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胃指點迷津
關燈
小
中
大
給夜尋住宿的旅行者的建議:
停于酒店門口,告店夥計留行李于車中。
隻與店主商談房價。
若覺價格合适,入住之前,可要求先看房。
店主必将你帶至簡陋之處,曰:“客滿,僅餘此一間!”若未被此等陳詞爛調迷惑,可徑自回去,佯裝離開。
店主此刻必以手擊額,忽然憶起仍有一間上房,客人甫離…… 一個新的世紀就要開始了。
巴黎正在成為世界之都;某些汽車的速度已經達到每小時十英裡,足以讓人眩暈;旅店老闆的不良名聲也已傳開,因為他們狡詐,愛誇張地用巴掌拍額頭;追求舒适的旅行者注意了,安頓下來前,一定要檢查房裡是否有跳蚤。
那是一九〇〇年,也就是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在法國問世的年份。
以上為此書之節選。
最初的版本是一本便攜式的小書,四百多頁的内容排得密密麻麻的。
米其林兄弟把這書免費贈予汽車、小汽車甚至是兩輪腳踏車的擁有者。
兄弟兩人在一八九一年發明了可拆卸的充氣式輪胎。
他們想通過這本指南鼓勵開車的人們駕着車去法國各處遊覽,這樣就可以消耗掉盡可能多的輪胎。
那時,汽車制造商可以在《指南》上做廣告,但那時做過廣告的絕大多數廠家,如今早已不複存在。
其中的一頁上有羅切斯尼德兩座小汽車的廣告—“強勁,簡單,舒适,高雅,低噪音”。
同一頁上還有舒戴樂的廣告,那是一種較大型的汽車,廣告上是四個留着胡須、戴着尖頂帽的男士坐在車裡,神情嚴肅地看着窗外。
隻有少數幾個廣告商的名字至今還在,其中之一是标緻。
但一百多年前,标緻還沒有開始生産汽車。
那時标緻的專長是生産可折疊式自行車,所采用的技術叫作傑拉德上尉系統。
第一本《指南》的将近前六十頁都被用來描述充氣輪胎的種種好處:駕駛起來平穩,輪胎有充氣孔和金屬扣眼。
文章還解釋了什麼是最佳的充氣狀态以及如何維護和保養輪胎。
書的最後有一百多頁是其他技術方面的信息。
夾在兩者中間的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城市、鄉鎮、村莊,從A打頭的阿布維爾到Y打頭的伊沃托。
每一個地名下标有一個距離,那是從宇宙的中心—也就是巴黎,或是最近的大城鎮到這個地方的距離。
同時還标明了居民的數量。
但我一直就沒有弄明白這個信息對開車人來說有什麼必要。
雖然這本書每一頁的排版都顯得那麼擁擠和老派,但已經在使用視覺語言—米其林圖标了。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些圖标還在被使用着:小城堡圖案代表旅店,紅十字代表醫院,藥劑師的小天平代表藥店,小信封就是郵局,蒸汽引擎就是車站,甚至還有一種黑色的菱形圖标,代表的是有暗房設備的旅館。
在當時,暗房還是很鮮見的事物,其他一些更為世俗的精巧設備也是如此。
書前鄭重地向旅行者們保證,第二年的《指南》将發布有關下水道系統的信息,那可是二十世紀一個汩汩作響的偉大發明。
每一家旅館都會被标明是否配有衛生間和淋浴設備,并且是否帶抽水馬桶—這可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項重要信息。
那本《指南》的編者還歡迎讀者來信發表他們的意見。
這本小冊子所囊括的豐富信息,從技術到地理,一定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我在想,到底有多少讀者寫了信,提出了那個在法國人心目中最重要、最關切的問題,尤其是在一天的旅途勞頓之後:晚飯吃什麼?雖然旅店被列了出來,可餐館還沒有。
畢竟,這本《指南》的本意隻是為那些駕駛員設計的一本生存手冊。
因為他們駕駛的機械還原始得很,随時可能出故障。
一個随時在為閥門和金屬部件而擔心的人好像不會對一張菜單産生多大的興趣。
那個時候,機械工程師可比廚子重要多了。
不過,我的這個說法大概會被法國人當作異端邪說。
到了一九二〇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車子的性能變得更為可靠,充氣輪胎也不像二十年前那樣新鮮了。
可是,食物的魅力是永存的!可能這就是為什麼米其林兄弟在那一年做了三個至關重要的決定:指南應該包括餐館的信息,應該放到書店裡去賣,不再接受廣告。
這三個決定,如今看來相當有遠見! 為了增加書的銷量,有關餐館的内容逐步取代了輪胎信息,這一點也不令人奇怪。
随着每年列出的餐廳數量不斷增加,就産生了給它們評級的需要,這在法國是有傳統的。
任何東西的好壞,從藥栓到沙礫,都是通過某個評級系統來認定的。
這就需要有一種形象的語言來說明烹饪技巧的層次—這是一個簡便易懂的方法,可以讓滿世界亂竄的開車族知道對盤中的食物應該抱有怎樣的期望。
這不單是一個“晚飯吃什麼”的問題,還是一個“晚飯有多好”的問題。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一九二六年,米其林星級評定的方法誕生了。
