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關燈
消極地來看,三十五歲到六十五歲之間的年頭就像坐着旋轉木馬一樣莫名其妙就過去了。

    沒錯,但那是個步履蹒跚并且患了氣喘病的病恹恹的木馬,起初漆的還是彩色,随即變成暗灰和棕色。

    但是讓人費解和昏頭漲腦得無法忍受的事情在于,它再也不是童年、青少年時代的旋轉木馬了,它再也不是年輕、富有活力、帶着既定方向的青年時代的原子滑車。

    對大多數男人和女人來說,這三十年是逐漸退離生活的年代。

    首先是從有許多掩體、有無數娛樂和好奇想法的青年時代的前沿陣地撤退,退到掩體少一些,衆多理想和抱負隻剩下一個,許多娛樂消遣隻剩下一個,由許多朋友變成沒幾個朋友的地方——我們對這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也是麻木不仁的。

    最後落腳在一個孤獨、凄清的據點——這個據點也不牢靠,現在這裡也有可惡的炮彈呼嘯而過,我們現在隻聽到一半還聽不太清,于是隻得一會兒恐懼,一會兒厭倦地坐在那裡等死。

     梅林四十歲時和三十五歲沒有多大差别。

    肚子更大了一些,兩鬓開始見霜,邁的步子肯定不再生龍活虎了;他四十五歲時和四十歲要說也沒有多大差别,除了有人提到說他左耳有點兒耳背;但一到五十五,這個過程就顯著、快速地起了化學變化。

    對他的家人來說,他一年比一年“老”了,對他妻子來說,他幾乎已經是個老頭子了。

    這時候書店已經完全歸他所有。

    神秘的姆恩萊特·奎爾先生死了差不多有五年了,他老婆也并不活得比他更久。

    庫存和書店都已立契轉給了梅林。

    梅林仍然在書店度日,他已經熟知店裡按書名索引的人類上下三千年有記載的幾乎全部書目,是個活目錄,是書籍設計、裝幀、對開本、首印本等版本方面的權威專家。

    店裡确實存有一千位作家的圖書,但他向來讀不懂。

    他根本就沒讀過。

     一到六十五歲,他明顯衰老了,還有了些讓人郁悶的老人習慣,就像标準的維多利亞時代喜劇裡描繪最多的老人二号角色那樣。

    他會花上大把時間去找他總是記不得放在哪裡的眼鏡。

    他碎嘴唠叨地挑剔他妻子,然後再被他妻子碎嘴唠叨地挑剔回來。

    他在家人聚餐時會把同樣的笑話在一年中講上三四回,還給兒子一些古裡古怪、摸不着頭腦的生活處世良方。

    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與二十五歲時的梅林·格蘭傑完全判若兩人,甚至連叫同一個名字都顯得相當不适宜了。

     他仍然在書店裡工作,不過有一名年輕的助手,當然了,他認為這個年輕人很懶——也确實是懶。

    還有一位新來的年輕女士,嘉芙妮小姐。

    麥克拉肯小姐跟他一樣老朽了,仍然還在記賬。

    年輕的亞瑟已經跑到華爾街賣債券去了,因為那時所有的年輕人似乎都在幹這個,當然,事情本就應該這樣。

    就讓梅林老頭盡情在書裡找他的樂子好了——年輕的“亞瑟王”的位置是在會計室裡。

     某一天的下午四點,梅林穿着雙軟底拖鞋無聲無息地走進書店前部的店面,要去刺探那個年輕職員有沒有在認真工作——這是他新近才養成的習慣。

    講老實話,他對自己能有這樣的舉動也是覺得有點羞恥的。

    他不經意地透過前窗看了外邊一眼,盡量讓他已不中用的視力掃到街上。

    一輛巨大、帶着不祥之兆、引人注目的豪華轎車駛到路邊,泊好。

    司機下了車,好像跟車裡坐着的人講了幾句什麼話,然後便轉過身,帶着一臉困惑地朝姆恩萊特·奎爾書店走來。

    他推開門,拖着腳步進到店裡,猶猶豫豫地看了這個戴着無檐帽的老頭一眼,然後用含混不清、語句模糊的像從濃霧中穿越而來的聲音問道: “你們……你們賣加法書嗎?” 梅林點了點頭。

     “算術類圖書在後面。

    ” 司機摘下帽子,搔着他剪得短短的小平頭。

     “噢,不,我想買一本偵探小說。

    ”他大拇指向後指着外面的豪華轎車,“她在報紙上看到了,第一加法。

    ”[1] 梅林感興趣了。

    很有可能是筆大買賣。

     “哦,版本。

    對對,我們是做過初版書的廣告。

    但是偵探小說,我……想……沒有吧……書名是什麼?” “我忘了。

    是講犯罪的。

    ” “講犯罪的書我有好多。

    有《博爾吉亞家族的罪惡》,封面是全摩洛哥羊皮,一七六九年的倫敦版,精美得很……” “不,”司機打斷了他,“是講一個人的犯罪。

    她在報紙上看到你們有賣。

    ”他帶着鑒定家的神情接連否定了好幾個可能的書名。

     “休渥·彭斯[2]

    ”他頓了頓,突然說出一句。

     “什麼?”梅林驚問,他懷疑這司機在置評他肌肉僵硬。

     “休渥·彭斯……這是罪犯的名字。

    ” “休渥·彭斯?” “休渥·彭斯,也許是個印第安人的名字。

    ” 梅林用手輕拍自己灰色的雙頰。

     “是的,先生,”這位潛在的購書者接着說道,“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