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關燈
希爾特加的朋友們至少在一件事情上是看走了眼的:五金批發業出人意料的興隆蓬勃。自本傑明一八八〇年結婚,至他父親退休的一八九五年這十五年間,這個家庭的财富翻了一倍——這,主要得歸功于公司的這位年輕成員。

    不用說,巴爾的摩最終還是敞開懷抱接受了這對夫妻。就連老蒙克裡夫也與女婿和解了,畢竟是本傑明出資出版他曾被九家知名出版商退稿的二十卷《南北戰争史》。

    十五年的時光也在本傑明身上留下了痕迹。他似乎感到自己血管裡的血液湧出了新的活力。每日清晨起床,精神飽滿地走在人來人往、陽光照耀的大街上,不知疲倦地為他的錘子發貨、為釘子裝船,這一切對他來說都成了快樂的事情。就在一八九〇年,他發起并實施了一場著名的商業革命:他提出動議——所有運釘箱上的釘子都應算在收貨方接納貨物總量之内。此動議經大法官福索爾批準,成了一條法令,借此,羅傑·巴頓五金批發公司每年節省的釘子超過了六百顆。

    此外,本傑明還發現他愈發被生活積極快樂的一面所吸引,由于他日漸膨脹的享受欲,他成了巴爾的摩頭一位擁有并駕駛汽車的人。他的同齡人在街上遇到他,無不向他所展現的極富活力的健康身影投去嫉妒的目光。

    “他好像一年比一年年輕了。”他們都這麼說。如果現年六十五的老羅傑·巴頓在最開始并沒對兒子的出生給予應有的熱烈歡迎的話,他最終也用近乎谄媚的殷勤做了彌補。

    眼下,我們即将遇到一個不甚愉快的話題——這話題還是盡快一筆帶過為好——隻有一個事兒,讓本傑明·巴頓很是擔憂:他妻子對他的吸引力已喪失殆盡。

    當時,希爾特加是位三十五歲的婦人,他們還有個十四歲的兒子,叫羅斯科。新婚不久的一段時間裡,本傑明曾對她萬般愛慕。但白駒過隙、時光流逝,她蜜黃色的頭發已變成了毫無刺激的棕色;琺琅般的碧藍眼睛也顯露出廉價陶器的質感——還有,最最糟糕的是,她變得太安于現狀、太過平淡、太過自我滿足、太缺乏激情,品味也太過素淨。新婚燕爾時,是她“拽”着本傑明去赴一場又一場的舞會和晚宴——如今,一切都反過來了。她會陪他出沒于各種社交活動,但卻意興闌珊。她的熱情已被永恒的惰性給吞沒了——這種惰性每個人都有,且一旦進入我們的生活就會伴着我們,直到生命的盡頭。

    本傑明的不滿日益滋長,越來越強烈。一八九八年西班牙戰争爆發時,家庭生活全無任何值得依戀的地方,于是他決定參軍入伍。鑒于其在商界之影響力,本傑明被任命為上尉,然後又因其工作幹得遊刃有餘,晉升為了少校,最後更被提升為中校——此時剛好爆發了著名的聖胡安山激戰[1],他參戰并在戰鬥中受了點輕傷,因此獲授獎章一枚。

    本傑明已經相當迷戀有活力且又充滿刺激的軍旅生涯,對退伍這個決定他很是感到惋惜。不過,生意還是需要人打理的,因為這個,他辭去軍職解甲歸田。回鄉之際,一整支銅管樂隊在車站迎接他,并且一路簇擁着護送他回家。

    [1]聖胡安山戰役發生于1898年7月1日,也被稱為聖胡安的山峰争奪戰,是美西戰争一場決定性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