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關燈
小
中
大
時光消逝,傑弗裡·科騰家房子上的白漆在七月陽光的豐沛照射下,已然褪成灰色,如此這般決絕的妥協旨在呈送自己的誠意。漆面斑駁了,大片大片行将剝落的漆皮歪歪斜斜地挂着,如同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者做着什麼古怪的體操——最終悉數落下,倒卧在茂盛的草叢裡,黴爛,再死去。前門廊柱上的油漆也變得斑斑點點,顔色參差,左側門柱頂上的白球已經掉了,百葉窗的綠色變深了——強撐到了頭,索性到了最後,所有的顔色都已褪去。
脆弱敏感的人們開始回避這處宅子。有個教會還在宅子斜對面買下塊地作了墓地——墓地再加上“科騰太太同那個僵屍住的房子”足以讓那段路籠上幢幢鬼影——不過,她并未被忘記。不少男男女女還會探望她,進城采買與她碰面時,也會用車載她,送她回家——然後還會進屋坐上一會兒,一邊聊聊天一邊休息休息;科騰太太也仍舊微笑待人,散發着魅力。可在街上,不認識她的男人再也不會向她投去傾慕的眼光,模糊不清的一層面紗罩住了她的美,毀掉了她的鮮活,即便如此,卻未能給她增添皺紋和脂肪。
她成了鎮上的名人,坊間流傳着許多關于她的小故事:例如她如何在天寒地凍,馬車、汽車全都無法行駛的嚴冬學會自己滑冰,以便能飛快地滑到雜貨店、藥房去,不會扔傑弗裡單獨在家太久。據傳,自打他癱瘓以後,每天晚上她都握着他的手,睡在他床邊的一張小床上。
在人們口裡,傑弗裡·科騰幾乎與死人無異。随着歲月的流逝,鎮裡認識他的那些人死的死,搬離的搬離,隻有六七個曾經和他一起飲雞尾酒、直呼對方妻子名諱的老朋友還會談起傑弗裡。在他們眼裡,傑弗裡是馬洛鎮有史以來最風趣诙諧、最富才氣的人。可現在,對偶爾來訪的客人而言,傑弗裡隻不過是科騰太太在某些時候需要匆匆趕到樓上去的原因;或者,某個氣氛沉重的周日下午,劃破客廳寂靜的一聲呻吟或凄曆尖叫而已。
他不能動,瞎了,啞了,完全沒了知覺。他成日躺在床上,唯有每天早晨她收拾房間時,才能把他挪到輪椅上去。他的癱瘓緩慢地朝着心髒蔓延。起初,頭一年裡,洛克仙妮握住他的手,有時還能接收到極其微弱的回握反應,後來連這一點反應也沒有了——反應是在某個夜晚停止的,從此再也沒有複返。有整整兩天兩夜,洛克仙妮倒在小床上,睜大雙目,瞪視着黑暗深處,思索着到底什麼東西不見了?他靈魂中的哪一塊碎片又飛走了?那些受損、破碎的神經傳送到大腦的最後一絲意識又是什麼呢?
打那以後,希望破滅了。若不是她持續不斷的呵護,他生命的最後一星火花早就熄滅了。每日清晨,她都給他刮臉、洗澡,親手把他從床上抱到椅子上,然後再抱回床上。她時時刻刻待在他的房間裡,給他喂藥,整理枕頭,跟他說話,幾乎就像一個人對着一條幾近通人性的狗說話那樣,不奢望聽到應答或獲得欣賞,這麼做隻是習慣使然,是信仰盡失之後的祈禱。
不止一個人,其中還包括一位有名的神經科專家,都明白地告訴她,如此多的護理都是徒勞。倘若傑弗裡還有意識,他會甯願死去;倘若他的靈魂遊弋在某個廣闊的空間,他斷不會同意她如此這般地犧牲,這樣的犧牲隻會給他受困軀殼的全然釋放增添困擾。
“但你看……”她緩緩搖着頭回應着,“我嫁給傑弗裡時是要……要到我停止愛他那天。”
“但是,”專家反駁,“事實上你不能愛了。”
“我能愛過去的他,除此之外,我還能幹什麼呢?”
