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關燈
外。

    他乘坐一艘中國舢闆船去到俄國,駛離蒙大拿六個月之後,到了聖彼得堡。

    他選了個隐蔽的住所,随即片刻不停地去拜訪了宮廷珠寶商,聲稱他有一顆鑽石要獻給俄國沙皇。

    他在聖彼得堡待了兩周,時時刻刻都處在可能被謀殺的危險之中,不斷頻繁地變換住處,在整整兩周時間裡,他隻敢去藏箱子的地方三四次。

     直到他向人家保證一年後會帶更大、更好的石頭回到俄國來,這才獲準離開俄國到印度去。

    盡管是這樣,在他離開之前,宮廷财務主管已經給他在美國的幾家銀行,用了四個化名存入了一千五百萬美元。

     一八六八年他回到美國,已經在外頭跑了兩年多一點。

    他去過二十二個國家的首都,跟五個皇帝、十一個國王、三個王子、一個沙阿[3]、一個可汗[4]和一個蘇丹[5]交談過。

    那時候菲茨-諾爾曼估計自己的财富得有十億美元了。

    有個防止秘密洩漏出去的法子一直幫襯了他:在每顆較大的鑽石出現在公衆視野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那顆鑽石就會被賦予這樣的曆史——自打第一巴比倫帝國時代起,為了占有這顆大鑽就上演過謀殺、奸情、革命和戰争。

     從一八七〇年直到一九〇〇年去世,菲茨-諾爾曼·華盛頓的曆史就是一部用黃金鑄就的長篇史詩。

    當然了,也有一些次要問題——他躲避測量,他娶了一位弗吉尼亞小姐,她給他生了一個獨苗兒子,以及由于一系列不幸的、複雜的原因,他逼不得已宰了他弟弟。

    他弟弟太喜歡喝酒了,常常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然後舉止輕率,甚至還屢次危及他們的生命安全。

    他弟弟及其他的幾樁命案當然也玷污了他那些興旺發達、極速擴張的幸福歲月。

     去世前,他改變了策略,除了留下區區幾百萬美元财産以外,他把全部财富購買了大批稀有礦石,并貼上“小古董”的标簽存放進世界各地銀行的金庫裡。

    他兒子布拉道克·塔爾頓·華盛頓頗有乃父之風,子承父業并在這方面将他的策略更加發揚光大。

    他把那些礦石都換成最稀有的元素——鐳——這樣一來,價值等于十億美元黃金的鐳,就可以放進一隻不比雪茄匣大多少的容器裡了。

     菲茨-諾爾曼死了三年以後,他兒子布拉道克認為事情已經做得夠多了。

    他和他父親從這座鑽石山獲得的财富已經多得沒法精确計算了。

    他有一本用密碼記錄的筆記本,記着他存放在他垂青的千百家銀行裡的鐳的大緻數量,同時記下他存放時所用的化名。

    接着,他做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把鑽石礦封了起來。

     他把鑽石礦封了。

    從山中掏出的财富已經足夠讓華盛頓家族世世代代盡享空前的奢華了。

    現在他唯一關心的就是要保守住他的秘密,一旦秘密敗露,随之而來的恐慌将會使他和世界上所有的财産持有者一樣被打回原形,變得一貧如洗。

     這就是約翰·T.昂格爾現在來此做客的這家人家。

    這就是他到來之後翌日清晨在白銀牆壁的客廳裡聽到的故事。

     [1]“埃爾多拉多”(ElDorado),西班牙語中稱舊時西班牙征服者想象中的南美洲,即“黃金國”,比喻寶山,富庶之鄉。

     [2]南方邦聯軍内森·福雷斯特(NathanBedfordForrest,1821—1877)将軍,美國田納西州的牛仔,奴隸主,後成為美國内戰中南方少有的騎兵名将,美國電影《阿甘正傳》的主角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

     [3]沙阿(Shah)為伊朗國王的稱号。

     [4]可汗(Khan)為古代土耳其、鞑靼、蒙古、突厥各族最高統治者的尊稱。

     [5]蘇丹(Sultan)某些伊斯蘭國家統治者被稱為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