種令人難以忍受的沉重的東西,長久地困在黑暗的深淵裡,既看不見,也聽不到,更沒有任何喜怒哀樂,好似一個瞎子和半死不活的人……
他擡起一隻被完全染上顔色的手,不時輕輕地撫摩着自己的大胡子,緊閉着嘴唇。
我常看見他,但是從未聽見過從他緊閉的雙唇中發出一點聲音,這個老人的沉默痛苦地壓抑着我。
我簡直不能走到他跟前,也從未走近他,相反,遠遠看見他,我就跑回家告訴外婆: “格裡戈裡在街上呢!” “真的啊?”外婆又不安又憐憫地叫道。
“瞧,這怎麼辦呢,拿去,快跑,把這給他!” 我粗魯并生氣地拒絕了她。
于是她便自己跑到門外去給格裡戈裡,而且和他站在人行道上談了好一會兒話。
格裡戈裡一直淡淡地笑着,胡子不住地抖動,但自己很少講話,要講也是隻語片言。
有時外婆強邀他到廚房裡坐坐,喝杯茶,吃點東西。
有一次,他問我在哪兒?外婆喊我去,可我跑走,躲到柴堆裡去了。
我簡直不能走近他。
在他面前,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知道,外婆很過意不去。
我和外婆談到格裡戈裡隻有一次:那是她把格裡戈裡送到門外以後,在院子裡低着頭,悄悄地邊走邊哭。
我走到她的身邊,拉住她的手。
“你幹嗎每次都躲開他?”外婆悄聲問我,“他喜歡你,他可是個好人哪……” “為什麼外公不養他?”我問道。
“外公嗎?” 她站住腳,把我緊緊摟在懷裡,幾乎是耳語地預言說: “你記住我的話,上帝為這個人以後要狠狠懲罰我們的!一定要懲罰的……” 外婆沒有說錯:大約十年以後,外婆那時已經永遠地安息了
他站在别人的窗下,可憐巴巴地哀求: “我的好心的大師傅啊,給我一塊小餡餅吧,行行好給我一塊餡餅吧!唉,你們這些東西……” 他從前的一切,剩下來的就隻有這句辛酸的、單調的、刺激人心的話了。
“唉,你們這些東西……” 除了伊戈沙和格裡戈裡·伊萬諾維奇以外,使我感到壓抑和使我在街上待不住的,就是那個放蕩無恥的女人沃羅尼哈了。
每逢節日她就來了。
她人高馬大,每次都是披頭散發,醉得搖搖晃晃。
她走路的步态很特别,仿佛不是在移動腳步,而是腳不着地,像一團黑雲似的在飄,嘴裡浪聲浪氣地唱着下流猥亵的小調。
街上遇到她的人都躲着她,避到房子的門後、牆角或小鋪子裡去。
她一出現,就像風掃大街似的,人都吹得不見了。
她的臉幾乎是青的,腫脹得像豬尿泡,灰色的大眼睛又可怕又可笑地瞪着。
有時,她又号啕大哭,邊哭邊喊: “我心愛的小乖乖,你們在哪兒?” 我問外婆:這是怎麼回事? “你不該知道!”她憂郁地回答,但仍然簡短地講給我聽:原來這女人有一個丈夫,是個當官的,叫沃羅諾夫,他想當更大的官,便把妻子賣給了自己的上司。
那個上司把她帶到了什麼地方,她兩年沒有住在自己家裡。
當她回到家裡時,她的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已經死了,丈夫因為賭錢輸掉了公款而坐了牢。
這個女人便開始以酒澆愁,到處遊蕩、胡鬧。
每到節日晚上,警察局都把她抓走…… 其實,待在家裡還是比在大街上好。
特别是吃午飯以後那段時間最美好,這時外祖父到雅科夫舅舅的染坊去了,外婆坐在窗旁給我講有趣的童話和故事,講有關我父親的事。
她把從貓嘴裡奪下的那隻八哥兒折斷了的翅膀剪掉,在它腿上被咬斷的地方巧妙地固定上一塊小木條當作腳。
治好了這隻鳥兒以後,外婆便教它說話。
她常常像一頭性情溫和的大動物似的,整整一個鐘頭站在挂在窗框上的鳥籠前,用低沉有力的嗓音,反複地教那隻像煤炭般的烏黑的、善于模仿人說話的鳥兒: “喂,你求我:給小八哥兒一點飯!” 八哥兒斜着頭,用一隻像幽默家的靈活的圓眼睛看着她,用腿上的小木條不斷地笃笃地敲打着籠子的薄底,伸長了脖子學黃莺啼啭,滑稽地模仿松鴉和布谷鳥叫,還拼命喵嗚喵嗚學貓叫和模仿狗叫,就是學不會人說的話。
“你别調皮!”外婆一本正經地對它說,“你說:給小八哥兒一點飯!” 那隻愛模仿别人的長羽毛的“黑猴子”震耳地叫了一句像外婆教它的話,老太太高興地笑了,從手指上給鳥兒一點它要的飯,說道: “我知道你這個調皮鬼,你假裝不會說,其實你能說,全會說!” 外婆真的教會八哥兒說話了:過了些時,八哥兒能很清楚地叫着要飯吃,遠遠地看見外婆,就拖長聲音叫出有點像“你——好”的聲音。
起先,鳥籠挂在外祖父的房間裡,但不久外祖父就把它趕到我們閣樓上來了。
因為八哥兒不僅學會了模仿外公說的話,而且當外祖父一字一句地念禱詞時,八哥兒從籠子裡伸出它那蠟黃的鼻子,像吹口哨噓人似地叫着: “啾——啾——啾——咿呖,突——咿呖,叽——咿——呖,啾——嗚嗚!” 這使外祖父很氣惱,有一天,他中斷了祈禱,把腳一跺,狂怒地喊叫起來: “把它趕走,這個魔鬼,我要殺掉它!” 家裡有很多有趣的好玩的事情,但有時候還是有一種無法驅除的苦悶折磨着我。
仿佛我全身流滿了一種令人難以忍受的沉重的東西,長久地困在黑暗的深淵裡,既看不見,也聽不到,更沒有任何喜怒哀樂,好似一個瞎子和半死不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