米其林之星無
隻與店主商談房價。
若覺價格合适,入住之前,可要求先看房。
店主必将你帶至簡陋之處,曰:“客滿,僅餘此一間!”若未被此等陳詞爛調迷惑,可徑自回去,佯裝離開。
店主此刻必以手擊額,忽然憶起仍有一間上房,客人甫離…… 一個新的世紀就要開始了。
巴黎正在成為世界之都;某些汽車的速度已經達到每小時十英裡,足以讓人眩暈;旅店老闆的不良名聲也已傳開,因為他們狡詐,愛誇張地用巴掌拍額頭;追求舒适的旅行者注意了,安頓下來前,一定要檢查房裡是否有跳蚤。
那是一九〇〇年,也就是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在法國問世的年份。
以上為此書之節選。
最初的版本是一本便攜式的小書,四百多頁的内容排得密密麻麻的。
米其林兄弟把這書免費贈予汽車、小汽車甚至是兩輪腳踏車的擁有者。
兄弟兩人在一八九一年發明了可拆卸的充氣式輪胎。
他們想通過這本指南鼓勵開車的人們駕着車去法國各處遊覽,這樣就可以消耗掉盡可能多的輪胎。
那時,汽車制造商可以在《指南》上做廣告,但那時做過廣告的絕大多數廠家,如今早已不複存在。
其中的一頁上有羅切斯尼德兩座小汽車的廣告—“強勁,簡單,舒适,高雅,低噪音”。
同一頁上還有舒戴樂的廣告,那是一種較大型的汽車,廣告上是四個留着胡須、戴着尖頂帽的男士坐在車裡,神情嚴肅地看着窗外。
隻有少數幾個廣告商的名字至今還在,其中之一是标緻。
但一百多年前,标緻還沒有開始生産汽車。
那時标緻的專長是生産可折疊式自行車,所采用的技術叫作傑拉德上尉系統。
第一本《指南》的将近前六十頁都被用來描述充氣輪胎的種種好處:駕駛起來平穩,輪胎有充氣孔和金屬扣眼。
文章還解釋了什麼是最佳的充氣狀态以及如何維護和保養輪胎。
書的最後有一百多頁是其他技術方面的信息。
夾在兩者中間的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城市、鄉鎮、村莊,從A打頭的阿布維爾到Y打頭的伊沃托。
每一個地名下标有一個距離,那是從宇宙的中心—也就是巴黎,或是最近的大城鎮到這個地方的距離。
同時還标明了居民的數量。
但我一直就沒有弄明白這個信息對開車人來說有什麼必要。
雖然這本書每一頁的排版都顯得那麼擁擠和老派,但已經在使用視覺語言—米其林圖标了。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些圖标還在被使用着:小城堡圖案代表旅店,紅十字代表醫院,藥劑師的小天平代表藥店,小信封就是郵局,蒸汽引擎就是車站,甚至還有一種黑色的菱形圖标,代表的是有暗房設備的旅館。
在當時,暗房還是很鮮見的事物,其他一些更為世俗的精巧設備也是如此。
書前鄭重地向旅行者們保證,第二年的《指南》将發布有關下水道系統的信息,那可是二十世紀一個汩汩作響的偉大發明。
每一家旅館都會被标明是否配有衛生間和淋浴設備,并且是否帶抽水馬桶—這可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項重要信息。
那本《指南》的編者還歡迎讀者來信發表他們的意見。
這本小冊子所囊括的豐富信息,從技術到地理,一定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我在想,到底有多少讀者寫了信,提出了那個在法國人心目中最重要、最關切的問題,尤其是在一天的旅途勞頓之後:晚飯吃什麼?雖然旅店被列了出來,可餐館還沒有。
畢竟,這本《指南》的本意隻是為那些駕駛員設計的一本生存手冊。
因為他們駕駛的機械還原始得很,随時可能出故障。
一個随時在為閥門和金屬部件而擔心的人好像不會對一張菜單産生多大的興趣。
那個時候,機械工程師可比廚子重要多了。
不過,我的這個說法大概會被法國人當作異端邪說。
到了一九二〇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車子的性能變得更為可靠,充氣輪胎也不像二十年前那樣新鮮了。
可是,食物的魅力是永存的!可能這就是為什麼米其林兄弟在那一年做了三個至關重要的決定:指南應該包括餐館的信息,應該放到書店裡去賣,不再接受廣告。
這三個決定,如今看來相當有遠見! 為了增加書的銷量,有關餐館的内容逐步取代了輪胎信息,這一點也不令人奇怪。
随着每年列出的餐廳數量不斷增加,就産生了給它們評級的需要,這在法國是有傳統的。
任何東西的好壞,從藥栓到沙礫,都是通過某個評級系統來認定的。
這就需要有一種形象的語言來說明烹饪技巧的層次—這是一個簡便易懂的方法,可以讓滿世界亂竄的開車族知道對盤中的食物應該抱有怎樣的期望。
這不單是一個“晚飯吃什麼”的問題,還是一個“晚飯有多好”的問題。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一九二六年,米其林星級評定的方法誕生了。
米其林之星無