專家聳聳肩膀,走掉了,他告訴大家說,科騰太太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像天使一樣甜蜜可愛——但是,專家也說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一定有某一個,或者某十幾個男人瘋狂地想去呵護她,照料她……”
偶爾,還真有這樣的人。零零星星的,會有人抱着希望開始——以滿腔崇敬結束。說來奇怪,除了對生命、對世人的愛之外,這個女人并無其他所愛。不管是從她手上接過她自個兒都買不起那食物的流浪漢,還是從案闆上挑了塊廉價牛排賣給她的小販。而另一部分呢,她身心的另一部分則被密封在那具面無表情的木乃伊身體裡面。木乃伊的面龐如羅盤上的一根指針,總是機械地面朝光亮,麻木地等待着蕩滌他心靈的那最後一波浪潮。
十一年過去了,五月的一個夜晚,他死了。那是一個紫丁香挂滿窗棂,微風送來蛙叫和蟬鳴的夜晚。淩晨兩點,洛克仙妮醒來,突然意識到這所房子,終于隻剩下她一人了。
脆弱敏感的人們開始回避這處宅子。有個教會還在宅子斜對面買下塊地作了墓地——墓地再加上“科騰太太同那個僵屍住的房子”足以讓那段路籠上幢幢鬼影——不過,她并未被忘記。不少男男女女還會探望她,進城采買與她碰面時,也會用車載她,送她回家——然後還會進屋坐上一會兒,一邊聊聊天一邊休息休息;科騰太太也仍舊微笑待人,散發着魅力。可在街上,不認識她的男人再也不會向她投去傾慕的眼光,模糊不清的一層面紗罩住了她的美,毀掉了她的鮮活,即便如此,卻未能給她增添皺紋和脂肪。
她成了鎮上的名人,坊間流傳着許多關于她的小故事:例如她如何在天寒地凍,馬車、汽車全都無法行駛的嚴冬學會自己滑冰,以便能飛快地滑到雜貨店、藥房去,不會扔傑弗裡單獨在家太久。據傳,自打他癱瘓以後,每天晚上她都握着他的手,睡在他床邊的一張小床上。
在人們口裡,傑弗裡·科騰幾乎與死人無異。随着歲月的流逝,鎮裡認識他的那些人死的死,搬離的搬離,隻有六七個曾經和他一起飲雞尾酒、直呼對方妻子名諱的老朋友還會談起傑弗裡。在他們眼裡,傑弗裡是馬洛鎮有史以來最風趣诙諧、最富才氣的人。可現在,對偶爾來訪的客人而言,傑弗裡隻不過是科騰太太在某些時候需要匆匆趕到樓上去的原因;或者,某個氣氛沉重的周日下午,劃破客廳寂靜的一聲呻吟或凄曆尖叫而已。
他不能動,瞎了,啞了,完全沒了知覺。他成日躺在床上,唯有每天早晨她收拾房間時,才能把他挪到輪椅上去。他的癱瘓緩慢地朝着心髒蔓延。起初,頭一年裡,洛克仙妮握住他的手,有時還能接收到極其微弱的回握反應,後來連這一點反應也沒有了——反應是在某個夜晚停止的,從此再也沒有複返。有整整兩天兩夜,洛克仙妮倒在小床上,睜大雙目,瞪視着黑暗深處,思索着到底什麼東西不見了?他靈魂中的哪一塊碎片又飛走了?那些受損、破碎的神經傳送到大腦的最後一絲意識又是什麼呢?
打那以後,希望破滅了。若不是她持續不斷的呵護,他生命的最後一星火花早就熄滅了。每日清晨,她都給他刮臉、洗澡,親手把他從床上抱到椅子上,然後再抱回床上。她時時刻刻待在他的房間裡,給他喂藥,整理枕頭,跟他說話,幾乎就像一個人對着一條幾近通人性的狗說話那樣,不奢望聽到應答或獲得欣賞,這麼做隻是習慣使然,是信仰盡失之後的祈禱。
不止一個人,其中還包括一位有名的神經科專家,都明白地告訴她,如此多的護理都是徒勞。倘若傑弗裡還有意識,他會甯願死去;倘若他的靈魂遊弋在某個廣闊的空間,他斷不會同意她如此這般地犧牲,這樣的犧牲隻會給他受困軀殼的全然釋放增添困擾。
“但你看……”她緩緩搖着頭回應着,“我嫁給傑弗裡時是要……要到我停止愛他那天。”
“但是,”專家反駁,“事實上你不能愛了。”
“我能愛過去的他,除此之外,我還能幹什麼呢?”
專家聳聳肩膀,走掉了,他告訴大家說,科騰太太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像天使一樣甜蜜可愛——但是,專家也說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一定有某一個,或者某十幾個男人瘋狂地想去呵護她,照料她……”
偶爾,還真有這樣的人。零零星星的,會有人抱着希望開始——以滿腔崇敬結束。說來奇怪,除了對生命、對世人的愛之外,這個女人并無其他所愛。不管是從她手上接過她自個兒都買不起那食物的流浪漢,還是從案闆上挑了塊廉價牛排賣給她的小販。而另一部分呢,她身心的另一部分則被密封在那具面無表情的木乃伊身體裡面。木乃伊的面龐如羅盤上的一根指針,總是機械地面朝光亮,麻木地等待着蕩滌他心靈的那最後一波浪潮。
十一年過去了,五月的一個夜晚,他死了。那是一個紫丁香挂滿窗棂,微風送來蛙叫和蟬鳴的夜晚。淩晨兩點,洛克仙妮醒來,突然意識到這所房子,終于隻剩下她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